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吳廷琰(下):忤逆美國操控的「越南木偶」

聯合新聞網 阿潑
南越軍警逮捕了成千上萬被懷疑從事顛覆行動的人,並處決了上千人,很多都是被斬首或剖...

▌前情提要/〈刺殺吳廷琰(上):一個南越強人的愛國悲劇〉

就像冷戰期間的反共體制一樣,以清剿左翼做為獨裁理由,得到美國支持的南越「傀儡總理」吳廷琰,對內發動了大規模鎮壓行動:南越軍警逮捕了成千上萬被懷疑從事顛覆行動的人,並處決了上千人,很多都是被斬首或剖腹,手段十分殘暴。但南越的越盟痕跡也因此漸漸絕跡。

為了鞏固權力,吳廷琰兄弟在1955年發動兩股政治勢力對抗保大,提出「全國革命運動」,主張全國大選,並成立共和政府。同年秋天,南越舉行大選公投,宣稱由人民決定自己的政體與領導人,最後,吳廷琰以九成八高票擊敗保大。

但這種漂亮的數字是「做」出來的——雖然美國五角大廈在投票前建議,吳廷琰取得60%-70%的得票率看起來會比較可信——在這之前,吳廷琰政府禁止人們組織支持保大的宣傳活動,還將票櫃裡塞滿選票,嚇唬選民,並展開各項反保大的宣傳活動。而中情局在背後協助唆使、賄賂、買票,甚至利用越南人喜歡紅色討厭綠色的文化製作選票,最終促成吳廷琰的公投勝利。史學家羅格瓦爾(Fredrik Logevall)在著作中,引用了南越民眾的評論:

動用這些手段確保一個正當的事業獲得勝利,對於該政權的未來委實不是吉兆,而它的領導人竟然還喜歡宣揚自己的行動是多麼崇高。

1955年秋天,南越舉行大選公投,宣稱由人民決定自己的政體與領導人,最後,吳廷琰...

無論如何,越南共和國(Republic of Vietnam)成立後,吳廷琰開始動用自己的權力,實施自己的政策,例如,將選舉產生的村務委員會改成他自己的人,而這些人很多都是南逃的天主教徒,根本不認識當地村民。與此同時,他也宣布不會根據日內瓦協議的要求參加全國大選,因為「選舉不可能完全自由」。

除了北越希望1956年執行的全國大選能順利舉行外,沒有什麼國家在乎這件事,而美國更是想破壞它。多年後,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便說:

1954年後,只有美國的存在,才使南越在很有利的情況下團結在一起,並使吳廷琰能拒絕履行日內瓦協定中要求的全國性選舉。

但統一且獨立的越南,仍是胡志明衷心的希望。1959年,南方共產游擊隊在北越政權的允許下,加強對吳廷琰政權的攻勢,局勢從此惡化。此時,吳的決策連連失誤,也替越共帶來機會,像是對農民實施強化統治,讓支持越共的民眾激增,而他起用北方天主教徒管理農村,讓農民仍如法國殖民時期那樣,沒有改變。

接手印度支那這問題的甘迺迪政府對這狀態很恐慌。當時,《時代雜誌》等媒體一致指責總統,說他在對付共產主義上軟弱無能。甘迺迪知道,在越南必須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個國家本身不重要,但在與共產主義的鬥爭中,美國再也輸不起了。

越南共和國成立後,吳廷琰開始動用自己的權力,實施自己的政策。 圖/美國國家檔案局

甘迺迪知道,在越南必須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個國家本身不重要,但在與共產主義的鬥爭...

甘迺迪上任不久,就簽署了一個在越南、寮國採取各種軍事行動的秘密計畫,包括「向北越派遣特務」以從事「陰謀破壞和靈活的騷亂行動」。大概是在此時,美國對越南的援助,從「嚴格的顧問性」轉成了得到授權的軍事行動,避免南越形式的進一步惡化。

為了得到吳廷琰信任,甘迺迪甚至派出副總統詹森出使越南。詹森出訪的三十六個小時,吳廷琰滔滔不絕談艱苦創業史實時,美方完全插不上話,因為,比起華盛頓的建議,吳廷琰更需要經濟援助:他並不想讓美國人告訴他怎麼治理國家。因此,儘管詹森公開讚美吳廷琰是「越南的邱吉爾」,可是卻覺得很煩,上飛機前,面對記者卡爾諾的質疑這形容是真誠的嗎?詹森不知是戲謔還是真心,回應了這句:

狗屎。我們唯一要趕走的,就是吳廷琰這傢伙。

但他在報告中仍表示支持這個政權,還強調美國有必要幫助南越進行廣泛的軍事跟經濟改革:「你要不就給更進一步的軍事行動,要不就給吳廷琰他想要的。」

「狗屎!我們唯一要趕走的,就是吳廷琰這傢伙。」詹森(左)與吳廷琰(右)。 圖/詹...

