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納卡戰爭的回聲:紀錄片《1489》,戰士遺族的療傷日記

2024/09/25 吳思恩

亞美尼亞導演蕭哈卡特.瓦爾達尼揚(Shoghakat Vardanyan)在首部...
亞美尼亞導演蕭哈卡特.瓦爾達尼揚(Shoghakat Vardanyan)在首部記錄長片《1489》,以手機拍下一家人尋找弟弟的過程與生活。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近年來影壇已經累積不少關於巴勒斯坦、烏克蘭等煙硝之地的作品,而關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電影仍舊稀缺。關於前兩者,世界已經逐漸找到訴說其苦痛、紀錄其歷史的語言,而儘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可以說是後蘇聯時期戰火蔓延最久的一個地區,但討論度遠低於俄烏戰爭與以巴衝突。

▌不被注視的地區,終能找到自己的舌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衝突早在幾世紀前就已展開,兩者都認為自身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區)有長遠歷史,這裡歷經波斯、土耳其、俄羅斯的統治,而至今土耳其與俄羅斯仍主導局勢發展。

在前蘇聯時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是亞塞拜然的一個自治區,但當地有許多亞美尼亞人,要求將納卡地區轉移到亞美尼亞的聲浪未曾消失。1988年爆發第一次納卡戰爭,為時6年,亞美尼亞成功控制納卡區和周邊7個地區,大量亞塞拜然人淪為難民,此後仍不斷有小規模衝突,直到2020年亞塞拜然發動第二次納卡戰爭,奪回納卡區三分之一的土地和周邊7個地區。

儘管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衝突由來已久,但討論度與關注度比其他區域衝突低上許多,因為高加索地區對許多西方媒體而言太過遙遠,該地區甚至不被視為獨立的主體,而是強權之間的棋盤,兩個國家的衝突是以俄羅斯的影響力作為主要的評估指標,西方媒體對土耳其如何干預納卡地區的認識則更少。蘇聯解體後,許多後共國家邁入民主體制,西方人道干預的動力已經消退,過去在蘇聯時期,西方國家訴諸自由與民主的重要性,而蘇聯解體、亞美尼亞民主化後,現實主義的考量顯得更為重要。

2024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開幕片《1489》或許是近代關於納卡衝突最私人,卻也最貼合亞美尼亞社會(甚至包含亞塞拜然)苦痛的作品。亞美尼亞政府一度希望資助這部電影,但導演認為自己是為了在戰爭中失去孩子的家庭製作這部電影,也獻給世界上所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因此希望保持這部片的獨立性,她曾談到亞美尼亞社會對這部電影的接受度可能不高,因為直面痛苦太過難受,逃避已經成為沉默的共識。

納卡地區的紛爭與戰火綿延多年。圖為亞塞拜然軍隊遊行,高舉在2020年納卡戰爭中戰...
納卡地區的紛爭與戰火綿延多年。圖為亞塞拜然軍隊遊行,高舉在2020年納卡戰爭中戰死的士兵遺照。 圖/美聯社

▌已知結局,卻必須經歷的陰鬱日常

一個等待弟弟回家的紀錄,最終成為揭露戰爭如何破壞日常的電影。

《1489》是蕭哈卡特.瓦爾達尼揚(Shoghakat Vardanyan)的首部紀錄長片,獲得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首獎,是本世紀亞美尼亞電影獲得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蕭哈卡特年僅21歲的弟弟索霍蒙,在2020年第二次納卡戰爭於戰場失蹤,弟弟與全家失聯後,蕭哈卡特一度無法專注於學業,直到接受新聞課程的老師建議,從未接受過正規電影教育的她開始拿起手機紀錄家裡發生的一切,那些少了一個人的日常光景、遍佈的陰鬱氣息、家人互相扶持,以及所有的情緒轉換都被收錄其中。它傳達人經歷悲劇的所有階段——抱持希望、在拒絕與接受事實之間掙扎、憤怒與悲傷,最後則是平靜。

本片源於一個家庭的痛苦經歷,透過紀錄父母與導演自己的感受、對話,它努力保持誠實,使得其中任何的電影語言都能被解釋與接受。對觀眾來說幾乎是已知的結局,對瓦爾達尼揚一家也是,我們隨著鏡頭的視角走過,而蕭哈卡特必須不斷拿起手機紀錄,才能逼使自己面對每個明天,以及每個牽動家人心緒的消息。

鏡頭看似為蕭哈卡特塑造了一個較為冷靜的視角,直到蕭哈卡特剪去頭髮,站在弟弟的相片前面,他們相似的外表將前頭那若有似無的距離打碎,她旁觀,卻也的確置身其中。導演在受訪時提到,她只是因為髮根疼痛才將頭髮剪短,但對觀者而言,卻免不了將這個行為視為姐姐在尋找姐弟之間的連結,在飯桌上少了一個人之後,人們試圖在自己身上創造手足的身影。

藝術能帶來安慰嗎?蕭哈卡特與弟弟都擅長音樂,父親是雕塑家,母親是攝影師,藝術無法立刻將我們從苦痛抽離出來,但能成為陪伴的力量。失去家人的悲傷十分巨大,但人「無法」永遠悲傷,有時人們的心理防衛機制會強迫我們暫時脫離悲傷的情緒,片中所有日常寧靜的微光,也給了觀眾喘息的空間。蕭哈卡特的父母一開始無法理解她拍攝的行為,然而最後卻出現了父親抓住麻雀最後將牠放出窗外的鏡頭,像是抓住了兒子的靈魂,慈愛地撫摸著,電影在其成形的過程中,就已經某方面帶給了被攝者自我撫慰的途徑。

