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聯合新聞網 轉角說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半世紀以來日本靈異熱潮下的時代產物,也反映了不同年代的社會集體心靈與深層焦慮。 圖...

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2025年7月5日會發生大災難?」被認為成功預言311震災而引爆熱議話題的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因為其著作《我所看見的未來》2021年完全版中,提到「真正的大災難在2025年7月」,近期又引發另一波話題熱潮,甚至造成了許多輿論焦慮。現年70歲的龍樹諒,雖然在6月中旬透過新出的自傳強調,其「預知夢」想傳達的是提高防災意識、避免恐慌,但《我所看見的未來》的東亞現象級影響,似乎已脫離了作者能掌控的範圍。

▌請收聽下方連結: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日本1970年代以來的「神秘學熱潮」,懸疑恐怖、靈異怪談、神秘預言等題材,是許多漫畫和小說創作的熱門類型。而在龍樹諒出道的時候,正好接近日本作家五島勉《諾斯特拉達姆斯的大預言》發行之時,預言「1999年7月恐怖大王降臨」的人類末日。從五島勉到龍樹諒,可以說是半世紀以來日本靈異熱潮下的時代產物,也反映了不同年代的社會集體心靈與深層焦慮。

2025年6月30日,日本東京的書店陳列《我所看見的未來 完全版》。最上方的廣告文寫著:「令和的神秘學熱潮?」並提到了本書在TikTok上的話題流行。 圖/路透...

▌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

龍樹諒(たつき諒)出生於1954年神奈川縣橫濱市,是從1975年開始出道活動的女性漫畫家。龍樹諒早年活躍的舞台,是1974年創刊的女性向漫畫雜誌《月刊公主》(月刊プリンセス),多以單篇漫畫發表的形式,主題包括少女漫畫、愛情、以及怪談恐怖等類型。根據龍樹諒自己的說法,大約從1978年開始,會將自己的夢境記錄下來,而後這個「夢日記」也成為漫畫創作的靈感來源、以及日後《我所看見的未來》的來源依據。

《我所看見的未來》是一部龍樹諒的作品集,其中〈夢的訊息〉是1995年在《schola》雜誌9月號所發表的單篇漫畫,另一篇〈我所看見的未來〉則是1996年朝日SONORAMA出版社的雜誌《真實的恐怖故事》(ほんとにあった怖い話)上的作品,兩篇都是關於龍樹諒夢境日記、預知夢的主題。本書在1999年7月集結成冊出版;在此處,讀者可以先記下「1999年7月」這個時間點。

龍樹諒在漫畫中描繪自己偶爾會有「預知夢」的不可思議體驗,有時會預知到生活周遭的小事、甚至是新聞事件的發生。之中對後來影響最大的是關於「日本會有大海嘯」的夢境,不過在原本的漫畫中,龍樹諒夢境裡發生的季節是夏天,除此之外並沒有直接在漫畫裡談到具體的年份和日期。而《我所看見的未來》截稿之時,龍樹諒夢見了「2011年3月」這個訊息,考量出版在即的急迫性,於是在封面圖中加上「大災難是在2011年3月」 (大災害は2011年3月)字樣。

根據龍樹諒事後所說,當時也不曉得這跟大海嘯的夢境有沒有關係,但覺得可能是重要的訊息,就在最後趕緊添加上去;不過在1999年出版當時,並沒有因此引發太多話題或關注。

直到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震災發生,時隔多年之後《我所看見的未來》才被人提及,發現原來早在1999年就有人預言這場大災難,只是當時《我所看見的未來》已經絕版、龍樹諒也早就從漫畫家身份引退,頓時更讓龍樹諒的預知夢增添神祕色彩。

圖/轉角國際翻攝《私が見た未来》

《我所看見的未來》的熱潮,出現了在網路上高價徵求絕版書的盛況,也有人假冒龍樹諒的名義,在網路上散播所謂的「預言」。都市傳說的形成,後來也對龍樹諒造成困擾,直到2021年龍樹諒接受飛鳥新社的出版計畫,決定再版《我所看見的未來》,並且在書中新增龍樹諒的解讀與後記,以重新向大眾解釋這個夢境日記的來龍去脈。

2021年10月,《我所看見的未來 完全版》(以下簡稱「完全版」)正式發售。然而再度讓世人詫異的,是在新出的「完全版」書腰上大大寫著:「真正的大災難在2025年7月」(本当の大災難は2025年7月にやってくる)。

