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erzer vs. Kershaw:大聯盟至尊對決,球迷的青春回憶錄

Johnny Hsu
Scherzer vs. Kershaw:年紀越來越長的兩名當代巨投,能繼續在投手丘上用他們再熟悉不過的動作料理打者幾次呢? 圖/美聯社、法新社

美國時間8月8日,台灣好手鄧愷威在美西時間晚間7:15分於舊金山巨人主場Oracle Park進行的比賽裡以中繼投手身分登場,最終以五局無失分的好表現拿下生涯首勝,也成為自2019年的王維中以來首位能在大聯盟拿下勝投的台灣球員。

另一邊,洛杉磯道奇與多倫多藍鳥之戰在華氏78度(約攝氏25.6度)的宜人溫度裡交手,這也是場兩個分區第一正面對決的好戲。這場賽事吸引了53,825名觀眾入場,最終由主場球隊道奇以5:1拿下勝利,持續鞏固自己在國聯西區的領先位置。

這場看似一場再平凡不過的例行賽,兩隊端出的先發投手卻不平凡,因為這兩隊的先發投手都是當代的活傳奇:道奇推出的是當代最佳左投克蕭(Clayton Kershaw,以下簡稱Kershaw)、藍鳥則是推出三振機器薛澤(Max Scherzer,以下簡稱Scherzer),這兩名分別「高齡」37與41歲的老將都投滿了六局,最終由只掉一分的Kershaw佔了上風拿下勝投,失掉兩分的Scherzer則吞下了一場苦澀的敗仗。

無論是現場觀眾、守在電視機前的球迷、或者像是我雖無緣收看直播但比賽結束後就趕緊找兩人對決的精華片段的情迷,相信都有種「看一次少一次」的惆悵感。近年大小傷勢纏身且年紀越來越長的兩名當代巨投,能繼續在投手丘上用他們再熟悉不過的動作料理打者幾次呢?

記得Scherzer剛出道的時候,我對這名出手姿勢特殊帶有側投味道、雙瞳不同顏色的投手印象是「球速怎麼那麼快」。我的大聯盟觀賽啟蒙與許多台灣球迷一樣,來自於會跟著「投一休四」的王建民時期,那時候還有所謂的「早餐店打線」,意思是連早餐店的店員都背得出洋基的先發九人。那時候球速可以飆上95英里(時速約152.89公里)的投手不算多數,是先發投手更是稀少。

但Scherzer顛覆了我的想像,身為先發投手的他有著一手火球,要Scherzer飆上100英里(時速約160.93公里)並非難事。此外,他三振完打者後總會在投手丘附近踱步,這個特殊的習慣彷彿在跟打者說「這是我的地盤」,那種霸氣讓我對Scherzer產生一種莫名的好感。

我對Kershaw的印象則是「面無表情的殺手」。Kershaw剛出道時他的隊友有台灣人熟悉的郭泓志、胡金龍。還記得郭泓志上次受邀回道奇開球時,看見Kershaw在熱身時開心地喊著他的綽號「Kersh」,不難看出他們的好交情,彷彿郭泓志鎮守道奇後防、幫先發投手守下一場又一場勝利是昨天發生的事。年輕時候的Kershaw速球也可以輕鬆丟上95英里,搭配他那顆彷彿「從二樓掉下來」的極品曲球(老棒球迷可能會用「玉山大曲」來稱呼這顆曲球)讓Kershaw三振如喝水般輕鬆,我打電玩《MLB 2K》系列的時候也很喜歡用他的速球搭配曲球來料理打者,最後再放上郭泓志來收尾。

一直以來,Kershaw就像是道奇先發的精神領袖,他從少年王牌到轉變為火炬傳承者,但只要看見那位身穿22號的左投登場我們就會先為對手默哀三秒:今天又要有好幾名打者要吞下三振。Scherzer則是接下了老虎王牌的火炬,接著到年輕的國民成為不動王牌、並且與隊友們一起拿下了不可思議的隊史首冠,同時他「逆齡成長」,越老越強、能三振又能吃局數成為他的正字標記。如果無法跟到他們倆的直播,我就會和其他球迷一樣找他們的先發精華來看,再搭配一些對方打者賽後訪問時一次又一次地講出「Kershaw的曲球好噁心」、「Scherzer的滑球根本打不到」的影片來滿足自己。

