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隱藏的多國戰爭:俄羅斯感謝北韓參戰,烏克蘭經驗對東亞的警訊

2025/05/16 陳彥婷

烏軍在前線北韓士兵遺體身上搜出俄語證件等。 圖/烏克蘭第73海軍特別行動中心提供
烏軍在前線北韓士兵遺體身上搜出俄語證件等。 圖/烏克蘭第73海軍特別行動中心提供

烏克蘭現場採訪、攝影/陳彥婷(獨立記者)

俄烏戰爭邁入第三年,近來戰線未見劇變,但在國界背後,一場無聲的軍事合作正在成形。北韓戰俘出現在烏克蘭軍事拘留所、來自遠東的軍火經黑海運入克里米亞、俄朝邊境的小型兵營悄然擴張,這些片段組合出另一條隱微的戰線。

俄羅斯總統普丁5月9日出席莫斯科紅場(Red Square)舉的「勝利日」閱兵後,對幾名北韓軍官向其部隊致上最高祝福。金正恩又造訪俄羅斯駐平壤大使館,發言表示會持續鞏固兩國關係。近日,俄羅斯首次鬆口承認北韓士兵參與戰事。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公開感謝北韓軍力支援,俄國總統普丁更讚揚這些士兵「紀律嚴明」、「戰力高超」,更說若有需要,俄羅斯將會在雙邊協議下,向北韓提供兵援。這場跨越三國邊界的戰爭合作,意味著什麼?獨立記者陳彥婷訪問烏克蘭國會議員與情報單位,試圖重建這條戰線的形成脈絡,以及它對區域安全的潛在衝擊。

2025年1月,一場不尋常的戰爭,在烏克蘭東北、俄羅斯庫斯克州的交火地帶,悄然展開。對許多人而言,這場戰爭的對手仍是俄羅斯;但在前線,士兵們早已察覺,來自另一個閉鎖國度的軍力,正逐步滲入戰場。

「當我們到達庫斯克邊境時,幾乎沒再見到俄軍。」烏克蘭特種部隊第8旅成員代號「Green」回憶。他描述一次與北韓軍人交鋒的情景:「那名士兵手握手榴彈,準備引爆。他喊著、警告我們別靠近——他說他準備好為金正恩殉道。」那段錄自軍用攝影機的影像中,一名北韓士兵面容扭曲、情緒激昂地拒絕投降,成為烏軍在庫斯克首次正面遭遇北韓正規軍的鐵證。

北韓士兵的出現,讓這場已經超過2年的戰爭,呈現前所未見的複雜面貌。在Green的口中,他們服從性極高,動作雖不複雜,卻極有效率。Green坦言:「如果只看單兵素質,他們是極佳的士兵。」

烏軍展示在北韓兵身上搜出的俄語證件,但只有俄語名字,沒有照片。 圖/烏克蘭情報局
烏軍展示在北韓兵身上搜出的俄語證件,但只有俄語名字,沒有照片。 圖/烏克蘭情報局

從陣亡士兵身上,烏軍搜出共產黨手冊與書信,內容充滿革命語言——北韓士兵相信他們正在對抗「日本叛徒」與「帝國主義者」。更讓Green印象深刻的,是幾乎每具北韓遺體身上,都帶著俄國香腸。「香腸上的咬痕像老鼠啃的。」他說:「你看了會笑,但當你意識到,他們靠這些過日子時,就笑不出來了。」這些細節,暴露出俄軍對北韓軍力的依賴,也反映出後勤補給的極度匱乏。

兩名被俘的北韓士兵,自稱來自偵察總局的百人部隊,據稱,部隊由貨運船和火車,經鄰近北韓邊境的烏蘇里斯克(Ussuriysk,又稱雙城子)、哈巴羅夫斯克(Khabarovsk,又稱伯力)入境,並在庫斯克集結。2025年1月3日於烏東受傷,輾轉數天後才被發現。根據他們的說法,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參與的是一場真實戰爭——至少在離開北韓時,他們是這麼相信的。

「你知道你在和烏克蘭作戰嗎?」

士兵搖頭。

「長官怎麼說?」

「說這只是訓練。」

根據烏軍估算,截至現時,已有超過1萬4,000名北韓士兵參與烏克蘭戰事,約4,000人傷亡。這些士兵被指派在最前線,負責指揮通訊、協調砲兵支援、後勤補給及無人機偵察等任務。南韓保守派南韓國民力量黨(PPP)議員柳勇元,在二月底與兩名北韓戰俘見面後轉述,俄軍的砲火缺乏準確度,甚至誤擊北韓兵陣地,導致其傷亡慘重。

