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印度選後觀察:莫迪勝選但號召力衰退?政治神話面臨國會挑戰

2024/06/05 轉角24小時

印度總理莫迪抵達新德里印度人民黨總部。 圖/法新社
印度總理莫迪抵達新德里印度人民黨總部。 圖/法新社

【2024. 6. 5 印度

印度選後觀察:莫迪勝選但號召力衰退?政治神話面臨國會挑戰

印度長達6週的大選終於落幕,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6月4日宣布勝選,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及聯盟夥伴目前共取得292個席位,在國會過半,這也意味莫迪順利連任第三任期——然而,這樣的結果遠低於莫迪陣營原先設定贏下400席的目標,反對派聯盟現已贏得超乎外界預期的233席。縱然莫迪連任,但是BJP無法單獨過半,未來必須與小黨合作莫迪,其影響力勢將受制於盟友及反對派而遭到削弱,印度國會平添未知數,而4日印度股市也因而應聲全面下跌至4年來低點。

本次印度大選堪稱地表最大規模的民主活動,約6.42億選民參與了總共7階段、為期6週的大選投票;一如各界選前預期,莫迪6月4日宣布順利連任第三任期,成為印度60多年來首位三連任的總理。莫迪於新德里BJP總部發表勝選感言時,說道:

「今天是光榮的一天,全國民主聯盟將第三度組成政府,我們感謝人民。這是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家的勝利。」

莫迪宣布勝選連任。 圖/路透社
莫迪宣布勝選連任。 圖/路透社

但BJP總部前的慶祝活動卻相對平淡,反而反對派聯盟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歡呼雀躍,原因是BJP勝選的幅度遠不如預期——選前,莫迪陣營樂觀預估,全國民主聯盟將贏得國會席次543席中的400席,但截至目前,BJP贏得240席,未能取得單獨過半的272席,加上其他盟友的席次,全國民主聯盟目前共拿下292席,遠低於目標。

莫迪依然能夠連任,但BJP的席次少於2019年的上次選舉,不啻是一警告訊號,反映出對於莫迪政府的不滿仍有所增長,而反對黨聯盟贏取233席,超乎選前的民調預測。選舉的結果,意味莫迪在執政10年之後,首次不得不依靠盟友來推動議程,而反對派原先擔心BJP可能取得三分之二的多數席次、得以進行憲法改革的擔憂也已緩解。

國會情勢的改變,代表BJP未來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盟友和反對黨。而企業及投資者原先預期BJP及其聯盟大勝、持續推動激進改革,如今國會中卻平添不穩定因素,於是6月4日印度股市應聲全線暴跌,印度基準指數NIFTY 50下跌5.9%、印度SENSEX指數下跌5.7%,創下2004年以來選舉結果日的最大跌幅,也是近4年多來的最低點。

不過,巨大的跌幅不僅是單因BJP未能大勝,另一個原因是印度股市估值過高,原先大量印度企業的股票都接近歷史高點,《路透社》引述瑞銀分析師的報告指出:「印度股市高估值背後,可能是因強大政府所帶來的政治穩定性和政策確定性。在選舉結果之後,這兩點可能受到質疑。」

印度人民黨的支持者在班加羅爾觀看印度大選的現場計票結果。 圖/法新社
印度人民黨的支持者在班加羅爾觀看印度大選的現場計票結果。 圖/法新社

▌莫迪神話不再?專家持保留態度

雖然莫迪成功二度連任,但此次印度大選無疑暴露了其魅力正在消退,完全比不上10年前上任初期的風光。莫迪政府在選前曾預測,他領導的BJP可望拿下300、甚至400席次,然而選情不如預期,距離過半數的272席還很遙遠,未來勢必需要與其他黨派合作。

首先,從2014年首度擔任總理時,莫迪政府便主打經濟發展、終結貪腐,並將獨尊印度教置於印度認同的核心位置。特別的是,莫迪不斷將自身形象塑造為強而有力、隨時能動員大量追隨者的領導人,不僅打破印度自1990年代起皆由多黨聯合政府共同治理的局面,他也利用個人的領袖魅力與媒體支持,將一切政壇日常化為舞台,儼然成為一股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

身為獨大的領導人,莫迪也展現絕對控制欲,極少分享權力。《BBC》回顧,2016年莫迪推動讓全國人仰馬翻的「廢鈔令」,連他的財政部長都沒有事先獲知資訊;而在2019年,莫迪無預警廢除《印度憲法370條》當中查謨-喀什米爾邦(Jammu and Kashmir)的憲法特殊地位並宣布戒嚴,也是以突襲式直接向國會下達命令,並無商量餘地。(延伸閱讀:〈莫迪的新疆?印度突襲「廢除查謨-喀什米爾邦的憲法特殊地位」〉

現在,如此隨心所欲的領導生涯,很可能即將畫下句點。《紐約時報》指出,將與BJP組成聯合政府的盟友,主要領導人為前議員奈都(N. Chandrababu Naidu)與庫瑪( Nitish Kumar),兩人都是更加重視技術官僚的溫和開明派,也都希望國會握有更多權力。奈都與庫瑪也都曾被視為BJP或國大黨以外的總理「第三種選擇」。