但時間終究追上了他們,我們逐漸看見這兩名王牌投手的衰退。Kershaw後期被台灣球迷稱為「院長」(意思是常常進傷兵名單),每年都必須在受傷名單裡面躺一陣子,看見他無法出賽反而變成日常。Scherzer不再是那可以動輒一年投超過200局的耐操投手,每年也開始會在傷兵名單裡度過幾天。過往熟悉的日常不再,也讓我感覺到「原來超人也會老」,於是我開始關注他們季後會不會宣布退休,當他們確定還會繼續投球的時候我鬆了口氣,彷彿自己不願跟青春告別。

Kershaw後期被台灣球迷稱為「院長」(意思是常常進傷兵名單),每年都必須在受傷名單裡面躺一陣子,看見他無法出賽反而變成日常。 圖/路透社

Scherzer不再是那可以動輒一年投超過200局的耐操投手,每年也開始會在傷兵名單裡度過幾天。 圖/美聯社

幸運的是,我們迎來了這兩名待退老將至尊對決的一天。

這場由兩名生涯皆累積超過3,000次三振投手領銜主演的頂尖對決,在1980年代曾經發生過20次,但在那之後只發生過四次,Scherzer就參與了其中兩次。

這兩名準名人堂球員的生涯有什麼巧合之處?

時間回到2006年的業餘選秀會,來自德州達拉斯高地公園高中(Highland Park)的Kershaw與來自密蘇里大學的Scherzer在首輪分別被道奇與亞歷桑納響尾蛇挑中,他們分別位居第7與第11順位。該年度選秀會還有幾名知名好手,例如曾經連續兩年拿下象徵投手最高榮耀賽揚獎(Cy Young Award)的Tim Lincecum、「光芒先生」Evan Longoria、與洋基時期王建民當過隊友的David Robertson、Ian Kennedy、張伯倫(Joba Chamberlain)、Mark Melancon皆來自於這年選秀會。

Kershaw在高四的時候於64局投球中三振139名打者,同時只被打出23安並僅投出26個保送,拿下了13勝(0敗)、防禦率0.77的可觀成績,被權威雜誌《棒球美國》(Baseball America)評為全美第一隊,且Kershaw被認為他擁有該年度選秀會所有高中生中最棒的速球。

Scherzer在高中畢業後曾經於2003年的業餘選秀會裡在43輪被聖路易紅雀挑中,但他最終選擇去念大學精進球技。Scherzer在大二開始破繭而出,該年他投出9勝4負、防禦率1.86的好成績,而且還投出大12聯盟(Big 12 Conference)最多的131次三振,比張伯倫還多了一次。雖然Scherzer的大三成績略微下滑(7勝3負、防禦率2.25),但Scherzer仍於2006年首輪中選,他的順位介於Lincecum與Kasey Kiker之間。

這兩名年紀相差近四歲的投手,很快地在同一年(2008)迎來各自的大聯盟初登場。Scherzer於2008年4月29日面對太空人的時候從牛棚出發,投出了一場4.1局的完全比賽,同時三振7人次。這次初登板當時讓Scherzer成為「現代棒球年代」(Modern Baseball Era,泛指1901年代美國聯盟成立後)以來,第一位能在初登板連續解決那麼多位打者(13位,原紀錄是Jimmy Key的10位)的投手。

Kershaw則是在同年5月25日迎來生涯初登板,生涯第一位面對的打者Skip Schumaker(日後曾於2012年當過隊友)就被Kershaw給三振,但Kershaw接著保送Brian Barton、並且被準名人堂球星Albert Pujols(日後曾於2021年當過隊友)敲出一支帶有打點的二壘安打,最終Kershaw投了一場六局掉兩分、投出七次三振無關勝敗的「優質先發」(先發投手投至少六局、且只失三分自責分以下)

