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素人政治的掙扎?南韓在野勢力的山頭分裂

2015/12/16 楊虔豪

宣布退黨的安哲秀,引發韓國政壇的軒然大波。 圖/路透社
宣布退黨的安哲秀,引發韓國政壇的軒然大波。 圖/路透社

再這樣下去,大家都會死掉,須有非常性的覺悟與膽大決斷。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呼籲,卻沒得到正面答覆。再這樣下去,不用說是國會選舉,連政黨輪替的希望也沒有。我深感力量不足與應盡之責。

這是曾為南韓「政治明星」的安哲秀,在13日記者會上的沉重發言;由於與同黨的新政治民主聯盟代表(黨魁)文在寅陷入理念對立,他公開選擇退黨,並揚言將籌組能真正實現政權輪替的「新勢力」。此時,離南韓國會選舉,只剩4個月時間。

出身醫科的安哲秀,後來成為南韓代表性的電子工程專家。頂著「第三勢力」光環,他進出政界,希望締造南韓的「新政治」——拋開傳統選舉動員方式、打破既有政治人物迂腐相勾結與威權的形象、建立傾聽市民意見並直接對話與合作的機制。

但這條路並不順遂。先是2012年總統大選,在無黨無資源挹注的情況下,他選擇讓位給文在寅,與朴槿惠對決;大選後,他當選國會議員,準備籌組第三勢力,卻臨陣與在野的民主黨,共組新政治民主聯盟(新政聯),此後黨內卻陷入派系鬥爭,他與文在寅的衝突再度浮上檯面,如今黯然退場。

安哲秀批判道:

至今為止,我一直為整合在野黨與政權輪替做出選擇,總統候選人我讓步了,地方選舉前我也和在野黨整合了,但(2012年)政權輪替失敗,政治革新也一直無法實踐。國民生活無法變得更好,在野黨也無法遏阻自己『既得權力化』。

2012年總統大選,安哲秀(左)在無黨無資源挹注的情況下,選擇讓位給文在寅(右)...
2012年總統大選,安哲秀(左)在無黨無資源挹注的情況下,選擇讓位給文在寅(右)。 圖/美聯社

朴槿惠政府自就任後,施政過於專斷,強推國編歷史課本,又打壓工運勢力,引發民怨批判,但執政的新世界黨,仍維持40%以上支持率;反觀陷入內鬥的新政聯,則在25%間「上下搖擺」。隨國會選舉將至,近來「執政黨將大獲全勝」、「在野黨大選不用玩了」的意見,開始在南韓社會出現。

安哲秀抱怨文在寅獨攬黨權,不僅沒能仲裁內部紛爭,也無法為新政聯提出吸引支持者的政策與選舉目標。儘管新政聯支持率低落,文在寅聲望卻在黨內領先安哲秀與首爾市長朴元淳等人。

以政黨政治起家的文在寅,希望加強新政聯的「進步」路線,培養原本弱勢的基盤,繼而與「保守」對抗,讓選戰回歸既往的二元對決;曾標榜第三勢力的安哲秀則認為,應盡可能吸引中間選民支持,故須淡化意識形態包袱。在向文在寅提議舉行全黨大會,要求文下放權力與面對黨員共商對策而未果後,覺得已無發揮空間的安哲秀,決定退黨。

記者曾先後在採訪現場,近距離觀察兩人。文在寅富有極強的演說與煽動能力,在遊說場合,相當擅長政治語言;又因出身特戰士,給人積極與強悍的印象。相反地,安哲秀顯得謹慎內斂。他言談不多,也沒文在寅親切,話語中帶尖銳,比起強調個人主張,他抱著單純的理想,像學者一樣,層層回答與分析問題。

一位具英雄主義色彩的前人權律師,碰上性格沉著,無政治包袱,卻又懷有理想主義的工程專家,迥異的風格,已能料想會有摩擦碰撞。

相對謹慎內斂的安哲秀,言談不多,也沒文在寅親切,話語中帶尖銳,他抱著單純的理想,...
相對謹慎內斂的安哲秀,言談不多,也沒文在寅親切,話語中帶尖銳,他抱著單純的理想,像學者一樣,層層回答與分析問題。 圖/美聯社

在野黨大票倉——全羅道與光州的支持者,對文在寅持有少許戒心;一來是上次大選敗北,二來是作為「親盧武鉉」(慶尚道出身)派代表人物,全羅道選區的國會議員被排除在黨務體系外,成為「非主流」派,作為進步陣營的代表性與正統性,遭到稀釋。

