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金正恩的聖誕禮物(中):來自「火星」的毀約威脅?

2019/12/16 楊虔豪

12月初,北韓聲明已完成「重大試驗」,外界研判很可能與研發測試洲際彈道飛彈(ICBM)有關。 圖/美聯社
12月初,北韓聲明已完成「重大試驗」,外界研判很可能與研發測試洲際彈道飛彈(ICBM)有關。 圖/美聯社

▌前篇:金正恩的聖誕禮物(上):「擁抱」川普或「核爆」川普?〉

美朝之間為無核化談判兜不攏,相互放話叫陣,北韓要求美國「選好聖誕禮物」,川普總統則是稱頌自己與金正恩委員長「關係友好」的同時,也不忘威脅「必要時可能動武」,引來北韓外相崔善姬痛批「老糊塗」。

在美朝關係與非核談判陷僵局當下,川普與南韓總統文在寅於12月7日上午通電。青瓦台表示,兩人皆有共識,認為為早日讓美朝非核化協商能有成果,有必要讓「對話動力」維持下去。但兩人通電後隔天,北韓又有新動作。

韓國防科學院發言人透過《朝中社》發表聲明道:「2019年12月7日下午,我們在西海衛星發射場,進行了相當重大的試驗。國防科學院向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報告,本次具重大意義的試驗,獲得成功。本次進行的重大試驗結果,將再次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戰略地位變化,起重大作用。」

「本次進行的重大試驗結果,將再次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戰略地位變化,起重大作用。」示意圖,圖為北韓官方今年8月釋出的武器試射圖。 圖/美聯社
「本次進行的重大試驗結果,將再次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戰略地位變化,起重大作用。」示意圖,圖為北韓官方今年8月釋出的武器試射圖。 圖/美聯社

這份聲明中,並未提到「重大試驗」的實質內容,但在聲明發出兩天前,美國民間衛星觀測業者「星球實驗室」(Planet Labs)才透過過衛星照片比對發現,西海衛星發射場(即「東倉里發射場」)的引擎試驗台地帶,被放置大型貨櫃,明顯是有新活動展開,疑似重啟引擎試驗的徵兆。

由於東倉里試驗場是北韓測試大部分洲際彈道飛彈(ICBM)引擎的試驗場所,如今聲明一出,外界研判,北韓聲稱的「重大試驗」,很可能與研發測試ICBM有關。

為求讓飛彈發射速度更快,北韓一直嘗試將飛彈引擎燃料,從現有的液體燃料,轉換為固體燃料,為此正耗費苦心,尋求解方。目前西方軍事專家多認為,這回「重大試驗」應還未到正式進階至固體燃料的水準,但極有可能是在測試新引擎。未來或將出現變種飛彈。

東倉里試驗場是北韓測試大部分洲際彈道飛彈(ICBM)引擎的試驗場所,如今聲明一出,外界研判,北韓聲稱的「重大試驗」,很可能與研發測試ICBM有關。金正恩月前視察北韓軍事設備。 圖/美聯社
東倉里試驗場是北韓測試大部分洲際彈道飛彈(ICBM)引擎的試驗場所,如今聲明一出,外界研判,北韓聲稱的「重大試驗」,很可能與研發測試ICBM有關。金正恩月前視察北韓軍事設備。 圖/美聯社

北韓曾在2017年7月間試射了名為「火星14號」的ICBM達2次,雖然彈頭皆落在日本海,估計若從正常軌道發射,首次射程約為8,000公里,已可到達阿拉斯加或夏威夷等地;第2次射程則約9,000到1萬公里,使得美國西岸成為未來可能的攻擊範圍,讓美國極為警戒。

隨著兩韓關係從去年初平昌冬奧「破冰」後,北韓勞動黨在去年4月21日做出決議,正式對外宣告中斷核子試驗與洲際ICBM試射。一週後,首次文金會登場,接下來文金會與川金會接連多次舉行,韓朝美局勢步入和緩階段。