美國Topps棒球卡:Scherzer、Kershaw珍貴的Rookie Card,2008年上聯盟時發行的卡片。

美國Topps棒球卡:2025年Scherzer、Kershaw的球員卡。

這兩名當時都在國家聯盟的好手,於2008年9月7日迎來了兩人的第一次對決。那場比賽響尾蛇與道奇原先預測的先發投手也都是傳奇巨星,分別為Randy Johnson以及Greg Maddux。

綽號「巨怪」(Big Unit)的Johnson身高有208公分,球速飛快、三振能力驚人,整個大聯盟生涯累積了大聯盟史上第二多的4875K(且為大聯盟史上左投最多),同時生涯拿過五座賽揚獎,最後Johnson帶著303勝與無數榮耀成為美國職棒名人堂的一員。

綽號「瘋狗」(Mad Dog )的Maddux則以精準控球聞名,23年大聯盟生涯主投5008.1局只投出999次保送、同時投出3371次三振,生涯拿過四次賽揚獎,最終帶著355勝與無數榮耀入主美國職棒名人堂。

後來他的姓氏還被命名為一種完投完封的類型,該種比賽被稱之為「Maddux Shutout」(Maddux完封),意思是先發投手整場比賽投不到100球就投出九局完封勝。原因在於Maddux大聯盟生涯有過35次完投完封紀錄,其中有13場為用球數低於100顆,後續就以這個條件定義為「Maddux完封」。

2008年9月7日在道奇球場的這場賽事,原本是要由這兩名生涯末年的巨投演出,但結果讓球迷失望了:這兩名當代巨投沒有先發,而是由兩名大聯盟新秀Scherzer與Kershaw對決。那場比賽響尾蛇的先發Scherzer主投五局狂飆11次三振、失掉三分;道奇的先發Kershaw主投四局投出四次三振、失掉三分,最終兩人皆無關勝敗,由道奇以5:3帶走勝利。

但人生就是這麼奇妙,這場比賽有入場的觀眾,可是無意間見證了兩名未來準名人堂球員的第一次對決:Johnson隔年在巨人隊完成生涯300勝後為自己的傳奇生涯畫下句點,Maddux則是在2008賽季結束後就高掛球鞋退休,然而Scherzer與Kershaw卻正要開始展開他們不凡的大聯盟旅程。

Scherzer在響尾蛇只再效力了一個賽季就被交易到底特律老虎隊去,Scherzer來到老虎後開啟了生涯第一次的高峰,在2013年以防禦率2.90、21勝、240K的成績拿下美聯賽揚獎,當時老虎陣中的王牌投手正是後續也完成生涯3000次三振的Verlander。2014年賽季結束後,Scherzer以一筆當時右投史上總值最大約(七年2.1億)投效華盛頓國民,並投出生涯另個巔峰。期間Scherzer三度拿下三振王、2016年與2017年連兩年拿下國聯賽揚獎(2016年面對老東家老虎還投出平大聯盟紀錄的單場20次三振),同時也成為Gaylord Perry、Johnson、「神之右手」Pedro Martínez、「火箭人」Roger Clemens與「大夫」Roy Halladay後,史上第六位能在國聯與美聯都拿下賽揚獎的強投。

Kershaw則成為道奇的王牌投手,並橫掃國聯的各種投手獎項。Kershaw從2009年開始到2018年的這十年間每一年的防禦率都低於3.00(期間五度榮登國聯防禦率王並三度拿下三振王),曾經在2011、2013與2014年拿下國聯賽揚獎,Kershaw在2011年的賽揚年甚至拿下投手三冠王(勝投/三振/防禦率皆為國聯第一)、2014年的賽揚賽季還拿下生涯迄今唯一一座的年度MVP大獎、2015年成為2002年Johnson以及Curt Schilling後第一位單季投出300次三振的投手。

命運就是這麼奇妙,Scherzer在2015年回到國聯後與如日中天的Kershaw一起宰制國聯打者群,他們兩人合計在2011-2020年這十年間豪取五座國聯賽揚獎、五次國聯勝投王、六次國聯三振王、Kershaw一個人包辦了五次國聯防禦率王,他們還一起在國聯明星隊當了四次隊友,並且在2019年與2020年分別代表國民與道奇拿下世界大賽冠軍。

