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為化武攻擊復仇?正面開戰第一槍,美軍轟炸敘利亞空軍基地

2017/04/07 轉角24小時

美國防部發布:美國海軍羅斯號驅逐艦 (DDG 71)從地中海發射戰斧巡弋飛彈攻擊...
美國防部發布:美國海軍羅斯號驅逐艦 (DDG 71)從地中海發射戰斧巡弋飛彈攻擊敘利亞。 圖/路透社

【2017.04.07 敘利亞

為化武攻擊復仇?正面開戰第一槍,美軍轟炸敘利亞空軍基地

美東時間6日21點,美國總統川普正式授權美軍,對敘利亞的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府發動空襲。美方表示,這波攻擊是為了「制裁」敘利亞政府部隊4日在北方城鎮汗謝琿(Khan Shaykhun),對平民施放化學毒氣,因此川普才會在國安團隊的建議下,於周四下令,向敘利亞政府軍的空軍基地發射59枚「戰斧」巡弋飛彈,而這場行動,也是繼2011年敘利亞內戰開打來以來,美軍對阿薩德政權所首度發動的公開攻擊。

今晚我下令轟炸敘利亞的空軍基地,那個地方就是他們用來發動化武攻擊的所在。而對美國來說,這攸關眾要的國家安全,因此我們才必須嚇阻這些致命化武的使用。

在女兒伊萬卡(Ivanka Trump)與總統顧問班農(Steve Bannon)的陪伴下,川普在佛羅里達莊園召開記者會。美國政府表示,這場攻擊行動發動於當地時間7日清晨,並由巡弋於地中海東岸的美國海軍負責行動,目前僅知任務目標是位於敘利亞中西部霍姆斯省(Homs)的政府軍「謝拉特空軍基地」(Shayrat),但具體的戰鬥與破壞狀況仍不明朗。

這場突如其來的空襲行動,也是敘利亞內戰6年來,美軍與阿薩德政府首度「正面開戰」。在過去,美軍在敘利亞曾多次針對ISIS、蓋達組織等「恐怖份子」發動作戰,當中也曾「誤炸」敘利亞政府部隊或平民,但之後美方都承認「失誤」與遺憾,因此7日的轟炸,也被視作美軍對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正式開下的第一槍」。

《華盛頓郵報》表示,自從汗謝琿化武攻擊事件爆發以來,美國一方面透過聯合國大使哈利(Nikki Haley)在安理會發動輿論戰,一方面川普也召集了國安團隊磋商軍事對策。最後,在安理會決議延宕的狀況下,川普也與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和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 R. McMaster)確認軍事行動。而在正式授權動武後,川普才會在佛羅里達迎接習近平的同時,對在場記者表示:

好像有事情要發生了!

對阿薩德發動攻擊,也讓敘利亞與中東局勢陷入了新一局的混亂。目前在敘利亞北境,美國已派出近千名特種部隊與前線顧問團,與土耳其、反抗軍、庫德人聯手,並協同俄羅斯與阿薩德政府軍,準備發起對ISIS「國都」拉卡(Raqqa)的攻勢。但在7日空襲後,美軍在敘北的動態為何?拉卡攻勢會否受到影響?美軍會不會就地與政府軍開打而捲入敘利亞內戰?各種戰爭的迷霧仍在未定之天。

在過去,美軍將領們曾長期主張「空襲阿薩德」,以阻止內戰的天平倒向對美不利的一方。但在歐巴馬政府任內,歷經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泥沼的美國民意,卻始終不樂見美軍再回頭與中東戰爭糾纏。此外,自從2015年秋季開始,俄羅斯政府也派出空軍、軍事顧問、地面兵團參戰敘利亞,為阿薩德政權助陣,因此過往的美國政府也擔心「空襲會波及前線的俄軍」,進而讓戰事升溫到無法收拾的東西大戰。

美國國防部表示,謝拉特基地裡確實有俄軍駐守,但在轟炸行動之前,美方就已知會俄國要求部隊撤離。然而相關的傷亡與波及狀況,敘利亞政府與俄軍都仍未回應。

  

▌相關文章推薦:

〈敘利亞的阿薩德:從醫生到暴君「備胎」的繼承路〉

〈政府軍放毒?反抗軍工廠外洩?敘利亞化武攻擊,誰在說謊〉

美軍飛彈攻擊目標為敘利亞中部的謝拉特空軍基地。 圖/取自Google Earth
美軍飛彈攻擊目標為敘利亞中部的謝拉特空軍基地。 圖/取自Google Earth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U.S. strikes Syrian military airfield in first direct assault on Bashar al-Assad’s government

Trump says he ordered military strikes against Assad airbase in Syria

最新文章

義大利已正式通知中國,將退出「 一帶一路」,雙方原本的協議2024年到期後不再展...

全球經濟去風險化的自保策略:義大利確認退出中國一帶一路

2023/12/08
2023年2月27日,秦剛遠端出席歐洲人權理事會的會議 圖/路透社

中南海「聽床師」?引誘中國闢謠?如何解讀《POLITICO》獨家「秦剛已死」

2023/12/08
黎巴嫩籍《路透社》記者阿布杜拉2023年10月13日於以巴衝突中殉職,路透社調查...

【Daily Podcast】《路透社》調查殉職記者死於以色列攻擊/解讀《POLITICO》獨家「秦剛已死」

2023/12/08
美國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獲選2023年《時代雜誌》年度豐原人物...

【Daily Podcast】泰勒絲獲選時代雜誌2023年度風雲人物/京阿尼縱火案,檢察官對兇手提出求處死刑/英國試圖重啟盧安達計畫,移民大臣辭職

2023/12/07
日本每到年末,除了票選年度漢字、年度流行語大賞之外,還有一個用料理象徵整個年度的...

用一盤料理代表2023年:日本「今年的一皿」迷你奢華的款待飯糰

2023/12/07
24名印度工人11月28日晚間以「鼠洞挖礦技法」成功營救41名坍塌隧道中的受困工...

【Daily Podcast】以色列目擊者:哈瑪斯突襲時對婦女施行性暴力/印度隧道坍塌救出受困者的「鼠洞挖礦工人」

2023/12/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