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在你動手打老婆之前?哥倫比亞「家暴男熱線」的社會實驗

2022/01/03 轉角說

孤獨與男性情緒危機的示意圖。 圖/影集《毒梟》的網路迷因圖
孤獨與男性情緒危機的示意圖。 圖/影集《毒梟》的網路迷因圖

「如果有人傾聽的話,『家暴男』們是否就可以不要變成家暴男?」籠罩世界的COVD-19疫情兩年至今已造成全球2億8,000萬人感染、540萬人喪命,但在一波接一波的封城封鎖中,人類社會原本種種的黑暗陰影——例如親密伴侶之間的「家暴問題」——也隨著這場世紀大疫而劇烈翻倍。鑑此,在南美大國哥倫比亞的首都波哥大,一群新生代的社會工作者也與政府緊急合作,針對疫情期間直接飆升的家暴犯罪,啟動了一項頗受熱議的社會實驗:他們成立了一個專業的諮詢熱線,但服務的卻是僅限男性的「家暴男」救援,希望能在情緒危機爆炸成暴力行為之前,阻止下一場親密暴力的悲劇?

在全球疫情期間,因為經濟崩潰、封城限制...等環境因素的助長,世界各國都出現了防疫期間家暴案大增的社會現象。以哥倫比亞為例,在2020年疫情封城期間,首都大圈的家暴通報熱線就因出現「通報量暴增200倍以上」而癱瘓斷線。而類似狀況也出現在世界各地,是疫禍兩年期間各國社會的「隱形殺手」。

針對隨病毒同步蔓延的家暴問題,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市府卻從2020年12月開始,特別贊助了一項特殊的實驗性社會對策——波哥大特別增設了一支「男性施暴者專用」的《冷靜專線》(Linea Calma),試圖在暴力行為發生之前,輔導、轉移、甚至控制這股「失控戾氣」。

這批由專業社工與諮商師所組成的「家暴男熱線」,一開始只是小規模實驗,由市府出錢在社群網站上打公益廣告,呼籲「任何遭遇情緒危機的男性,都可以在行為失控之前,尋求免費的電話諮商與援助」。沒想到本來以為沒多少人會回應的熱線電話竟很快爆滿,社會的接受度與男性求助者的需求遠高於預期,因此整個專線團隊的規模與輪值時間也不斷擴大,波哥大首都圈酒吧與餐廳的男廁,也都開始張貼《冷靜專線》的貼紙,甚至在電視廣告、街頭上開始出現市府主動派發的廣告傳單。

「我們策畫《家暴男熱線》的想法其實已經討論了很久。」主持計畫的塞佩達(Maria Fernanda Cepeda Anaya),在德國《明鏡周刊》的專訪中如此表示:「直到疫情封城引爆的緊急狀況,才促使這項計畫搶快上路。」

塞佩達表示:家暴求救熱線是每一個現代國家都有的配置,但主流的系統邏輯都是針對「受暴者」或「婦幼女性」所設計,鮮少有人著重於「加害行為者」的威脅排除,因此這個實驗計畫才會鎖定男性為主要呼籲對象,透過宣傳在男性心中植入一個「情緒失控的防火線機制」,讓大家認知到自己的暴力衝動很可能代表著情緒危機已近潰堤——如果此時你願意退一小步稍微喘口氣,甚至主動撥通熱線電話尋求專業協助,

「...你的家庭可能就不致破碎、親密關係的信任也可以避免崩解...甚至你或你親密伴侶的身體與生命,也不用因為錯誤的失控,而被無法修復的永遠傷害。」

孤獨與男性情緒危機的示意圖。 圖/影集《毒梟》的網路迷因圖
孤獨與男性情緒危機的示意圖。 圖/影集《毒梟》的網路迷因圖

不過波哥大的《家暴男熱線》,也並非一開始就一帆風順,除了幾乎全新的經驗累積與資源不足問題,來自激進派與保守派的不同反對意見,也讓實驗起初飽受批評。

像是哥倫比亞的保守派就痛罵《家暴男熱線》的計畫,是先射箭再畫靶、暗藏「仇男設定」,因為家庭暴力的「不絕對全是男性的施暴」,怎麼可以只針對男性?甚至標籤化「家暴男」的刻板印象?此外,還有更甚者亦攻擊這項援助計劃,是意圖要鼓吹男性陰柔化的「女性主義者陰謀」。

