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伊朗划算嗎?波斯灣「油輪戰爭」的衝突博弈100天

聯合新聞網 徐子軒
過去的100天,美國與伊朗之間爆發「油輪戰爭」衝突,波斯灣的局勢一觸即發——但,...

過去幾個月來,中東局勢瞬息萬變。以美國與伊朗的核紛爭為中心,伴隨著一系列不斷上升的敵意行為;不只當事國深陷其中,所有使用當地資源的利益攸關者也多少受到牽連,難以置身事外。

在海上,出現了連續船舶攻擊事件。5月中,位於阿曼灣的船舶遭到神秘攻擊,4艘分屬挪威、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企業的油輪被「不明物體」擊中,雖然船上人員並無傷亡,但股票與石油市場都受到影響。

美軍調查後指稱是伊朗或伊朗代理人所為,伊朗當然嚴詞否認;挪威等3國也展開聯合調查,證據指向:「具有重大作戰能力的行為者」,在不炸沉船隻或引爆貨物的情況下,攻擊損壞船身。

這或許是某種警告。到了6月中,又有兩艘分屬日本與挪威企業經營的油輪,在阿曼灣北部的伊朗海域爆炸,有人意外受傷,敵對氛圍已然升高。美國指稱伊朗為幕後主使,決定增派千名士兵至該地區,以防禦對手的威脅。跟著伊朗革命衛隊摧毀了據稱侵犯領空的美軍無人機,但美國反駁飛機是在霍姆茲海峽的國際空域遭到無端襲擊。

從5月中的「油輪不明攻擊事件」開始,接連數起「油輪戰爭」,美國都直指伊朗就是挑起...

不久,伊朗革命衛隊摧毀了據稱侵犯領空的美軍無人機,但美國反駁飛機是在霍姆茲海峽的...

消息傳來,美國總統川普大為震怒,據媒體報導,美軍原本已準備展開報復,但行動前的十分鐘卻突然喊停。原因是川普認為伊朗擊落無人機沒有造成美國人傷亡,而報復可能會引起伊朗上百人傷亡,不符比例原則。且攻擊是「某些魯莽的伊朗軍官所為,並非德黑蘭向華府宣戰」,因此取消了軍事行動。

如此戲劇性的變化令人玩味,有論者認為這是川普操作「邊緣政策」(brinkmanship)的又一表現——也就是將情勢升級至戰爭爆發邊緣,進而使敵方屈服的戰略——如同先前美國派遣艦隊至韓半島周圍,迫使朝鮮金政權坐上談判桌。事實上,美軍早於5月初部署林肯號航母和B52轟炸機至波斯灣,對伊朗施加壓力,相較之下,取消空襲算是小事。

時至7月,衝突更加明顯。一艘伊朗油輪在直布羅陀海峽,被當地執法機構與英國海軍陸戰隊扣留,原因是涉嫌向敘利亞輸送原油,違反歐盟對敘利亞的制裁。伊朗抗議,要求英國放船,未得到正面回應。不久後,德黑蘭還以顏色,扣押行經霍姆茲海峽的英國油輪,理由是違反海事規定,英國抗議也無濟於事,船員與船隻目前仍都在伊朗掌握中。

7月衝突再升高。德黑蘭扣押行經霍姆茲海峽的英國油輪「斯坦納帝國號」(Stena ...

為了對伊朗施壓,美軍早已部署林肯號航母和B52轟炸機至波斯灣。 圖/美聯社

海空風聲鶴唳,陸地上也沒閒著。5月中,隸屬沙烏地阿拉伯的東西輸油管道,其中兩個泵站遭到無人機攻擊,造成輕微損失。據信,攻擊是由伊朗支持的葉門胡塞叛軍所為;6月中,美國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巴斯拉的工地被火箭襲擊,數人受傷。一般咸信,這是伊朗勢力給美國企業與川普政府的下馬威。

面對伊朗的挑戰,川普祭出新的制裁措施,並對象升高到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華府打算凍結扣押哈米尼及其辦公室的相關資產,據稱達數十億美元。這遭伊朗總統羅哈尼否認,強調最高領袖沒有海外資產,接著開砲「智力有問題」回敬川普。到了7月中,美伊持續爆發衝突,伊朗至少有一架無人機在霍姆茲海峽上空被美軍擊落,但德黑蘭同樣否認,雙方仍在空中角力。

雖然美國與伊朗衝突頻傳,但目前看來川普尚無動武之意,他的紅線應是伊朗不公開發展核武,只要德黑蘭不越線,他仍希望與魯哈尼政府進行新的核武協議談判。事實上,美伊兩國的間接談判已進行了一段時間,像是一名美國永久居民在2015年被伊朗拘留,今年6月獲釋,顯然是兩國私下磋商的結果。

美國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巴斯拉的工地被火箭襲擊,一般咸信這是伊朗勢力給...

又如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將於7月針對海洋邊界展開談判,熟悉中東政治的人士都知道,如果沒有美國和伊朗的授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據稱,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內的幾位外國領導人,都在美伊之間穿針引線,儘管德黑蘭不願承認,但這可能是拉近美伊之間巨大鴻溝的有效方式。

再加上伊朗不是敘利亞,倘若發動空襲,美伊必然進入正式武裝衝突階段。對華府來說,要擺平伊朗並非難題,但考慮到川普民調仍舊低迷,美伊開戰將立刻導致油價上升等負面經濟影響。且開戰後勢必會讓美軍陷入伊朗戰場泥淖很長一段時間,在2020總統大選旋即來臨的時候,實在不適宜再起戰端。

如果川普打算扮白臉,給魯哈尼政府彈性空間;那麼真正的談判代表國務卿龐培奧,則早以黑臉示人、擺明車馬。早在去年美國撕毀伊朗核子協議過後,國務院即提出一套明確且極為嚴格的制裁條款。內容超過核協議的範圍,除了伊朗永久放棄核武等基本條件,還包括限制伊朗在中東影響力,如解除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從敘利亞撤軍、中止對真主黨等組織的支持。

對華府來說,要擺平伊朗並非難題,但考慮到川普民調仍舊低迷,美伊開戰將立刻導致油價...

