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最寬鬆時代:日本經濟,甩不去通貨緊縮的陰霾

2017/07/31 Joe

日本經濟問題核心——通貨緊縮環境的陰霾,其實沒有消失。 圖/路透社
日本經濟問題核心——通貨緊縮環境的陰霾,其實沒有消失。 圖/路透社

近年來,日本經濟持續低迷,日本央行不得不持續性實施史上最寬鬆的貨幣政策,但是這樣的低迷景氣,在2016年以後,情況似乎有些改善。

2010年日本GDP年度成長率(綠框)雖然是金融海嘯以來最高成長,但那是受惠於2009年的低基期效應(藍框),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執政的這段日子裡,日本經濟也是載浮載沉,雖然有時經濟成長率超過2%,但也經常伴隨經濟衰退(紅框出現GDP季衰退)。

直到最近2年,日本經濟終於出現連8季的正成長,這顯示日本經濟成長變得相對穩定,面對較高的經濟數據基期,雖然經濟還能有所成長,不過成長的內容其實更為重要。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日本内閣府;作者自製圖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日本内閣府;作者自製圖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日本厚生労働省;作者自製圖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日本厚生労働省;作者自製圖

資料來源/日本総務省統計局;作者自製圖
資料來源/日本総務省統計局;作者自製圖

企業願意釋出職缺,通常象徵景氣好轉。2015年以來,日本的就業職缺數量其實是持續創高的,雖然開出的職缺未必適合所有的求職者,但日本受雇員工的成長幅度,比新增職缺的成長幅度高出許多,但這都象徵日本企業對人力需求還是有所提升。

甚至2014年以來,薪資狀況也比以往提升,薪資成長有助於改善日本過去長期通貨緊縮的環境,民間消費是日本經濟的最核心區塊,薪資提升和穩定就業,都有助於民間消費穩定成長。在歐美經濟復甦以後,安倍政府努力的效果逐漸出現——至少暫時不再惡化,比野田佳彥(2011~2012)和菅直人(2010~2011)時期好轉許多。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日本厚生労働省;作者自製圖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日本厚生労働省;作者自製圖

日本經濟主要的改變動力自然是貨幣政策和政府擴大支出。日本企業投資長期低迷,政府只好代替企業,持續性地增加公共支出,而日幣近年來大幅貶值,海外資金回流日本,或多或少進入消費市場,數年下來拉抬了日本企業的營運信心,日本企業營運在2016年第四季單季獲利20.758兆日圓(約新台幣5.7兆),創下歷史新高,對日本經濟成長幫助非常大。

雖然就業數據和企業營運狀況有所好轉,但是日本經濟問題核心——通貨緊縮環境的陰霾,其實沒有消失。

截至2017年第一季,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只是略高於0%,只要全球金融風險出現風吹草動,日本很可能將再次陷入通貨緊縮,民間消費成長可以促進通貨膨脹的環境,因為需求大於供給,可以刺激物價溫和成長,但是日本人口老化加上人口每年減少20至30萬人,民間消費要穩定擴張並不容易。

圖/MacroMicro.me
圖/MacroMicro.me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作者自製圖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作者自製圖

雖然2016年人口暫時持穩,但日本的人口結構長遠來看,仍然是人口緩和減少的趨勢,所以日本政府還是得戰戰兢兢維持溫和通貨膨脹的環境,民間消費為主體的經濟體最怕陷入通貨緊縮,當民眾預期物價可能長期走跌時,隨之而來的就是消費緊縮,日本政府勢必熟知箇中細節,所以持續實施極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物價會是長期國策。

但是寬鬆貨幣政策還是有其限制,因為日本已經進入極寬鬆貨幣環境,所以再度擴大寬鬆貨幣政策的彈性,邊際效益已經大幅降低,無論有沒有實施,效益其實差不多;加上日本貿易已經轉為順差(見下圖),經常帳順差自然跟著增加,這意味著日幣繼續貶值是不容易的,所以日本政府應該思考著,貨幣大幅貶值的工具效益已經達到上限,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日本境內的工作機會、增加出口和進口。

畢竟日本人口數走下坡,既然國內消費成長力有限,那就透過外國來消費,所以就算出口的利潤不多,還是得想辦法透過外交來擴充進出口產業,只要進出口產業的就業人口能增加,民間消費的基數還是能擴大,或者是發展觀光業,吸引外國人來日本消費,擴大服務業市場。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日本財務省内閣府;作者自製圖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日本財務省内閣府;作者自製圖