烏軍所獲北韓裝備中,包括無人機干擾戰術手冊及用士兵作誘餌吸引無人機的戰術設計,當中利用北韓士兵為餌吸引烏軍無人機,然後由其他成員反擊摧毀。「對我而言,俄軍根本沒有興趣要動用自己的人力,他們就用北韓軍,當成砲灰。」Green直言。另一位士兵Greggor回憶,當他們試圖撤離一名北韓俘虜時,敵軍的空襲未曾停歇——似乎不願留下任何證據。被俘士兵的身分刻意被抹除:證件使用假名、無照片,全以俄語標註,令人難以追溯其真實來歷。

烏軍在前線北韓士兵遺體身上搜出俄語證件等。 圖/第73海軍特別行動中心提供
烏軍在前線北韓士兵遺體身上搜出俄語證件等。 圖/第73海軍特別行動中心提供

一名北韓戰俘說自己是隸屬於偵察總局的士兵。 圖/烏克蘭情報局
一名北韓戰俘說自己是隸屬於偵察總局的士兵。 圖/烏克蘭情報局

▌北韓馳援檯面化

北韓軍事介入的消息自2024年10月已開始傳出,有目擊影片中,俄羅斯遠東謝爾蓋耶夫斯基基地見到亞洲面孔,據指來自北韓的「暴風軍團」——這支部隊專門從事敵後破壞與心理作戰。烏方情報顯示,第一批北韓兵於2024年10月23日抵達庫斯克。

自北韓承認出兵協助俄軍後,平壤中央軍事委員會近日公開讚揚北韓軍人「在前線英勇作戰」,對抗所謂「烏克蘭軍隊內的新納粹勢力」,強調這一行動不僅具備戰略價值,更象徵朝俄「兄弟般友誼」的深化。這場出兵行動,並非突如其來。根據北韓官方說法,此舉乃依據2024年平壤與莫斯科所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內容強調在「尊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及平等原則」的基礎上,兩國將長期維持並拓展戰略合作,以「防止戰爭、確保地區及國際和平安全」為名,加強共同防禦機制。

提供兵力以外,根據《路透社》與英國開放資料中心(Open Source Centre)的追蹤報告,從2023年9月至2025年3月,北韓以64次運輸行動,經港口羅津(Rajin)向俄羅斯遠東港口Vostochny運輸超過16,000個貨櫃,估計含上百萬枚彈藥。烏方情報指,這些彈藥佔俄軍前線消耗的五至七成。4月底擊中基輔民居的KN-23彈道飛彈,也被初步證實為北韓製。調查又發現俄方技術文檔長達60頁,詳細說明如何將北韓砲彈配合俄軍M-64型火炮使用,包括射角、距離與爆炸延時。

檢方人員調查一枚尚未鑑識成功的飛彈,烏克蘭相信有些飛彈是由北韓製造。 圖/路透社
檢方人員調查一枚尚未鑑識成功的飛彈,烏克蘭相信有些飛彈是由北韓製造。 圖/路透社

4月25日,平壤公開亮相其海軍首艘新型驅逐艦「崔賢號」(Choe Hyon),一艘排水量達5000噸級的戰艦,並由領導人金正恩親自出席揭幕,形容其為「搭載最強大武器系統」的軍艦,預計將於明年初正式部署。根據北韓官方敘述,這艘戰艦標誌著北韓海軍邁入「現代化、科技化的新階段」,但有分析指出,「崔賢號」上包括防空雷達、動力引擎及若干防空武器系統,可能部分依賴俄羅斯技術支援——這不僅深化了朝俄軍事互賴,也意味著俄羅斯正在以實質技術輸出,回應北韓在烏克蘭戰場上的「協助」。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發表報告時指出,北韓出兵背後的深層動機,除了協助俄羅斯對抗西方支持下的烏克蘭,亦意圖藉由深化與俄關係,突破長年遭制裁與孤立的外交困境,過度依靠中國,提升其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與正當性。

朝鮮半島也在這場戰爭的陰影下浮現警訊。2024年初,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公開表示南韓是「最主要的敵對國家」,並宣布撤銷處理南北關係與統一政策的政府機構,明確表態不再追求朝鮮半島統一。到了同年10月,北韓接連炸毀兩條連接南北的交通幹線——京義線鐵路與東海線公路。這些基礎建設原本是2000年南北首腦會談的成果,象徵雙方合作與交流的努力,如今隨著北韓單方面破壞,也正式劃下句點。