今年國會議員補選,被認為是在野黨資深戰將的前法務部長千正培,打著「復原湖南(全羅道)政治」之名,宣布離開新政聯,並在光州以過半票數,擊敗新政聯推出的候選人,後來又決定組建新黨。如此結果被視作全羅道「民心轉移」的警訊,安哲秀也順勢搭上這股「轉移潮」,藉「反文在寅」發揮若干影響力。

安哲秀的離開,對新政聯衝擊在於,可能引發黨內非主流派與挺安者「同進退」。有人已表示將離開,也有人要留在黨內與文在寅「對抗」,這也讓安哲秀欲籌備的「新勢力」規模難以預測。但千正培已向安招手表示願共同合作,若成功結盟,在野陣營分裂將加劇。

據《中央日報》14日施測的民調顯示,對安哲秀退黨是否為錯誤之舉,以及新政聯分裂之責,全國與新政聯支持者的民意,呈現極大反差。但能確認的是,若在野勢力在安哲秀退黨後,仍無法有效協調並共推單一候選人,則國會選舉,新世界黨將坐收漁翁之利。

而安哲秀退黨,衝擊到新政聯,國會黨團的會議中斷,使國會年終議程與朝野協商受影響。相較於新世界黨的正常運作,帶給人安定感,新政聯的內鬥檯面化,看在不少人心中,可能更感憂慮,徒增負面印象,如何盡速收拾局面,或化危機為轉機,同時考驗著安哲秀與文在寅的政治智慧。

 圖/作者楊虔豪製圖。
圖/作者楊虔豪製圖。

 圖/作者楊虔豪製圖。
圖/作者楊虔豪製圖。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楊虔豪

定居首爾過著採訪與寫稿生活的駐韓獨立記者。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總是被誤認為是韓國學生,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目前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並將南北韓報導與評論供應給BBC中文網、公視、端傳媒等華文媒體。▎FB:韓半島新聞平台

作者文章

11月29日,一名在梨泰院慘案失去24歲女兒的父親,在靈堂悲傷痛哭。 圖/路透社

梨泰院第49天:南韓政府漠視與遺族遭受的「二次傷害」

2022/12/23
貨物連帶罷工初期,港口與貨櫃集散地即陷入癱瘓。 圖/美聯社 

南韓貨運大罷工:政府無視訴求的強制開工,司機何去何從?

2022/12/08
戴墨鏡學生接起擴音器發言「勇敢為自由奮鬥的人們,原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圖/記...

首爾「白紙運動」現場:中國留學生在封控衝擊後的思想轉變

2022/12/01
梨泰院罹難者家屬與律師,除了要求尹錫悅總統公開道歉之外,並呼籲落實真相調查與究責...

為梨泰院請命:悲泣無助的遺族…能得到合理究責嗎?

2022/11/23
圖/美聯社

你不准搭機採訪!尹錫悅排擠MBC的「媒體打壓爭議」

2022/11/11
圖/路透社

梨泰院的謊言:警察高層無視危機...誰滅證?誰卸責?

2022/11/10

最新文章

加拿大華文傳統媒體將受眾聚焦中國移民而自設紅線、加上微信耳語,中國政府的影響力逐...

中國如何操弄加拿大選舉?利用「紅色媒體」效應滲透華語社群

2023/03/27
圖為2月6日,印度國大黨示威者焚燒印度總理莫迪(右)和印度首富阿達尼(左)的肖像...

財務風暴的「印度郭董」:阿達尼集團醜聞,延燒莫迪政治危機?

2023/03/23
在烏克蘭東部的巴赫穆特,烏軍面對的敵人是相對擁有作戰經驗、兇殘的瓦格納僱傭兵集團...

瓦格納集團的兇殘之路:被普丁犧牲的送死傭兵?國際能否制裁打擊?

2023/03/23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對杜魯道的那場「訓斥」記憶猶新,加拿大人民也正高度關注...

天真杜魯道的政治風暴:中國干預選舉...加拿大只能承受?

2023/03/22
ICC向普丁祭出逮捕令,那麼要怎麼抓普丁呢?請警察逮捕?讓普丁被政變?派人去綁架...

普丁逮捕令:ICC國際刑事法院的戰爭罪通緝,要怎麼抓普丁?

2023/03/20
「入侵泰國的中國灰色生意?從泰國警紀敗壞的插曲說起。」圖為2013年的泰國反政府...

非法中資無孔不入?泰國腐敗政治與軍警的「官官相護打擊法」

2023/03/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