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指數:以美式中產階級為指標
在台灣的生活成本有多高呢?用一個方式來比較,中產階級(middle class)。美國人對中產階級的印象大概是這樣:1戶家庭,有1、2台車,養2或3個孩子,可能還有1隻寵物,在郊區有棟獨立房屋,全家人住起來不會太壅擠,房貸和車貸繳了至少3分之1,平常日都要工作,但周末可以有自由時間安排休閒活動,一年有3周以下的有薪假期,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沒那麼大。這樣生活模式,美國總人口大約有一半以上「符合標準」;而在「最幸福」的澳洲,中產家庭的比重其實更高,甚至許多企業提供給員工的有薪假還長達一個月,絕大多數民眾的生活品質也都維持著相對高的水準。
以我自己旅外的經驗來比較:在中國地區,一般人要過上美式的「中產階級生活」,難度顯然高得多,甚至連享受潔淨的空氣、飲水都相對費功夫。在新加坡,邁入「中產夢想」的難度比中國人低,但遠比美國人高;至於台灣人要在台灣過上這種好日子,難度有多高?我想讀者們應該心裡應該也都明瞭......。
近年來,網友們流行稱台灣為「鬼島」,因為生活品質每況愈下,許多無良資本家為了賺錢營利,汙染河川、破壞山林、生產黑心食物,政治和官僚體制迂腐不堪,而多數人民面對台灣年年成長的物價,還有薪資成長的停滯,整體生活成本不斷上升,但生活品質卻一路沉淪、沒有好轉。
事實上,除了電子產品以外,台灣幾乎所有東西都在漲價,尤其是食物價格的漲幅,更在2000年後一路以「榜首姿態」狂飆猛升。但讓多數人感受更深的,更是薪資成長的停滯。民間入不敷出的現實,也反映在經常性支出對於經常性收入的比重持續飆升:2013年,台灣人平均3分之2的收入都用來負擔經常性支出,而這比例在30年前則是40%以下;換句話說,台灣的薪資成長跟不上物價成長。
望眼全球,台灣的薪資成長與通貨膨脹落差,誇張的程度也讓已開發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美國勞工局曾在2007至2010年期間,統計全球多國的物價變化和薪資成長。大多數國家,薪資成長都高於通貨膨脹,僅有少數勉強打平;但這份調查中,只有3個國家的薪資成長落後通貨膨脹至少1%以上,他們分別是:南韓、匈牙利和台灣。
在台灣,工作能換到的物質用品或娛樂享受,變得越來越少,這也是人民感受到台灣「生活品質變差」的主因之一。整個國家的經濟依然是向上成長,但一般人生活的成本卻沒有因此而下降。想換取更多物資或享受,就得工作的更多,削減休閒時間;但犧牲的,卻是你我的生活品質。
曾連續4年被OECD評比為「全世界最幸福國家」的澳洲,也是我旅外長居的第一個國家。記得還沒出國前,在報紙雜誌媒體的長期渲染下,我對澳洲的刻板印象只有「貴」、「昂貴」、「物價真的昂貴」。
我第一次在外國吃麥當勞是在新加坡,雙層牛肉起司漢堡大約6.5塊新加坡幣;第二次在國外吃麥當勞是在西澳大利亞的伯斯,大麥克餐大約10塊以下澳幣。大多數的台灣人看到外幣售價,會開始浮現外幣匯率(新加坡幣兌台幣近三年的匯率是22.5〜24.0,澳幣兌台幣近三年的匯率是31.3〜22.8),然後在腦中兌換成台幣價格,盤算台灣的麥當勞是否夠便宜。
起初,我也透過匯率這樣思考,發現澳洲的物價實在驚人:
生活在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幸福呢?
但在澳洲工作一年後,我的換算邏輯卻已換成另一種方式:我在澳洲一般工廠工作1小時約17〜25塊澳幣,也就是說工作1小時,我可以換到約2份麥當勞套餐;但在台灣從事一樣的工作,我是否也能換到2份漢堡呢?
用每小時工作能換到的物資數量,這種算式可以消除匯率因素,更能反映當地人承受的物價壓力。兩年的體會後,得到的結論是:只要有正當工作和收入,其實澳洲的「物價」比台灣低,包含食衣住行等經常性支出,相對於經常性收入的比重,要穩定維持在50%以下並不困難。
澳洲的物價分成兩類,一種是食材、日常用品、家用耗材,其實物價維持相對穩定,漲幅並不明顯;但如果是涉及人工的「物價」,那麼費用就會明顯高出許多,因為澳洲的人工薪資高,為了反映服務費用,物價自然水漲船高。但只要澳洲薪資有所成長,就會帶動服務業或涉及人力服務產業的相關物價上漲,大多數勞工也能跟著經濟成長同步受惠。
「物價」與「薪水」都是讓人民非常有感的經濟數據。2014年,在瑞士購買一個大麥克要花7.14美元,在中國要花2.74美元,在美國要花4.62美元,而台灣只要花2.62美元。用這樣的標準來看台灣物價,其實真的不算高,但台灣物價雖然相對較低,但是「薪資成長」卻更低。如果不出國消費,就感受不到匯率的影響力,直接比較工作一小時能換幾份中餐、晚餐,或者看一場電影、買一支智慧型手機、買一棟房子,需要工作多久時間,每小時工作所能換取到的物資,才是最真實的生活感受。
物價水平是衡量生活品質重要的指標。衡量跨國物價高低的方式很多,有的透過匯率直接轉換,有的用麥當勞或星巴克這種跨國企業的產品來比較,有的用單位薪資能換到多少物資或服務來衡量。但這些方式各有利弊,而且每個國家因為天然資源、民情風俗、消費習慣或產業結構不同,某些物品或服務價格會產生較大的落差,像是用全球房價來衡量物價,對台灣和中國則顯得失衡,因為台灣和中國的房價在當地相當高;如果用醫療花費來衡量物價,歐美的物價變的相當高,這同樣也是失衡;如果用油價來衡量物價,這樣產油國顯然會呈現低物價的統計結果;用少數商品價格來衡量物價,甚至是生活品質,也都顯得不夠寫實。
用同樣過著美式「中產階級生活」來當標準,其實更能呈現各國,或者是同一個國家內不同城市的生活品質,相較於類比單一項目的物價,這樣的衡量方式也更具寫實性。雖然近年來大多數台灣人民的感受是距離「美式中產階級生活」的目標越來越遙遠,但是以我自己的經驗來做比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和中國、南韓、香港、新加坡或是其他開發中國家相比,其實台灣仍然擁有相對較高的生活品質。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