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捨身救人的日韓鐵道英雄:無法忘記的新大久保駅事故

2021/02/05 陳威臣

新大久保駅事故發生於2001年1月26日,攝影師關根史郎、韓國籍留學生李秀賢,兩人為了救援落軌的醉漢,最後三人都被列車輾斃的悲劇。圖為山手線,並非新大久保駅事故。 圖/法新社
新大久保駅事故發生於2001年1月26日,攝影師關根史郎、韓國籍留學生李秀賢,兩人為了救援落軌的醉漢,最後三人都被列車輾斃的悲劇。圖為山手線,並非新大久保駅事故。 圖/法新社

2021年1月26日,正當日本韓國仍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籠罩時,位於東京新大久保站與韓國釜山,同時舉辦了「新大久保駅事故20週年紀念儀式」,紀念這個事故的死難者。

這個事故發生在2001年1月26日,這一天的傍晚七點多,一個喝醉酒的日本男子,在東京新大久保車站滾落到軌道上,當時月台上有兩位見義勇為的旅客,跳下月台要將這位醉倒的旅客移開,沒想到就在此時一列山手線的電車進站,運轉士制軔(鐵道車輛的煞車系統)不及,將軌道上的三人輾過、當場身亡。

事故發生後引發各界關注,日本各大媒體也以顯著的篇幅報導,讓這個事故在當時成為日本矚目的焦點。事發之後兩位見義勇為的乘客身份也被調查出來,一位是47歲的攝影師關根史郎,而另一位則是26歲的韓國籍留學生李秀賢,因此不但在日本國內造成震撼,消息傳回韓國,同樣引發關注。

一位來自韓國的留學生,因救人而魂斷異鄉,意外地牽起日韓兩國的羈絆,畢竟歷史因素而讓雙方一直存在著某些嫌隙,但這段捨身救人的佳話卻讓日韓雙方產生好感。正巧隔年(2002年)日韓共同舉辦世界杯足球賽,雙方的關係達到高峰;緊接著在2003年,《NHK》開始播放韓劇《冬季戀歌》,意外引發第一次韓流,也讓日本人開始瘋韓國,如今看來實在不勝唏噓。

李秀賢故事後來改編成電影《無法忘記你》(あなたを忘れない),2007年由日韓雙方合資拍攝。
李秀賢故事後來改編成電影《無法忘記你》(あなたを忘れない),2007年由日韓雙方合資拍攝。

這次的事故,也讓月台門建制的問題浮上檯面。月台門可以保護程車的旅客,不會因故掉落軌道,再者根據相關統計,日本有相當多的自殺案例會選擇在列車進站時,從月台一躍而下結束生命,這也是為何日本的「人身事故」會這麼多的原因。

根據統計,2006至2016年這10年,首都圈主要路線發生人身事故的件數高達3,145件,其中有六成共1,985件是自殺事件,比例相當高;此外還有酒醉、視障者等跌落軌道的狀況。而近年因滑手機而人自己掉到軌道的事故逐漸增多,雖說是因為自己滑手機不專心而搞到連小命都沒了,但鐵道公司保護旅客安全也是責無旁貸。

儘管有「日本新幹線之父」美稱的前國鐵技師長島秀雄,從戰前即不斷呼籲應該要設置月台門,但一直到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運輸遊客的單軌電車才設置了月台門,這是日本最初使用月台門的軌道系統。之後開始普遍設置月台門的路線,則是東海道新幹線,畢竟新幹線速度快,為了保障安全因此設置月台門。

這次的事故,也讓月台門建制的問題浮上檯面。圖為2008年的新大久保車站。 圖/維基共享
這次的事故,也讓月台門建制的問題浮上檯面。圖為2008年的新大久保車站。 圖/維基共享

不過月台門的設置有其困難之處。新幹線是因為車輛的種類與車門設置相對單純,因此設置月台門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而日本近期建設的鐵道線大多是地下鐵路線,也因車種單純所以有設置。但其他的舊有路線皆面臨到許多困難,這也導致日本的月台門普及速度相當慢。

