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為「公正」還是「民主」而走?政變週年的土耳其,走向何方?

2017/07/17 陳琬喻

2017年7月15日,土耳其安卡拉國會大廈上,投影著一年前人們對抗政變的景象。
 圖/美聯社
2017年7月15日,土耳其安卡拉國會大廈上,投影著一年前人們對抗政變的景象。 圖/美聯社

今年「7月15日」前夕,在土耳其各大城市都可以看到政府的宣傳海報,以及大型的週年紀念活動,慶祝土耳其「民主勝利」,也同時紀念那些在去年政變中犧牲的人民。

去年的7月15日土耳其晚間到深夜時段,發生了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軍事政變,坦克車開上一般道路,軍人開始對路上的警察發號施令,不久後軍方佔領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TRT),逼迫主播念出軍方準備的講稿,隨後戰鬥機攻擊土耳其國會建築與其他政府機構。

如此危急的情勢下,土耳其總統厄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號召手無寸鐵的土耳其人民走上街頭,對抗荷槍實彈的軍人對抗,最後在厄多安平安降落伊斯坦堡阿塔圖克機場,並發表演說安定民心後,宣布政變失敗。

政變失敗後的土耳其有了哪些變化?失敗的政變,又是如何影響土耳其人民的生活?

政變失敗後的土耳其有了哪些變化?  圖/美聯社
政變失敗後的土耳其有了哪些變化? 圖/美聯社

▌「民主的勝利」,與肅清的開始

政變之夜的勝利,在厄多安與其執政黨的政治語境中,被強調成為是民主的勝利。厄多安不僅將7月15日的勝利,與土耳其在一次大戰時的加里波利戰役(Battle of Gallipoli)相提並論,同時,為了紀念政變事件中犧牲的烈士,政府更將原本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大橋」改名為「七月十五日烈士大橋」。除此之外,安卡拉市中心的地鐵站名被改為「七月十五日歸權於民」;土耳其一里拉硬幣上的凱末爾圖像,也改為7月15日的紀念圖案。

厄多安在政變之夜的演說中,讚揚土耳其人民成功守護了民主。驚人的一夜雖就此落幕,但之後卻是土耳其政府一連串肅清行動的開始。從軍界、政治界、司法界、警界到學術界,土耳其政府逮捕了許多葛蘭運動(Gülen movement)支持者。直到今日,搜查行動仍尚未停止,政府表示面對葛蘭組織絕對不手軟,不會放過任何一位企圖破壞土耳其民主的「叛徒」。從數據來看,約有超過十四萬的軍公教人員開除,六萬五千多名土耳其人被逮捕,其中包含八千多名警察、七千名軍人與少數司法人員。而土耳其在政變後進入「緊急狀態」(OHAL),至今尚未解除,並有可能會再延長三個月。

為了徹底清除葛蘭組織在土耳其軍隊內殘存的勢力,厄多安宣布關閉土耳其軍事學校,並將陸軍官校改名為國防大學,以國防部為首重新招收學生;土耳其境內其他與葛蘭組織相關的大學,也同步遭到強制關閉,原本在校就讀的學生被分配至其他大學繼續完成學業。過去這一年內,有眾多土耳其大學生受到影響,有些學生更是因此被迫延畢,或離開家鄉到其他城市的大學繼續完成學業。

厄多安政權表示,之所以需要實施這些強硬手段,以及不斷延長緊急狀態的時間,都是為了守護土耳其的民主。但也有專家對此提出質疑,認為如果土耳其的重要政府機構與學校裡,真有為數眾多的葛蘭支持份子,那需要為此現象負責的不是別人,正是厄多安執政長達十五年的正義發展黨(AKP)——正義發展黨與葛蘭組織過去相互扶持,如今反目成仇後的代價卻要全民買單。

