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普魯斯海峽分流計畫:傾國豪賭的「伊斯坦堡大運河」
伊斯坦堡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富有戰略價值的城市,其主要的原因是:伊斯坦堡控制了黑海的出入口,黑海沿岸國家若想進入地中海,都必須經由博斯普魯斯海峽到馬爾瑪拉海,再經由達達尼爾海峽進入愛琴海。
由於博斯普魯斯海峽每日交通繁忙、日漸不敷使用,2011年時,當時的土耳其總理——也就是現在的總統厄多安——便雄心壯志地宣布土耳其史上規模最大的旗艦建設案之一:「伊斯坦堡運河計畫」(Kanal Istanbul)。
根據計畫,運河將連結馬爾瑪拉海與黑海,原本因博斯普魯斯海峽而分為歐洲岸、亞洲岸的伊斯坦堡,歐洲岸又將被伊斯坦堡運河貫穿一分為二,成為一座有兩道海路通過的城市。
由於「伊斯坦堡運河計畫」規模、斥資龐大,土耳其媒體又稱之為「瘋狂計畫」,自2011年提出後,直到2018年年底厄多安才終於宣布「將在2019年進行公開招標」。但這項瘋狂計畫可以為土耳其帶來哪些效益?又曾引來哪些批評呢?
伊斯坦堡運河的路線預計從靠馬爾瑪拉海的庫科切梅切區(Küçükçekmece)開始,經過薩斯雷迪爾(Sazlıdere)到杜魯蘇(Durusu)後進入黑海,全長約45公里,運河最寬段長100多公尺,深度則有25公尺,初估建造成本約650億里拉(約123億美金)。
按照計畫,伊斯坦堡運河將與目前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平行,功能同樣是連接黑海與馬爾瑪拉海,完工後將成為黑海與外界連通的另一個交通要道,同時也能成為博斯普魯斯海峽以外的替代海路。
目前,每年約有超過4萬艘船隻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其中將近兩成的船隻為大型輪船,船隻過於密集的往來,不只影響著博斯普魯斯的生態,甚至可能危害當地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去年4月時就曾發生船隻撞擊岸邊別墅古厝的意外。因此,厄多安曾表示為了舒緩目前博斯普魯斯海峽壅塞的交通情況,伊斯坦堡運河是一項「不可不做」的建設。
對土耳其來說,比起博斯普魯斯海峽因歷史因素的諸多限制,伊斯坦堡運河也能帶來更多的自主空間。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目前連接黑海的唯一通道,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及交通樞紐位置,在鄂圖曼帝國時期被鄂圖曼所壟斷,直到後期才在西方列強的壓力下對外開放,如今土耳其政府則是依照1936年的《蒙特勒海峽協議》來管理博斯普魯斯海峽。
根據《蒙特勒海峽協議》,在非戰爭時期,土耳其必須對任何國籍、載有任何貨物的商船開放博斯普魯斯海峽;在戰爭時期,如果土耳其是中立國,也比照非戰爭時期,對所有商船開放,如土耳其為參戰國,則可以限制土耳其敵對方、或補給敵對方的商船通行。
軍艦方面,在非戰爭時期時,所有國家的軍艦都可以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但必須透過外交途徑先行知會土耳其。黑海沿岸的國家需提前8天,非黑海沿岸的國家則是需要提前15天;而在戰爭時期,如土耳其為中立國,則必須開放所有國家軍艦的海峽通行權,如土耳其為參戰國,則可以限制其他國家軍艦進出海峽。
從與國家稅收最相關的通行相關稅收與規費來說,根據《蒙特勒海峽協議》,船隻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根據其船種、噸位與通行原因有著「免費」(如人道救援、避難、噸位不足船隻)乃至於不同的收費標準,早期協議中簽訂以金法郎作為計價單位基準,在1981年後改為美金,而且採固定匯率計價——因此,不論美金匯率如何攀升,土耳其還是只收取微薄的費用。
有學者在2016年時,以淨重1,500噸的輪船作為例子,算出其需繳交的費用約為1,785里拉,但如果用當年的浮動匯率計算的話,則是需要收2萬6,027里拉,之間約有高達14.6倍的落差。然而,土耳其不是沒有想過提高價碼,但礙於《蒙特勒海峽協議》,以及俄羅斯、英國為首的國家強烈抗議,調漲的討論也跟著沉靜下來。
