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下一個「十年」:掙扎中的香港 

2016/04/11 徐子軒

電影中放著「非普」牌子的計程車。十年後的香港,會是什麼樣子? 圖/電影「十年」劇照
電影中放著「非普」牌子的計程車。十年後的香港,會是什麼樣子? 圖/電影「十年」劇照

熙來攘往的街頭,小販或推商車或擺地攤,希望能在這不景氣的年代,求得一絲溫飽。然而,法律不允許這類行為,很快地政府人員便來進行取締。註1 有民眾看不下去,包圍了取締人員,政府也隨即派出更多警力維持治安。於是雙方開始對峙,對立情勢升高,並逐漸脫序。混亂中有政府人員鳴槍示警,就此引發群眾更激烈的反抗。歷經一日武鬥,最高行政長官出面喊話,定性反對者為暴徒,政府將依法嚴懲暴行。

對於台灣人來說,直覺上像是縈繞心頭數十年的228事件,但對香港朋友來說,怎麼看都是形容大年初一、發生於旺角街頭的魚蛋革命。當然,香港特區政府不太可能如當年國民黨政權採取血腥鎮壓(駐港解放軍又是另一變數),大部分香港民眾也未如當年台灣人那樣仇視外來殖民者。這是現在的香港。

未來呢?街頭小混混的槍聲推進香港的國安惡法;絕食而亡的社運人、殉道自焚的支持者,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香港獨立;開著「非普」計程車的運轉手、賣著最後本地蛋的店老闆,他們被困在本土化與強國化之間;水泥森林金屬構造,讓城市更加異化,有感覺人們只能走向封閉,以毀滅自身達到保存自我。這是「十年」後的香港,然而真的會變成這樣嗎?

如果十年後,國安法真在香港施行,會有什麼樣的情形發生呢? 圖/電影「十年」劇照
如果十年後,國安法真在香港施行,會有什麼樣的情形發生呢? 圖/電影「十年」劇照

大事件的導火線往往都是小事件。從吃魚蛋的日常活動,到法律命令的合理性;從夭折的群眾運動,到統治階級的優越性,並混雜由語言與文化帶來的社會矛盾,以及原本應該透過制度保障,卻發現難以維持現狀的絕望,香港就在一波又一波的衝擊裡尋找自己的主體性。所有的不安其實都指向一件事,那就是政治。向中國移交主權後,香港暫時避免了一半奴隸一半自由的極端狀態,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看,香港確實具有五十年不變的自信。不過,沒人知道中國會在數年後快速崛起,使得香港陷入了另類的窘境。

此種窘境代表著香港引以為豪的制度受到挑戰,挑戰主要來自於雙方面:一是中國藉由各種社會經濟文化力量入侵,試圖改造英國留下的殖民風氣,包括自由與法治觀;一是香港本土力量覺醒抵抗新殖民,試圖要求統治者信守承諾,包括民主深化。

兩股力量的拉鋸本就足以撕裂社會,尤其是當香港正面臨著政治發展的重要關頭——這是因為港英時代的政治制度,是一種偏向監護角色(guardianship)的民主,非真正的民主制;無奈過渡後的宗主更不具民主本質,而代理人的港中政府也樂得以舊制作為保護既得利益的藉口,讓香港無法轉型。

魚蛋革命被形容為繼六七暴動後最嚴重的一次街頭運動,諷刺的是六七暴動是為了支持共產黨,五十年後的魚蛋革命則是為了反對共產黨。就強度來說,更不可同日而語,六七暴動死傷慘重,包括港警與左派份子,時間更長達數月,甚至有廣州紅衛兵擺出跨境討伐港英政府的態勢。 圖/美聯社
魚蛋革命被形容為繼六七暴動後最嚴重的一次街頭運動,諷刺的是六七暴動是為了支持共產黨,五十年後的魚蛋革命則是為了反對共產黨。就強度來說,更不可同日而語,六七暴動死傷慘重,包括港警與左派份子,時間更長達數月,甚至有廣州紅衛兵擺出跨境討伐港英政府的態勢。 圖/美聯社