由於Scherzer與Kershaw曾經分屬兩個聯盟,因此在2008年那場比賽後雙方直到2016年才迎來第二次對決,而且這次碰頭就是在季後賽(國聯分區系列賽):那場比賽Kershaw主投五局掉了三分、Scherzer主投六局掉了四分承擔敗投。兩人的第三次對決是在2018年的4/20,這場比賽Scherzer不只投球技壓Kershaw(六局掉一分,Kershaw七局掉四分),Scherzer還從Kershaw手中敲出兩人對戰歷史中唯一一支安打,而且很可能成為絕響:因為大聯盟自2022年開始國聯廢除投手打擊制度,從今以後不會再看見投手拎著棒子上去打擊(二刀流選手除外)。

2021年4月21是兩人的第四次對決,這場比賽Kershaw以六局無失分技壓Scherzer的六局失一分,那賽季稍晚這兩名巨投成了隊友:Scherzer在交易大限前被交易到道奇,這兩名傳奇投手一起並肩作戰了半季,但在國聯冠軍賽輸給了當年的世界大賽冠軍亞特蘭大勇士。

Scherzer在2016年與2017年連兩年拿下國聯賽揚獎,而後成為史上第六位能在國聯與美聯都拿下賽揚獎的強投。 圖/美聯社

2025年7月2日Kershaw達成生涯第3000K(3000次三振)。 圖/法新社

綜觀Kershaw與Scherzer的五次對決,有四次發生在例行賽、一次發生在季後賽,Kershaw總計拿下了三勝(2016、2021、2025)略勝Scherzer一籌,而Scherzer對Kershaw打出生涯對戰裡兩人唯一一支的安打,而且很可能是最後一支。

回顧Kershaw與Scherzer兩人的生涯,他們有太多巧合與糾纏。Kershaw與Scherzer曾經分屬不同聯盟、最後回到同個聯盟並且在東西岸的球隊成為陣中絕對王牌,還曾經一起當過隊友。Kershaw與Scherzer的職業生涯長度都為18年,他們各自累積了許多現役投手的前三名成績,好比勝投(皆為218次)、三振(Scherzer投出3456次,Kershaw送出3014次)、投球局數(Scherzer投了2925局,Kershaw投了2814.1局)等。同時,他們也是現役投手最多賽揚獎得主(各拿3次)、合計入選了19次明星賽(Kershaw入選11次,Scherzer入選8次)、並且是三座世界大賽冠軍的得主(Scherzer於2019/2021年奪冠,Kershaw於2020年奪冠、2024年世界大賽他沒有登錄),兩人的累積成績都保證他們絕對能入主名人堂。

如果沒有大聯盟改賽制為每一隊都會跟其他29隊在同個賽季中對戰,現在分屬美聯東區的Scherzer與國聯西區的Kershaw可能不會有這機會於例行賽對戰。這些巧合以及這兩人身上擁有的無數榮耀,正是讓這場例行賽如此特別且別具意義的原因,許多球迷(包含筆者)是看著他們投球長大的,這份心情就如同當年想進場看「巨怪」與「瘋狗」對決的球迷一樣,想看自己的青春在場上揮灑汗水。

那名出手前會把雙手高舉的左投仍然穿著熟悉的道奇22號球衣、另一名三振後總會在投手丘上踱步的右投背號仍為球迷熟悉的31號球衣,如今的他們不是18年前青澀的新人,而是帶著無數榮耀在退休後等著球隊退休他們背號、有一天會在名人堂入主儀式上發表演說的一代巨投。

我認為棒球之神真的存在,祂默默地讓這一切巧合發生在此刻與彼時。

左右分別是Scherzer、Kershaw的動作分解。如今的他們,是帶著無數榮耀、有一天將會在名人堂入主儀式上發表演說的一代巨投。 圖/路透社、美聯社

Johnny Hsu

高雄出生,覺得用看球與文字編織成科技業外的日常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深度專欄 棒球 美國 運動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