於是,甘迺迪用盡力氣讓吳廷琰政權保持經濟和政治活力,甚至批准《國家安全法案第五十二條備忘錄》,反覆強調美國要「在軍事、政治、經濟、心理和政府人員等方面相互配合」。美國軍機與軍力不斷增加,卻沒有達到控制南越情勢的效果,大肆濫用的大砲、軍機轟炸與落葉劑殘殺了無辜的農民,反而讓更多人願意跟越共合作。但美國毫無所覺,當時整個世界譴責越南的內部抵抗,卻歌頌美國的武裝力量。

甘迺迪需要吳廷琰,他是反共陣線中最重要的盟友。早在1956年,甘迺迪還是個參議員時,就曾經說過:「越南是自由世界在東南亞的基石,拱門的頂石,伸進屏障的手指。」當時他盛讚吳廷琰有著令人驚奇的成功,還說他統治下的越南「政治自由」,鼓舞了許多人。甘迺迪和吳廷琰背景很像,出身政治家族,也把家族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然而,甘迺迪盛讚的南越的「政治自由」背後,卻是吳廷琰政權的獨裁作為,尤以其弟吳廷瑈最為囂張。吳廷瑈有很強的毒癮,但他哥哥卻將國家安全交付給他;這個「瘋子」不但統領了國家警察部隊,還支配秘密警察。相信家族、給予家人無上權力的吳廷琰政權,因此被稱為「吳氏王朝」。

吳廷瑈深知許多人討厭他,他曾告訴美國記者:「每個政府都有強硬的人負責幹那些骯髒及令人憎恨的事,就是在美國這樣先進和民主的國家,艾森豪也用亞當斯(Sherman Adams)幹那些骯髒的事。在越南,暴力和邪惡到處都是,我就是那個幹髒活的人。因為我被醜化了,其他人才可以倖免。」

美國軍機與軍力不斷增加,卻沒有達到控制南越情勢的效果。圖為1962年起,美軍在越...

吳廷瑈有很強的毒癮,但他哥哥卻將國家安全交付給他;這個「瘋子」不但統領了國家警察...

1961年,美國軍事顧問泰勒上將(Maxwell D. Taylor)率團到越南進行考察後,提出了一份25頁的「泰勒報告」,日後不但成為美國國家安全行動備忘錄第111號(NSAM111)的內容,也是甘迺迪政府對越政策的依據,其中寫著:

吳廷琰像蘇卡諾、李承晚、蔣介石一樣,是東方專制君主模子製造的,無法以威脅或堅持其採用純粹西方概念的方式來說服...,就西方觀念而言,吳廷琰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目前,最嚴重的威脅來自軍官。他們可能隨時會結合政府官員來推翻吳廷琰。

1962年起,吳廷琰開始鎮壓批評者、驅逐外國媒體、禁止出售《新聞週刊》,並實行各種新聞審查。牛津大學教授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著作中忍不住下評論:

美國常常時運不佳,擁有腐敗透頂的同盟者,而共產主義體制卻培養了罪大惡極的代理人;與自我約束的、信奉集權的劊子手合作卻比與腐敗貪腐的代理人打交道來得容易許多。

「美國常常時運不佳,擁有腐敗透頂的同盟者。」圖為1960年訪問台的吳廷琰(前排左...

隨著戰爭逐漸「美國化」,成為美國的戰爭,北越勢力卻未曾被削弱,美國開始思考吳廷琰政權無法發揮效能的原因。除了南越並不想聽從美國命令,以密集大量的軍力對付越共外,美國勸說的土地改革、收攏農民的心,吳不但置之不理,卻反而對農民強化統治,所有政治經濟教育改革淪為空頭支票。

沒有什麼美國官員認同吳廷琰的理念,很多人倒是可以預見他繼續擔任領導者會帶來的災難,華府面臨的問題是,他們的代理人拒絕表現得像個代理人。吳廷琰不只是個「自己扯動控制線的人偶」,還冒著激怒美國政府的風險獨立而為。

1963年南越政局開始惡化,天主教徒的吳廷琰政權與佛教徒起了相當大的衝突。華府不斷要求吳廷琰解決這問題,情況卻越來越不受控制,在流血暴動與多起示威抗議後,實施戒嚴。

這個戒嚴令是軍官要求的。有些軍官不滿吳廷琰漠視他們功勞,有些對吳廷瑈懷恨,還有人因為佛教徒背景而覺得憤怒委屈,他們想要將權力抓在手上好進行政變。出乎意料的,吳廷琰准了,因為他想要將軍隊放在吳廷瑈設計的架構下,如此一來那些假裝效忠於他、實則是佛教徒的普通士兵,力量就會被破壞。

1963年南越政局開始惡化,天主教徒的吳廷琰政權與佛教徒起了相當大的衝突。 圖/...

