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轉角24小時編輯台/工作中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3640 篇文章

黎智英被捕:港版國安法狙擊7高層...香港蘋果日報遭遇「斬首行動」

2020-08-10 11:54
8月10日,香港/中國。「勾結外國勢力罪?最高刑度:無期徒刑。」8月10日上午8點,獲得《港版國安法》極大起訴權力的港警國安處,突襲式地逮捕了香港媒體大亨黎智英,指控其涉嫌詐欺並觸犯《港版國安法》的〈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儘管自2014傘運過後,黎智英屢遭港警扣罪逮捕,目前仍身纏2019反送中、2020香港六四悼「非法集會」等多起官司,但本回遭國安法入罪者更擴及了黎智英的長子與次子,香港壹傳媒集團的高階管理層——行政總裁、財務總裁、行政總監與動畫總經理——一共7人都同步被抓。與此同時,港警更挾國安法進一步闖入、封鎖了香港《蘋果日報》總部。極為高調且前所未有的「媒體斬首行動」,就這樣風暴似地突襲而來。...
38572

贏得「永居權」的河狸一家:滅絕400年後...英格蘭的野放驚喜?

2020-08-09 04:24
8月9日,英國。「在英格蘭絕跡400年的河狸,終於回到大自然!」因擅長以樹木枯枝修築溪流水壩、而有「大自然工程師」之稱的河狸(beaver),本因長期遭人類狩獵,在英國本土已幾乎野外滅絕。然而2013年,在英格蘭德文郡的野外卻意外地發現了來路不明的河狸家族蹤跡。而是否要讓在英格蘭本地絕跡400年、應已野外滅絕的河狸,再引入大自然?亦引發爭議。...
18774

轟動中國的夫妻情:宋小女與張玉環...冤獄26年的死刑平反案

2020-08-08 20:36
「他還欠我一個擁抱。這個抱,我想了好多好多年...」中國發生於90年代的張玉環殺人案,被指控殺害兩名男童的江西省村民張玉環,經過26年多的冤獄申訴,終於在今年8月4日改判無罪、平反成功。長年來替張申冤奔走的前妻宋小女,歷經反覆無望的上訪求援、從診斷出癌症到迫於生計改嫁他人,始終沒有放棄洗刷張玉環的冤屈,最後成功換回了一家團圓。宋小女的磨難與堅忍,隨後也在許多媒體的專訪曝光後,成為中國社群網路的焦點熱搜;然而張玉環平安回家之後,該要如何追究當年的冤獄責任?能追溯到多少人?是在感動團圓故事之後,遺留下諸多疑惑的正義問題。...
29895

美國制裁林鄭月娥:金融制裁會痛嗎?川普封殺的「香港十一寇」

2020-08-08 11:04
8月8日,香港。「這是國際社會史上對香港政府的最強譴責之一!」美國總統川普與聯邦財政部,7日下午以總統行政命令輔以《香港人權法》的授權,以「迫害香港人民自由」與「配合中國推行國安惡法」為由,突發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中國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為首的11名中港高級官員啟動了國際制裁令——此一制裁令,不僅象徵著美港關係已進入絕對冰點,更可能是美國對中方官員動刀的最高政治層級。儘管中國官媒第一時間就嚴厲批評「美國無權干涉香港」,並諷刺美國的金融封殺,對名單高官根本毫無影響。但制裁包含的國際金融帳戶與直系親屬資產,卻可能對多名家人旅居海外、持外國護照的黑名單官員,帶來「無法明言」的私人與家族壓力。...
32711

馬克宏勘災貝魯特大爆炸:黎巴嫩與殖民母國的「東方巴黎情節」

2020-08-07 17:32
「貝魯特的痛苦,巴黎明白...。」摧毀半座城市的貝魯特大爆炸,在連續3天的搜救後,傷亡總數已確認157人死亡、超過5,000人負傷或失蹤。目前黎巴嫩全國仍處於災難緊急狀態,貝魯特全城約有25~30萬人失去家園成為災民。而8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在災後48小時內趕赴貝魯特,除了以「國際友人」的身份緊急拜會黎巴嫩總統、總理與各黨派領袖共商救災,更直接進入事發的浩劫現場。但馬克宏的快速現身卻讓黎巴嫩人感受複雜——因為法國帝國主義的殖民,曾是黎巴嫩族群紛亂的遠因;但在黎巴嫩本國政治領袖都還不敢現身前線的時候,竟得由外國總統出面才有人真正安撫災民、回應民眾對於危機領導風範的期待?...
20661

