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藍色馬爾瑪拉:亦敵亦友的土耳其與以色列

2016/04/13 陳琬喻

重創土以關係的藍色馬爾瑪拉事件,掀起土國境內反以情緒。 圖/歐新社
重創土以關係的藍色馬爾瑪拉事件,掀起土國境內反以情緒。 圖/歐新社

土耳其在國際關係上的戰略位置相當重要,此點不僅對美國、歐盟來說是如此,對四周環繞著阿拉伯國家的以色列而言,土耳其更是不可或缺的盟友。但的藍色馬爾瑪拉事件(Mavi Marmara),卻重擊土以兩國,堪稱兩國外交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衝突。

2010年5月31號,以色列軍隊在公海攻擊六艘欲前往加薩進行人道救援的船隻,其中一艘為土耳其籍的藍色馬爾瑪拉號,造成九名土耳其公民死亡,十九人受傷。對於以色列的攻擊,土耳其政府做出強烈回應,當時的外交部長達悟特奧盧(Ahmet Davutuoğlu)不僅將此事比喻為「土耳其的911事件」,甚至說重話:土耳其與以色列之間的關係不可能回到像過去般友好。

在藍色馬爾瑪拉事件中,土耳其的外交危機處理相當正確且適當,在第一時間聲明將會採取合乎國際法規範的途徑解決問題,言下之意諷刺以色列的攻擊行動不合乎國際法;並將此事的重點放在以色列攻擊進行人道援助的船隻,試圖將此事從國與國之間的衝突提高至國際層級,引起更多的國際關注。

接下來,土耳其政府對以色列提出三項要求,分別是停止封鎖加薩地區、要求以色列政府道歉,以及對在事件中的受害的土耳其公民及其家屬進行賠償。

藍色馬爾瑪拉號回到土耳其後,受到大批土耳其民眾與巴勒斯坦支持者的歡迎。 圖/歐新...
藍色馬爾瑪拉號回到土耳其後,受到大批土耳其民眾與巴勒斯坦支持者的歡迎。 圖/歐新社

2011年上映的土耳其電影《Valley of the Wolves: Pale...
2011年上映的土耳其電影《Valley of the Wolves: Palestine》,內容描述藍色馬爾瑪拉號遭以色列軍隊的攻擊。 圖/歐新社

在以色列拒絕土耳其的要求後,此事便提交上至聯合國。在聯合國的報告尚未公布時,報告就在紐約時報上被洩漏出來了,而令土耳其感到憤怒的是,聯合國並沒有站在土耳其這邊——聯合國報告表示以色列應該賠償受害的土耳其公民,但建議以色列可以用「難過」替代土耳其要求的道歉,至於以色列對加薩地區的封鎖行動,聯合國則表示這合乎國際規範。

面對聯合國不友善的報告,土耳其也馬上展開行動,將與以色列的外交關係降低層級,召回土耳其駐以色列大使及相關人員,並停止所有與以色列的軍事合作條約,雙方的關係退回至1980年代時的低谷。

土耳其總理艾爾多安表示,如果以色列不道歉、不賠償、不結束加薩地區的封鎖行動,土耳其與以色列的關係就不可能正常化。甚至在回答美國記者關於是否將以色列的攻擊看作是開戰理由的提問時,直接表示如果有需要,開戰也在考量之內。

態度一直強硬的以色列卻在2013年時軟化,總理納坦尼雅胡(Binyamin Netanyahu)公開向土耳其道歉,並承諾賠償受害的土耳其公民及其家屬,而土耳其也表示接受以色列的道歉,土以關係恢復正常。土以重新和好,最開心的國家莫過於美國,土耳其與以色列都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土以交惡將有損美國的利益;對於以色列的讓步,美國表示肯定。

以色列道歉之後,土耳其街頭隨即出現宣傳總理納坦尼雅胡讓步的看板。  圖/路透社
以色列道歉之後,土耳其街頭隨即出現宣傳總理納坦尼雅胡讓步的看板。 圖/路透社

以色列會願意選擇低頭道歉,首要最直接的因素還是2010年底的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後整個中東地區發生政權移轉,各地政局不穩的狀況讓以色列不得不重新找回土耳其這個重要的盟友。在埃及,推翻政府的穆斯林兄弟會對以色列一直抱持敵對的態度;在敘利亞,以色列擔心若反抗軍成功推翻阿薩德,奪取政權後,會與土耳其的發展出比以往更為緊密的關係,而以色列現在與土耳其之間的不和,或許也會影響到之後與敘利亞的關係;伊朗趁局勢不穩定之際將勢力滲透進伊拉克,以色列也擔心壯大後的伊朗會威脅到自身的安全。