與此同時,美國也對伊朗展開最大力度的實際制裁,旨在將其石油出口量最終降至零,進而搗毀伊朗的經濟動脈。2017年8月,1美元可換3萬2,000多伊朗里亞爾;到了2018年8月可換到4萬7,000多里亞爾,伊朗貨幣價值下跌5成多。今年5月,華府更中止對伊朗石油進口國的制裁豁免權,全面禁止向伊採購石油。

不難想見,若魯哈尼頂不住壓力,遵循華府條件,其政府將立即倒台——對外,伊朗瞬間成為區域小國,什葉派也會一蹶不振,中東將成為沙烏地阿拉伯等遜尼派(還有美國與以色列)主導的世界。

如今看來,德黑蘭雖不想要戰爭,但也只能強硬回應。據國際原子能總署證實,伊朗正在逐步增加核燃料的產量,魯哈尼政府也公開宣布將貯存超過規定限額的鈾濃縮濃度,達到更接近武器的等級。

但與朝鮮相較,美伊兩國要進行元首會,其實難度更高。伊朗畢竟是混合式民主體制,除了得衡量國內民意外,更重要的是宗教力量。最高領袖哈米尼及其毛拉(Mullah)、革命衛隊,多是對美強硬派,沒有他們同意,魯哈尼無法與川普見面談判。但核協議的前例已說明,只要對伊朗有利,宗教力量也會私下支持(當初哈米尼雖然反對和美國談判締約,但最後也沒有強行介入)。

伊朗畢竟是混合式民主體制,除了得衡量國內民意外,更重要的是宗教力量。最高領袖哈米...

說穿了,魯哈尼政府與川普其他對手——如中國習政權、朝鮮金政權,以及傳統盟國領袖——都打著一樣的盤算:看衰川普連任的可能,期待美國下任新總統退讓打開僵局。在這段期間內,魯哈尼政府吃定川普不敢開戰,因此不惜針鋒相對,既可強化國內地位,也壯大什葉派聲勢。

離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倒數計時,沒有理由相信伊朗挺不過這段期間,德黑蘭的態度只會更強硬。換言之,雙方的唇槍舌戰,以及小規模使用武力、不傷及人命的衝突情勢仍可能發生。整體來說,雖然局勢仍在可控範圍內,但雙方膠著的越久,誤判導致衝突升級的可能性也隨之提高,反而更容易引來災難性結果。

對華府來說,與伊朗的博弈不只是中東地緣政治的一盤棋,也涉及全球戰略佈局。細心的人不難發現,無論是海陸空,遭殃的都是美國與盟國,以及遜尼派盟友,甚至連日本這類搭橋者也受累(如之前日本企業油輪遭到攻擊);而俄國、中國等在當地平安無事,絕非偶然,乃是世界區分陣營的象徵。

另一方面,華府藉著伊朗威脅的機會,也將軍事力量重新佈署於沙烏地阿拉伯,包括數百名戰士、愛國者防空系統,以及戰機。這對沙國國民未必是好事,對激進的穆斯林更是挑釁,但卻代表美國以一種新的戰略地位,試圖在伊拉克、阿富汗外,加強掌控中東。

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倒數計時,沒有理由相信伊朗挺不過這段期間,德黑蘭的態度只會更強...

最後,川普曾發推表示:美國不應無償保衛中東航道,特別是霍姆茲海峽。這其實是錯誤的觀點,美國從此區域中獲利龐大,自然得派兵保護。在英國油輪被扣之後,美國決定正式發起「哨兵行動」(Operation Sentinel),號召利益攸關者組成海上同盟,名義上是為確保安全通行,實際上就是確立各國投入美國陣營。

夾在中間最為難的則是歐洲,既不希望因為這項行動,讓歐洲淪為美國「極限施壓」(maximum pressure)的政策工具,加速名存實亡的伊朗核協議的裂解;又擔心歐洲油輪會被伊朗代理人攻擊,或受到德黑蘭勒索,被迫配合伊朗的石油交易,破壞與美國的關係。

在28日舉行的維也納會議上,伊朗仍是老調重彈,要求歐洲提供協助,甚至威脅若不幫助伊朗規避美國制裁,將會採取進一步措施。這顯然是以扣押英國油輪為暗示,逼迫歐洲就範。

對此,歐洲方面已決定自己採取行動、保護油輪。但若護衛過程中與伊朗(代理人)發生衝突,則核協議必將更快消亡;若無法捍衛自家油輪,等於政府無能,必然不被國民接受。這種困境當前也將持續僵持下去,直到美伊雙方找到共識為止。

在英國油輪被扣之後,美國決定正式發起「哨兵行動」(Operation Senti...

徐子軒

amor fati,覺得魯莽是一生至少一次、誰都不可或缺的美德;amor mundi,相信聰明人為的均衡根本難抵混沌粒沙的傾城。 ▎FB:37°C 的中國。 ▎Vlog:魯賓孫

美國 中東北非 川普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