現時被俘的北韓士兵不但只當作進擊的步兵,同時學習使用無人機干擾槍,柳勇元指,這證實他們正不斷增加前線作戰技能,被俘的北韓士兵又透露,北韓境內軍事基地早已建成南韓各大重要城市或地點的地形模擬區,包括首爾、釜山、全州與濟州島等,集中於黃海南道谷山郡,進行攻擊與突襲演練。柳勇元警告如果這些士兵生還並返回北韓,將對南韓構成重大威脅。

南韓國民力量黨(PPP)議員柳勇元(Yu Yong- weon)隨代表團前往烏克蘭,了解北韓戰俘的想法。 圖/歐新社
南韓國民力量黨(PPP)議員柳勇元(Yu Yong- weon)隨代表團前往烏克蘭,了解北韓戰俘的想法。 圖/歐新社

▌「我們對抗的是一個聯盟」

歷史浮現令人不安的回聲。1948年蘇聯首先承認北韓,並在1950年韓戰中提供軍援與空軍支援。後來時任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在80年代轉移向南韓逐步開放,並在1990年建交,兩國關係冷卻。直到2000年普丁首次訪問平壤,會見時任領導人金正日,兩國重新建立戰略連線。2023年俄烏戰爭爆發後,朝俄軍事合作急遽升溫,美國指控俄方以飛彈與火炮交易換取北韓兵力,甚至討論以MiG-29與Su-27戰機作為交換。今年5月,兩國更宣布建立首條跨境陸路連接橋梁,象徵性強烈。英國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指出,俄羅斯與朝鮮深化軍事合作,將會為歐洲與韓半島的安危帶來重大意涵。

俄羅斯國內徵兵效能低,為填補戰損空缺,除了北韓以外,亦向其他國家招手。根據英國國防部與俄羅斯獨立媒體《Vazhnyye Istorii》聯合情報,莫斯科從2023年4月起已招募超過1500名外籍人士作戰,東亞與南亞為主(771人),其次為前蘇聯(523人)、非洲(72人)。多數受招募者來自經濟壓力,或以取得俄羅斯國籍為目標。

「身為一個烏克蘭人,我覺得被背叛了。」「Green」說,他的部隊再也不相信這是一場平等的戰爭。在西方,逾1,200億美元的軍援已經到位,烏兵也在北約國家接受訓練,但沒有一國出兵,避免兩國戰事爆發成區域戰。那種孤立感,在漫天砲火中尤其真切。「你看到,沒有人對此說什麼。我們卻要對抗兩個、甚至更多國家。在烏克蘭,我們沒有足夠來自其他國家的志願兵。我們只剩下自己。」

烏克蘭國會議員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接受記者訪問時都認同,烏方所面對的是一場聯合陣線的戰爭:「我們在對抗的是一個聯盟,包括俄羅斯、提供無人機與武器的伊朗、北韓、提供邊境領土的白俄羅斯,還有中國,據北約說法,『中國是俄羅斯侵略中扮演決定性實行角色』,因為中國亦是俄軍的經濟命脈。」梅列日科懷疑北韓派兵是否經中國首肯,「按我的理解,北韓在經濟、政治上依賴中國,所以有沒有可能,北韓是預先獲中國首肯來協助俄羅斯。」同時北韓又在背後獲得什麼,「是與核武有關的計劃,建立火箭?」

在前線擄獲北韓兵的Green,認為烏克蘭人被西方國家背叛了。 圖/陳彥婷攝
在前線擄獲北韓兵的Green,認為烏克蘭人被西方國家背叛了。 圖/陳彥婷攝

▌對東亞的啟示

美國對戰事立場的搖擺不定、俄羅斯提出的短暫停火,成為戰場上多變的因素,梅列日科強調烏克蘭不能放棄加入北約,「加入北約已列入憲法,不能改變。這是我們的生存,現在烏克蘭的唯一安全保障就是成為北約成員國。」問到為什麼他那麼有信心,他說:「因為最終都是國際法得勝,因為假如國際法無法落實,即會製造很危險的總統,因為這些侵略者沒有被懲罰,反而被嘉許。這會向其他潛在侵略者發放錯誤訊息,當然包括亞太區。」

他再一次說:「這會製造一個很危險的先例,甚至可能會影響台海穩定。」

當南韓議員柳勇元探視北韓戰俘時,他低聲問:「我能去南韓嗎?」這是韓戰停戰以來,北韓士兵首次公開表達希望投奔南韓的意願。北韓是世界上最封閉的國家之一。17歲即強制服役,男性長達8年,特種部隊甚至10年。資訊受限,任何未經允許的溝通都可能換來酷刑或勞改。對許多北韓士兵而言,離開家鄉就等於一場啟示——戰場成了他們第一次看見世界的窗口。