博斯普魯斯大橋在7月15日政變後,被改名「七月十五日烈士大橋」,橋旁聳立的的「烈士紀念碑」(martyrs' memorial)(白色球體狀),正式被總統厄多安用來與政變相提並論的加里波利戰役紀念碑。 圖/路透社
博斯普魯斯大橋在7月15日政變後,被改名「七月十五日烈士大橋」,橋旁聳立的的「烈士紀念碑」(martyrs' memorial)(白色球體狀),正式被總統厄多安用來與政變相提並論的加里波利戰役紀念碑。 圖/路透社

政變之後的執政黨強力炒作「守護民主」、「政變失敗」的議題,試圖將「守護土耳其」與「支持執政黨」混合成一種不可分割的想法,對於反對人士總是冠上「支持恐怖份子」的罪名。
 圖/歐新社
政變之後的執政黨強力炒作「守護民主」、「政變失敗」的議題,試圖將「守護土耳其」與「支持執政黨」混合成一種不可分割的想法,對於反對人士總是冠上「支持恐怖份子」的罪名。 圖/歐新社

▌Adalet!「為公正而走」

土耳其最大在野黨共和人民黨(CHP)認為,土耳其政府草率地逮捕民眾、開除公務人員及教職員,有違反人權之虞,並不是一個法治國家應有的作為。在政變週年的前一個月(6月15日),CHP黨主席柯勒取奧盧(Kemal Kılıçdaroğlu)率領群眾,發起「為公正而走」的運動。柯勒取奧盧親自穿上印有「公正(Adalet)」字樣的白色上衣,手舉「公正」的標語,從首都安卡拉徒步至伊斯坦堡,全長450公里,向政府表達人民渴望公正的訴求。

無疑地,「為公正而走」運動引起了執政黨的強烈反彈,總統厄多安質疑CHP為何不替去年為政變犧牲的烈士們走上街頭,並批評CHP如此煽動人民的行為,與恐怖組織有並無差異。對此柯勒取奧盧反擊,在這次「為公正而走」運動中,他只要求「權利」、「法治」、「公平」等字樣的標語出現,並不會出現CHP政黨旗幟,因為這是為了土耳其的公正而走的運動,不為政黨或是個人;他同時也反問執政黨,為什麼不去思考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人民為了公正走上街頭呢?

儘管朝野唇槍舌戰,「為公正而走」的隊伍仍在過25天後,順利抵達伊斯坦堡,並在伊斯坦堡舉行大型活動。「為公正而走」成功落幕,但所訴求的公平正義真能夠降臨土耳其嗎?抑或是只是淪為爭取2019年大選選票的手段呢?

在野黨CHP領袖柯勒取奧盧率領群眾發起「為公正而走」的運動。
 圖/路透社
在野黨CHP領袖柯勒取奧盧率領群眾發起「為公正而走」的運動。 圖/路透社

「公正(Adalet)」:參與運動的人民,透過從首都安卡拉徒步至伊斯坦堡,向政府表達人民渴望公正的訴求。
 圖/路透社
「公正(Adalet)」:參與運動的人民,透過從首都安卡拉徒步至伊斯坦堡,向政府表達人民渴望公正的訴求。 圖/路透社

不少人質疑CHP這次的活動是為了2019的選舉:政變之後的執政黨強力炒作「守護民主」、「政變失敗」的議題,試圖將「守護土耳其」與「支持執政黨」混合成一種不可分割的想法,對於反對人士總是冠上「支持恐怖份子」的罪名,希望藉此團結人民,進而為未來的選舉做準備;與此同時,在野的CHP則是打著「追求公平正義」的旗幟,希望能夠獲得名甕支持,進而與之抗衡。

土耳其為法治國家,政權的替換應由人民的選票決定,這樣的價值深植土耳其社會,在土耳其,不分黨派地一致譴責政變者的行為,但並不代表就是支持執政黨的肅清行動,不少人擔心執政黨可能利用土耳其人民的愛國心,藉機剷除異己勢力。

