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齊齊哈爾全城送別:悼念女排學生的鮮花海與黃桃罐頭
「要買多少黃桃罐頭,才能換妳們回來?要死多少人,才能換來一絲改變?」中國齊齊哈爾第三十四中學體育館的崩塌事件,11名女排隊員不幸罹難,人禍慘劇讓中國輿論悲憤不已。當前除了只能被動等待官方究責之外,不少民眾自發前往中學校獻花悼念,形成一片鮮花海的景象。而在這些供品中,出現了大量的「黃桃罐頭」,這是屬於東北人的兒時甜品記憶,如今成了遺恨人間的哀慟酸楚。
事件發生於2023年7月23日,中國東北的齊齊哈爾市第三十四中學,校內的體育館屋頂突然崩塌,造成在館內訓練的女排隊11人死亡、4人受傷。初步調查原因,是施工單位違規將吸水性強的珍珠岩填料大量堆放在屋頂,積水導致重量翻倍、最後壓垮屋頂。
人禍釀成悲劇,雖然讓中國輿論氣憤,但除了被動等待官方的調查究責,似也無可奈何。近日已經有不少齊齊哈爾市民,主動前往中學獻花悼念,正值暑假期間的學校,門口頓時出現了一片鮮花海,有的還附上手寫卡片、零食或飲料。這些追悼學生的紀念品,有的人是親送到校門口,但更多的是用叫外送的方式,請外送員拿到現場,而且許多人會註記要求:「請幫忙打開零食、替飲料插上吸管」,以表替死者送暖的心意。
就在27日傍晚,微博上出現了新的熱搜關鍵詞——「齊齊哈爾的全城送别」——在這個關鍵詞底下,開始分享追悼花海、飲料和罐頭現場照片,或轉貼其中一位死者母親哀慟的思念文,或悲憤批評權力者的無能。然而經過一夜的延燒,「齊齊哈爾的全城送别」又從熱門榜上被撤下,引發中國網民懷疑被壓制曝光權重。
在追悼供品裡,出現了大量的飲料和罐頭,飲料包括奶茶、鮮果茶,不少人認為是考慮到死者是中學生,又是需要注意體態控制的運動員,這些零食飲料搭配是平時生活少有的享受。不過現場還出現了大批的「黃桃罐頭」,在與花海對比之下形成一片黃色景象。但為什麼是黃桃罐頭?
齊齊哈爾位於東北黑龍江省,而黃桃罐頭之於東北人而言,是一種從兒時就存在的飲食記憶。過去東北因為地理氣候條件,很難吃到新鮮水果,1970年代開始大量種植能耐零下低溫的黃桃樹,搭配東北原本就有基礎的罐頭工廠產業,便出現了黃桃罐頭產品。
黃桃罐頭的果肉多、糖分高,口味清甜解膩,可直接食用、亦可加熱後吃,在物資和經濟條件相對匱乏的年代,黃桃罐頭還成為東北不可多得的「禮品」,只有逢年過節、或生病需要補充營養時出現。1990年代以後,黃桃罐頭的價格更為親民普及,也成為東北人最常見的食品之一,甚至老一輩人依然保留了「生病感冒就吃黃桃罐頭」的習慣。
微妙的是,就在疫情爆發之後,東北更傳出「黃桃罐頭抗疫情」的說法,認為吃黃桃可以緩解染疫後的症狀,於是東北一帶就有了大量囤積採買黃桃罐頭的熱潮,弄到當地防疫單位出面闢謠,黃桃罐頭糖份較高,或有開胃作用但多食無益,沒有新冠療效但至少有安慰功能。
給齊齊哈爾中學生送上黃桃罐頭,多半因為這是東北人的集體記憶,人人喜愛的溫潤甜品。也有人解讀成「桃」同音「逃」,是盼望能逃過一劫;這個說法在疫情期間就有雷同,中國社群先前還有人困惑「為何東北人拿黃桃罐頭當藥吃」,反被東北人回應:「當然知道黃桃不是藥,但我們要『逃』過疫情。」
2001年開始長期放送的電視劇《東北一家人》,還出現了要吃黃桃罐頭、好逃過劫難的笑料橋段,這也多少反映了黃桃罐頭在東北人生活中的角色,黃桃罐頭在某種程度上,也成了東北的「民俗文化」。儘管這次出現校門口的大批罐頭,更多是出於東北人的習慣而非取「逃」含意,但這樣的解讀未必是錯,至少反映了生者的盼望,與對人禍悲劇的遺憾。有微博的網民哀悼:
「太難受了,到底要死多少人才能換來一絲改變。」
「黃桃罐頭是東北孩子們的共同記憶,昨天在地鐵裡偷偷哭了很久。」
不過一片供品悼念景象,卻還有中國網民批評是浪費物資。微博帳號PRND21寫下文字回應:
....,如今這幫貨色卻要給寄託哀思都扣上帽子了:你們怎麽還記得這事兒啊?
它們真的在乎浪費與否嗎?我看並不。
它們在乎的是諸位還真的把逝者、把遺孀、把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當人看。
畢竟它們靠啃食屍體過活,活人死人,它們都是要吃的。
到7月28日,仍有民眾上傳、分享第三十四中學的悼念照片,很多人擔心會重演2021年鄭州水災的情景,當時因為太多人聚集在事發的地鐵口哀悼獻花,結果現場竟被公安封鎖、網路上的哀悼文也幾乎被封禁。而又歷經了烏魯木齊火災追悼、引爆白紙運動的串連,現在悼念都成了敏感緊張的活動。有微博網友發文諷刺:
他們不怕的事有很多,家長的絕望,如花一般的凋零,民眾的質疑和憤怒,他們都不怕。
但他們也有怕的,他們怕鮮花,怕奶茶,怕黃桃罐頭,怕拍照,怕視頻,怕一切的紀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