進不了又退不得的狀態下,衍生出了香港獨立的口號與選項,讓北京視若毒蛇、本港噤若寒蟬。事實上,憎懼港獨證明中國習慣以中世紀的目光看待「帝國分裂」,以及對當今政治潮流的無知。不管是基於一國兩制的精神、全球化的規則,中國之於香港的主權早就不是傳統完整的概念。所謂的香港獨立並不是一個全新主權國家的產生,它爭的是自主權(autonomy)。面對中國力量的進逼,受侵蝕的香港自主權必須要找到新方法方才能維持。這個新方法便是與祖國的分裂(disjuncture)。正如前述,這種分裂並非北京大力抨擊的分離主義(separatism),而是從根本上確立一國兩制的原則不變。換句話說,北京的主權並未受到挑戰,只是反映真實的樣貌。

進一步觀之,北京政府和香港民主人士訴諸於香港的治理原則,存在根本上的差異。前者強調的是前契約的感情關係,甚至訴求前理性(pre-rational)的同胞情感;後者則希望透過社會契約,確立香港的獨立性與獨特性。港中政府則夾在其間,試圖調合兩者的矛盾,以保障菁英階級的權利與權力。其實這也不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它代表的是歐陸法式專制主義主權(後由德日繼承,現在由中俄接棒),與英格蘭資本主義主權的較量。不同的是,如今呈現在香港的是一國內部議題,使情勢益發複雜。

如果十年後,國安法真在香港施行,會有什麼樣的情形發生呢?首當其衝,是香港的民主與專制進入模糊狀態;形式上也許還會存在選舉,但行政部門將擴充自由裁量與立法。即使不是國安法而是爭議的基本法第23條完成立法,無論前者或後者,本質都指向一件事——維護中國共產黨政權統治——差別只在於後者還會用中央人民政府粉飾。

目前此類矛盾已層出不窮,從香港中聯辦「護法」部長王振民對港獨言論自由的界線,即可理解港中雙邊在法律治理上的差異鴻溝。於是統治者能依法進入緊急狀態,暫停人身保護權等各種基本法內的憲制條款。屆時,香港還是法治城市嗎?

如果十年後,香港失去了本體性,又會如何呢?

在這次街頭運動裡,民間團體本土民主前線一戰成名,亦有人掘地磚、擲垃圾桶,與警方對峙。其形象評價兩極化,或被視為暴徒、或被視為英雄,更因牽涉到該團人士參與香港立法會新界東的補選而更為複雜。未來是否能進入議會,還是繼續街頭抗爭,在在考驗該團的政治智慧,以及香港的政治走向。 圖/美聯社
在這次街頭運動裡,民間團體本土民主前線一戰成名,亦有人掘地磚、擲垃圾桶,與警方對峙。其形象評價兩極化,或被視為暴徒、或被視為英雄,更因牽涉到該團人士參與香港立法會新界東的補選而更為複雜。未來是否能進入議會,還是繼續街頭抗爭,在在考驗該團的政治智慧,以及香港的政治走向。 圖/美聯社

從前香港被稱為東方之珠,在冷戰年代是西方接觸中國的唯一方式。但冷戰結束後,由於產業分工、貿易多極化,以及地緣經濟,全球化透過臨近地域共同合作的現象更為突出,即是所謂的洲際化(continentalization),也就是主要以各大洲為分隔。它亦為地區型的「強國化」,比如在北美,由於語言共通、相似的生活習慣與風俗,使加拿大一直受到美國的文化影響。多數加拿大人收看美國電視頻道長大(包括美國電影、音樂等文化產業),導致世人很難區分美國人與加拿大人。當本港人都說起普通漢語、禁絕本土產物,甚至以法令對粵語文化做某種程度上的歧視,世人還分得清香港人的香港嗎?

