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性別爭議(上)當性別的分類帽失靈:重建公平賽制的現代挑戰
編按:巴黎奧運的性別爭議持續延燒,除了台灣女子拳擊選手林郁婷,阿爾及利亞女子拳擊手哈利夫(Imane Khelif)1日更發生了對手上場不到1分鐘就棄賽、再次被反對者批為「男人打女人」。兩人都因為2023年遭國際拳擊總會(IBA)指控未通過性別檢測,今年兩人在奧運的優異表現也引得辯論愈演愈烈,牽扯出關於跨性別者、間性人(陰陽人)與其他染色體不符常值的案例討論,更因知名作家JK羅琳高調加入質疑行列而擴大。本文試圖簡述當代運動賽事性別檢測的現狀與爭議,又何以成為針對女性的審查與限制。
本次巴黎奧運,共有10項競技賽事針對跨性別運動員設下門檻:拳擊允許跨性別女性出賽,運動員無須接受手術,但需正式宣告性別認同至少4年,且睪酮水平連續12個月保持在10nmol/L以下;田徑、游泳、橄欖球、板球、划艇等5項,選手須在12歲前完成性別轉換(transition),或未經歷男性青春期,才能參加女子組別;鐵人三項、自由車、網球和射箭,亦要求選手將睪固酮濃度抑制到指定標準以下。(註)
雖然奧運性別爭議,多半是針對男跨女(MTF)的跨性別運動員參與賽事,是否會導致不公平而來,然而隨著各方展開討論,可以發現其根源,仍是人類社會怎麼看待、區分「性別」。
近代,隨著平權概念和價值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多數人都聽過「生理性別」、「社會性別」和「性別氣質」,幾乎是談性別平等時必然會提及的基礎概念。但這次奧運拳擊項目的爭議爆發,很多人才驚覺,過去以為毫無爭議的「生理性別」,並不是那麼簡單二分的。
▌性別的分類帽還準確嗎?
近代醫學發現,性染色體的各種DSD(Differences in Sexual Development,舊稱「Disorders in sex development」,中文分別譯作「先天的性別發展差異」、「性發育異常/障礙」)形式,其組合不一定都能產生相對應的外部性徵和性器官,也就無法進行性別二分的認定。有這種情形的個體,在不影響生活之下,並不一定需要醫療介入。
儘管「生理性別」的判斷涉及複雜的排列組合,但競技賽事需要的是相對明確、好監管的規則,因此近代運動競技賽事和奧運會,雖以顧及隱私和人權為由不再使用性別檢測(1999年取消),卻改以睪固酮(Testosterone)濃度檢測取代,當時醫界認為睪固酮是影響肌耐力與肌肉量的關鍵因素,就此成為參賽標準的依據。
然而近來睪固酮這項標準,也遭遇相當的質疑,何況,並非所有DSD的案例,都能因睪固酮濃度高於平均而受益,例如也有性染色體呈現為XY的女性,同時也有雄性素不敏感症候群(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不僅有女性的外生殖器和性徵,且對睪固酮不敏感,不會因此就具有優勢。很多人受限於過時的性染色體知識,認為只要有Y就是男性,但這是無法成立的,即便是DSD女性,身體裡也不一定擁有未發育完成的男性器官或性腺細胞,甚至可能有不規則的月經。
況且DSD沒有大眾想像的罕見,目前學界估算約介於萬分之一到1/4500之間,很多患者是到了青春期,或是成年後因不孕困擾,進一步檢查時,才知道自己也是DSD的一員。臨床上也發現,多囊性卵巢症的患者或正在服用避孕藥的女性,都會導致睪固酮指數升高,但這些女性運動員的表現並沒有顯著差異。相關研究也促使醫學界開始修正對睪固酮的看法,不再一致認定必然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過去也曾出現女子選手因先天睪固酮濃度較高而被禁賽,或被要求必須進行手術或藥物治療,降低到標準值內才可參賽,如南非田徑選手Caster Semenya、印度選手Dutee Chand都是如此,當時國際田徑總會宣稱:「發展差異的歧視,是必要且合理的」;這也正是2022年紀錄片《誰來做主:運動殘酷記事》(Category:Woman)嘗試探究的現象,展示了這種強迫降低睪固酮的規定,如何造成選手身心的重大傷害。
不僅睪固酮是否能作為唯一分類依據受到質疑,各單項運動協會的標準也不一,例如國際田徑總會僅禁止睪固酮濃度超標的女子選手參與400至1,600公尺的比賽,但其它賽事並不禁止,但究竟是什麼根據,讓其認為睪固酮濃度只會影響中程比賽的公平性?上屆東京奧運,納米比亞選手Christine Mboma因為被驗出睪固酮超標,乾脆改報名200公尺,還一舉奪下銀牌。
