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退石破茂的最佳時機?美日關稅下降至15%,自民黨內部的權力風暴
「美日關稅談到15%的正面成果,但救得了石破嗎?」美國總統川普宣告美日關稅從先前的25%確定下降至15%,結果出爐後日本股市上漲,石破茂政府也以此視為正面的協議成果。然而儘管關稅有所進展,面臨參院選大敗的石破茂,自民黨內部逼退的壓力越來越強,為了緩衝黨內逼宮,石破透過「懇談會」形式試圖化解,並且在7月23日下午與三位前首相——麻生太郎、菅義偉、岸田文雄尋求協商。
但是目前的困局,石破茂要續任的機會不大,而目前已有關稅談判的成果,以此為契機或許設定在8月底的自民黨兩院議員總會上宣告辭職,對石破茂而言會是相對比較好的退場方式。也因此在23日石的日本新聞報導,就傳出石破有意在8月底宣告辭退的最終判斷。
(7月23日下午更新:石破茂否認媒體報導的辭職說法,目前仍會續任。)
▌美日關稅談判:從25%下降至15%
美國總統川普在7月22日(日本時間23日上午)於 Truth Social 上宣告,美日對等關稅確定為15%,並且日本將會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同時開放汽車、稻米和其他農產品市場。川普表示「美國將獲得90%的利潤,並創造出數十萬個就業機會」,
儘管目前只有川普個人的發言、白宮尚未正式發出聲明,但消息已經同步由日本政府證實。日本首相石破茂在23日上午表示,日美協議已經達成;先前美國開出的25%關稅,在這一次大幅下降到15%,對此石破茂也強調:「15%關稅是對美貿易順差國家當中,最低的稅率數字。」對於日本來說,這確實可以說是關稅風暴裡的正面進展。
正面效益也直接反映在日本股市上。在日美達成協議後,由於市場預期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會減輕,買盤湧向汽車製造商等出口相關股票;原先對日本進口車的25%關稅,也下降爲12.5%(加上原有的2.5%關稅,汽車總關稅率為15%),汽車大廠如TOYOTA、HONDA、日產、三菱、馬自達、SUBARU等皆全數帶動上漲。23日的日經平均股價大幅上漲,一度突破1200點,東證股價指數(TOPIX)上漲88.23點,達到2924.42點。
在談判中的重點汽車產業之外,稻米和農產品本來也是美日談判的一大關鍵。石破茂表示,美國將在現有「最低限度進口」(Minimum Access)機制框架內,考量日本稻米供需狀況,實質擴大稻米進口比例,強調「協議內容不包含任何犧牲農業的部分」。
另一項保證則是針對涉及經濟安全保障的重要物資,包括半導體、醫藥品等項目,美國向日本保證即使未來針對此項目課徵關稅,「日本也不會受到比其他國家更差的待遇」。
整體而言,石破茂政府將這次美日關稅談判視為成功的結果,主責對美談判的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在經過前後8輪的談判後,最後一次(7月21日出發華盛頓)歷時70分鐘的協商,最終達成15%結果。赤澤亮正隨即在X帳號上發文:「任務完成」(任務完了)。
然而《NHK》也指出了日本市場面的擔憂,雖然當前看起來關稅的不確定性消退、日銀可能提早升息,但由於近期自民黨政權在參議院大敗後,未來政權運作的穩定性增添變數,還是可能導致市場出現劇烈波動。
▌關稅有正面進展,但逼退石破茂的壓力增強,將在8月底前「宣告辭退」
長期執政的自民黨,面臨自公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皆未過半的政治危機。7月20日參院選大敗的責任,都指向了首相石破茂,儘管石破在第一時間仍強硬表態「堅持崗位、絕不辭職」,彈是黨內要求石破茂下台的聲浪已勢不可擋。
石破茂在今天23日下午將與自民黨內大老——麻生太郎、菅義偉、岸田文雄三人會面。雖然同是黨內人士,但現任首相與另外三位前首相齊聚一堂商討的場面,在日本政治史上也屬罕見,因此當這個會面消息公開後,外界研判石破茂仍有意尋求黨內大老的支持,只是目前的狀況恐怕是非辭不可了。
日美關稅確定的7月23日上午,石破茂也同時透露了新動向:是否辭職將會在8月底前宣告「最終判斷」。
石破之所以堅持不為敗選的責任辭職,提出的理由是當前國政混亂、又面臨關稅談判的變數,首要任務應該是穩定局面,不宜貿然辭職。然而這個說法不僅沒有說服自民黨內部,民調支持率也持續低迷;《讀賣新聞》在7月22日公布的選後調查,自民黨的政黨支持率跌到19%的最低數字,雖然比起其他在野陣營還是相對高(國民民主黨11%、參政黨12%、立憲民主黨8%、公明黨4%),但衰退趨勢並未止血。同時對石破茂內閣的支持率為22%,低於之前岸田文雄內閣的23%,刷新最低記錄。
自民黨內部的壓力,有來自黨內舊安倍派的中堅世代、年輕議員的反彈,還有茨城縣、栃木縣等部分的地方黨組織(支部聯合會),以書面署名的形式,直接要求石破茂辭去黨總裁職務或改組黨高層幹部。
面對排山倒海的逼宮,石破茂一面與麻生太郎、菅義偉、岸田文雄尋求協商,另一面透過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召開「懇談會」,與參眾兩院的自民黨議員溝通協調,承諾將會提出檢討策略,以此來安撫和緩衝黨內的逼宮。
「懇談會」是自民黨內的大型會議,參加者為黨內所屬的參眾兩院國會議員,但懇談會是屬於意見溝通的交流平台性質,並沒有決議權或黨內制度的約束力。在自民黨的政治環境來說,懇談會的功能就類似於壓力閥,面對黨內的強烈不滿或壓力時,得以舒緩的一種手段。
石破的懇談會策略,應是針對黨內有派系連署提出,要盡速召開有決議權的「兩院議員總會」(只要自民黨內議員超過3分之1以上提出,就必須召開)。「兩院議員總會」具有決議權,透過這個總會就有機會逼使石破茂下台。就此形勢來看,加上石破要與三位黨內的前首相會面,判斷石破茂仍在試圖爭取時間緩衝壓力。
諷刺的是,石破茂現今的堅持,反而變成打到自己的回力鏢。先前《轉角國際》專文〈自民黨的參院選大敗:迎向政治多黨化時代的轉捩點?石破茂難以逆轉的政治困局〉中,提及安倍晉三在2007年的參議院大敗後堅決不辭,當時的石破茂就跳出來反對,直言批判安倍應負起敗選的政治責任,要求安倍立刻辭職下台。如今石破茂當上了首相,面對參眾兩院的連續大敗仍文風不動——這下就被輿論諷刺,石破茂被來自過去的回力鏢打中。
不過自民黨內也憂心,就算石破茂迅速辭職,自民黨總裁重新選舉,但是在議會不過半的情形下,無法100%確保下一任自民黨總裁就能順利成為日本首相。因此就算石破要退,自民黨也需要時間和其他在野陣營斡旋;但細節如何抵定、下一步的明確動向,仍要觀察石破在23日下午,與三位大老的商議結果。日本的政治分析推測,石破茂要續任的機會不大,而目前已有關稅談判的成果,以此為契機,或許設定在8月29日的兩院議員總會上宣告辭職,會是相對比較好的退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