另一方面,在哥倫比亞的基進女性主義社群裡,也有更多反對質疑著「援助家暴男」的結構謬誤——他們認為,《家暴男熱線》的實驗計畫不僅分散了對於婦幼受害者的支援能量,其任務的設定與推廣宣傳,亦有暗示合理化「施暴者也『一樣是』被害者」的錯誤邏輯?

但除了上述這些少數反對意見外,波哥大市府、市民、甚至是直接應對《家暴男熱線》的輔導專家,卻都對這進行了一年多的「社會實驗」表達了支持與樂觀的情緒;同時,主持計畫的塞佩達也對「為何要針對家暴男?」有著相當清楚的設定解釋。

「在我們設定這條冷靜專線之前,首先進行了很深入的問題研究——在哥倫比亞,81%的家暴案件,都是以男性為施暴者所發起,最常見的暴力動機依序:大男人主義、爭風吃醋、以及實際存在或是施暴自己疑心生暗鬼的不忠出軌。」

塞佩達對《明鏡周刊》表示:在分析案例分佈後,團隊發現波哥大首都圈的家暴犯罪,有極高的比例源自於父系社會的大男人主義,「我們的社會期待男性能拿下主宰性的社會地位...但社會期待與個人現實的落差,卻往往也會對男性個人帶來極大的壓力與情緒崩潰點。」

此外,相比於以女性與婦幼為主、體系與資源應對都較成熟的受害者援助,拉美各國對於「男性施暴者」作為主要衝突來源的預警、協助與輔導資源,卻幾乎沒有可參照的前例——正也因此,塞佩達的團隊才會反其道而行,以「在鑄下大錯之前拉人一把」為目的,開通這條《家暴男熱線》。

孤獨與男性情緒危機的示意圖。 圖/影集《毒梟》的網路迷因圖
孤獨與男性情緒危機的示意圖。 圖/影集《毒梟》的網路迷因圖

一開始,《家暴男熱線》的計畫只得到反對派的訕笑,大家原以為:「會腦充血到動手攻擊伴侶、妻小的男性,怎可能在衝動狀態下還記得要『打電話向陌生人求救』?」但一年下來的結果,卻證明了《家暴男熱線》的社會需求遠比你我想像中的更高——塞佩達的熱線接到了將近4,000例求助個案,到了社會都認可這條專線的後期,10條預設的電話專線更常常爆滿,這還只是首都波哥大地區、10人團隊輪班、因資源有限每天只能開通支援到晚間10點半的所能支應的「能量上限」。

在撥通求助熱線的危機男子中,最大宗的來電對象是18~25歲的男性,其次則是41~55歲的族群;絕大多數的求助者,生活水準都是中產或中下階級。這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族群佔首都人口的最大比例,另一方面則是極窮或極富的M型兩段,並不需要、或根本無資源餘力撥通這條求助專線——之中,超過90%的來電者都是處於「情緒危機的崩潰邊緣、可還沒真的動手施暴者」,他們尚能夠依照文宣廣告上的資訊來判斷自己正接近失控,但並不總是都明白該怎樣面對即將爆發的情緒風暴。

冷靜熱線成立之前,社工學界都知道的「大男人文化」是造成衝突的主要原因。沒想到在接起一通通點話、聆聽一個個故事後,團隊才更驚訝於男性壓抑問題竟已如此嚴重:

「在我們的社會文化裡,大男人主義是根深蒂固的問題,男性傳統上被要求著服膺於『陽剛』形象——男人有淚不輕彈、男兒有苦腹裡吞...於是,作為男性,你的外顯情緒只被准許展現『憤怒』與『侵略性』。但這些特質往往更容易越界,並以暴力形式為失控的表達,最後這股無從抒發的情緒壓力要不是傷害別人、要不就是傷害自己。」

塞佩達表示:在熱線協助的數千個案中,超過75%的求助者都表達了「自己很希望能更好地控管與抒發情緒...但卻不知道該怎麼作」;不過卻也有56%的求助者以為「真男人就該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個人的情緒不應該、也不需要依賴別人幫助」。

但最誇張的是,絕大部分的求助者都坦承:自己從來不曾與熱線以外的其他人討論過自己正遭遇的情緒危機——他們都說希望和朋友們聊聊,但超過90%的受訪者後來卻又表示,這種朋友互助幾乎無效,男性朋友們的語言交流要不就是講政治、要不就是聊足球,社會上的人際習慣很難有效支援這種傳統上被認為是「私密問題」的情緒危機。

「發動熱線的最重要任務是:我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正常化』面對並釋放男性的各種情緒——只要你願意說,我們就願意聽,不管你是傷心、孤單、覺得受傷、覺得被遺棄、是嫉妒或者是憤怒...任何感覺都可以。任何人處於情緒危機時,只要肯聊,我們就一起聊聊吧,一小時、兩小時、只要你想我們可以一直聊下去,甚至我們有些個案開始1個星期打給我們5次,因為他們真的太過孤單而找不到親友支持。」

孤獨與男性情緒危機的示意圖。 圖/影集《毒梟》的網路迷因圖
孤獨與男性情緒危機的示意圖。 圖/影集《毒梟》的網路迷因圖

「當然,數百年累積的大男人社會,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被幾通電話給擊碎——不過雖然無法直接解決社會的結構問題,《冷靜專線》的出現卻仍能慢慢發展出一個替代性的『情緒教育網路』。」塞佩達說:「我們會主動記錄個案的故事,並輔導求助者參與情緒控管的視訊諮商課程,其最終的目的是要重新幫助男性了解自己的情感與情緒,重新學習如何溝通與抒發,進而破除性別主義的刻板枷鎖、瞭解到自己只需要成為自己,而不需要硬是滿足於社會對於『真男人』的陳舊想像。」

事實上,《家暴男熱線》與其他輔導熱線不一樣的地方,是其互動「並非匿名」——所有的來電求助者都需要提出自己的姓名、身分證字號、所在地與聯絡方式。這種「實名制」的互動要求,一部分是為了回應法律與社會對於家暴犯罪的疑慮,也能在極端狀態下救援求助者想不開;但另一部分則是整個實驗的「後續追蹤研究」性質。

以法律問題來說,儘管90%的來電者都還沒有施暴,但仍有少部分個案是在「動手打伴侶後」才懊悔地打電話來求助諮商——在後者狀況中,《家暴男熱線》則會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一方面要緊急與警方聯繫確認被施暴者的安全狀況,二方面則得要求或說服「施暴來電者」主動向警方自首報案,熱線端則會出動前線援助主,陪同當事人在「冷靜無攻擊性」後,一起到警局投案。

雖然這種「實名制求助」的制度要求,難免會給人一種請君入甕的疑慮,但這是《家暴男熱線》在權衡各種現實之後的必要規定。不過出乎外界意料的是,實際上打通熱線的求助男性,絕大多數人都理解並同意實名登記,「男性求助的需求比我們預想得更高...很多人其實是真的很需要幫忙、但不知道該怎麼改變自己。」