1963年6月11日,他在西貢的十字路口用汽油引火自焚。他的自焚場面被美聯社記者...

釋廣德的遺言:「在我閉上雙眼去見佛祖之前,我懇求總統吳先生能以一顆同情心去對待人...

在這場與佛教徒的衝突中的高潮,無非是吳廷瑈夫人陳麗春在一名和尚自焚後的發言:

這些所謂的佛教徒領袖究竟要幹什麼?他們既沒有任何自己的方案,也沒有可以提出替代政府方案的人才。他們能做的事就是把一個和尚燒烤了,即使這件事也不是他們能獨力完成的,因為他們不得不用進口汽油。

而這一串話,只被擷取後面三句來大做文章。

1963年《時代》雜誌封面。當期封面文章的標題是〈南越女王蜂〉,出刊於釋廣德自焚...

陳麗春是政府發言人,但她個性跟吳家人一樣剛強,從不願向美國輿論低頭,經常得罪美國媒體。她曾評論過這些媒體:「我不反對美國,我只對那些蠻橫邪惡,過份看扁吳廷琰總統和小看南越政府成就的美國記者不滿。他們的作法直接幫助了越共。一大群美國記者到越南來,對我們沒有任何幫助,他們不是來團結盟友而是製造分裂...,我說過他們比越共還要可惡。可是很不幸,他們正在我們隊伍裡面,我最害怕的就是這些小毛蟲。」

就親近陳麗春的朋友看來,一切都是語言和文化落差的問題,但世人對她印象因此很差。對於吳廷瑈夫婦的不受控,美國發出多次警告,要求吳廷琰處置,吳置若罔聞,吳廷瑈甚至「暴走」:不但公開指責美國減少援助才導致「引發越南分裂」,對美國干預越南獨立與政治不耐且不滿,甚至指控美國破壞了這個國家的心裡狀態,造成越南解體,而後急切要求美國撤軍。

根據日後解密資料可知,越共深知美國是吳廷琰的「阿基里斯鍵」,認為可以利用美國來影響吳廷琰政權的正當性與影響力。他們嘗試跟吳廷琰接觸,提出以美軍撤離越南來交換停火協定。

當時替他們傳話的,是「日內瓦協定印度支那國際監察停戰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ntrol Commission )的波蘭代表,馬尼利(Mieczyslaw Maneli)。他曾於1963年於河內和胡志明見面,得知當時北越的想法:

我們真正的敵人是美國,擺脫他們,我們才能與吳廷琰兄弟合作。

當時,胡志明的態度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是美國,擺脫他們,我們才能與吳廷琰兄弟合作...

吳氏兄弟——特別是吳廷瑈——雖然反共,卻從沒排除與河內協商。南北越之間本來有很多傳話者,馬尼利是其中之一,他帶著北越總理范文同的訊息到南越,想傳達北越只針對美國帝國主義,而非吳廷琰政權,(但這訊息來不及傳到吳氏兄弟耳裡。)

這種「偷來暗去」,對美國來說,尤其不可忍耐。

很多人評論吳廷琰是個保守的獨裁者,只聽從美國,但近代越來越多資料顯示,吳廷琰是現代化的推進者,他對越南的未來有自己一套想法,希望一邊取得進步,一邊在文化傳統間尋求平衡。他曾對美國第一名女性戰地記者瑪格麗特.希金斯(Marguerite Higgins)說:「如果不使用威權專制的方法,無法防止激進的小團體和越共把這國家撕裂開來,美國報紙嘲諷我們對紀律和對威權重視,美國人提倡公民民權...,但這個國家是在進行一場生死存亡的戰爭。在戰爭的緊急狀態下,西方民主國家也會暫時停止自由化政策。佛教徒抗議運動是一場政治鬥爭,他們的目的就是推翻現在的越南政府...。美國人要求我們容忍討好這些佛教抗議運動激進者,只會讓情況更惡化。美國人不懂越南人心理。」

吳廷琰甚至進一步抨擊:

難道我只是被華盛頓操控的木偶?或者如我所希望的,我們和美國人是共同事業的伙伴?如果美國人命令越南人如操控木偶,那麼美國人跟法國人有什麼區別?

