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普丁的阿拉斯加峰會:協議「No deal」,俄羅斯仍未放棄國家戰略
川普與普丁的阿拉斯加峰會:協議「No deal」,俄羅斯仍未放棄國家戰略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已如期在8月15日於阿拉斯加會面。這是雙方自2019年以來再次面對面,關注的焦點在於烏俄戰爭的停火協議。而本次會談結果,只有公開說「進展良好」但並沒有達成任何具體協議,川普與普丁兩人在難得的友善互動氣氛下結束會談。事實上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過去一個多星期以來,川普就試圖降低外界對本次會談結果的期待,強調是一個「試探性的會議」。而這次雙方沒有任何具體結果,對於當事國烏克蘭、以及歐洲盟友來說則是喜憂參半:一方面對於沒有拿烏克蘭領土做交易,可以說暫時鬆一口氣;另一方面停火協議前景仍不明朗,普丁看似友善但並不會輕易放棄俄羅斯的國家戰略,未來仍是未知數。
《轉角國際》過去一個星期以來,透過「Daily Podcast」系列追蹤川普與普丁會前的動態,在報導中已經提示了本次會談僅作為「雙方試探」、「初步接觸」的可能性。而一周以來,歐洲盟友國家,特別是以英法德為首的「自願聯盟」積極斡旋,強調堅持捍衛烏克蘭的主權,所有沒有烏克蘭參與的協議皆無效力。阿拉斯加會議之前,也促成了川普與歐洲盟友的線上會談,儘管與川普取得了共識,但直到與普丁會面之前,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各國領導人都還是擔心,有沒有可能最後在阿拉斯加會議上被川普「交易掉」?
直到8月15日的結果,證實目前的協議基本上沒有任何實質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普丁在這次會談過程獲得明顯的貴賓禮遇。像是以紅毯迎接普丁、川普還與普丁熱情握手,彼此微笑寒暄且氣氛融洽。而迎接普丁的過程裡,現場上空還飛過了F-22戰機和B-2轟炸機,雖然這是一種象徵性的禮遇,但卻也微妙地使用了美國過去為對抗蘇聯而設計的軍機。
原定是川普與普丁的一對一會談,但最終改為三對三模式,美國由國務卿盧比奧、特使維特科夫出席,俄國方面則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以及外交事務顧問烏沙科夫陪同。可以留意的是,烏沙科夫(Yuri Ushakov)曾是俄羅斯駐美大使,也是普丁身邊經驗老到的「美國宗師」(America Guru)。
閉門會談結束後,川普與普丁共同出席記者會,但是雙方都沒有回答記者提問。過程中一度出現記者大聲向普丁提問,一陣混亂中普丁則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也向台下的記者呼喊回應,但現場聽不清楚到底說了什麼。普丁作為極權政府的領導人,鮮少在可以自由提問的場合回應記者(對記者而言這樣的機會也相當難得),不過這次在阿拉斯加的會談上,似乎也沒有達成良好的問答效果。
記者會上普丁首先發言,他表示美俄雙方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了「理解」,但沒有說明這個理解具體為何。他還重申俄羅斯「真誠地希望結束」戰爭的立場,但前提是「所有危機的根本原因」都必須消除——這個說法以俄羅斯的政治脈絡來說,也意指烏克蘭的國家主權將有所改變。川普隨後發言,說這次會談成效良好、還取得「巨大進展」,許多問題已達成一致,只剩下少數幾個待解決的問題。
不過雙方都沒有提到任何停火的字眼,也沒有著墨於烏俄戰爭本身(像是川普先前公開發言譴責普丁行為,但這一次並沒有批評普丁殺害烏克蘭平民)。最後普丁還邀請川普下次在莫斯科會面,川普回應「有趣」且不排除訪問的可行性。
川普在會後表示,他和普丁的會面互動非常良好,「滿分10分!」雖然沒有具體協議,但川普表示接下來將要由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來達成協議,同時要讓歐洲參與談判。川普還說,俄羅斯和烏克蘭將舉行下一步的會談,普丁和澤倫斯基都將出席;不過川普並沒有提出任何相關細節。
川普對於普丁的滿意之處,包包括了川普說普丁當面對他肯定,說出「如果是川普在2022年當總統的話,就不會發生戰爭」,還跟川普說了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一定有被人操縱」,這個說法強化了川普對於當年大選結果的質疑。
對於當前的會談「沒有結果的結果」,樂觀的解讀認為這至少是美俄雙方嘗試讓戰爭停火的第一步。值得留意的是,在川普的第二個任期以來,可以發現川普展現出更強的意願來推進美國利益,例如在今年6月加入以色列對伊朗的空襲,並在8月8日斡旋促成了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歷史性和平協議,這對俄羅斯在中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都造成了挫敗。
此外,川普發起的關稅貿易戰也對俄羅斯是一個警訊,特別是向印度這個俄羅斯石油最大買家徵收50%的關稅,這被視為川普對普丁的潛在籌碼。儘管如此,部分分析人士仍然對這些施壓手段的效果表示懷疑,認為印度可能豁免關鍵出口商品,且全球石油市場的適應性強,即使印度減少購買,俄羅斯仍能找到其他買家,不會嚴重影響其維持戰爭的能力。
但實質上我們沒有看見普丁在這場會談中的任何改變。在本次會談之前,俄羅斯仍在不斷向烏克蘭發動攻勢,東部頓涅茨克地區目前還是俄羅斯重點攻略、取得進展的區域。而普丁在阿拉斯加峰會面露微笑的同時,並沒有放棄俄羅斯的國家戰略目標。自普丁掌權以來,其對俄羅斯的國家藍圖便是西方難以撼動的信仰,就算阿拉斯加峰會是「友善的第一步」,但未來能否成功阻止俄羅斯不再發動侵略、或是烏克蘭的主權領土完整,仍是未知數。
延伸閱讀
到府組裝客製木馬:俄駭客用中國 AI,遠端生成惡意程式碼攻擊烏克蘭國防部
近日烏克蘭國防部遭攻擊,主因是俄羅斯國家級駭客組織利用中國AI製作的惡意軟體。這次攻擊的核心,是一款被烏克蘭的數位緊急應變團隊(CERT-UA)命名為「LameHug」的惡意軟體,它的目標是烏克蘭國防與安全部門。攻擊者透過冒充政府官員的釣魚郵件,誘騙受害者打開一個偽裝成業務相關 PDF 文件的惡意程式。程式植入受害者的裝置後,LameHug 的任務是竊取電腦中的硬體資訊、系統設定、網路設定、使用者帳號,並地毯式搜索硬碟中的各式文件檔案,打包後送回攻擊者手中。
一名20歲的俄羅斯士兵,在前線被烏軍俘虜後被帶往某處據點。從2022年戰爭爆發後沒多久,俄羅斯兵源不足的問題已經顯現,為了補充兵力,俄國政府開始讓監獄中的罪犯充軍,而本篇報導中採訪到的戰俘,就是在這個徵兵政策下的一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