以上所有討論,尚且完全不涉及跨性別者,僅討論了選手們天生的條件和優勢,就已經如此複雜。同為DSD案例的女子選手,有的在運動表現上,確實超越了女性運動員的平均值,但有的卻未見優勢,而他們在生化檢測上卻有著相似的睪固酮數據。因此,即使不討論人權、僅以賽事公平性而論,全面禁止有DSD的選手參賽,也不會是解方。
更尷尬的是,過去因為睪固酮超出標準值而被取消獎牌或參賽資格的,絕大多數都是非白人選手,且幾乎都是女性。如果一定要給予一種認定,這個認定過程很難「不政治」,畢竟如何去詮釋這些數據、該把線畫在哪裡,很難完全脫離各種意識型態與價值觀的影響。
此外,能影響運動表現的生理條件,還包括身高、體型、手掌腳掌的大小、肺活量、乳酸代謝速度等等。如果運動賽事從不覺得有必要禁止身高超過200公分,或手腳長度超過平均值的運動員參賽,也從未有人質疑富裕國家選手在青少年期得到的營養和科學訓練方式,是否適合跟所謂「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放在同一場競賽較量,那「賽事公平」的標準或追求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以美國游泳運動員、傳奇飛魚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為例,他有193公分的身高,但手臂展開卻有207公分,還有一雙43公分的大腳,心臟供血量和肺活量都是常人的兩倍以上,乳酸代謝時間更只要常人的三分之一。把他跟其他男子選手放在一起比賽,是否比允許一個非外力作用下,睪固酮超出平均值的女性選手參加女子組賽事更加公平?以如今輿論討論DSD和跨性別選手參賽權時,對公平的定義來看,菲爾普斯還能保有參賽資格嗎?我們反對的究竟是不公平、是選手間落差帶來的風險,還是只反對特定框架下的優勢?
菲爾普斯全生涯坐擁23面奧運金牌,被當作「超乎常人的存在」,世界不曾質疑過他的參賽資格,更不曾貶損過他的成就。但一個女性運動員卻無法單以成績證明自己,光是檢驗結果就可能失去參賽資格,面臨「不是女人」的質疑。即使我們同意在運動競技中,公平的重要性,但這個「公平」,指的到底是哪一種?還是這從始至終,就是一個針對且圍繞「女性」運動員的爭議?
▌誰該為女性選手的權益負責?
指出目前多數討論中訴求的「公平」並不具一致性和精準的定義,並不是說這個原則就不再重要了,尤其運動競技和賽事已深深鑲嵌於各類獎金、升學、就業(包括進入職業運動),和廣告代言等巨額利益當中,競賽資格和結果,不再單純只關乎個體平等、尊嚴與認同的實踐。況且在大多數運動項目中,女子組所獲得的關注程度、資源和贊助,與男子組有巨大落差,本就不夠大的餅,讓競爭更為殘酷,也產生了更嚴重的相對剝奪感。
然而,賽制、分組方式、檢驗項目,都不是女性運動員決定的,如今卻讓部份渴望以平等地位一起參賽的選手,成了替罪羊。即使是靠自身努力取得的成績,卻籠罩在外界質疑的陰影下,還被迫成為文化戰爭中,承受各方壓力的標靶,何來人性尊嚴可言?
我們應把責任梳理清楚,如果有任何選手的權益被損害,該負責的也是賽事的主辦與監管單位,而不是渴望被接納的跨性別運動員,或出生於這個只以二元認定性別的社會,卻有著與生理性別指定(sex assignment)無法完全相符的構造和身體數據的DSD運動員。各運動競技賽會長年忽視醫學新知和運動科學的進步,只想因循茍且、便宜行事,以單一標準全面開放或全面禁止的粗暴決策,既傷害了跨性別運動員,更導致所有爭議,彷彿變成「女人(非男性)之間的戰爭」。
《經濟學人》曾在2022年,提出讓所有項目分為「公開組」和「女子組」,後者僅允許順性別、未有DSD的女性運動員加入,其他都應該分入公開組。然而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全面禁止」,且不說這是擱置了認同問題,無視很多DSD和跨性別女性渴望被認可、且以女性身份參賽的意願,還會進一步使選手個體間的身體條件差異,拉的比過去二元分組下更大,再次將社會集體應一起承擔的代價,轉嫁給個人。同時,這種分類方式,也讓「女子組」成為次一等的存在。
也必須承認,當「性別」與治理和資源身份綁定、且很難拆分開的現狀下,這場必須在平等與公平之間的拔河、不停調整新知和作法的嘗試,也註定會是一個很難在短期內有答案,甚至讓任何一方都不會滿意的難題。我們已知舊有性別分類方式與賽會分組方式的瑕疵所在,但賽事制度和分組方式究竟該如何改進?
