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王敏而

王敏而
牛津大學音樂學博士。研究興趣為後殖民理論以及東亞國家如何回應西方音樂傳入後所造成的衝擊,平時也涉略二戰後當代東亞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史。-
最溫暖的人道主義音樂?卡薩爾斯與「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時代演繹
2023-08-04 14:17時空回溯到2020年3月,正當全世界都深深地陷入這場百年大疫所造成的的恐慌與不安時,許多當代知名的大提琴家在封城期間,紛紛透過各種網路平台分享自己在家中演出的影片,給予聽眾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可以看見在這些大提琴家的心中,《組曲》不只是一套經典曲目,同時隱含著對未來的美好盼望與祈求世界和平…等具有人道主義色彩的意象。那麼巴哈的《組曲》是如何被賦予這些人道主義的價值呢?一切的源頭需要回溯到20世紀最具標誌性的大提琴家——帕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10842 -
藝術大哉問:音樂到底是什麼?導讀《音樂:牛津非常短講》
2023-06-28 16:19《牛津非常短講》(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是由英國牛津大學所出版的一系列通識讀本,內容包羅萬象,舉凡藝術、人文、哲學思潮、重要思想家,乃至自然科學、生物醫學等等的領域,均邀請該領域中的頂尖學者針對一般大學生以及社會大眾撰寫篇幅短小但內容精煉的入門讀物。該系列中在音樂相關領域已經有《世界音樂》、《民俗音樂》、《電影音樂》、《藍調》等書的出版。但若只能在這個系列中推薦一本作為音樂學的入門書籍,筆者還是會選擇由劍橋大學退休教授尼可拉斯.庫克(Nicolas Cook)所執筆的《音樂》(Music: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音樂》一書雖短,但卻涉及的一個音樂學研究最核心的問題:...7684 -
文化政治交響樂:傳奇指揮家小澤征爾,立足歐美樂界的亞洲先驅
2023-05-27 15:30在過去一個世紀中,隨著古典音樂在亞洲各國逐漸生根,近年有越來越多的亞洲音樂家逐漸在全球舞台上獲得認可。在指揮的領域,日本的小澤征爾可謂是亞洲指揮進入歐美樂壇的先驅人物之一。那麼小澤征爾究竟是如何以一個日本人的身分,在歐美樂壇立足的呢?除了在指揮層面傑出的表現以外,本文也將回顧小澤征爾在成為職業指揮家時期所處的國際文化政治脈絡,讓讀者能從另一種視角,重新審視小澤征爾橫跨超過60年的指揮生涯。...12247 -
俄烏「文化戰線」延長中:古典音樂界該抵制俄羅斯音樂嗎?
2023-02-22 14:31自從2022年2月24日普丁下令進攻烏克蘭以來,已經歷整整一年。近期以來,前線戰事已逐漸陷入膠著,俄烏雙方都沒能在戰場上取得重大戰果。但除了具體的軍事衝突之外,另外一場關於「是否該抵制俄國文化」的輿論戰也已然在文化圈引發激烈的辯論。下文將梳理過去一年來對西方藝術界(以音樂圈為主)對抵制俄國文化的討論,並聚焦於當前這場輿論戰中正反雙方的論點。...11979 -
天才崩壞的瘋魔啟示錄:托馬斯曼《浮士德博士》的音樂文化與政治
2023-01-13 16:57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戰敗告終之後,德國知識分子圈發起了許多深刻,甚至刻骨銘心的反省與自我批判,檢討到底為什麼德國/日耳曼民族會引發如此慘痛的人類浩劫。哲學家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合著的《啟蒙的辯證》、漢娜.鄂蘭的《極權主義的起源》,以及本文將主要討論的經典小說《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敘述的德國作曲家阿德里安.雷維庫恩的生平》(下文簡稱為《浮士德博士》)都是這個脈絡下所誕生的作品。...7097 -
音樂救國的命運英雄?《貝多芬傳》與傅雷譯本的兩岸出版
2023-01-05 10:522022年時報出版社重新印行了由民國時期翻譯家傅雷所譯的《貝多芬傳》。法國文豪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所著的《貝多芬傳》,對於貝多芬在西方國家的形象塑造有重大的影響。透過傅雷的翻譯,羅蘭筆下的貝多芬也被引進中文世界。經典著作的經典譯本能夠被重新發行,對台灣讀者而言原應該是一樁美事。...9528 -
霧鎖中國:二十大之後,台灣的「中國研究」還能怎麼做?
2022-12-09 10:58由於台灣獨特的政治脈絡,所謂的「中國研究」在台灣已經有超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歷史。與此同時,當代歐美學界的中國研究從冷戰時期開始也有著一甲子的歷史軌跡。然而,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從這個時間點開始,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隨之預示了「新冷戰」的到來。後續的全球疫情與2022年的俄烏戰爭更可謂是加劇中國與西方世界脫鉤的速度。...1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