去年6月,川金會首次登場後,北韓將東倉里引擎試驗台的上部結構拆除,3個月後於平壤舉行的文金會上,北韓也宣布「永久廢棄東倉里引擎試驗場和飛彈發射台」,當時有人視為和平重大轉機,卻也有不少外交與軍事專家質疑,東倉里的拆除與廢棄,很可能只是「作勢敷衍」。

而在今年2月,於越南河內舉行的2次川金會,針對無核化的談判無共識後,東倉里又被捕捉到有數個大型貨櫃運入,疑似有重新復原跡象,這回對比衛星照片又發現,活動跡象更大,北韓此舉儼然是在撕毀自己過去立下的承諾。

今年2月,於越南河內舉行的2次川金會,針對無核化的談判無共識後,東倉里又被捕捉到有數個大型貨櫃運入,疑似有重新復原跡象,這回對比衛星照片又發現,活動跡象更大,北韓此舉儼然是在撕毀自己過去立下的承諾。 圖/美聯社
今年2月,於越南河內舉行的2次川金會,針對無核化的談判無共識後,東倉里又被捕捉到有數個大型貨櫃運入,疑似有重新復原跡象,這回對比衛星照片又發現,活動跡象更大,北韓此舉儼然是在撕毀自己過去立下的承諾。 圖/美聯社

隨著美朝無核化談判於今年陷入停滯,北韓從5月起,陸續試射14次短程飛彈或火箭炮,外界視為平壤當局要求美方在核談判上對話與讓步的信號,而川普總統對幾乎未有進一步批判,發言維持相當大程度的克制,也無要求針對北韓試射,採取更多報復行為。

但就在國家科學院發表「重大試驗」後,華府方面警戒水平明顯升高。事實上,察覺到近來北韓已有動作,早在平壤當局宣告東倉里「重大試驗」前,美國就開始要求成員國召開安理會,討論北韓試射飛彈或擴大挑釁行為的可能性,並要求國際上共同採取應對措施。

「川普總統想和北韓一塊謀求發展,他甚至言及會幫助北韓發展經濟。但北韓令人扼腕的無區別態度,我們無法忍受,美方對此立場也從未有所變化。」面對北韓行動升級,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大衛.史達偉(David Stilwell)12日於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講時說道。

北韓從5月起,陸續試射14次短程飛彈或火箭炮,外界視為平壤當局要求美方在核談判上對話與讓步的信號,而川普總統對幾乎未有進一步批判,發言維持相當大程度的克制,也無要求針對北韓試射,採取更多報復行為。圖為資料照片。 圖/美聯社
北韓從5月起,陸續試射14次短程飛彈或火箭炮,外界視為平壤當局要求美方在核談判上對話與讓步的信號,而川普總統對幾乎未有進一步批判,發言維持相當大程度的克制,也無要求針對北韓試射,採取更多報復行為。圖為資料照片。 圖/美聯社

史達偉還表示:「面對北韓,美方正在準備更彈性地應對互動方式,但若北韓挑釁,安理會也會準備相應措施。」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則是持續對北韓溫情喊話道:「我們再次確認,共同目標是讓北韓『最終且完全能經檢驗的非核化』,希望北韓能遵守中斷發射長程飛彈與核試驗的約定。」

面對美朝談判陷僵局,甚至再度陷入緊張,南韓也有不少意見認為,這形同讓去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韓朝美友好局面,逐漸幻滅。另外,也有人做出更為大膽的預測。

南韓不少意見認為,去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韓朝美友好局面,逐漸幻滅。另外,也有人做出更為大膽的預測。 圖/美聯社
南韓不少意見認為,去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韓朝美友好局面,逐漸幻滅。另外,也有人做出更為大膽的預測。 圖/美聯社

「12月底將舉行的勞動黨第7期第5次全體會議上,或將撤銷過去的(中止試射ICBM或核試驗)決議案。北韓會這樣更改原則,是因不見局勢改善,所以認為沒必要再遵守約定了。」南韓前統一部長鄭世鉉公開說道。