對土耳其人民來說,國家主權與民主制度固然重要,但若淪為黨派鬥爭,將不是土耳其人民所樂見的。此外,土耳其里拉在政變過後持續貶值,失業率與物價也不斷上升,景氣與物價等等與生活相關的議題也亟需政府的重視,但不論執政黨或在野黨都,都鮮少對民生與經濟議題發表見解。政變失敗已滿週年,在緊急狀態尚未解除的同時,仍有許多問題等待著土耳其政府處裡。

譴責政變,並不代表就是支持執政黨的肅清行動,不少人擔心執政黨可能利用土耳其人民的愛國心,藉機剷除異己勢力。 圖/美聯社
譴責政變,並不代表就是支持執政黨的肅清行動,不少人擔心執政黨可能利用土耳其人民的愛國心,藉機剷除異己勢力。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張鎮宏/阿塔圖克的憂國騎士:土耳其政變簡史

陳琬喻/驚駭土耳其,政變傳統沒落後肅清的開始

陳琬喻/為民主站崗?肅清政變後,土耳其的另一種聲音

陳琬喻

政大土文系畢業,目前在土耳其Gazi大學攻讀國際關係碩士。歡迎對土耳其感興趣的人,來《玩美土耳其》 看看。

作者文章

2024年12月,流亡土耳其的敘利亞人在伊斯坦堡慶祝阿薩德的垮台。 圖/路透社

敘利亞內戰結束,難民問題有解?阿薩德垮台對土耳其的影響

2024/12/18
土耳其央行維持高利政策以期緩和通膨,但在高利息的政策下土耳其將面臨另一項更加棘手...

土耳其陷入「停滯性通膨」危機:50%利率還未拯救物價,經濟衰退就先到來?

2024/10/25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開始,數以百萬計的敘利亞人越過邊界移居到土耳其,這些...

超過十年的夾縫求生:土耳其為何解決不了敘利亞難民問題?

2024/08/26
土耳其政府宣布2024年最低薪資從11,402里拉調整至17,002里拉,調薪幅...

土耳其基本工資漲49%:加薪救經濟,但為何民眾不買單?

2024/01/25
土耳其新任央行總裁艾爾康上任後,利息政策大轉彎,8月底時,更是一口氣升息至25%...

利息政策雲霄飛車:土耳其政府為何放棄「低利救經濟」?

2023/11/06
在伊斯坦堡舉行的一場反以色列的示威活動中,抗爭者焚燒以色列國旗和貼上以色列總理納...

這次不做中東調停老大哥?土耳其不願介入「加薩衝突」的利益權衡

2023/10/31

最新文章

川普就任即將邁入百日,在美國油氣增產政策下,為何特別點名「台、日、韓」作為阿拉斯...

如何面對川普的能源霸業?台灣對美擴大天然氣採購的國安與經濟意涵

2025/04/18
烏克蘭軍首次抓到中國籍戰俘,左為張仁波、右為王廣軍,此為烏克蘭國防部安排媒體採訪...

烏克蘭現場/戰俘中國兵:抖音上的從軍發財夢,變調的高薪致命陷阱

2025/04/15
教宗方濟各2018年3月在聖伯多祿廣場每周舉行的公開接見活動中,與來自中國的教徒...

他叫萬民服在我們以下:中國與梵蒂岡的矛盾根源,天主教「中國化」難題

2025/04/14
《秘密會議》劇照,講述天主教教廷選舉教宗的權力鬥爭故事。 ※ 提醒您:抽菸,有礙...

中國與梵蒂岡的「秘密會議」:天主教「在地化」與教廷的戰略考量

2025/04/14
日本米的品質與美味世界有名,不過近期日本卻發生了跟米有關的怪事,不是買不到米就是...

日本「令和米騷動」:從米荒到米價高漲,日本政府怎麼辦?

2025/04/10
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混亂,從政府內部、共和黨員到廣大選民之間明顯不安。圖為2...

川普高關稅的政策迷惑:政府內部方向分歧,選民可能耐心有限

2025/04/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