後阿拉伯之春的中東政局變化讓以色列警覺地嗅到,與土耳其交惡,將會使得自身陷入孤立的窘境,在變化的局勢中,與土耳其保持友好的關係將會是較符合本身利益的選擇。

其次,美國的態度也是促使以色列讓步的原因之一。隨著阿拉伯之春的開始,中東政局開始動盪不安,此時的美國更需要中東盟國的支持,而土耳其不論地理位置或是其伊斯蘭國家的身分,都是美國亟欲拉攏的不二人選。土耳其-以色列陣線若能形成,對美國將會更加有利,因此美國極力促成土以兩國間的和解。

地中海地區的能源當然也是影響兩國關係不可或缺的因素。

以色列一直計畫著將在地中海的Tamar與Leviathan兩個區域開採出的天然氣銷售至歐洲,而就所經路線的議題上曾與希臘以及賽普勒斯接洽,但經過希臘的路線在成本上比經過土耳其高出許多。而2010年開始的歐債危機,也讓希臘成為一個不穩定的經濟體。與希臘相比,土耳其這個穩定且有動力的新興市場,反而更符合以色列的需求。

在能源的議題上,不僅是以色列需要土耳其,對土耳其來說,善用本身地理位置的優點,成為各國能源的轉運站亦是其外交政策中重要的一部份。土耳其可藉此減低自身對於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也可以讓土耳其在歐盟眼中的重要性更加提高,因此,能源議題對土以雙方的和解都有相當程度的吸引力。

藍色馬爾瑪拉事件造成土以兩國間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衝突,但也隨著以色列的道歉而落幕,對以色列來說,在阿拉伯國家圍繞的中東區域,與土耳其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必要的;而對土耳其來說,要如何在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維持平衡則也是一項重要的外交問題。在愈是動盪的局勢下,雙方間的依賴程度也將會更大。

2012年伊斯坦堡法院開庭審理藍色馬爾瑪案,支持巴勒斯坦的民眾聚集在場外,於一面...
2012年伊斯坦堡法院開庭審理藍色馬爾瑪案,支持巴勒斯坦的民眾聚集在場外,於一面牆上簽名聲援巴勒斯坦。 圖/歐新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陳琬喻

政大土文系畢業,目前在土耳其Gazi大學攻讀國際關係碩士。歡迎對土耳其感興趣的人,來《玩美土耳其》 看看。

作者文章

土耳其將在5月14日迎來總統暨國會大選,反對陣營的基里達歐魯(右)將對上執政20...

人選之人的條件?決戰土耳其總統大選:拚女性、拚年輕、拚經濟

2023/05/11
土耳其「醫療觀光業」正蓬勃發展,其中的醫美旅遊更是吸引大量歐洲觀光客,圖為土耳其...

陽光、海灘與植髮:土耳其醫療觀光熱潮席捲歐亞非

2023/04/20
視察地震災區的土耳其總統厄多安。 圖/法新社 

土耳其強震後:厄多安的救災,能扭轉20年來最大政治危機嗎?

2023/02/17
圖為2014年的土耳其黑海小鎮穆杜爾努(Mudurnu)的建案「Burj Al ...

土耳其「大炒房時代」?房價狂飆122%的失速地產列車

2022/05/25
2021年年底土耳其爆發里拉貶值危機後,受薪階級每個月領到的實質薪水直接跳水50...

血汗醫護的無望漂流?土耳其「第二波移民出走潮」

2022/05/03
2月28日,土耳其外交部長宣布針對俄羅斯軍艦,關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

土耳其選擇與誰為敵?北約與俄軍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三角形

2022/03/02

最新文章

沙烏地阿拉伯派出首任巴勒斯坦大使蘇代里。 圖/美聯社

「遠端辦公」的大使:巴勒斯坦第一位沙烏地阿拉伯大使,會是以巴問題的轉機嗎?

2023/09/28
西班牙如今的懸峙國會局面,成為了加泰隆尼亞獨派政黨推進的契機。 圖/路透社

加泰隆尼亞的交易:西班牙議會懸空,加泰獨立運動的「歷史契機」?

2023/09/28
今年2023年開始,日本走私黃金的案件有死灰復燃的跡象。圖為日本的金塊示意圖,非...

莫當黃金賊!赴日旅遊的走私黃金犯罪警訊

2023/09/27
埃及蘇伊士運河旁,一名男子目送卡達籍的液化天然氣載運船。 圖/路透社

俄國油氣OUT!歐洲能源大洗牌,有哪些戰略新夥伴?

2023/09/22
圖為2023年3月11日立陶宛獨立紀念日典禮。 圖/美聯社

立陶宛力挺台灣的理由?東歐民主小國的戰略思考

2023/09/22
印度莫迪政府近來屢屢自稱婆羅多,讓外界猜測莫迪政府是否有意要啟動正名運動,放棄印...

印度改名「婆羅多」?莫迪「印度教獨尊」的國家正名運動

2023/09/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