能改善日本經濟的長期最有效做法,恐怕還是移民政策。要提高出生率,快速增加消費和勞動人口的難度太高,最速成方案就是像歐美一樣,直接吸引海外移民,日本本身是個生活水平極高的國家,所以要吸引移民絕對不成問題,甚至人數還可能多到可以篩選的情況,其他國家可未必能有像日本這樣的優良條件,這是日本國的品牌價值優勢。

不過移民政策在日本還是非常保守的議題,外國移民的文化同質性和日本人落差大,日本社會未必能夠接受更多的外國移民,日本政治人物擔心因此失去本國勞工的選票,向來不太敢提出新移民政策。

日本境內的外國勞工比重低於1.5%,其他已開發國家約是5%上下,只有放寬高度專業技術移民門檻,日本社會或許還能接受,2016年底日本政府確實也開放了,讓企業家和技術人員較容易取得日本永久居留權,但效益有限,預估2020年也才只能夠吸引一萬人,如果開放非技術性的廉價勞工,那日本社會的反彈恐怕不小,在移民政策大門未開放前,日本經濟要大幅改善的難度極高。

在移民政策大門未開放前,日本經濟要大幅改善的難度極高。
 圖/路透社
在移民政策大門未開放前,日本經濟要大幅改善的難度極高。 圖/路透社

推薦閱讀

陳威臣/高齡與少子化的進擊:日本人口失衡的「滅村」警報

Joe

台灣最大國際金融投資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北美智權、商業週刊、Yahoo 財經專欄作家 壹電視、東森、三立、非凡電視台、香港鳳凰財經來賓、MoneyDJ 網路電視主持人。先後在澳洲、新加坡、中國歷經約4年的海外工作或生活經驗。▎FB: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 ▎Blog:Joe的部落格

作者文章

圖/美聯社

轉型曲線:中國經濟前瞻,2018是好年嗎?

2018/01/09
一個國家的國力強弱,與國土大小或自然資源不必然有直接關聯。 圖/路透社

豐富天然資源就能帶來強盛國力嗎?

2018/01/04
川普:美國的子民們!你們的聖誕禮物來了! 圖/美聯社

美國減稅法案:川普給國民的耶誕禮物?

2017/12/07
日本總人口不僅陷入負成長,而且少子化的惡化速度完全沒有停下來。 圖/路透社

全球噩夢:少子化的終極世代

2017/11/21
對於身為共和黨的美國總統川普來說,讓美國能源業在全球擴張,完全符合川普的政策。 ...

能源帝國轉移,美國頁岩油利多

2017/10/26
「一轉眼,英國脫離歐盟的公投已經過了一年多了呢...」 圖/路透社

脫歐公投一年後,英國的經濟狀況還好嗎?

2017/10/03

最新文章

川普就任即將邁入百日,在美國油氣增產政策下,為何特別點名「台、日、韓」作為阿拉斯...

如何面對川普的能源霸業?台灣對美擴大天然氣採購的國安與經濟意涵

2025/04/18
烏克蘭軍首次抓到中國籍戰俘,左為張仁波、右為王廣軍,此為烏克蘭國防部安排媒體採訪...

烏克蘭現場/戰俘中國兵:抖音上的從軍發財夢,變調的高薪致命陷阱

2025/04/15
教宗方濟各2018年3月在聖伯多祿廣場每周舉行的公開接見活動中,與來自中國的教徒...

他叫萬民服在我們以下:中國與梵蒂岡的矛盾根源,天主教「中國化」難題

2025/04/14
《秘密會議》劇照,講述天主教教廷選舉教宗的權力鬥爭故事。 ※ 提醒您:抽菸,有礙...

中國與梵蒂岡的「秘密會議」:天主教「在地化」與教廷的戰略考量

2025/04/14
日本米的品質與美味世界有名,不過近期日本卻發生了跟米有關的怪事,不是買不到米就是...

日本「令和米騷動」:從米荒到米價高漲,日本政府怎麼辦?

2025/04/10
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混亂,從政府內部、共和黨員到廣大選民之間明顯不安。圖為2...

川普高關稅的政策迷惑:政府內部方向分歧,選民可能耐心有限

2025/04/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