龍樹諒在「完全版」中表示,當年夢到的大海嘯並非311震災,而是和另一個夢見的「2025年7月」有關。在這個災難夢境裡,「日本南方太平洋將會發生異變、海水高漲,發生巨大的海嘯侵襲」。龍樹諒隱約知道「2025年7月」的時間點,但沒有具體的日期,不過由於龍樹諒是在2021年7月5日記下這個夢境,於是被人解讀成「2025年7月5日」將會是災難發生的時間。

對於許多日本讀者而言,已經認定龍樹諒預知了311震災,所以當「完全版」發行後,也跟著相信「2025年7月5日」可能就是下一個大災難。不過龍樹諒或許也沒想到,整個事情的走向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超過了龍樹諒能夠掌控的範圍——隨著「預言日」的逼近,越來越多人感到擔憂害怕,甚至認真考慮是否要避難等話題層出不窮。加上從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2023加薩戰爭、以及各種國際局勢動盪和政治撕裂極化,在在升高了對「末日感受」的焦慮。

對此,龍樹諒又在2025年6月出版了自傳《天使的遺言》(由日本文芸社出版),書中強調「夢見的日期,並不等於事件發生的日期」,解釋在「完全版」發行時寫的「真正的大災難在2025年7月」一語被過度詮釋,自己真正想傳達的是讓大眾提高防災意識,而不是造謠假資訊。龍樹諒還在《天使的遺言》強調,社會大眾面對災難的可能性,應當參考專家意見、採取適當的行動與準備。

圖/轉角國際翻攝《私が見た未来》

▌回到1999年7月,說好的「恐怖大王」呢?

前文提到,《我所看見的未來》初版是在1999年7月。這個時間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本來這是另一個末日預言將要應驗的日期——「1999年7月,恐怖大王將從天而降,全人類都會滅亡。」

這是來自日本更早的預言:《諾斯特拉達姆斯的大預言》,始於日本作家五島勉,將16世紀占星士諾斯特拉達姆斯(Michel Nostradamus)的預言著作《百詩集》,重新翻譯介紹、並予以延伸解釋的創作。1973年出版了第一部,書中寫了「1999年7月,恐怖大王從天而降」的人類末日,沒想到隨著書系的熱賣,「1999人類滅亡說」也大為流行,形成日本的平成年間,社會集體的精神世界一景。

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初版的1999年7月,也正是在這個末日預言風潮下的商品。只是當年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然而回顧龍樹諒的成長背景,也可以發現五島勉《諾斯特拉達姆斯的大預言》問世的1973年,也就是龍樹諒成長、之後出道當漫畫家的年代。

五島勉已於2020年7月21日病逝,享壽90歲。

晚年的五島勉曾被問到在當初1999年7月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五島勉的回答是:「沒特別做什麼,跟平常一樣。因為末日說不定也不會來嘛。」五島勉認為,靠著人類的積極努力,應可避免重蹈覆轍,尤其是戰爭與破壞環境的毀滅之途。

延伸閱讀:〈恐怖大王的滅世預言:掀起末日狂潮的作家五島勉逝世〉

《諾斯特拉達姆斯的大預言》:1973年出版後,接下來將近數十年間,所謂的恐怖大王降臨末日,就成為昭和到平成的世紀末陰影。

▌神秘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五島勉和龍樹諒身處的1970年代,正是「神秘學熱潮」(オカルトブーム)盛行的時代。神秘學(Occult / オカルト)在日本的流行,粗略的追溯可以往前找到江戶、明治的各種怪談夜話,以及東西洋科學引進後的社會現象。戰後日本隨著復興重建、經濟起飛後的社會改變,各種超自然現象、超能力、靈異說法、乃至於UFO等話題也隨著娛樂媒體的推播而流行。一般將1970年代視為日本神祕學熱潮的第一次盛期,其代表現象就是五島勉的《諾斯特拉達姆斯的大預言》。

時至80年代與90年代,這股靈異熱潮不僅沒有消退,反而還持續在大眾娛樂中佔有一席之地。日本的電視節目中,也多的是追蹤都市傳說或靈能者故事,而伴隨著這種熱潮,同時卻是平成初期在泡沫經濟崩壞前的高峰、以及緊接而來的集體崩落喪失感。(參照閱讀:〈《幽遊白書》30年:冨樫義博與群魔亂舞的平成靈異物語〉

姑且不論龍樹諒的預言是否會應驗,從其成長與漫畫創作的年代而言,可以看到龍樹諒是浸泡在神秘學熱潮下的漫畫家,正因為市場的需求,而有了可以發揮創作的舞台空間,在某種層面上也是時代的產物。

2025年6月30日,日本東京的書店在《我所看見的未來》書架上寫著:「信不信由你,不過平常就做好防災準備是最好不過了。」 圖/路透社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深度專欄 重磅廣播 日本 漫畫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