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巴黎氣候會議:公民團體,拒絕沉默的場外之聲

2015/11/23 藍之青

氣候政策的討論中,場外的公民團體一值都是發聲的要角之一。圖為2014年9月21日...
氣候政策的討論中,場外的公民團體一值都是發聲的要角之一。圖為2014年9月21日「全民氣候大遊行」的紐約站。 圖/路透社

每年的氣候會議,公民團體都是發聲的要角之一,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直到11月13日。巴黎遭遇恐怖攻擊之後,不僅歐陸各國風聲鶴唳,各大與會的公民團體、NGOs、以及主辦的法國政府,在「哀悼」與「安全」之前,各項與會安排也受到衝擊而一一停擺。

但,會場之外的巴黎,公民團體原先的計劃又是什麼呢?氣候會議中,這些團體又有怎樣的影響力,為何許多國家代表對這些組織,總是一個頭兩個大呢?

國際條約和其締約國大會,一般來說主體都是「國家」,意即國家是主要參與決策的行為者,每年真正去「開會」的,也是來自各國的代表團。

儘管如此,1990年代開始,公民社會時常在決策的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腳色,特別是在環境治理的領域。非政府組織大多以觀察員的身分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有些也以國家代表團的身分),並透過收集和傳播資訊、政策顧問和分析、政策執行、評量和監督、倡議、替少數發聲以及群眾動員......管道,對會場之內的討論,進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參與和干預。

每年的氣候大會,有如一場大型的「氣候博覽會」。政府間組織和公民團體,有各式各樣的攤位,散播傳遞各種資訊,不僅會場裡周邊會議(side event)多不勝數,場外論壇也是琳瑯滿目,環境議題涵蓋之廣泛,凸顯出氣候變遷高度錯綜複雜的特性。公民團體雖然一方面扮演著和聯合國互相合作的腳色,但另一方面,大概更常以監督、抗議者的姿態出現。往年在為期兩周的會議之間,公民團體舉辦遊行已成慣例,遊行的規模年年不一,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的遊行參加人數逾萬人(也有小規模衝突偶發事件),但2012年在卡達舉行的遊行卻只有數百人參與。

往年在為期兩周的會議之間,公民團體舉辦遊行已成慣例,遊行的規模年年不一(圖為20...
往年在為期兩周的會議之間,公民團體舉辦遊行已成慣例,遊行的規模年年不一(圖為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的遊行群眾)。 圖/美聯社

今年,不同於以往將遊行舉辦在兩周會議之間,「原本」數個公民團體(Coalition Climat 21)已經預告並且摩拳擦掌,號召在議程的最後一天(12月12日),要在巴黎發起大規模的氣候正義公民不服從行動,並號稱要打破參與人數的歷史紀錄。

原定計劃的遊行宗旨,環繞著「紅線」(Redlines)——意指的是為了確保「一個正義的和可居住的地球」,那些在氣候政策上不能「被妥協」的最低限度條件。這些公民團體行動者們,計畫封鎖會議現場、街道和公共設施,直到一份有意義或成功的新協議出爐;換言之,如果產出的協議空洞或不具意義,則封鎖將無限期延續下去。

當然,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公民運動,主辦單位的「猶豫表情」也就不難想見。早在十月份,舉辦於德國波昂的氣候前哨會議中,日本政府就要求將公民社會團體的觀察員,「置於監督討論和談判之外」,企圖加速準備決議文草稿的進程。此舉引起了公民團體的不諒解,而如此不公開、不透明化、沒有參與性的過程,不僅喚起各界對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議的不愉快記憶,也被視為是邁向巴黎前的錯誤一步。

與此同時,法國當局也擔心公民團體的抗爭預告,將威脅到會議的穩定與形象安全,為了擋掉這些公民團體的運動,法國政府採取的措施包含邊境管控(11月13日到12月13日,包含和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西班牙的邊境)、拒絕核發簽證給想與會的行動者、限制住宿、以及有限的贊助金額(2009年的會議,丹麥政府提供兩百二十萬歐元協助公民團體,巴黎政府目前只願意提供十五萬歐元)......等等施壓策略。