因此,在人工開鑿的伊斯坦堡運河上,土耳其希望可以自主決定徵收過路費、決定稅收及規費的價格,是一項符合大眾期待的事,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的收費標準定案,但有新聞媒體報導,未來伊斯坦堡運河可望每年帶來80億美元稅收。這個稅收金額顯然是有些誇大,但伊斯坦堡運河若如預期般建設順利,可能為土耳其帶來額外的收入也是事實。
通行費用的生財之道外,土耳其也主打:未來在伊斯坦堡運河上,可以自主控制運行船隻所乘載的貨品,以有效控管承載危險物品(例如原油、液化石油氣、氨氣、輻射物質...等等)的船隻通行。根據土耳其外交部的資料,在2017年總共有8,832艘乘載危險物品的大型輪船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約占總船隻的兩成。因此,未來船隻在伊斯坦堡運河的通行上,將會受到土耳其政府更加嚴格的管控。
但也有土耳其學者建議,伊斯坦堡運河的通行權應比照博斯普魯斯海峽施行,因為《蒙特勒海峽協議》不只規定了各國船隻的通行權,更限制了進出海峽的外國軍艦噸位,最多不得超過1萬5,000噸,能夠降低土耳其受到外國軍事上的威脅。
除了通行爭議仍未有定論,伊斯坦堡運河也引來國內外諸多質疑聲浪。在厄多安首次公布伊斯坦堡運河計畫後,俄羅斯也質疑此「瘋狂計畫」是否可能違反了《蒙特勒海峽協議》?同時俄國也再三強調「絕不會放棄從博斯普魯斯海峽運送石油」,對這項瘋狂計畫似乎頗不以為然。
對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等西部黑海沿岸國家來說,伊斯坦堡運河完成後,馬爾瑪拉海域溫暖的海水會流到黑海,可能對黑海海域的生物環境造成影響(但各專家學者眾說紛紜)。羅馬尼亞因此表示,樂意與土耳其在伊斯坦堡運河計畫上進行合作,但希望土耳其可以先與黑海沿岸的國家協商討論後,再決定興建事宜。
但土耳其顯然沒有要與黑海國家合作的意思,厄多安強硬認為:
在自己領土上開鑿一條運河,屬於國內事務,他國無權干涉。
在去年6月的總統選舉時,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的候選人印傑(Muharrem İnce)也曾對伊斯坦堡運河提出質疑,並且反對伊斯坦堡運河的興建。
共和人民黨同樣表示,伊斯坦堡運河不但會破壞當地原有的生態,而且在一個人口超過1,500萬的大都會裡,運河路線經過許多人口密集區,工程成本過高。伊斯坦堡運河的造價需要650億里拉,將會對國家的財政造成重大的負擔,尤其在景氣不好的大環境下,花這麼多錢興建運河並不是一項明智之舉。
伊斯坦堡大學森林學系的教授也指出,伊斯坦堡運河開挖後,歐洲岸可能會發生地下水鹽化問題,造成不可回復的生態傷害。土耳其國內也有聲音質疑:開挖運河後所產生的廢土、廢棄物又要擺放到哪裡?
對於反對黨的種種批評與質疑,厄多安選擇重砲回擊。他抨擊印傑「不用腦袋思考」,強調博斯普魯斯海峽交通繁忙,容易發生船隻交通事故,如果去年4月發生的那起意外不是一般的船隻撞到岸邊別墅,而是輪船的話,將會引起重大的災害。
當時的總理葉德仁(Binali Yıldırım,正義發展黨)也幫腔表示:伊斯坦堡運河的興建成本其實只需要100億美金,而且不會由政府負擔支出,而會以BOT的方式讓廠商投標興建。同時他也強調,在《蒙特勒海峽協議》的規定下,土耳其政府無法限制通過海峽的船隻所承載的貨物——即使是危險物品,土耳其政府也必須依規定給予通行——但這已經威脅到土耳其的環境安全,因此未來伊斯坦堡運河開通後,就能有一條替代的海路能有效地流進出黑海的船隻,進而分散博斯普魯斯海峽被汙染的風險。
雖然土耳其政府先前在伊斯坦堡運河興建計畫上,公開給民眾的消息有限,但隨著厄多安宣布運河招標在2019勢在必行後,包含土耳其國內以及中國、韓國的公司都摩拳擦掌等著搶標承包這項大型計畫案。
目前看來,不論土耳其的經濟狀況如何,厄多安都不會放棄伊斯坦堡運河計畫案,反而會趕在2023年前完工,讓伊斯坦堡運河成為土耳其共和國建國一百年的指標性大型公共建設。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