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鍾宜庭
鍾宜庭
日本/美國
在東京住過一陣子,也住過美國東岸一陣子,現為史丹佛歷史系博士班學生,專攻日本帝國史。喜歡研究那些夾在裂縫裡的故事,也很喜歡吃拉麵,但是一讀飲食書寫肚子就會很餓所以很難做相關研究。
《模仿犯》的主幹劇情來自於當時日本的社會背景,將整個故事背景移植至台灣的後果就是:就算加入了許多台灣元素(掃黃、夜店、宮廟),還是難以避免主要情節的戲劇性質大於其探討社會議題的能力。這畢竟不是在台灣社會發生過的事情,因此觀眾也比較難從日常的社會關懷產生對劇情的共鳴。...
《模仿犯》在宮部美幸的推理小說之中可以說是一個分水嶺般的存在。這並不是她的成名作——早期作品《鄰人的犯罪》以及《火車》等都已經漸漸為其打開知名度。但《模仿犯》標誌著一個新的高度。這可以說是她所有小說之中格局與規模最大的作品之一。在長達1,400頁,出場人物高達43名的篇幅之中,宮部美幸深刻地勾勒出一個在連續殺人事件之中的社會眾生相。更甚,《模仿犯》對於犯罪惡意的描述之深刻,對於其創作者本身都是一種負擔。...
在妮妃雅摘下美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RuPaul Drag Race,下稱《RPDR》)第十六季后冠之後,除了讓她的名字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之外,也讓許多長期在收看《RPDR》系列以及變裝秀的台灣粉絲們藉著這股勢頭得以浮出。...
先前在中國各地開花的「白紙革命」,海外中國人群體紛紛在世界各大城市響應,而其最常見的動員平台即是具有隱蔽性的telegram(tg)。筆者在美國灣區參與和支持這波運動的時候,也時常倚賴tg來獲取最新的抗爭訊息、以及與其他的抗爭者協調動員與交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