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西方錯估習近平:誤會是改革派,實則打造領袖崇拜「強人時代」

2023/06/30 轉角選書

西方在習近平剛上台時,曾誤將他視為承繼鄧小平的改革派。 圖/美聯社 
西方在習近平剛上台時,曾誤將他視為承繼鄧小平的改革派。 圖/美聯社 

▌本文為《強人時代:從獨裁專屬到滲透民主,強人領導者如何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流與隱憂》(堡壘,2023)書摘

「強國只能追求霸權的主張不適用於中國。」習近平語氣堅定的表示,不容許絲毫反駁的機會。這是他掌權一年後在二○一三年十一月的發言,當時我是其中一名聽眾,跟著幾位外國人士受邀到人民大會堂與習近平見面。

我們就位後過了幾分鐘習近平才到來,大步走入房間,與幾個人握了手,然後拍了一張大合照。他坐上一張舒適的大椅,劈頭第一句話是:「我深受你們的誠意感動。」這位中國新領袖詞藻華麗的客套話展現出他與普丁截然不同,幾年前在達沃斯會議上,我看到普丁透露出的是急躁與威脅,習近平則從容不迫地發言且並未帶稿。

富麗堂皇的房間更襯托了他沉穩的氣息,他身後是一幅萬里長城的大型壁畫,外頭就是天安門廣場,也就是北京的核心,各大重要儀式都於此舉行。列席在習近平前方專注聆聽的聽眾則包含多位重要人物,如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谷歌(Google)的施密特(Eric Schmidt)等企業領袖,以及少數幾名學者與記者。

習近平透過短短的演講以及回答問題,說明了他將如何讓中國脫貧,達到「全面小康」國家的目標。他自信地預測在持續都市化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每年會以百分之七成長,他也特別強調中國絕對不會威脅世界。一切聽起來理性且符合技術官僚治理,令人安心。過去胡錦濤等領袖大都機器人般地念稿,因此習近平願意接受提問的行為讓他看起來相當隨和。

萬里長城壁畫前的解放軍儀隊。 圖/歐新社 
萬里長城壁畫前的解放軍儀隊。 圖/歐新社 

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圖/路透社 
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圖/路透社 

德國企業家伯格魯恩(Nicolas Berggruen)負責統籌這場會面,會後他總結了與會者的感想,他的結論是這位新領袖承襲的是鄧小平的傳統,而鄧小平最著名的就是從一九七八年起開放改革中國經濟。伯格魯恩和加德斯(Nathan Gardels)表示:「習近平就是鄧小平的追隨者,只不過習近平所處的時代較為平和。」

其他西方評論甚至更樂觀,《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資深記者記者辛普森(John Simpson)在二○一三年夏天寫了一篇文章,他將習近平的崛起與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受指派為蘇聯領袖相提並論,並且大膽提出:「未來五到七年,中國的一切都會改變」,還指出中國將能擁有人民選出的國會。

這想法令人興奮不已,但事後看來,西方評論不該將習近平與戈巴契夫或鄧小平相提並論,而是毛澤東。歷史學家馮客(Frank Dikötter)對毛澤東的著墨,讓我聯想到習近平給我的第一印象:「他步履緩慢,說話不疾不徐,總是十分莊重。常露出和藹的微笑。」

不幸地,習近平與毛澤東不僅僅只是行為舉止如出一徹,隨著習近平的勢力逐漸茁壯,他對「偉大的舵手」的真誠崇拜也愈發明顯。習近平跟毛澤東一樣,積極鞏固身邊的勢力,塑造個人崇拜,並讓共產黨重新掌控中國各方面的發展。到了二○一七年,習近平已經開始使用毛澤東的言論,公開表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而黨的領導人就是習近平。

圖為2019年中國國慶典禮。 圖/路透社
圖為2019年中國國慶典禮。 圖/路透社

習近平致力將自己與中國的崛起畫上等號。圖為2018年習近平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APEC峰會上。 圖/路透社 
習近平致力將自己與中國的崛起畫上等號。圖為2018年習近平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APEC峰會上。 圖/路透社 