中國以外全部收購?川普威壓微軟買斷的「抖音-TikTok切割術」

2020-08-07 12:06
8月7日,美國/中國。「趁火打劫?趁勢買斷!」被推上中美衝突火線的微軟-Tiktok收購案,6日晚間突發加速進展,根據川普周四晚間簽署並頒布的總統行政命令,自6日開始的45天後,美國公民與美國企業將不得再與中國的WeChat(騰訊集團)、Tiktok(字節跳動)進行「任何交易」——換句話說,如果微軟不能在9月15日前與字節跳動完成Tiktok美國業務的收購談判,「也不會再有其他美商接手掏錢」。然而同一時間,微軟內部卻向英國《金融時報》獨家揭露,聲稱美中雙邊的Tiktok談判,正將從原本的美加紐澳業務區收購,擴張成「對中國以外業務區」的全球收購。然而微軟「買斷抖音國際版」的前景仍將面對極端困境,其中包括政治法規、更包含了數據與技術的推遲轉移。...
34245

褪色的被爆記憶:廣島原爆75年...倖存者述說的戰爭傷痛

2020-08-06 18:03
「廣島長崎的記憶正在褪色...」2020年8月6日是廣島原爆75周年。日本廣島市在今早8點15分——也就是當初美軍投下「小男孩」原子彈——的時刻,舉行和平紀念儀式,包含「被爆者」、遺族家屬,首相安倍晉三都出席哀悼。原本正逢整數周年的廣島原爆75年,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紀念活動相對從簡。而在原爆記憶看似遠去,被爆者紛紛邁入高齡之下,許多國際媒體的回顧鏡頭與追蹤報導,仍試圖讓歷史痕跡不要輕易遠去。當中,不少角度便是對準那些相對被忽略的被爆者女性之聲。...
17394

黎巴嫩一夜無明:貝魯特大爆炸後...30萬人失去家園與全國斷糧危機

2020-08-06 12:07
8月6日,黎巴嫩。「第一大港被炸毀...國家命脈被掐斷,怎麼重建?」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大爆炸後,截至6日死亡人數已攀升到135人、超過5,000人受傷,事發地點的港區火勢仍未全面撲滅,搜救行動也還在全力爭取搶救。然而直到5日深夜,貝魯特至少有30萬市民流離失所,當前首都的醫療資源和人力嚴重不足,同時位於港區的全國糧倉,也因為港口碼頭近乎全毀的緣故,導致黎巴嫩面臨全國糧食儲備只剩下一個月的斷糧危機。與此同時,針對港區倉庫囤放的大批硝酸銨問題,海關署表示:過去6年來多次行文上級單位處置,卻都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結果當海關署內情公開不久後,黎巴嫩政府即以「全國緊急命令」為由,派出軍隊將多名海關署官員軟禁,爆炸事件的責任,也因此陷入了互相推託的憤怒疑雲。...
237959

黎巴嫩心碎城市:貝魯特大爆炸後的悲劇傷痕

2020-08-05 16:03
「一覺醒來,貝魯特已是瘡痍之城...」黎巴嫩首都貝魯特,4日傍晚在市中心港口工業區發生極為誇張離譜的大爆炸。港口倉庫內的2,750公噸硝酸銨化學物質,因不明原因起火燃燒,引爆成多波的劇烈爆炸。空中迸裂出的巨大蕈狀雲與艷橘色煙霧,猶如電影特效一般的真實災難,就連200公里外的地中海國家都能感受到震撼。截至5日下午,貝魯特爆炸案已知造成100死、4,000人受傷,當局仍在瓦礫堆中試圖搜救生死徘徊的受難者,黎巴嫩也已宣布進入為期3天的舉國哀悼。但災難過後,爆炸謎團如何解開並究責?瘡痍的國家城市又要如何重建?...
110623

偷藏6年的城市爆彈!貝魯特大爆炸...已知100死4,000傷

2020-08-05 11:49
8月5日,黎巴嫩。「國家面臨破產邊緣,又發生首都大爆炸...」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在4日下午於市中心港口工業區發生大爆炸,已知造成100死、超過4,000人受傷。劇烈的爆炸分成多波,並在全城目擊之下,出現「蕈狀雲大爆炸」與橘紅色燃燒煙幕的駭人畫面;衝擊波的有感範圍超過250公里,連地中海對岸的賽普勒斯都能感受到震動。關於這起誇張爆炸,黎巴嫩官方對外證實是一起「公安意外」,港口倉庫沒收囤放6年、高達2,750噸的硝酸銨,因不明原因起火燃燒,才引發劇烈大爆炸。儘管警消已全力搜救,但事件仍有許多疑團:大量硝酸銨為何會被沒收存放在此?誰負責管理、又為何遲遲沒銷毀?黎巴嫩當前正因為經濟危機而舉國動盪不安,首都爆炸案又讓社會負荷瀕臨極限。...
298675

