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統一指南:兩德統一,東家歡喜西家愁

2015/11/06 轉角說

1989年11月10日,兩德的統一正走向必然,只是當時大家還不確定而已。 圖/美...
1989年11月10日,兩德的統一正走向必然,只是當時大家還不確定而已。 圖/美聯社

東西德國一統至今已邁入第26年,1989年11月,在東德人民拿起榔頭敲碎柏林圍牆、湧入西德後,兩方政府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不到一年就促成了兩德的和平統一(1990年10月)。

這過程被前西德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形容猶如「大爆炸」(big bang approach) ,堪稱史上最令人詫異、不解、卻又令人鼓掌致敬的政治事件;但事實上,80年代末的蘇聯政體已疲軟不堪,鐵幕各國的政治變革早蠢蠢欲動,大家等待的,就只是一個時機點。

1989年11月9日,高度不滿政府集權控管流動自由的東德人,聚集在柏林圍牆旁、佔領駐外大使館,有許多人甚至已透過匈牙利跟奧地利的邊境偷溜進西德;他們高喊要求旅行自由、全面進行國家改革:此時此刻,「統一」依舊不是德國人當下考慮的直接選項。

對英、法、蘇、美等國際強權來說,「一個德國」的重現並不是兩德問題的最佳解答。對於英法而言,統一後的德國不僅會成為歐洲大陸上人口最多的大國,本來就在歐洲共同體中頗為強勢的西德,歐陸霸權的地位也將更為穩固;蘇聯則顧慮到北約集團在歐陸的布局;美國方面對兩德統一則相對樂觀,只要新的德國>能維持親美的姿態、擴張北約在歐陸的影響力。

▎事在人為

圍牆倒塌後,東德內部開始了一連串黨派間不穩定的政權交替。1989年12月,東德人民議會通過修憲,將《馬列主義政黨領導條款》從國家綱領中移除,並遣散秘密警察部隊(Stasi)。隔年3月的大選,長期執政東德的「統一社會黨」(SED)第一次落敗,將政權拱手讓給東德基民黨(CDU);半年不到,8月31日東德人民議會就以294票對64票,同意簽訂《統一條約》。

分裂40年後,兩德的貧富差距極大,而統一後最直接影響人民與國家的,便是經濟問題。前西德總施密特於1993年曾表示,一統後的德國,當時政治氛圍凌駕於經濟考量之上,而時任總理柯爾(Hemult Kohl)曾真心的認為市場機制能迅速平衡兩德經濟的差異。

1989年11月12日,東德居民鑿開柏林圍牆。 圖/美聯社
1989年11月12日,東德居民鑿開柏林圍牆。 圖/美聯社

但顯然,當時的柯爾政府好傻好天真。東德解體後,將近200萬的勞動人口向西遷徙,光是1989年到1990年間,就有60萬人前進西德,這也導致東德地區人口銳減13.5%。人口分布的高度落差與德國東部勞動力的散失,直到兩德統一後的20年才得緩解。

▎失衡的經濟

人口劇烈流失對經濟疲軟的東德來說,有如雪上加霜。受蘇聯不穩的影響,統一前的東德馬克嚴重貶值,蘇聯解體後東歐市場形同瓦解,東德商品無處可賣,又因統一讓東德順理成章的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此外統一的貨幣政策也讓東德馬克被西德馬克以1比1的匯率取代。但換匯過程缺乏緩衝,同時迎面而來的卻又是高度競爭的西歐市場,強烈衝擊東德過時的產業,當地失業率驟升,平均勞動生產率也僅剩西德的三分之一。

統一後經濟的慘痛代價,當然不只是東德的責任。1990年柯爾(Hemult Kohl)總理以「十點計畫」讓東德「入贅進入」西德。其中,除了東德必須接受西德聯邦體制,還得改造東德經濟體以符合西德、及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自由貿易市場;相對的,為扛下當年倉促決策的後果,西德也以提高稅率來因應龐大的國家債務,挹注約1.5兆至2兆歐元,每年投入國民生產總值的4%扶助東德,以填補德東地區每年需要的1,000億歐元特殊補助。

代價極高的經濟磨合進程,花了20幾年,展現的雖然是德國政府對建設東部的決心,但其中也不免產生整體資源分配與社會福利支出的排擠效應

經濟固然是兩德統一後可實際以量換算出來的龐大代價,但無形的社會心理壓力亦不容小覷;分隔四十多年的兩個地區,其中價值體系的落差,一度造成東德人形同「次等公民」的現象。但從「東、西德人」的身分認同,乃至對自由民主、社會主義或是共展主義等政治思想認同的差異,這些想必都不是當年夏波夫斯基一句口誤後,料想到的社會責任。

1999年,柏林圍牆倒下10週年紀念。 圖/美聯社
1999年,柏林圍牆倒下10週年紀念。 圖/美聯社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加薩人民面臨多年封鎖與空襲,以擅長運用有限物資度過生活。圖為2023年8月資料照...

站在「創傷同心圓」外側:面對加薩人道危機,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2024/12/11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左起為:支持川普的馬斯克、態度曖昧的貝佐斯,以及支持賀錦麗的碧昂絲。 圖/路透社...

美選亂鬥誰挺誰?美國富豪名流的大選支持風向,與政治押寶的風險

2024/11/05

最新文章

2025年1月23日是泰國同性婚姻法案生效的第一天,在當天登記結婚的,還包括男演...

愛的獲勝:泰國同婚合法化正式生效

2025/01/24
英國麥當勞MeToo風暴歷時已經一年多,麥當勞雖然承諾改善職場環境、調查懲處涉案...

用性換工時的有毒職場:英國麥當勞MeToo風暴一年後,700名受害者集體控訴

2025/01/22
圖/美聯社

川普上任簽署大量行政命令:美國民調怎麼看?

2025/01/21
川普發行自己的虛擬幣「川普幣」。 圖/法新社

總統的虛擬貨幣圈錢術?川普幣「$TRUMP」暴起暴落

2025/01/20
圖/美聯社

川普就職前的〈Y.M.C.A.〉熱舞:美國鄉巴佬合唱團「音樂政治」爭論

2025/01/20
2025年1月1日,巴勒斯坦兒童在加薩走廊中部城鎮汗尤尼斯的建築廢墟旁玩耍,該建...

加薩停火協議達成:1月19日第一階段生效,42天的一線和平契機

2025/01/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