鄭前部長認為北韓正在施展「懸崖戰術」,並預告明年動作可能會升級,他評價:「北韓若明年也持續頻繁地展開核子活動與開發ICBM等試驗、施展讓美國倉促出面協商的高強度懸崖戰術,會讓文在寅政府的處境更加為難。」

由於文在寅總統將於12月23日啟程訪中,前往四川成都參與韓日中峰會,南韓有不少人期待,局勢升溫的此時,是否能藉三國峰會契機,讓中方進一步說服北韓克制與讓步。

但由於談判問題牽涉到美國,因美國準備訴諸安理會,美中對制裁北韓的問題,一方主張持續,一方主張緩解,存在極大落差,問題恐怕不是南韓要求中國協助,就能輕易解決。

——▌接續下篇〈金正恩的聖誕禮物 (下):重伸「半島非核化」的和平之手?〉

美中對制裁北韓的問題,一方主張持續,一方主張緩解,存在極大落差,問題恐怕不是南韓要求中國協助,就能輕易解決。 圖/美聯社
美中對制裁北韓的問題,一方主張持續,一方主張緩解,存在極大落差,問題恐怕不是南韓要求中國協助,就能輕易解決。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金正恩的聖誕禮物 (下):重伸「半島非核化」的和平之手?

楊虔豪

定居首爾過著採訪與寫稿生活的駐韓獨立記者。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總是被誤認為是韓國學生,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目前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並將南北韓報導與評論供應給BBC中文網、公視、端傳媒等華文媒體。2023年以南韓梨泰院慘案新聞報導,獲得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FB:韓半島新聞平台

作者文章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楊虔豪過去曾當面訪問過李在明,針對台海問題詢...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總統李在明...無法迴避的台海問題

2025/06/19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隨著時間的演進,南韓政治看待台灣的態度也有所...

駐韓記者手記: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總統如何看台灣?

2025/06/19
6月3日南韓總統大選由共同民主黨李在明(比心者)勝出,由於此次為總統補選,4日立...

史上最高票的南韓總統李在明:得票率仍未過半、性別對立存隱憂

2025/06/04
南韓總統大選,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 圖/美聯社

南韓總統大選(上):國民力量黨與金文洙,「切割尹錫悅」的兩難

2025/06/02
南韓總統大選,領先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左),與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 圖...

南韓總統大選(下):李在明挾司法爭議領先,李俊錫「露骨提問」引變數

2025/06/02
2025年4月4日南韓憲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過,宣判「確定罷免」 尹錫悅。尹錫悅...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2025/04/04

最新文章

主圖:喬治亞州女性史密斯腦死後才發現懷孕,醫院將其強制插管維生直到胚胎發育剖腹生...

喬治亞州史密斯案:腦死孕婦成為胚胎容器,模糊法規如何剝奪生育自主權?

2025/07/09
美國承包商約僱人員向媒體揭露,美國與以色列主導的加薩人道基金會無節制地朝民眾濫用...

當援助者變成加害者:美國承包商、以色列軍人揭發:加薩平民遭實彈射擊

2025/07/04
舉辦10年的「東亞和平行腳」活動,透過親身走過多個島嶼,聆聽島民對和平的願望。 ...

台灣人的2025東亞和平行腳:守護戰爭記憶,創造和平價值的民間網絡

2025/07/04
2025年7月2日,達賴喇嘛透過預錄影片宣布將會轉世返回世間。 圖/美聯社

達賴喇嘛確認延續轉世制度:真假班禪喇嘛殷鑑不遠,中國「活佛轉世管理」爭議

2025/07/03
圖為總統賴清德2024年8月23日,赴金門參加823砲戰66週年紀念活動,於太武...

中國從挫折到攻擊:中共喉舌「鍾一平」如何建構賴清德的負面意象

2025/07/02
新制世俱盃賽事規模擴大,引發球員負荷太重的擔憂。圖為現效力拜仁慕尼黑的英格蘭國家...

FIFA發大財,代價是足球員勞損?俱樂部世界盃為何引發反彈

2025/06/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