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背後/丹麥血色海灣:法羅群島的「領航鯨獵殺季」

【2019. 5. 丹麥】 丹麥血色海灣:法羅群島的「領航鯨獵殺季」
5月底,丹麥海外自治領地的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進入捕殺領航鯨的傳統獵鯨季(grindadráp)。這張在法羅群島首都托爾斯港(Torshavn)拍下的照片,便是當地島民漁夫因捕鯨而染血大海的場景。
法羅群島是座落在挪威海與北大西洋間的海上小島,獵鯨行為據記載可追溯至16世紀。由於島上土壤貧濟,未能充分自給自足,每年夏季遷徙、游經群島水域的領航鯨群(雖名為鯨,但屬海豚科),也因此成為當地重要的食物來源。每逢夏季便會大量捕獵,以備度過漫長之冬。
隨著歷史演變,每年獵鯨也漸成傳統儀慶,常可見大人小孩在峽灣參與獵鯨過程;然而血色傳統,卻在近年成為國際動保團體與在地居民之間的激辯爭議。
島民漁夫認為,領航鯨長久以來便是島民生存重要的食物來源,並且如何捕鯨、殺鯨、使用什麼器具,都受當地政府的法律監管,盡量以人道的方式驅獵鯨豚,亦不涉及商業捕鯨行為。儘管每年約獵殺數量達數百至數千隻,但領航鯨目前並未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名單,並不會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物種危機。
但每年血色海灣的觸目場面,仍常激起國際輿論反彈。動保團體認為,從漁船驅趕鯨群、讓他們擱淺灣灘,再到使用刀具殺生,整個驅獵過程對於領航鯨這種高智商動物來說,已是殘忍的死亡過程。此外多項研究指出,在海洋汙染下,領航鯨等海洋動物體內如今多汙染物質殘留,食鯨於情於理都已不合時宜,因此疾呼停止這項血色傳統。
|
推薦閱讀

←上一篇
「佛教賓拉登」觸怒軍方底線?緬甸通緝激進和尚威拉杜
下一篇→
鏡頭下的歷史/1989天安門:「江澤民來了」,六四倒數5天
最新文章

柯克死亡槍擊案兇嫌落網之後:美國擔憂社會深陷政治暴力與仇恨情緒

柯克槍擊案:槍手仍未落網,猶他州長:中國與俄羅斯趁機散播假資訊、挑撥美國對立

查理柯克槍擊案:31歲的MAGA明星之死,槍手尚未落網...美國政治暴力的無解輪迴?

反對壓迫網路社群,拒絕腐敗的權貴子女:尼泊爾抗爭逼使總理下台

破滅的和平談判?以色列空襲卡達引發國際譴責,哈瑪斯宣稱「領導幹部未被擊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