習近平在二○一七年十月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這段話,當時我出席了上海的一場會議,因此有機會親眼見證習近平塑造出來的個人崇拜多麼強烈,以及如何引發了恐懼。在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納入了黨章,成為引領中國的新意識形態,習近平也藉此成為毛澤東以外唯一還在世就將自己的思想納入黨章的領袖。

習近平演說的長度也透露了他早期的自大,演說長達三小時二十三分鐘,整個國家都被要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連幼稚園的孩童也不例外。一位學者朋友向我透露中國的一間頂尖大學裡,所有學系的主任都被要求聚集在一起觀看。未出席的人則接到黨員電話,必須說明他們的行蹤,而且甚至有人必須拍下自己在聆聽演說的照片回傳。

演說內容可看出習近平致力將自己與中國的崛起畫上等號,他告訴聽眾:「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是我國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偉大貢獻的時代。」

幾個月後,習近平更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二○一八年三月,中國宣布廢除國家主席任期,讓習近平得以終身在位。這項決策帶來的實質意義與象徵意義極為重大,一九八二年鄧小平設下任期限制,以此終結毛澤東時期的集大權於一身,習近平如今卻走上回頭路。

每年習近平的影響力都更加擴大,二○二○年初我再度拜訪中國,我的朋友讓我看目前中國下載次數超過一億次的手機軟體「習近平思想」,內容讓我極度震驚。所有的黨員、學生和國營企業員工都必須每天研讀習思想,他們的學習進度以及小考分數都留有紀錄。一位顯要的北京學者對我抱怨說:「我們住在一個走向極權的國家。」個人崇拜的跡象逐漸增加:街道上充斥著習思想的標語布條,上海街頭貼著習近平頭像的海報,數道光芒從他頭上射出。

習近平出訪印度時,在金奈一所學校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該校學生們戴著習近平的面具歡迎。 圖/路透社 
習近平出訪印度時,在金奈一所學校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該校學生們戴著習近平的面具歡迎。 圖/路透社 

穿著毛裝的習近平。 圖/路透社 
穿著毛裝的習近平。 圖/路透社 

這一切轉變之快,讓中國自由派人士以及知識分子感到沮喪且茫然,他們也試圖找出當初是如何開始變了調。一位著名經濟學家跟我說他看出端倪的時間點是二○一三年,當時習近平在演說中表示大家不該認為鄧小平的統治與毛澤東是完全不同的時代,習近平反而堅稱鄧小平的治理是奠基於毛澤東之上。

不論從事實層面還是個人層面看來,習近平的論點都十分奇特。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所接手的國家深受毛澤東的治理所害,當時的中國極為貧困,數百萬人因為毛澤東堅持進行的政治以及經濟實驗喪命,也就是大躍進(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與文化大革命(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鄧小平不認為毛澤東的「小紅書」《毛澤東語錄》就是真理,反而誓言「從事實挖掘真相」。

他的務實路線讓中國得以接納外資並且讓國內企業蓬勃發展,鄧小平治理下的經濟成長相當驚人,可說是人類歷史前所未見。二○一二年習近平接任時的中國富裕程度是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接任時的五十倍以上,國內生產毛額預計從一千五百億成長為八兆二千七百七十億。

習近平在演說中表示大家不該認為鄧小平的統治與毛澤東是完全不同的時代,習近平反而堅稱鄧小平的治理是奠基於毛澤東之上。圖為印有中國歷代領導人頭像的紀念品。 圖/路透社
習近平在演說中表示大家不該認為鄧小平的統治與毛澤東是完全不同的時代,習近平反而堅稱鄧小平的治理是奠基於毛澤東之上。圖為印有中國歷代領導人頭像的紀念品。 圖/路透社