今年4月,國際奧委會公佈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跨性別女性運動員在下半身力量和肺功能方面比順性別女性差;同一時間,另一獨立單位公佈的研究,則認為關鍵在是否於青春期之前就開始接受性別轉換的治療和專業訓練,認為以男性身體經歷青春期的跨性別女性,在接受降低睪固酮濃度的治療甚至手術後,仍有部份優勢存在。這是個好的起點,更多醫學、運動科學領域的專家願意投入研究,絕對有助賽事在盡可能兼顧人權同時,又不放棄公平性。
而競技的分類,也會有助建立新的標準,例如過去多數性別爭議是發生在競速類項目,如田徑和游泳,但同屬需要瞬間爆發力和肌耐力的舉重,同樣指標還會造成明顯的差異嗎?鉛球被歸在田徑項目,但應該採取跟短跑一樣的標準嗎?還是會更接近舉重一些?
可以歸為另外一類的,則是會有近距離接觸或碰撞的項目,例如拳擊和跆拳道,爆發力可能比肌耐力重要一些,且在速度之外,還有複雜的戰術和走位,而非單純仰賴體能;如果以JK羅琳等人所言,他們是想保護選手的安全,那麼在現行以體重區分量級外,是否應增加測量出拳和出腿的重量?
而射箭、空氣槍這類更需要精確重複肌肉記憶的項目,測睪固酮還有任何意義嗎?如果某個項目中,男女子組成績已沒有明顯差距,性別仍是有意義的分組依據嗎?近年奧運新增的如街頭滑板、霹靂舞等,又該採用何種標準?滑板有些動作和身體需求,可能與跟體操、花式滑冰相似,性別是否影響其跳轉高度和動作難度?不少街舞比賽是不分性別的,但本次奧運卻仍區分男、女子組,這樣的依據又是什麼?
以上提問,不一定有問到重點,但這些提問的目的,是去思考新的公平基準是什麼。保障選手參賽安全和權益,跟保障跨性別運動員參賽權,必然是衝突的嗎?還是這種衝突有機會透過不同思考框架去解決?開啟更多對話、嘗試以新的指標和思維去促進賽事的公平性,讓選手能夠安心比賽,也無須憂慮成就受到質疑,應是各項賽事機構、協會組織不該繼續推諉的責任。
註:感謝讀者Rosa Wang提醒,本文首段原文「本次巴黎奧運,共有10項競技賽事針對跨性別運動員設下門檻:拳擊全面禁止跨性別女性運出賽」段落中,關於拳擊賽規則文字有誤,特此致歉並於8月12日23:20更正。完整說明如下:
1.國際奧會在2021年發佈關於跨性別運動員參賽的指引方針,共十項,但相關原則並不明確,且不具強制性,僅為指導、建議性質。主因在於,國際奧會IOC和各類國際單項協會之間,是合作關係,而非上下級從屬關係,當時採取這種設計,是希望盡可能降低各種政治因素的干預。如同哪些選手可獲得奧運報名資格,需要由各國單項協會舉薦,奧運中的賽事如何進行、如何裁判,包括參賽資格等,主要決策者也仍是各國際協會。除非有特別嚴重事件,如此次IBA經法律程序除名外,奧會一般予以尊重,以各協會公告的規則為準。
奧會針對跨性別運動員的指引方針,可總概括為:「基於人權和公平考量,盡可能取消限制,建議各國際單項運動總會提供更多的彈性。」也可參閱中華奧會對國際奧會規定的理解和說明。
2.綜上,仍有單項協會在本屆奧運設下各自的限制:「田徑、游泳、橄欖球、板球、划艇等5項,選手須在12歲前完成性別置換手術,或未經歷男性青春期,才能參加女子組別;鐵人三項、自由車、網球和射箭,要求選手將睪固酮濃度抑制到指定標準以下」,這段是無誤的。但拳擊項目因國際拳總IBA的相關弊案,於2023年六月遭國際奧會正式除名,改由國際奧會接手,本文出錯之處也在於此,僅引用之前國際拳總的規定,未納入除名後的變化。
3.IOC並未詳細說明最後是因何種規範(作者至勘誤日仍未查到,歡迎補充)。但合理推測是,即使是照IOC在2015年那份、被視為對跨性別選手「最開放」的版本,也不是只看護照性別,而是根據護照性別分組後,仍要通過相關生理數據如睪固酮的檢測,相關規定如下:從男性轉變為女性的運動員可以參加女性運動,且無需手術,只需宣告自己為女性的這些運動員作出性別認同至少四年,且睾酮水平保持低於10nmol/L至少12個月。此外,在個人項目上,國際奧委會允許各體育聯合會制定自己的指導政策。
如果本屆巴黎奧運是延用上屆東京奧運的標準,那麼女子拳擊項目的規範,將不低於上述標準,至少仍須進行睪固酮的檢驗。
3. 2023年,世界水上運動總會FINA率先修改規則,規定只有在12歲前,或沒有經歷過任何男性青春期的跨性別女性,才能參加女子賽事,隨後其它協會紛紛跟進,包括田徑、舉重、自由車、橄欖球等,也造成本屆巴黎奧運在多個項目上的參賽資格,比上次東京奧運更嚴格,因為大多數國家都不允許在成年之前進行性別轉換,此條款實質上形同禁止跨性別運動員參賽。其它沒有規定的項目,也並非全面開放,而是採個案審查。
責任編輯/王穎芝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