戰線不再只在壕溝裡。它藏於一根被啃咬過的香腸裡、一份無名證件、一個年輕俘虜的疑問中。當西方還在爭論是否該進一步制裁北韓、是否要重新審視中國角色,地面上,一場沒有被宣戰的多國戰爭,已悄然開打。

烏克蘭議員梅列日科猜想北韓派兵是否經中國首肯。 圖/陳彥婷攝
烏克蘭議員梅列日科猜想北韓派兵是否經中國首肯。 圖/陳彥婷攝

俄烏戰爭或許早已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衝突。2024年6月21日,普丁與金正恩在平壤會面。圖為南韓民眾透過電視收看。 圖/美聯社
俄烏戰爭或許早已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衝突。2024年6月21日,普丁與金正恩在平壤會面。圖為南韓民眾透過電視收看。 圖/美聯社

責任編輯/王穎芝

推薦閱讀

和平的十字路口:俄烏停火談判的民意動向,與土耳其、中國的曖昧角色

烏俄停戰的信號?(下):從情感分析解讀普丁與澤倫斯基的戰場態度變化

烏俄停戰的信號?(上):普丁與澤倫斯基的「勝利日演說」暗藏玄機

烏克蘭現場/戰俘中國兵:抖音上的從軍發財夢,變調的高薪致命陷阱

陳彥婷

獨立記者,曾在香港多間媒體從事全職記者工作,現時放眼國際,希望以文字與影像,記錄世界不同角落的人與事,揭示社會不公。

作者文章

烏軍在前線北韓士兵遺體身上搜出俄語證件等。 圖/烏克蘭第73海軍特別行動中心提供

隱藏的多國戰爭:俄羅斯感謝北韓參戰,烏克蘭經驗對東亞的警訊

2025/05/16
俄羅斯與烏克蘭可能在土耳其展開3年來第二次接觸,和平談判是否可能? 圖/路透社

和平的十字路口:俄烏停火談判的民意動向,與土耳其、中國的曖昧角色

2025/05/12
烏克蘭軍首次抓到中國籍戰俘,左為張仁波、右為王廣軍,此為烏克蘭國防部安排媒體採訪...

烏克蘭現場/戰俘中國兵:抖音上的從軍發財夢,變調的高薪致命陷阱

2025/04/15
兩度被俄羅斯俘虜的烏克蘭士兵楚涅佐夫,以「怪人」稱號為人所知,現已再度重返前線,...

兩度被俄羅斯俘虜:專訪「怪人」烏克蘭兵,死去活來的抗戰經歷

2025/03/06
烏克蘭士兵楚涅佐夫,以「怪人」稱號為人所知。他說軍隊裡有很多母語是俄語的俄裔烏人...

為了平凡日常而戰:挺過俄軍的酷刑凌虐,「怪人」烏克蘭士兵重返戰場

2025/03/06
黎巴嫩曾是中東對性少數最為包容的國家之一,圖為2018年,名為 Melanie ...

當性少數成為代罪羔羊:黎巴嫩繁華落盡,戰火下的LGBT何處尋光?

2025/02/26

最新文章

烏軍在前線北韓士兵遺體身上搜出俄語證件等。 圖/烏克蘭第73海軍特別行動中心提供

隱藏的多國戰爭:俄羅斯感謝北韓參戰,烏克蘭經驗對東亞的警訊

2025/05/16
發明「軟實力」(soft power)而廣為人知的美國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奈伊(Jo...

面對極化的世界,軟實力如何拯救美國世紀?紀念學者約瑟夫.奈伊(1937-2025)

2025/05/15
到了二○二○年初,克里姆林宮決策核心圈剩下的已經不是技術官僚,而是蘇聯時代的幻想...

俄烏戰爭的內幕故事:2020年就註定普丁將下令入侵烏克蘭

2025/05/15
良十四世先前極少被外界列入潛在教宗人選名單。祕魯北部一處教堂,慶賀良十四世教宗就...

意外的教宗?歐、美、中「過與不及」的干預,與良十四世當選的政治意義

2025/05/14
觀察這兩位領導人2025年的歐戰終戰紀念演說,無論在敵人的指稱與情感的分佈上,與...

烏俄停戰的信號?(上):普丁與澤倫斯基的「勝利日演說」暗藏玄機

2025/05/14
2025年5月8日,烏克蘭基輔,一隻鴿子飛過烏克蘭國家歷史博物館的一幅蘇聯時期浮...

烏俄停戰的信號?(下):從情感分析解讀普丁與澤倫斯基的戰場態度變化

2025/05/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