這些香港人都無法回答,但卻反映在社會氛圍上,呈現了民眾不快樂的樣貌。魚蛋革命裡鳴槍的員警、擲磚的民眾,都代表著人心躁動。以最新的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為例,香港排名第72,遠遜台灣(38)、韓國(47)、新加坡(24);在亞太地區,與越南(75)、印尼(74)、中國(84)、菲律賓(90)列為同等級。報告指數計算的方式,除了客觀的GDP、預期壽命、貪腐狀況、行善等標準外,還添加主觀的民意調查,如對未來悲觀或樂觀等,這就是為何在各項經濟數據上都名列前茅的香港,卻與越南、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同級的原因。

橫亙在港中之間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歷史高度的重複性,再次見證了人類追求自由與自主的夢想,即使在逆境中,仍會不斷浮現。可悲的是,中國與香港的統治者們總希望淡化政治,或歸咎於經濟下滑,或假託至境外勢力,無法真正面對與回應民意。魚蛋革命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可以想見未來還會出現此類的都市游擊戰,而香港的執法亦將益趨嚴厲,形成難以化解的惡性循環。

十年之後,樂觀點看待,不會這麼黑暗,還是可以跳舞跑馬,還多了離岸洗錢。但基本法裡的五十年過後呢?

街頭仍有焚燒痕跡,不難想見當晚衝突的激烈。魚蛋革命裡鳴槍的員警、擲磚的民眾,都代表著人心躁動。十年之後,樂觀點看待,不會這麼黑暗,還是可以跳舞跑馬,還多了離岸洗錢。但基本法裡的五十年過後呢? 圖/作者攝於旺角
街頭仍有焚燒痕跡,不難想見當晚衝突的激烈。魚蛋革命裡鳴槍的員警、擲磚的民眾,都代表著人心躁動。十年之後,樂觀點看待,不會這麼黑暗,還是可以跳舞跑馬,還多了離岸洗錢。但基本法裡的五十年過後呢? 圖/作者攝於旺角

▎ 備註

註1:魚蛋革命源於小販叫賣,同行的社運人士被控無牌擺賣、因銷售食物而加熱、阻街三條罪。第二條罪名對台灣來說大概非常陌生,此罪出自《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意在打擊無牌烹煮或加熱食物以供出售,為的是保護市民免於食物中毒。

徐子軒

amor fati,覺得魯莽是一生至少一次、誰都不可或缺的美德;amor mundi,相信聰明人為的均衡根本難抵混沌粒沙的傾城。 ▎FB:37°C 的中國。 ▎Vlog:魯賓孫

作者文章

歐洲已經到了緊急重新武裝的時刻,準備大舉增加國防開支以因應嚴重威脅。示意圖,一名...

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2025/03/28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如何保衛歐洲(下):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的戰略部署

2025/03/28
2025年2月13日的川莫會,川普與莫迪在白宮會晤。 圖/美聯社 

MAGA + MIGA?川普與莫迪聯手的「美印一起偉大」戰略

2025/03/13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2月上旬與川普進行美日領袖會談。 圖/歐新社 

安倍不在,川普歸來:石破茂的日本能重新延續美日聯盟嗎?

2025/03/11
2025年2月18日,位於約旦首都安曼北部的杰拉什(Jerash)巴勒斯坦難民營...

約旦河「兩岸一家親」?(下):川普要求接收加薩難民,約旦能拒絕嗎?

2025/02/21
2025年2月14日,約旦民眾在首都安曼舉著約旦國旗,抗議美國川普政府要將巴勒斯...

約旦河「兩岸一家親」?(上):約旦和巴勒斯坦的恩怨分合

2025/02/21

最新文章

2025年2月亞洲最大聯合軍演「金色眼鏡蛇演習」(Exercise Cobra ...

經濟靠中國,軍事靠美國:馬來西亞求取平衡的避險翹翹板

2025/04/02
圖為堆滿貨櫃的美國洛杉磯港。 圖/法新社

美國對等關稅要來了:貿易順差創新高的台灣,會如何被影響?

2025/04/01
3月28日下午,緬甸中部發生規模7.7的大地震(震矩規模7.7、芮氏規模8.2)...

緬甸大地震:為何「前往現場報導」如此困難?

2025/03/29
歐洲已經到了緊急重新武裝的時刻,準備大舉增加國防開支以因應嚴重威脅。示意圖,一名...

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2025/03/28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如何保衛歐洲(下):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的戰略部署

2025/03/28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