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的冰球外交:進擊的北極熊軍團
儘管沙皇軍隊已無法穿越時空再度出征,但現代俄羅斯人以自家最受歡迎運動之一:冰球,向鄰國或盟友推動的軟性文化擴張,仍然是現在進行式。
由俄羅斯主導的大陸冰球聯賽(Kontinental Hockey League,KHL),為了能有朝一日超越職業冰球界龍頭、也就是位於北美洲的國家冰球聯賽(National Hockey League,NHL),近年來招兵買馬,不斷提升薪資水準、擴張聯盟規模,以「世界第二大冰球聯賽」為號召,繼容納了來自波蘭、白俄羅斯、克羅埃西亞、斯洛伐克、拉脫維亞與哈薩克等東歐及中亞地區的職業冰球隊之後,再度向外擴軍。而KHL望著東方「蠢蠢欲動」的消息,也終於成真:這回選擇的不是別人,正是來自鄰國中國北京、為了國家體育發展政策而組隊,成軍僅三個月的北京崑崙鴻星隊(HC Kunlun Red Star,鴻星隊)。
▎只有四個半中國隊員的中國球隊
對於中國來說,儘管國土幅員廣大,不乏有適合冰球發展與推廣的天然環境(尤其在老母雞國土的東北與西南),但相較於其他運動,冰球向來不是中國職業運動發展上的優先項目,近年來處境別說是不那麼熱門的羽球、棒球,甚至還比近年來中國官方大力推展的美式足球來得更加低落。
資源與基層規模有限,導致球員來源不足,即使有打冰球的小球員在少年或青年層級中展露頭角,為了進一步磨練球技、提升水準,也只能在12歲(國小畢業後)或年齡甚至更小時,輾轉前往加拿大、美國、德國等地的冰球青訓學院中深造,進而留在當地發展,而讓中國本地球隊少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球員挹注——就像是本世紀初台灣棒球發展出現瓶頸(頂級聯賽接連產生影響經營延續性的重大問題,且教練及技術傳承上也遭遇斷層),小球員們為了持續進步與獲得更好待遇,而一心前往北美洲發展的縮影重現。
所以,人才外流便是不可避免的現象。近年來,中國冰球人力資源外流比較著名的例子,便不能不提宋安東。宋安東出身北京、但在10歲時便由家人帶領前往加拿大探路,並隨後分別前往美國著名冰球青訓基地勞倫斯威爾中學(Lawrenceville School)與菲利浦學院(Phillips Academy)深造,於2015年順利叩關NHL。宋安東的身體條件在NHL球員中不算非常出色,技術也尚未達到職業等級,但仍憑藉著中學時期累積與當地球員間的溝通能力、在場上展現出的成熟表現與領袖特質(長期擔任所屬球隊隊長)及技術上進一步成長的潛力,成功於競爭激烈的NHL選秀會中脫穎而出。按照NHL球隊「渴求」中國市場的程度,未來數年,宋安東有機會憑著實力與身份,成為一線隊球員。
像這樣本該成為冰球發展中承先啟後的新血,如今不僅沒有留在中國國內,甚至有可能在進入北美職業賽場後,因球隊作息而無法為國家隊效力(或甚至改披其他國戰袍),讓冰球發展受到雙重打擊,與許多中國媒體期望如同當年姚明進入NBA般「小球員留洋後前進NHL,為中國帶來冰球熱」的一廂情願完全相違背,對中國冰球來說實在不算是多錦繡的前景。
把焦點拉回鴻星隊。在沒有充足球員來源,又必須直接在聚積大量東歐豪門球隊的KHL中打怪的情況下,鴻星隊為了不在加盟首季就輸輸去被降級(沒錯,KHL有類似職業足球的升降級制度),只能由KHL方面安排迴異於聯盟中其他球隊的特殊制度,來保護這支新球隊:正常KHL球隊隊內不得登錄超過5名非本國(球隊所屬國)國籍球員,不過鴻星隊不在此限。這也讓成軍至今的該隊,球員名單中被填入了大量芬蘭、俄羅斯與加拿大籍球員,而真正與中國扯得上關係的,僅有4名擁有中國國籍的年輕球員及1名加拿大籍的華裔球員。
▎是冰球外交?還是「西瓜偎大邊」的硬道理?
