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製造」的虛實(下):美國貿易越戰開打中?
大阪G20峰會上,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握手言和,雙方約定再啟談判,乍看彷彿貿易戰威脅已解。事實上,兩國之間的關稅並未消除。美國仍依清單分別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徵收10%到25%的關稅,這正逐步重塑全球貿易面貌,也是川普將炮口轉向越南的主因。
6月底川普接受媒體專訪,表示有許多公司轉移到越南,讓越南利用此點占美國的便宜,甚至「比中國更糟」,揚言要對越南開徵關稅。7月初,眾多媒體報導,美國商務部將對越南生產的耐腐蝕鋼(CORE)和冷軋鋼(CRS),開徵最高456%的關稅,理由是它們採用韓國或台灣的基材,規避美國的反傾銷(AD)和反補貼稅(CVD)。
美國對越南開徵鋼鐵關稅確有其事,但要弄清楚的是,關稅施行的細節並非456%這麼單純,真實的稅率更為複雜。456%是怎麼來的?答案是對中國製造冷軋鋼的反傾銷稅率199.76%,加上反補貼稅率256.44%所得。也就是說,這些稅率其實顯示美國認定自越南進口的鋼鐵實則來自中國而裁罰,並非針對韓國與台灣。
這不表示韓台沒事。在CRS方面,商務部初步裁定有使用韓國鋼材,開徵AD 20.33%和CVD 3.89%,台灣則沒有受到這部分的投訴;在CORE方面,調查顯示韓台都有違反,韓國被處以8.31%的AD、1.19%的CVD,台灣的稅率並未提及,但AD會低於韓國;若認定來自中國,AD將為 199.43%%、CVD 39.05%。
這幾份投訴雖名為對韓台的調查,但結果不忘提中國,顯示開徵關稅的背後,主要仍是防堵中國鋼材借道出貨。對川普貿易戰有興趣的人應該記得,去年5月,美國商務部就對越南CORE和CRS開徵39%至256%的關稅,原因是華府認定有些鋼鐵源自中國,因此對越南處以與中國相同稅額的反傾銷罰則。
事實上,早在歐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就對韓國、台灣、中國、印度等祭出從3%到500%不等的AD和CVD,經過漫長談判,有時韓國與台灣得以赦免關稅,但川普上任後,只有韓國獲得永久豁免。
即使韓國獲得豁免特權,也設有配額,限制每年對美出口,並非享有免死金牌。當華府認定韓台廠商利用「洗產地」避稅,而出手嚴懲不守法者,其實在昭告天下——川習停火不代表結束貿易戰。相反地,戰場繼續延燒至東南亞等地,也是美中貿易爭霸的一環。
所謂「洗產地」是指,世界各國企業為了避免美中貿易戰的關稅,選擇將產品轉移到越南等地,掩蓋其產品的真正來源。由於遷移生產線既耗時又昂貴,搬產品要容易的多,但不管是半成品或原物料,只要在關稅名單上,即便貼上「越南製造」的標籤,此類轉移都屬違法。
不過,近來數據也顯示,有相當數量的中國企業前進越南,在當地設立合法生產和組裝貨物的工廠。由於中國勞動力和其他成本飆升,再加上美國的關稅壓力,加速了中國資本的南向,這與單純的轉移產品不可相提並論,但查證卻沒有這麼容易。
華府真正在意的是,河內對設籍越南的中資躲避美國關稅睜一眼閉一眼,做為向北京的讓步。越南也嘗試減少華府之怒,像是2月川金河內峰會時,越南訂購了價值157億美元的波音飛機和其他設備,強調其購買美國商品的意願。
此外,河內已承諾加強工廠檢查、收緊原產地證書發放,並加大對貿易相關欺詐行為的處罰力度。越南海關總署(GDVC)承認,發現多種非原產地製造,卻盜用原產地證書的貨物,包括紡織品、漁產品、農產品、鋼鐵、鋁等,已加緊努力解決違規行為並保護國內廠商。