且現有路線設置月台門的費用高昂,一方面是月台側緣的結構能否承載月台門的重量,另一方面則是月台門的技術門檻能否克服現有問題,例如目前許多路線有不同的公司列車相互乘入,或是因列車等級不同所以使用的車種相當多,再加上各種車輛的車門設計也不同等。例如東海道線、常磐線或是中央線等同時擁有通勤電車、近郊形電車與特急列車的路線,要設計出符合這三個車種的月台門,實在是難上加難。

此外有迫切需要月台門設置的路線皆屬於都會區的鐵道網,但因車站的數量實在太多,對於鐵道公司的負擔相當大——光是東京都就有717座車站,如果是首都圈一都三縣更是高達1677座車站,但已有月台門的車站數量甚少。再者,一座月台門要價400萬日幣(約新台幣107萬),以山手線編成11輛車來計算,一輛車有4個車門,那麼月台一側就得要設置44座月台門,需耗資1億7,600百萬日幣(約新台幣4,723萬)。

因為此次事故,許多車站加裝了列車緊急停止按鈕。 圖/維基共享
因為此次事故,許多車站加裝了列車緊急停止按鈕。 圖/維基共享

由於日本的都會區搭乘通勤鐵道的人口相當多,因此為了方便旅客上下車,因此有所謂的多車門車輛,就是除了一般的4個車門外,還會有部分的車輛是5或6門車,像是當年在新大久保出事的山手線,11輛編成裡頭就有1輛是6門車。

由於6門車無法設置月台門,因此在山手線全面設置月台門後,6門車也被迫退役,改打造新的4門車因應月台門。也因為這些原因,導致日本的月台門設置速度牛步化,目前完成月台門設置的路線,也以山手線、京濱東北線等車種單純的路線為主。在新大久保車站事故發生20年後,如今設置月台門的車站也不過才三成,理由就是必須要克服許多困難。

當然這些問題在經歷不算短的時間,加上日本已有法律強迫新線必須裝設月台門後,各大鐵道公司與鐵道設備製造公司,已開始努力地解決這些問題。像是使用車種相當複雜的JR西日本,為了解決月台門對應的問題,開發出一款特別的月台門。

一般來說月台門都是在列車進站後,會左右開啟再讓旅客上下車,不過因不同車種或等級的列車門都不一樣,所以JR西日本便想到為何不將月台門直接往上舉,如此一來便解決了這個難題。當然部分的新技術仍在驗證中,期望未來能夠將月台門盡可能地普及,防止新大久保站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圖為2000年山手線列車的行動藝術。 圖/美聯社
圖為2000年山手線列車的行動藝術。 圖/美聯社

除了月台門之外,新大久保站的事故也讓鐵道公司警覺到類似的事件在未來只會更多。考慮到月台門無法馬上全面性地裝設,因此各鐵道公司紛紛設置緊急停車鈕,讓發生落軌事故的當下,可以按下緊急停車鈕讓列車停駛。此外JR東日本也陸續改建月台,增加月台下方的避難空間,讓萬一落軌的乘客有容身之處,得以避免遭列車撞擊。

新增的措施多少防範了許多事故的發生,讓人身事故發生的件數,自2010年的1363件下降至2019年的1022件。而2020年因武漢肺炎的影響,人身事故的發生件數則下降至為963件,是日本近年來首次低於1000件。

鐵道公司與日本政府的努力,多少收到一些成效,然而捨身救人的英雄們卻早已逝去。日本攝影師關根史郎的母親千鶴子無法承受打擊,即便國家與橫濱市頒發獎狀與獎杯,但千鶴子只跟鄰居說「就算是美談或是怎樣,也無法改變兒子已經不在的事實」。事發多年後,千鶴子最終在橫濱的自宅中孤獨死去。

更讓人悲傷的是,2013年在千鶴子曾居住的住宅附近,也發生了跟兒子一樣的悲劇。一位老先生當時倒臥在平交道,一位40歲的上班族村田奈津惠前往搭救,卻也同樣遭JR橫濱線的列車撞死,這個事件也讓人回想起關根史郎與媽媽千鶴子的故事。關根史郎的故事其後也引發著名作家吉田修一的靈感,寫出了《横道世之介》這本小說,故事主角横道世之介的人物原型,就是關根史郎。