有趣的是,鴻星隊這支中國冰球新旅加盟的儀式上,不僅有該隊及KHL的高級官員列席,居然連俄羅斯總統普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給請上了。
既然冰球現階段並非中國最優先發展的運動項目,為何兩國都需要出動到最高領導人?且若只是單純商業運動組織如KHL迎來新成員,且雙方官方冰球協會與體育單位都已先行互簽備忘錄,著實也沒有普丁親自出馬再現身的迫切性(過往其他國家隊伍加盟時,未見有國家領袖層級的會面)。
有些人會認為,這只是普丁拜訪北京順道路過的行程之一,但以東亞近幾季以來的緊張局勢,任何附加行程都應有其目的,這樁看似單純球隊加盟的簽約會,有其背後更深一層的意義。
過往,中國在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海拉爾等邊省城市,都成立過職業及半職業冰球隊,也曾批次性投入資源經營,部分球隊甚至還加盟先前東亞地區唯一的職業冰球聯賽:亞洲冰球聯賽(Asia League Ice Hockey,ALIH)。但數年來,實驗結果不太理想:缺乏贊助商與電視轉播夥伴、官方資源並未持續投入,加上冰球參與人口仍未達到商業水準的多重情況下,在ALIH發展的中國球隊屢屢轉賣、解散,目前僅剩一支球隊留存,並未達到中國官方對職業冰球隊協助冰球運動發展的期望。
中國方面若是為了改變這個現狀,而更改發展策略也是情有可原的。另一邊,俄羅斯在受到經濟制裁後,亟需充分使用本身文化能量來打通與鄰國之間的出路。除了稍早與日本官方之間的密切交流外,中國這個交界最廣的鄰國,自然也會是短期內拉攏的重點對象。
▎職業運動,就是經濟與政治的無限延伸
於是一切都變得合理起來。俄羅斯方面打的如意算盤是:
- 讓普丁有更多講悄悄話的機會:透過冰球及其他運動,不僅軟化了表層「擴散俄羅斯文化」的糖衣,還可藉由雙方高層在體育活動上的定期拜會,以非官方名義來交換彼此意見與增加會晤機會,打通在國際上的交流出路。
- 搶錢、搶糧:派出俄羅斯著名老將尤季諾夫(Vladimir Yurzinov)之子小尤季諾夫(Vladimir Yurzinov Jr.)協助組隊,並擔任鴻星隊首任主帥。一眾與俄羅斯冰球協會及KHL方面關係深厚的技術人員,也隨之進駐,甚至讓鴻星隊上下主要部門完全看不到任何中方人員。先不論這支球隊是否「中皮俄骨」,此舉不僅能讓KHL每季固定收入來自中國方面的龐大合作經費,以灌注聯盟財源,還可同時達到「迅速協助中國職業冰球隊增強實力」的表面目標。另一方面,「迅速將俄系訓練方法與戰術素養擴展到中國,避免NHL東來搶佔山頭」恐怕更是背後的深層戰略目的。
- 搶哥們:「藉鴻星隊的名義投入資源,開設青訓學校」不僅被陳列在雙方簽約內容中,也是KHL著眼於培養未來大量中國冰球人才庫的良好途徑之一。
中國這廂看似為「受到施捨」的一方,但除了增強冰球實力外,也想順帶獲得更多好處——而一切的思考邏輯,基本上都與接下來的北京冬季奧運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來搞冰球吧:關注度低,過往沒有任何媒體想轉播的冰球比賽,在鴻星隊加盟KHL後,已由中央電視台場場直播,試圖透過「全國轉播著名冰球聯賽」的方式,炒起冰球的熱度,進一步輔助基層冰球運動發展。
- 來養人才吧: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舉行前,中國當局將冷門項目(如棒球)以聘請整批外國團隊、或直接加盟實力強大聯賽,再輔以國家級運動會高張力、高獎勵的方式,短時間內讓數支省級球隊快速以賽養戰,讓代表隊遴選成員時至少能都有一定戰力,「先留面子、再想贏球」。這回猶如翻版,冰球肯定會是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的競技項目之一,而以冰球在全球的受歡迎程度,也一定會有不錯的曝光率。按照以上模式,作為東道主的中國,由北京先成立球隊試水溫,伺機而動。若效果不錯,2022年前KHL再新增更多中國球隊,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 來填座位吧:還記得像一顆長了鬚鬚牛奶糖的五棵松體育館嗎?這座為了應付奧運籃球比賽需求,自2008年興建至今的地標性運動場館,由於名氣不若鳥巢響亮,儘管使用率與出租率不算差,也固定會舉辦籃球賽事,但以一座綜合型運動場館而言,仍有進步空間。北京地區目前定期舉辦的職業級大型球類賽事,僅有籃球與足球,五棵松體育館成為鴻星隊主場後,不僅能提升使用率,吸引更多國際性冰球賽事在此舉行,同時也能在場館管理人才培養上達到另類的「以戰養戰」,讓更多冰球相關的本土技術人員能有機會增加經驗,從首都北京進一步擴展至全中國各地,在2022年時能成為中國冰球代表隊的堅強後盾。
看到俄羅斯與中國當局在冰球場上場下的大陣仗,在現代職業運動極度商業化(commercialism)、與社會脈動緊密結合,甚至能進一步影響政治發展的今日,再聽聽直至2016年,還有部分人士高聲喊著「政治歸政治,運動歸運動」之言,也許這段北極熊悄悄東進的消息,不僅能做為堵住如此無知之徒尊嘴的好素材,還能成為政治與運動間「你儂我儂」、長期交替合作的又一案例。
而以俄羅斯而言,除了有職業冰球可作為「開場禮砲」外,還有更多得以對外輸出的運動項目,至於能否真如普丁與俄羅斯當局所願,讓冰球成為外交破冰的秘密武器,進而展開與鄰國間在運動技術上的更多交流?未來一至兩年內,也許就能看到初步的成果了。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