隨著各地開票結果陸續出爐,選情地圖也呈現有趣的新態勢。例如BJP在主要票倉北方邦(Uttar Pradesh)失去數十席次,卻在過去較不受歡迎的東部奧迪薩邦(Odisha)與南部泰倫加納邦(Telangana)獲得不少新席次。唯一堅定支持BJP的只有所謂「部落帶」(tribal belt)的中部地區,由於經濟較為弱勢,多數都十分支持莫迪政府的印度教中心主義與福利政策,莫迪在去年底宣布新福利計畫,包含提供8億貧窮人口免費糧食,以及每月上千盧比的中低收入戶婦女津貼等等。

另一方面,競爭對手則善用BJP執政10年的劣勢,直指莫迪政府專制的路線「危害憲政」、破壞民主,並強調其治理之下忽略鄉村、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嚴重通膨等問題。然而,印度金融市場也同時展現對莫迪的強大信心,受莫迪政策支持的相關領域股價還在上漲,到了4日BJP差強人意的結果浮現,印度藍籌指數(blue-chip inde)大跌近6%,過去5個月的成長幾乎歸零。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EIP)資深研究員瓦尼詩納(Milan Vaishnav)認為,多黨聯合執政的特色即是不確定性,對於已經習慣了莫迪強勢領導的國家和社會而言,要在一夕之間找出不同的前進方向並不容易,比起制衡莫迪與BJP,莫迪的執政盟友更有可能向其靠攏,短期之內仍將鞏固莫迪風格的治理與發展模式。

印度清奈的一條街道上,一名男子走過印有印度總理莫迪和印度人民黨主席K. Anna...
印度清奈的一條街道上,一名男子走過印有印度總理莫迪和印度人民黨主席K. Annamalai肖像的海報。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印度改名「婆羅多」?莫迪「印度教獨尊」的國家正名運動

莫迪的新疆?印度突襲「廢除查謨-喀什米爾邦的憲法特殊地位」

作者文章

波音737 Max型號客機已經多次發生意外。圖為波音737 MAX 7客機。 圖...

來路不明的鈦:波音、空巴使用中國公司「偽造文件」的鈦材,FAA調查中

2024/06/19
現年36歲的黃雪琴是一名獨立記者,曾任職於中國官媒《中新社》,後續又到《新快報》...

身為記者,不是犯罪:中國#MeToo推手、獨立記者黃雪琴被判刑5年

2024/06/17
白線斑蚊(又名亞洲虎蚊)已在歐洲北部落腳,氣候變遷造成的均溫升高可能是病媒蚊肆虐...

歐洲的登革熱危機:氣候暖化造成疫情升溫,法國面臨奧運防蚊難關

2024/06/12
巴黎共和廣場,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束、馬克宏宣告解散國會後,有大批民眾在共和廣場抗議...

2024歐洲議會大選:極右派勢力擴張,法國馬克宏敗選「解散國會」的政治豪賭

2024/06/11
輝達公司市值5日突破3兆美元大關。圖為執行長黃仁勳6月2日於台北展示NVIDIA...

AI前景無可限量?輝達市值突破3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公司

2024/06/06
巴拉圭納納瓦,2名男子穿過連接阿根廷和巴拉圭兩國的橋樑,將商品從阿根廷運往巴拉圭...

「邊境鬼城」納納瓦:被阿根廷289%通膨率壓死的蕭條角落

2024/06/05

最新文章

俄羅斯總統普丁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19日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其中規定「...

【Daily Podcast】俄羅斯與北韓關係深化/裴洛西與達賴喇嘛會面

2024/06/21
中國與菲律賓6月17日發生的南海船隻衝撞,中方有登船、使菲律賓海軍受傷的事件,菲...

【Daily Podcast】南海衝突:菲律賓要求中國賠償登船事件損失/中國愛吃榴槤造就東南亞的「榴槤富豪」

2024/06/20
波音737 Max型號客機已經多次發生意外。圖為波音737 MAX 7客機。 圖...

來路不明的鈦:波音、空巴使用中國公司「偽造文件」的鈦材,FAA調查中

2024/06/19

【Daily Podcast】普丁時隔24年到訪北韓,會和金正恩談什麼?/《人權觀察》:數百新疆村莊被改名

2024/06/19
北約(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接受《BBC》專訪,指出中國想要左右逢源,一方面...

【Daily Podcast】北約警告中國的對俄立場、解讀習近平「美國要刺激中國攻打台灣」說/泰國可望成為亞洲第三個同婚合法國家

2024/06/18
現年36歲的黃雪琴是一名獨立記者,曾任職於中國官媒《中新社》,後續又到《新快報》...

身為記者,不是犯罪:中國#MeToo推手、獨立記者黃雪琴被判刑5年

2024/06/1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