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黃哲翰
-
巨獸蹂躪後的重生:回望歐洲地獄之行,一場20世紀的歷史思辨之旅
2023-03-31 16:49二十世紀初,歐洲大陸一片欣欣向榮、歌舞昇平,歐洲人稱呼這是「黃金時代」,歐洲雄踞世界文明之顛,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相提並論。但突然間,享受著這一切的歐洲人被拖進兩場大戰,歷經極深的苦難、哀痛和驚懼,四處滿是復仇、內戰與種族清洗。對此,歷史學家齊斯.洛韋稱呼歐洲成為一片「野蠻大陸」,提摩希.史奈德也稱呼戰況最慘烈的東歐是一塊「血色大地」,本書作者克蕭則認為歐洲人似乎「鐵了心要自我毀滅」,一步步走向通往地獄的道路。...12977 -
德國,媒體的自溺 I:「第四權」的真相與陰謀
2015-11-13 13:46如果說台灣媒體對食安、企業、政治......之類醜聞的敏感,像是一種被動的、反覆感染的流感,發作時儘管呻吟得天崩地裂,一旦退燒便把來龍去脈掃得一乾二淨,那麼德國媒體在這方面的敏感,則比較像是慢性的精神疾病,某種強迫症或「疑病症」,深怕自己不夠敏感、「第四權」執行得不夠徹底。...12924 -
紅色維也納(下):直通法西斯的「紅黑惡鬥」
2018-11-07 16:5620世紀初的奧地利第一共和,基社黨的「黑」反映了威權傳統與舊秩序的緬懷,社民黨的「紅」則以新的菁英權威驕傲地主導新人類的啟蒙改革。紅與黑巴洛克式的政治戲劇惡鬥下,大多數民眾卻是政治的悲觀主義者、生活的享樂主義者、自詡「務實」的機會主義者。正是這種「臣民性格」,能被煽動出最脫韁的惡意和最偏激的直覺。當他們受不了時,就會不計一切代價,包括擁抱民粹、種族歧視、為獨裁者歡呼......11926 -
《首都》導讀:從歐債到難民危機...戳破歐洲幻夢,命運何去何從?
2023-04-25 15:31《首都》是一部選材和筆法都非常特出的小說。貫串這部作品的主軸,是在小說類中通常很罕見的硬骨頭題材:官僚運作,而且還是歐盟的官僚運作──這個遠比個別國家的運作更令大眾陌生冷感、且更加理不清道不明的超國家機器。...11060 -
《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從邊緣到流行,哲學家傳記是怎麼出現的?
2019-02-13 15:07哲學家需要傳記嗎?若不知道康德曾經嚴肅地要靠意志治療咳嗽(也就是命令自己堅決憋著,不准咳出來,然後咳嗽就會好惹),儘管有某種趣味冷知識的遺珠之憾,但對於理解他的理論內容似乎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正如有人可以一邊自詡為鄂蘭專家、一邊讓警察去對同學拍肩一樣。理論和生命的連結,只是歷史的偶然。但在近現代頗為流行的哲學家傳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又要怎麼從中窺探哲學家的思想呢?...8192 -
德國,媒體的自溺 II:自戀「第五權」,失控的正向思考
2015-11-13 13:47當前正在發生的結構性的轉變,亦即閱聽眾透過社群網路逐漸聚攏成形為所謂的「第五權」,能否被寄以重構公共力量的期待?...7013 -
《雲端封建時代》:一場左翼敘事下的資本主義變形記
2024-07-01 13:26「資本主義」這個詞對我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要理解當下人類社會的危機已無法繞過這個概念,但它卻又很難被定義,因為其型態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不斷改變,且往往以出人意料的姿態浴火重生、一次次跳脫批判者(特別是左翼思想家)關於「資本主義即將終結」的預言。...6216 -
當美國《取消文化》傳進德國:圍堵極右民粹之戰,如何加速民主文化的崩解?
2025-04-15 17:42取消文化如何威脅我們的民主體制?為何取消文化會走向極端的民粹主義?自啟蒙以來,人們看似脫離威權與宗教的掌控,言論獲得自由,理性使我們包容、接納所有意見。然而,這卻醞釀著一場風暴:社會以正義與真理之名、為了鞏固己見而打壓「異議者」,形成民粹主義與既得利益者的溫床。作者深入剖析取消文化的本質、啟蒙的來由,以及取消文化如何影響現代社會的政治與民主體制,並揭示唯有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抵擋不寬容及拒絕對話的取消文化對於社會的侵蝕。...5346 -
寫給離散在世界角落之人:《維根斯坦的哲學筆記》
2025-03-28 17:08「不能表述的事物(我覺得是一種奧祕而不可言喻的事物)或許就是我可以表述的事物所擁有的意義的背景。 」...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