雖然波哥大的《家暴男熱線》收到了很正向的回饋,對於日後的政策資料也有很大的幫助。但在當前的狀況裡,這特別的社會實驗仍有明顯的資源限制。譬如說受限於社工資源與人力網路不足的問題,熱線目前每日只能運作到晚間10點30分,但家暴事件與情緒危機的高風險時段其實是深夜與清晨,因此要如何回應這段空窗期?在家暴案大增、婦幼與女性支援專線都快崩潰吃緊的現在,要為「輔導家暴男」分配多少資源?種種權衡也留下不少待解難題。

「不過這個工作真的很有意義。因為熱線的援助網路不只存在於打通電話的那段時間,團隊的社工也會一直與這些求助個案保持穩定聯繫,我們會定期回撥給他們、問候看他們接受諮詢課程後的生活狀況。而我們收到的回饋也令人非常振奮——我們發現個案的性別暴力傾向不僅顯著大減,包括個人用藥、家庭互動、甚至是親密伴侶關係,普遍都能在輔導過後得到明顯改善。」

塞佩達說:「這讓團隊的大家對於這項任務更有信心,也更證明情緒管理與情感教育,才是破除社會壓迫結構的關鍵之力。」

 圖/影集《毒梟》的網路迷因圖
圖/影集《毒梟》的網路迷因圖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作者文章

美國國務院將祭出史上第一次制裁,禁止對以色列國防軍的一支「猶大勝利營」提供援助。...

「猶大勝利營」是誰?史上首次被美國點名制裁的「哈雷迪」專屬部隊

2024/04/23
圖/Return to Nature Funeral Home IG、美聯社

疫情下的火葬詐欺:棄置190具遺體、偽造骨灰,美國殯葬夫妻檔被控重罪

2024/04/17
莫斯科克洛庫斯音樂廳22日遭恐怖攻擊,圖為大火燒過的音樂廳內部。 圖/美聯社

莫斯科IS-K恐攻案Q&A(一):伊斯蘭國為何針對俄羅斯?

2024/03/29
莫斯科IS-K恐攻案發生在俄羅斯大選之後,讓普丁政府顏面盡失,俄羅斯與中亞極端組...

莫斯科IS-K恐攻案Q&A(二):俄羅斯與中亞極端組織的恩怨?

2024/03/29
黃惠貞的建議,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描寫納粹相關的書籍,一起去理解納粹的行為,「那...

如果青少年愛上希特勒?高中教師的教育現場觀察

2024/03/08
製圖/現流冊店

講座後記/飛機上的救命學:羽田機場日航事故的調查與啟示

2024/03/07

最新文章

4月19日韓國總理韓悳洙表示將調整醫改方案,然而大韓醫師協會不滿內容,4月20日...

【Daily Podcast】中國廣東暴雨洪災已知4死10失蹤/韓國醫師大罷工持續,政府調整醫改方案遭醫協拒絕

2024/04/23
4月22日,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航拍內澇中的浛洸鎮。 圖/中新社

中國廣東「百年一遇」暴雨洪災:已知4死10失蹤,豪雨仍在持續

2024/04/23
圖/美聯社、GoFundMe

【Daily Podcast】雪梨購物中心刺傷事件,38歲母親重傷捨命救下愛女/中國網紅「Thurman貓一杯」造假事件

2024/04/22
一面插在橄欖山上的以色列國旗,與阿克薩清真寺大院和耶路撒冷對望。4月18日至19...

【Daily Podcast】伊朗遭空襲,美國指稱「以色列飛彈攻擊」/加薩婦女緊抱姪女遺體照片,獲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

2024/04/19
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年度照片」得獎作品,拍攝下一名加薩女性緊摟被飛彈炸死的...

巴勒斯坦聖殤像:加薩女人捧外甥女遺體,獲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

2024/04/19
圖/歐新社

【Daily Podcast】阿聯歷經75年來最嚴重暴雨,「人工增雨釀禍」質疑出現/全球疫情趨緩後,家暴通報情形有改善嗎?

2024/04/1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