《強人時代:從獨裁專屬到滲透民主,強人領導者如何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流與隱憂》

作者: 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譯者: 王琳茱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24

內容簡介:自2000年以來,強人領袖已成為全球政治的核心特徵,在莫斯科、北京、德里、安卡拉、布達佩斯、華沙、馬尼拉等等,許多強人都已掌權多年。在那之前,我們還在為民主的持續崛起而歡呼振奮,但又是為何在短短二十幾年之內,全球的政治趨勢卻轉變為強人領導為主流,並且持續影響著各個國家呢?藉由對現實案例的詳實研究、細膩觀察與無數次面對面的親身訪談,《金融時報》獲獎記者吉迪恩‧拉赫曼為我們揭示了強人領袖所代表的政治文化,以及其對於民主體制、國際秩序和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更為我們展示了許多強人領袖的背景、政治理念和行動,尤其是他們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和宣傳機器來控制信息和影響公眾意見。

推薦閱讀

中國《對外關係法》7月1日生效:雖遠必誅的法律鬥爭工具箱?

感覺毛毛的:「毛主義」激化全球極左的暴力紅太陽?

轉角選書

讀好書、做好人——轉角國際編輯台的新書文摘選讀。

作者文章

2025年7月10日,美國佛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太空中心內,民眾正參觀地球資訊中...

地球是一本書,我們要成為更好的讀者:彼德.梵科潘《地球之路》

2025/08/28
面對俄羅斯機車連隊來犯,烏克蘭士兵用機關槍回擊。 圖/路透社

人類為何戰爭?從政治野心到環境危機,史學家李察.奧弗里剖析世界衝突成因

2025/08/27
艾琳.歐肖內西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之妻,尤其對《動物農莊》的創作頗有貢獻,卻極...

《動物農莊》出版80周年:喬治.歐威爾最暢銷作品與妻子艾琳的「隱形貢獻」

2025/08/18
和平不再,歷史的假期可能即將結束?圖為2024年D DAY的80週年紀念,一名美...

《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人類和平不再,「歷史的假期」即將結束?

2025/08/12
兩名以高山嚮導維生的艾馬拉婦女,行走在玻利維亞瓦伊納波托西山的冰川上。 圖/美聯...

土地是信仰:回到萬物連結之家,《她的名字叫安地斯・亞馬遜》

2025/08/01
左上:2015馬習會,左下依序:2013習近平接見郭台銘、連戰,2013習近平接...

日本學者若林正丈觀察:台灣政治的「中國要素」,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合作關係

2025/07/22

最新文章

內蒙古人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遇系統性的民族屠殺。圖為2024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通...

被「政治滅絕」的內蒙古:長城外的造反派,紅衛兵之眼目睹蒙古民族屠殺

2025/09/01
玩遊戲是否也能像觀賞繪畫雕刻、聆聽音樂、或是閱讀文學那樣,在好玩的同時也為玩家帶...

感動吧!解任務能是藝術嗎?如何品味遊戲獨特的美感經驗?

2025/09/01
2025年7月10日,美國佛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太空中心內,民眾正參觀地球資訊中...

地球是一本書,我們要成為更好的讀者:彼德.梵科潘《地球之路》

2025/08/28
「田寮港遊廓與基隆檢番」照片,由日治時期人所拍攝,拍攝時間約自1899年(明治3...

轉角月影花怪談/遊廓女悼亡友——〈滿花樓怪談〉的日治台灣女性情誼

2025/08/27
面對俄羅斯機車連隊來犯,烏克蘭士兵用機關槍回擊。 圖/路透社

人類為何戰爭?從政治野心到環境危機,史學家李察.奧弗里剖析世界衝突成因

2025/08/27
《狩獵大師》內頁的追獵犬繪圖。 圖/Bibliothèque nationale...

猛犬注意:勤奮而強悍、靈巧而堅定,流傳千年的歐洲獵犬形像

2025/08/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