失去家人的悲傷十分巨大,導演蕭哈卡特必須不斷拿起手機紀錄,才能逼使自己面對每個明...
失去家人的悲傷十分巨大,導演蕭哈卡特必須不斷拿起手機紀錄,才能逼使自己面對每個明天。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沒有仇恨的私電影

在長年交戰的國家之間,人的身影消失了,檯面上看起來是國家對國家的復仇,但若細究便能看到一個又一個人間悲歌。例如1948年至1982年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爆發了五次以阿戰爭,中東局勢惡化,以色列領土不斷擴張,更壓迫到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當人們因戰爭離世,我們習慣去問誰該為此負責,而當權者許多的決定都會導致悲劇,戰爭將個人置於群體之下,在沒有明確咎責對象之下,族群、宗教都成為一種分類方式,所有的差異性都可能是一場戰爭的遠因,而使戰爭持續下去的,是世代屠殺殘留的仇恨。

《1489》看不見仇恨,卻釋放強烈的反戰意味,未見煙硝,也沒有充斥哭嚎,父母的眼淚更顯得克制,一如他們仍然努力維持著原本的生活:母親縫製著枕頭套,父親摸著教堂外牆,講述亞美尼亞的史詩。生活不只這些日常,他們四處打聽索霍蒙的消息,新聞與廣播傳來新的戰情與政治決斷,最終尋回了索霍蒙的遺骸。看似屬於家族的故事,卻始終與集體認同、國家身份互相交織,「1489」是索霍蒙遺體的編號,編號屬於國家,棺材裡的軍服、上頭覆蓋的國旗,都是國家與個人互相依附的方式,無論我們喜歡與否。

本片的製作過程不同於一般電影,它並不存在所謂創作的「雛形」,也沒有拍攝電影的多數前置作業,例如:尋找資金、製作人、擬定大綱等等,也因此拍攝這部電影本身面對了雙重的痛苦,一是直面悲劇的傷害,二是獨自創作的孤獨,然而若整體視之,這樣的孤獨似乎成了必須,蕭哈卡特與家人一同尋找弟弟的同時,又得把自己部分抽離,才能完成如此反映時代的私電影。《1489》本身成了一道療程,療癒了蕭哈卡特、她的家庭,以及面對同樣創傷的人們。

一名於納卡戰爭中身亡的亞美尼亞裔軍官葬禮上,他的母親伏在棺材上哭泣。 圖/美聯社
一名於納卡戰爭中身亡的亞美尼亞裔軍官葬禮上,他的母親伏在棺材上哭泣。 圖/美聯社


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放映資訊請見活動專頁:<a href=
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放映資訊請見活動專頁: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致我的母輩》:沒有男人的世界,克羅埃西亞的全女性家譜

亞塞拜然的趕盡殺絕:遠離家園的亞美尼亞人,能逃出戰火命運?

被消失的國度:納卡區最後一批亞美尼亞人撤離,未來何去何從?

吳思恩

政大俄羅斯研究所畢,研究興趣為俄國電影政策,近年人生救贖是看花式滑冰。

作者文章

《標籤的重量》關注的即是其中一位被俄國釋放的政治犯——為人權抗爭的藝術家莎夏・斯...

《標籤的重量》:將超市標籤換成反戰文字,俄國藝術家莎夏的反抗

2024/10/03
2024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選映烏克蘭導演斯維蘭娜・利欽斯卡(Svitlana L...

烏克蘭《烽火下的愛與隔閡》:烏東導演致陌生國與家的一封信

2024/10/02
亞美尼亞導演蕭哈卡特.瓦爾達尼揚(Shoghakat Vardanyan)在首部...

納卡戰爭的回聲:紀錄片《1489》,戰士遺族的療傷日記

2024/09/25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堪察加半島地區,近年積極結合運動、旅遊與電影產業,呈現在地視角的...

從奇異遠東到運動天堂,俄羅斯堪察加電影百年來的視角轉換

2024/09/04
《殘酷日記宣言》全片由俄羅斯青少年上傳到YouTube和TikTok上的自拍影片...

暴力籠罩的TikTok自拍:俄國《殘酷日記宣言》,青少年絕望的精神景觀

2024/06/07
《我深愛的國家:俄國女孩的真實告白》作者伊蓮娜.科斯秋琴科。  圖/伊蓮娜臉書 ...

擁抱千瘡百孔的祖國:為何俄羅斯暴力相待,卻是伊蓮娜「我深愛的國家」?

2024/03/18

最新文章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圖/法新社 令人痛心的法國馬松強暴事件審判,終於在12月19日沃克呂茲刑事法院的...

強暴就是強暴:法國馬松性侵案「全部有罪」判決的法律意義

2024/12/25
在亞維儂的沃克呂茲(Vaucluse)刑事法院外,一幅描繪吉賽兒.佩利寇的拼貼畫...

你的愚蠢,是她一生的創傷:法國版 #Not all men 馬松性侵案揭露的可悲男性文化

2024/12/25
中江之島的取水儀式,平戶市生月町博物館島之館收藏。 圖/陳飛豪攝影

迫害下的信者:日本平戶「潛伏基督徒」與禁教之下的混成祭祀文化

2024/12/24
2016年11月20日,教宗方濟各關閉了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聖門,標誌著慈悲禧年...

聖誕夜開啟的聖門:梵蒂岡25年一度的「禧年傳統」

2024/12/23
「大自然奪走的,由拉斐爾的巧手重現。」文藝復興藝術家拉斐爾,曾經留下一幅大象的圖...

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拉斐爾《大象漢諾》與近現代歐洲的「如實呈現」

2024/12/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