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紫光,是「價值投資」還是「政治投資」?

聯合新聞網 Joe
對於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圖中人)來說,溢價入股長遠看是有利潤的,那個利潤不在於...

地球上所有的金融交易活動,扣除涉及「信仰」和「愛」的因素,剩下的交易行為基本上都離不開經濟原理,核心概念就是雙方都能獲得利潤。有時未必是帳面上的財富轉移,看的見的商品、技術、優先權、勞動力,還有看不見的榮耀、行政成本、時間或時機,只要買賣雙方願意,都可以形成交易。

一樣的商品,如果時空背景不同,價值也大不同,如同一瓶水和一顆鑽石的價值,放在美國紐約,和放在撒哈拉沙漠,價格可能完全顛倒;即使時空背景一樣,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價值也可能大不同,這最常出現在軍事和商場上。美國和俄羅斯冷戰時期,蘇聯的坦克車開到鄰國,利用威脅的方式,迫使對方把10元的農礦原物料,用3塊的價格便宜賣給他,那7塊的價差就是坦克的經濟產值。到了冷戰末期,蘇聯嚴重缺乏民生必需品,坦克的價值還不如一台農耕工具車,甚至只能論斤賣;一樣的物品,可用的用途不同,價值也不同。

2015年底,中國清華紫光用2個月的時間,透過入股投資力成(6239)、矽品(2325)、南茂(8150)等IC封裝廠,讓科技業震驚,下一步可能是入股投資京元電(2449)、矽格(6257)、欣銓(3264)等測試廠。

科技界預估,紫光集團很可能要在半導體展開大規模布局,成為中國新的扶植產業,所以台灣科技學界近期連署「反對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行動,希望政府保護台灣國內的IC設計產業,畢竟那是台灣長期培植的產業和大量技術,不該輕易讓外國集團收購。所幸立法院已同意,要求經濟部投審會在經濟部就整體IC產業所涉敏感、科技、國安、產業佈局及影響評估,向立法院提出專案報告前,不得許可相關投資或併購案,所以紫光集團投資力成、矽品、南茂的案件要在2016年度新國會成立後,才能向立法院進行報告。

2015年底,中國清華紫光用2個月的時間大規模入股投資半導體產業,台灣科技業為之...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紫光集團投資力成、矽品與南茂,和軍事跟安全沒有關係,紫光也不謀求對企業的控制權,更不存在壟斷問題。一些商界人士也認為,既然股票上市,就代表公開市場的買賣,既然核准某些資金來台灣投資,所以代表紫光集團可以在自由市場競爭,在商言商。

但事實上,紫光集團真的只有在商言商嗎?

首先,從商業投資的角度來看,台灣整體封測產業本益比介於11~15倍之間,紫光集團在中國的本益比超過60倍,紫光透過高價入股,可以把這些封測廠的本益比拉抬到18倍以上,甚至更高,所以紫光集團在投資的過程,入股後仍然是獲利的,甚至還可以提升紫光在中國市場的地位與價值。從紫光集團的交易意願來看,台灣封測產業的本益比似乎是偏低的,彷彿台灣有些科技業的股價是低於市場應有價值,如果有人願意溢價來購買,那應該高興才是。

(力成:14.56倍、矽品:13.05倍、南茂:9.92倍、京元電:11.14倍、矽格:10.02倍、欣銓:9.23倍)

但從其他角度來看,如果台灣這些科技廠商的股價是低於市場應有價值,那為何台灣長期的競爭對手,南韓不來購買?或者資本嗜血的美國投資人不來購買?甚至是一般外國投資人或台灣股民不願意購買?

關鍵在於,台灣股市並沒有被長期低估,所以沒有吸引「正常」外資進來投資的誘因。衡量企業的股價,包含很多要素,從總體經濟、產業前景、政商關係、品牌價值到營運狀況都要考量進去,股市可能被短期低估或高估,但從來不會長期低估或高估,因為價值投資人看到股價長期低估或高估,自然會出現交易動作,直到套利空間收斂到接近應有價值。

那為何紫光集團願意用更高的價格來入股台灣部分科技廠?

圖片來源/ 經濟學人

因為衡量所有因素後,透過這種遠高於市場價值的入股方式,只有紫光集團才能獲利;廣義來說,不一定要紫光集團,只要是中國政府背後押注的企業,都能產生套利空間。台灣人不擔心美國Apple入股台灣宏達電電子,也不擔心美國通用、福特或克萊斯勒入股裕隆汽車,甚至英國匯豐要入股台灣金融業,台灣也不會有太多的負面聲浪,甚至會認為被併購或入股的企業,仍然具備投資價值,反而是正面評論,因為這些外國投資人會來台灣投資,勢必是看好後勢很可能有營運上升或前景好轉的可能性。如果在商業上沒有套利空間,那麼這些外資企業自然是不願意前來入股。

但是對於中國特定企業來說,套利空間可就不同了,因為這些中國政府押注的企業,考量的套利空間還包含政治因素。他們能把政治因素轉變為商業潛在利潤,這是大部分「正常」外資所做不到的,所以對於紫光集團來說,溢價入股長遠看是有利潤的,那個利潤不在於表面上的股價,而是整個國家產業戰略。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竟曾經報導,中國政府對台灣的統一集團和旺旺集團進行資金補貼。扣除國家特定扶植的產業外,這種補貼的商業方式在全球資本主義下是相對少見的,因為商業方面,沒有營運利潤或對公司主要業務沒有幫助的話,入股投資或併購就難以達成。

但如果可以透過該企業,可以影響某個地區人民的政治行為、人文思想、民情輿論,中國政府會願意以金援或其他利益輸送的方式,給予資源協助該企業在當地的勢力發展。所以這些被控制的企業,往往會做出「正常」企業所做不到的投資行為,因為他們的目的不只在於商業投資,還包含政治目的或國家戰略,付出高於自由市場的成本不成問題,最重要的是達到「目的」。

試著想想,如果你是投資人,什麼樣的情況下,你會花100塊以上價格,去投資一些前景並沒有特別看好,且價值低於70塊的企業,未來價值也難以上漲超過100塊的企業,如果你無法用經濟和商業的理由來解釋,那往往就是政治因素了。

如果你是投資人,什麼樣的情況下,你會花100塊以上價格,去投資一些前景並沒有特別...

Joe

台灣最大國際金融投資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北美智權、商業週刊、Yahoo 財經專欄作家 壹電視、東森、三立、非凡電視台、香港鳳凰財經來賓、MoneyDJ 網路電視主持人。先後在澳洲、新加坡、中國歷經約4年的海外工作或生活經驗。▎FB: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 ▎Blog:Joe的部落格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