然而,法國政府、各國代表、以及各公民團體之間的折衝角力,在11月13日的恐攻悲劇後,各種協商也全被喊停。

在11月13日的恐攻悲劇後,安全顧慮與社會氣氛都不太適合針對氣候政策的大規模群眾...
在11月13日的恐攻悲劇後,安全顧慮與社會氣氛都不太適合針對氣候政策的大規模群眾遊行。 圖/美聯社

雖然整個巴黎的城市氣氛依舊嚴肅、悲傷,但氣候會議照最終仍照原定行程舉辦。只不過原本公民團體計畫的兩個集會遊行——一個在會議前,另一個在會議後——巴黎當局因為攻擊事件還在調查中,全國至今仍處在緊急狀態之下,除了全境封鎖依舊外,各種維安資源也因恐攻事件而被感壓力;為了減少風險,法國政府最後決定不給予集會許可,12天的會議期間,巴黎將不會有任何氣候集會、公民示威的發生。

對於法國的決定,公民團體一方面感到失望,一方面也表示諒解。不過會議前的集會,本來就是以「全球同步」為安排,亦即在11月28號(六)或29號(日)這天,世界各地都會有相同主題的集會,雖然大規模的公民集會無法在巴黎實現,但活動主辦仍呼籲其他城市「更要團結站出來」,讓環境公民的聲音和要求被世界聽到。

目前兩場在巴黎無法舉辦的遊行,活動主辦單位還繼續與巴黎事府協商、討論其他「可能」的可行方式。環團代表們再次強調,雖然實體的集會無法繼續,但是其他形式的動員,「只會有增無減」,絕對會確保公民團體的訴求,能在聯合國氣候會議裡被聽見。

巴黎氣候會議:後《京都議定書》的時代轉捩點 | 政經角力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藍之青

環境法律經濟學博士,研究和生活熱忱專注於全球環境議題。目前為熱帶雨林相關政策的專業人員。

作者文章

圖為2020年8月11日,巴西亞馬遜一隻被燒死的食蟻獸。 圖/路透社

被遺忘的報導:巴西「亞馬遜雨林大火」,後來呢?

2019/12/31
越多的植物油消費需求,就需要更多的土地和資源使用,產生更多的汙染。圖為馬來西亞的...

KitKat的環保血案?抵制棕櫚油,未必救地球

2018/03/05
環境人權運動者遭殺害是一個長期被國際社會忽略的議題。 圖/路透社

被殺死的守衛者:因環境運動殞命的「那群人」

2018/01/18
動物權利倡議者將自己包裝成賣場架上的冷藏肉食,提醒大眾畜牧產業鏈背後的環境危機。...

寧可食無肉:聯合國憑甚麼要我吃素?

2017/01/24
進入海洋的塑膠垃圾每年約有八億噸,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台垃圾卡車,將車上的垃圾都倒...

吸管、微粒、塑膠袋:被人造垃圾淹沒的海洋

2016/09/09
美國頁岩油革命,撼動市界原油生產的版圖,但到底什麼是頁岩油? 圖/法新社

從地心竄出:頁岩革命的代價

2016/08/16

最新文章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XREX 透過區塊鏈金融犯罪調查師陳梅慧的追蹤,試圖揭露「創...

追蹤「創意私房」不法資金:導讀XREX區塊鏈金融犯罪調查Q&A

2024/04/15
這回南韓國會選舉,李在明所領軍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簡稱民主黨),囊括了300席的...

南韓選後觀察:跛腳的尹錫悅 vs. 大勝卻官司纏身的進步派領袖們

2024/04/12
製圖/楊虔豪

南韓國會選舉:執政黨為何慘敗?尹錫悅惹怒民怨的多重風暴

2024/04/11
英國歷史上,國會議會曾經允許將藐視國會者關在國會鐘塔裡,但上次發生已是1880年...

「做事」與「作秀」至少擇一:英美國會調查權的制度與省思

2024/04/09
曾出版《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資本與意識形態》等熱銷名著的經濟學家皮凱提,與漫畫...

導讀《資本與意識形態》漫畫版:穿越200年家族致富故事,讀懂經濟學議題

2024/04/08
馬航MH370失蹤十年,馬國官方的種種行徑令外界難以信任。 圖/美聯社

馬航MH370失聯10年:航空史最大謎團與官僚怠惰的荒謬事紀

2024/04/0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