艾未未的「炸彈簡史」:倫敦戰爭博物館藝術展的戰慄記憶

2020-08-04 16:37
「如你所見,這是聰明的、也是令人戰慄的殺人武器...」廣島原爆75周年前夕,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議人士、國際知名藝術家——艾未未——在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的中央大廳地廊上,展出了最新展覽《炸彈簡史》(History of Bombs)。在大面積的漆黑地板上,羅列了由艾未未選出20世紀以來,50種極具歷史時刻意義的飛彈、導彈、炸彈。在世界因病毒、國際強權衝突大亂的此刻,科技與人性曾於歷史上帶來的殺傷記憶,格外引人戰慄。...
6842

老王貪腐的流亡?西班牙退位國王宣涉貪離境「自我放逐」

2020-08-04 12:28
8月4日,西班牙。「他是西班牙重返民主之王,卻也是貪腐之王?」現年82歲的西班牙前任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3日突發震撼宣告:「為國為民著想,決定離開西班牙。」胡安卡洛斯的自我放逐信令西班牙和國際社會震驚,而他的離境卻也牽扯了長年來胡安卡洛斯的貪腐醜聞,在今年6月時西班牙最高法院已正式展開調查,針對胡安卡洛斯過去疑似收受沙烏地阿拉伯的不明款項、牽涉高鐵建設案計畫的貪污事件。現任國王、也就是胡安卡洛斯之子菲利普六世(Felipe VI),在接獲信件之後已表示「接受父親的決定」,但胡安卡洛斯目前人在何方?有沒有躲避司法調查的逃亡之虞?目前都沒有進一步的清楚消息。而胡安卡洛斯一世的離境選擇,也再度讓西班牙王室的名聲面臨衝擊。...
24752

「飛龍奮進號」濺落地球:SpaceX太空載人任務的歷史一刻

2020-08-03 17:26
「馬斯克的太空霸業,又寫下新歷史...」著名太空狂熱迷的馬斯克(Elon Musk),其旗下太空企業SpaceX在2日完成了新的太空創舉——乘載了2名NASA太空人的太空艙「飛龍奮進號」(Crew Dragon Endeavour),在歷經2個月的太空運載測試任務後,成功往返國際太空站,並於美東時間當日下午2點48分,安全濺落墨西哥海灣。這也是史上第一次,由私人太空企業成功執行太空載人任務,也普遍被視為拉開未來人類太空之旅商業化的探路序幕。...
12426

中國洪災南韓遭殃?長江洪水衝擊濟州島海域的「低鹽水危機」

2020-08-03 15:51
8月3日,南韓/中國。「長江極端洪水的效應,讓南韓濟州島也面臨危機。」中國水患尚未全面消退,長江洪水的壓力卻讓南韓的濟州道政府如臨大敵,擔憂洩洪之後大量流入的低鹽度海水,擴散影響到濟州海域,將導致海域的養殖水產大量死亡。2日濟州道召開了因應長江洪水的緊急會議,研擬面對長江衝擊的對策,以避免重演2016年與1996年在濟州海域發生的水產危機。而正當濟州島嚴陣以待的時刻,南韓本土同時也因為雨季和哈格比颱風的影響,各地出現暴雨成災與水患不斷的多重連擊,中國長江下游地區如今也在颱風來勢洶洶之下,遭逢下一波的災情挑戰。...
26033

川普的「抖音抄家令」:賣掉或關閉?微軟收購TikTok談判45日倒數

2020-08-03 12:17
8月3日,美國/中國。「Tiktok在美國能不能掙錢?...能掙,跪著。」極受歐美年輕使用者青睞,但因資訊安全與國安疑慮而遭到各國針對的中國社交軟體——抖音國際版「Tiktok」——上周五遭美國總統川普公開點名「即將遭禁」後,過去72小時正全力加速脫手談判。原本外界預期白宮最快會在2日宣布Tiktok禁令,但Tiktok的美國執行長卻搶在最後關頭撥通了川普本人的電話,並在短暫會談中爭取到了緩衝的綠燈。之後,原本正與Tiktok談判收購的美國巨頭「微軟」,也特別發布新聞稿,確認微軟有意買斷Tiktok在美國、加拿大、紐西蘭與澳洲的營運業務,目前談判已重新獲得白宮與美國聯邦政府的默許,並以45天、9月15日為談判的第一期限——但同一時間,美國國務院與財政部卻同步增加了對抖音、微信...等中國軟體的壓力,揚言將在未來幾天發動進一步的制裁與打擊。...
26908

