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國際》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轉角說

第24屆卓越新聞獎今天10月14日公布入圍名單,《udn global 轉角國際》入圍: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入圍的報導分別是:

突發新聞獎

入圍作品:2024南韓總統尹錫悅戒嚴風暴

入圍者:楊虔豪林齊晧賴昀王穎芝

南韓總統尹錫悅在2024年12月3日深夜,突然發表電視談話,發布南韓全國緊急戒嚴令。錯愕的消息,一時之間讓南韓政治與社會陷入混亂。議員們緊急前往國會集結,與此同時戒嚴軍部隊的出現,也讓漫漫長夜的情勢更加緊張。

戒嚴事件發生後,《轉角國際》新聞編輯團隊隨即與駐韓記者楊虔豪展開採訪行動,在2024年12月3日深夜發布了突發新聞報導。《轉角國際》新聞編輯團隊由主編林齊晧負責,與編輯賴昀、王穎芝共同協力完成。

駐韓記者楊虔豪曾於2023年以「南韓梨泰院慘案」獲得 2023 SOPA 亞洲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銀獎、也以此專題入圍2023年第22屆卓越新聞獎,2024年以南韓「首爾大N號房事件」系列報導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

新聞評論獎

入圍作品:奧運之後,我們更該談論性別:生理醫學中,無法一體適用的「女性經驗」

入圍者:謝達文

本文是針對2024年巴黎奧運賽事的選手性別爭議,提出的新聞評論與反思。藉由本文重新思考性別、運動賽事的公平性與科學之間的關係。巴黎奧運的性別爭議除了台灣女子拳擊選手林郁婷之外,阿爾及利亞女子拳擊手哈利夫(Imane Khelif)也發生了對手上場不到1分鐘就棄賽、再次被反對者批為「男人打女人」。兩人都因為2023年遭國際拳擊總會(IBA)指控未通過性別檢測,2024年兩人在奧運的優異表現也引得辯論愈演愈烈,牽扯出關於跨性別者、間性人(陰陽人)與其他染色體不符常值的案例討論。

本篇新聞評論綜觀奧運的檢測歷史,從而以當代眼光探討女性經驗;謝達文的評論中也兼顧了國際醫學方面的辯證,有助於讀者思考運動賽事和性別的公平性問題。

新聞評論獎

入圍作品:從國際案例看亞亞事件:仇恨言論或是叛國罪?言論自由的邊界問題

入圍者:江玉敏

本篇新聞評論是以台灣2025年3月的「亞亞案」為例,探討言論自由的邊界問題,同時輔以國際案例為參考,提供台灣處理類似問題時的情境對照。亞亞案是在台的中國籍配偶劉振亞,在其網路社群平台上宣揚武統言論,經檢舉後演變成遭到內政部移民署認定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規定,最後限期離境。

然而「亞亞案」牽涉到的法律準則,仍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空間。本文作者江玉敏以國際上的「仇恨言論罪」(hate speech)、「言論自由權」思考,反思台灣法律針對規範仇恨言論的不足之處。

亞亞事件應該成為一次重要的反思契機,促使台灣社會與法律界重新檢視,是否應該設立更明確的仇恨言論防制法,與國際人權標準接軌。在眾聲喧嘩的政治評論中,本文有新聞議題的探究和國際案例的紮實對照,提供讀者綜合國內外視角的觀點,也是在充滿各種情緒互相撕裂的政治討論中,冷靜且具建設性的新聞評論。

完整入圍名單,參閱第24屆卓越新聞獎入選名單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深度專欄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