「難道我只是被華盛頓操控的木偶?如果美國人命令越南人如操控木偶,那麼美國人跟法國...

史學家羅格瓦爾在著作中評論,吳廷琰對有關自己作為民族主義者正統性的質疑,很是敏感,從一開始就對「通敵叛國」的罵名就很警惕,他很擔心依靠美國會玷污自己作為民族主義者的聲望,為敵人所用。但他不得不依賴美國的援助。

事實上,他如此依賴美國,對聲望也沒有幫助,反而加劇了反美情緒。一份五角大廈報告指出,「在眾多越南農民眼裡,抵抗法國-保大聯合統治的戰爭沒有停止,因為現在只是把法國換成美國,而保大換成吳廷琰。」

只是對美國來說,吳廷琰成了個麻煩。就在鎮壓佛教徒引發嚴重紛爭後,美國對於吳廷琰的不受控很是困擾,於是替換了駐西貢大使,改派曾在越南當任記者的洛奇上任。洛奇對吳廷琰政權很反感,同意與軍事將領合作發動政變,也屢屢說服搖擺不定的甘迺迪應該換掉吳廷琰。甘迺迪身邊的鴿派顧問也這麼認為,如果不發動一次政變,就不會贏得戰爭,他們非常擔心吳氏兄弟做出其他的「政治動作」。

馬尼利(Mieczyslaw Maneli)回憶當時的情況:

這個時候吳廷琰內閣很脆弱,群起黨派攻擊清算,都有可能讓南越政權結束,只能讓美國離開戰區了。就跟很多外部觀察認知的一樣,河內一定清楚這一點。如果河內政府沒有那麼積極地在西貢除掉吳氏兄弟,那肯定是希望他們能夠再存活久一點,久到足以讓他們背後的美國人滾回去的約定實現。

對美國來說,吳廷琰成了大麻煩。圖為1963年9月,主責南越行動的泰勒上將(左)與...

但美國的目標很清楚,就是「在南越維持一個強大、自由、能獨立生存,並能成功抵制共產主義侵略,且容易受到美國影響的地區」。於是他們警告吳廷琰必須配合,否則後果自負。但吳廷瑈給予更強大的反擊:希望美國提供經濟援助就好,軍隊則完全離開。

甘迺迪對政變這事始終猶豫不決,反反覆覆,在官員針對南越問題大吵時,還忍不住哀嘆:「我的天啊,我的政府分裂了。」他曾一度考慮乾脆就從越南撤軍,但最後默許政變開始,計畫將吳廷琰兄弟送出國。

11月1日下午一點多,政變開始,直至隔天早上吳氏兄弟慘死裝甲車上,屍首默默地行過西貢,到達叛軍總部時,許多軍官將領對吳廷琰的死感到哀傷。華府乃至於甘迺迪都不感置信,很是震驚與不捨,「他畢竟為國奉獻了二十年。」甘迺迪這麼說。

最快樂的是西貢的人們,夜店整晚高歌跳舞,鄉村的農民也拆掉了限制裝置,洛奇和將軍們則恭喜彼此的勝利。幾天後,洛奇發電報給甘迺迪說:如果沒有我們,叛軍也做不到這件事。

我們現在可以展望一個比較短的戰爭了。

而他們錯了。三個星期後,美國總統甘迺迪也被暗殺,雖然美國介入了吳廷琰兄弟的死,不過在暗殺報告裡關於他們死亡的細節卻無從得知。隔年的《紐約時報》刊登了洛奇的訪談,他說:「推翻吳廷琰政權,純粹就是越南的一個醜聞。我們從未參與這計畫,我們從未給予任何建議。我們跟這毫無關係。」而後,美國始終否認與自己涉入南越的那場政變。而甘迺迪之死,如今都還是一個謎。

「推翻吳廷琰政權,純粹就是越南的一個醜聞。我們從未參與這計畫,我們從未給予任何建...

阿潑

一日文字工,終生工文字。時常離開台灣,就是離不開地球。著有《憂鬱的邊界》《介入的旁觀者》《日常的中斷》,合著有《咆哮誌》《看不見的北京:不同世界 不同夢想》等。 ▎FB:島嶼無風帶

越南 美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