而出身韓國的李秀賢則讓他的父母感到光榮。事發的隔年,日本天皇明仁夫婦訪韓時,還特別接見李秀賢的父母。此外也有不少日韓兩國的善心人士捐款,由於李秀賢生前熱愛日本文化,為此負笈東瀛,所以他的父母便將這筆款項成立一個基金會,提供獎學金給亞洲的青年學子赴日求學,至今已有18個國家、近千位學生受惠。

20年前日韓雙方建立的美好友誼,卻在兩國政客的操弄下,關係日益惡化,尤其文在寅政權上台後,兩國的關係更是降到冰點。根據2020年的調查顯示,雖然目前日本人對韓國的印象尚可,對韓國印象差的日本人約46.3%,但韓國人對日本卻有71.6%印象不好。

對照20年前日韓兩國的友誼,以及韓國留學生捨身救人的義舉,看看現在日韓之間的嫌隙與對抗,不但讓人覺得諷刺,也感嘆那幾年的日韓友好年代,早已回不去了。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推薦閱讀

日本「事故失敗學」:交通安全的血淚教訓

鐵道巨怪的傲慢悲劇:福知山線出軌事故...改變JR西日本的真相奮鬥

陳威臣

媒體工作者,資深政治幕僚,喜歡透過鏡頭看世界,現居日本東京,喜好研究鐵道、航空、軍武,順便觀察日本政經及文化史地。著有《我在日本的24hr:街頭巷尾的常民生活日誌》。

作者文章

日本將於2027年廢除外籍實習生制度,改以「育成就勞」的在留資格取代。近年來隨著...

日本2027廢止外籍技能實習制度:衍生的外國人犯罪問題

2025/08/21
1994年東京出生的平野雨龍,是這次日本參議院選舉東京都選舉區之中,最年輕的候選...

為何反抗中國?平野雨龍:受香港與台灣啟發的日本政治素人

2025/07/25
2024年4月,一艘中國海警船出沒於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爭議海域,逼近一...

日本防衛白書:警戒中國海警船的灰色地帶威脅

2025/07/24
圖為2025年7月,東京的參院選選舉看板。 圖/路透社

2025日本參院選:自民黨政權保衛戰,爭議的「外國人管理」難題

2025/07/18
日本米價高漲的問題引發不少民怨。雖然目前價格已有下降趨勢,但緊接著7月20日的參...

日本「米騷動」漲價風波趨緩?自民黨的政治難關還在後頭

2025/07/10
日本職棒讀賣巨人隊選手與監督長嶋茂雄,攝於2022年。長嶋茂雄於2025年6月3...

棒球就是人生:紀念日本職棒先生長嶋茂雄(1936-2025)

2025/06/03

最新文章

2025年7月10日,美國佛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太空中心內,民眾正參觀地球資訊中...

地球是一本書,我們要成為更好的讀者:彼德.梵科潘《地球之路》

2025/08/28
「田寮港遊廓與基隆檢番」照片,由日治時期人所拍攝,拍攝時間約自1899年(明治3...

轉角月影花怪談/遊廓女悼亡友——〈滿花樓怪談〉的日治台灣女性情誼

2025/08/27
面對俄羅斯機車連隊來犯,烏克蘭士兵用機關槍回擊。 圖/路透社

人類為何戰爭?從政治野心到環境危機,史學家李察.奧弗里剖析世界衝突成因

2025/08/27
《狩獵大師》內頁的追獵犬繪圖。 圖/Bibliothèque nationale...

猛犬注意:勤奮而強悍、靈巧而堅定,流傳千年的歐洲獵犬形像

2025/08/26
粉底液日前成為台灣政壇關鍵字,但討論化妝與粉底液到底算不算「厭女」?圖為首爾一名...

政壇如何「厭女」:粉底液、化妝與美的勞動,女性的公共參與雙面刃

2025/08/20
如何檢視與評論女性政治人物?性別之外,也需看見更多因素的交織結構。圖為2019年...

如何檢視女性政治人物?看見性別,更看見階級、族群、文化的多重結構

2025/08/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