日本被剝奪的避孕自主權?買不到避孕藥...疫情加劇「妊娠不安」

2020-08-02 09:51
「面對懷孕的不安,卻買不到避孕藥...」日本疫情的起伏不定,在長期自肅與維持社交距離的狀況下,今年5月爆出未成年學生的懷孕諮商案件大幅增加,引發社會憂心議論之後,時至7月份,有NPO組織和婦產科醫生發起連署,希望日本政府能夠降低避孕藥的購買門檻,將原本需要處方箋的避孕藥物開放為一般藥局販售。背後的原因,是考量到緊急避孕藥需要72小時內服用,但現今疫情加劇導致外出就診的風險增加、同時非自願的性行為或是未成年者的處境,緊急需求下若要照原本先就診再取得處方箋的耗時流程,都可能會錯過72小時的關鍵時限。然而儘管連署和支持者眾多,日本政府官方仍在開放避孕藥問題上態度消極、社會上也仍有部分反對意見,對於女性使用避孕藥存在著性別刻板印象。...
44252

《阿拉斯加之死》142路魔幻公車:從朝聖荒野到博物館的流浪歸宿

2020-08-01 02:17
8月1日,美國。「Fairbanks Bus 142 找到了最後去處...」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阿拉斯加之死》,描寫美國青年克里斯多夫・麥肯迪尼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孤孑羈旅,走入阿拉斯加荒野追尋精神自由。但荒野求生不到半年,麥肯迪尼斯最終仍在當地廢棄的「費爾班克斯142路公車」(Fairbanks Bus 142)中死去,死時26歲。電影效應讓142路「魔幻公車」爆紅,也吸引許多或迷惘、或嚮往的探險者,前往朝聖這輛廢棄公車。然而今年6月,當地政府考量142朝聖之旅多年來釀成多起遇難事件,決定以直升機懸吊搬離公車。直到本周四才終於宣布,這輛極富傳奇色彩的公車,未來將在北阿拉斯加大學的博物館,繼續向公眾展示。...
19542

「俄國傭兵」大捕抓:白俄羅斯大獨裁者...與選戰前的普丁背刺?

2020-07-31 14:02
7月31日,白俄羅斯/俄羅斯。「『歐洲最後的獨裁者』與普丁鬩牆叫陣?」前蘇聯國家白俄羅斯的總統大選正進入倒數9天關鍵時刻,官方卻在29日宣布突擊抓捕了33名「俄國傭兵」,並指控這幫武裝戰士疑為有著「普丁影子軍團」之稱的瓦格納傭兵集團(Wagner Group)。儘管國家選舉的公正性長期遭外界質疑,正逢選戰倒數的白俄羅斯強人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卻回頭率先公開質疑:俄國傭兵鬼祟入境,就是為了在大選前「擾亂政局」。國際媒體對此指控錯愕、謹慎之餘,莫斯科方面則堅決否認「涉入任何非法行為」。而俄國傭兵的突襲大捕抓,也讓近年時而親密、時而緊張的白俄羅斯-俄羅斯關係,搖擺的「前蘇聯兄弟情」衝突氣氛頓時陡升。...
24617

美軍德國大撤退:抽走1.2萬兵力的虛實戰略...梅克爾煩嗎?

2020-07-30 17:50
7月30日,德國/美國。「這是給普丁的禮物?還是對梅克爾的復仇?」在反覆的戰略激論政治壓力下,美國國防部29日終於正式宣布了駐歐美軍的「德國撤兵計畫」——根據美國國防部長埃斯柏(Mark Esper)的說法,最快在幾周之內,美軍就將從德國「開始」抽走1萬2,000名兵力;目前常駐於德國斯圖加特的美軍歐洲司令部、美軍非洲司令部,未來也將轉移指揮到比利時境內。相關消息出爐後,德國輿論立刻感受到了華府施加強烈壓力,各大媒體也對美軍離去之後的「國防真空」與「地方經濟缺口」表達焦慮。然而五角大廈的調度對策,雖然確實給德方造成巨大壓力,但同時卻也明顯留下了「敷衍川普」、甚至有意「以拖待變」耗過年底總統大選的後路空間。...
28834

巴格達51.8°C最熱紀錄:缺電大抗爭的「極端酷暑」政治效應

2020-07-30 17:19
「極端熱浪的蝴蝶效應,正觸發巴格達的炙熱抗爭...」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本周測得攝氏51.8度的誇張高溫,一舉創下全年最高溫的歷史新高紀錄。伴隨熱浪襲來的一連串限電、斷電措施,加上伊斯蘭宗教正進入宰牲節,種種民生用電急需,已讓苦不堪言的群眾於近日再次發起一連串激烈的街頭抗爭,抗議國家政府的失能。截至30日,巴格達已有3人在衝突中遭警方開槍打死。每逢酷暑便陷入缺電地獄的巴格達,正直接遭遇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政治日常躁動。...
1691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