以鋼鐵為例,據GDVC報告,越南2018年每月進口110萬噸鋼鐵,比2017年減少12%,比2016年低27%。這是因為實施了貿易防禦措施以保護當地供應商。截至2018年底,越南已開始對進口鋼材進行7次調查,開徵反傾銷稅並穩定國內價格。
事實上,越南國內也在承受國外傾銷之苦。根據GDVC的數據,今年1到5月,越南出口293萬噸鋼材,價值近19億美元(570億台幣),數量同比增長約24%。同時期進口則達612萬噸,價值41億美元(1,230億台幣),數量增長8.1%。其中有259萬噸出自中國,價值16億多美元(480億台幣),是最大的來源。
有人可能認為由於越南經濟增長快速,無論是一般建築或基礎建設都需要鋼材,產量激增無可避免,然而市場上已明顯出現供過於求的趨勢。依照越南鋼鐵協會(VSA)的推算,2018年鋼板消費需求為250-280萬噸,但該行業產能已達到320-350萬噸,嚴重打擊越南中小型廠商的生存。
今年6月,越南工業和貿易部(MoIT)應國內廠商要求展開調查。之後越南政府宣布對來自中國和韓國的預塗鍍鋅鋼板(PPGI)徵收臨時反傾銷稅,計有20家中國出口商被課徵最高34%的關稅、三家韓國企業被課徵最高19%的關稅。
同時,各國鋼鐵業者在越南也面臨不同待遇。去年VSA向政府請願,抵制中國浙江甬金金屬(Zhejiang Yongjin Metal)意圖在前江省(Tien Giang)建廠。VSA更警告外國投資者,如果其目標是避稅,就不要在越南投資工廠,政府則應鼓勵外資生產合金和優質鋼材,而不是已供過於求的普通鋼鐵產品。
相較之下,VSA鼓勵本土業者向台塑河靜鋼鐵(FHS)及其他越南廠商採買,如越南鋼鐵巨頭Hoa Sen已與FHS簽署訂購熱軋鋼(HRC)的協議。從合法的外資廠商採購,不僅可以避免美國關稅,也可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如此便能促進就業、達到貿易平衡的宏觀經濟效益。
對河內來說,如果無法完全禁止轉運貨品,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免於觸怒華府,即是原產地規則裡的「實質轉型」(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這是舉世皆然的標準,亦可見於美國聯邦法規,若越南認真遵行,自然沒有違法問題。
所謂實質轉型有三種方式,其中最有利越南的可能是「特定製程」(Specific processing),這是指某貨品在當地完成重要製造或加工的技術作業,便可視為原產地貨品。在短期內,越南因轉運使出口量和投資增加,但在技術移轉方面收益甚微,無法提高生產力,若趁貿易戰之機吸收他國技術,更有利越南日後發展。
另一方面,過去越南沒有針對越南製造產品的具體法規和標準,僅要求廠商「據實以報」,缺乏措施來驗證產品,就讓有心人士有洞可鑽,降低越南製造的可信度和競爭力。遭到美國開徵關稅後,MoIT終於痛下決心,正在收集對越南製造的產品標準初稿的反饋意見,逐步改善經商環境與制度。
說穿了,只要越南繼續投機取巧,逃避美國的關稅限制,就不太可能讓美國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MES)。MES除了可以使越南加速融入全球價值鏈,提高生產力以擺脫中等收入陷阱,更能為越南在面對美國祭出AD和CVD時提供實質性保護,因為MES計算關稅的方式較有利於出口國。
最後,河內必須了解,每個快速工業化的亞洲國家,都曾與美國和其他主要的西方大國發生貿易衝突,如日本、台灣、韓國、新加坡,都已跨過障礙,轉型為成熟經濟體。關鍵在於當經濟力量變得強大,國家將面臨遵守國際規則或承受制裁的選項,即使如今保護主義盛行,自由貿易仍是主流。處於「倒逼改革」期的越南,也得透過自律,才能獲取日後更大的利益。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