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戰,誰的「啟示錄」?
【阿潑越戰六部曲】
「詹森,你今天又殺死了多少孩子?」
越戰對於美國,乃至於世界,似乎是一件「感覺很重要」的歷史。然而,對於越戰的詮釋,大多都落在美國的視角。在好萊塢電影的士兵吶喊、炮火連天畫面之外,越戰在你心中的圖像,是什麼樣的畫面?
這一次,我們重新檢視越戰中每次事件的縱橫交織,細細點閱每個角色的力量與缺陷。不能否認如甘迺迪、詹森等美國領導人的影響,但胡志明、吳廷琰的重要性,更應該被放入越戰的發展脈絡中。就連年代也必須再次定錨,或許在胡志明宣布越南獨立之時,或許在1968年的春節攻勢,都一步一步將越戰推進了下一頁。
而這一場被形容成「文明與野蠻」的鬥爭,究竟有沒有換來一個公平與正義的新時代?
▎二部曲:胡志明的西方情迷:仇敵面紗下的美越關係
▎三部曲:刺殺吳廷琰(上):南越強人的愛國悲劇
▎六部曲:懦弱謊言戰爭:結束越戰的五角大廈文件
血腥周年

1968,春節攻勢五十年:扭轉歷史的越戰記憶
2018-01-30
2018-01-30

胡志明的西方情迷:仇敵面紗下的美越關係
2018-02-06
2018-02-06
越南戰爭

刺殺吳廷琰(上):南越強人的愛國悲劇
2018-02-12
2018-02-12
越南戰爭

刺殺吳廷琰(下):忤逆美國操控的「越南木偶」
2018-02-12
2018-02-12
越南戰爭

誰是《沉靜的美國人》?用天真武裝的越南理想國
2018-03-06
2018-03-06
越南戰爭

懦弱謊言戰爭:結束越戰的五角大廈文件
2018-03-30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