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Top Gear》誰當家?新舊媒體的生死極速

2016/03/30 李筱雯

在面臨境外網路媒體來襲時,傳統媒體又有怎樣的對策? 圖/ingimage
在面臨境外網路媒體來襲時,傳統媒體又有怎樣的對策? 圖/ingimage

前言:在前一篇《紙牌屋 X 新世紀福爾摩斯:BBC網路影視的爭霸戰》,我們已經談過了BBC的戲劇策略;但在隨選直播的網路傳媒威脅前,另一個BBC經典節目《Top Gear》的興衰挑戰,則拉出了媒體影視另一層次的新舊之爭...。

Netflix與愛奇藝今年陸續襲台,搶攻媒體市場。雖然還看不出來台灣的媒體單位有什麼樣的因應之道?政府的媒體政策又在哪裡?但仍可先看看他山之石——尤其是擁有強大的公共廣播媒體的英國——在面臨境外網路媒體來襲時,又有怎樣的對策。

英國電信監理機構 Ofcom 今年2月發佈了一份關於媒體視訊的報告,這份研究從2005年到2015年年底之間,針對英國的媒體使用者展開長期追蹤,結果顯示:電視的網路時代已經來臨!報告中超過3分之2的英國受訪者,家中「至少有一台電視機是連接網路的」;而過去兩年,依賴訂閱隨選視訊(SVOD)的電視使用者亦已飛速增加。

Ofcom表示,英國國內25歲以下的年輕閱聽族群,從2015年起,對於Netflix的興趣程度明顯增加,他們更在意所謂的「高品質節目」而不再在乎是電視首播、或是網路平台——換句話說,他們對於節目的品質需求或已大於對頻道品牌的「收視忠誠」。

Ofcom表示,英國國內25歲以下的年輕閱聽族群,從2015年起,對於Netfl...
Ofcom表示,英國國內25歲以下的年輕閱聽族群,從2015年起,對於Netflix的興趣程度明顯增加,他們更在意所謂的「高品質節目」而不再在乎是電視首播、或是網路平台 圖/《Top Gear》官網

此外,雖然年輕人也關心新聞,但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他們吸取新聞的主要管道。而當家庭的收視來源變多的同時,大家已不再像過去全家守在電視機前一起看節目,而是各看各的,使用者的收視習慣亦變得更為個人化與瑣碎化。

為了因應未來媒體產業的變化,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BBC 也做了許多嘗試。首先是,以主打青少年收視族群的BBC3從電視停播,改成網路放送。相較於BBC1的綜合頻道、BBC2的文化頻道,BBC3的目標觀眾鎖定在16到34歲,是屬於年輕人的頻道。也因此,BBC3曾推出許多具有實驗性、又很有創意的電視節目,並栽培了不少年輕又有才華的螢幕新秀與喜劇演員。而BBC3的網路化,雖然主因是BBC頻道撙節所導致的經費刪減,但不可否認地,年輕觀眾早就從電視頻道,轉移到其他的網路平台了。BBC3從電視機中的消失,亦只是「順勢而為」罷了。

不過,比起BBC3的轉型,外界更為矚目的,則是BBC的指標性節目《頂級跑車秀》——《Top Gear》——的劇烈變化。

Three men (and The Stig). Two films. One more episode.#TopGear. Coming soon.

BBC Two 貼上了 2015年6月8日

作為全世界最標誌性、也最為經典的汽車節目,《Top Gear》自1977年開播以來,已成BBC旗下最受歡迎的王牌之一,開播39年間全球累計的觀眾更超過3億5千萬;此外,《Top Gear》亦是全世界製作經費排名第二貴、全BBC集團中最會燒錢的電視節目,平均一集節目都要花掉50多萬英鎊的預算(新台幣2,300-2,500萬),迄今成本總合更達12億英鎊(新台幣564億)。

以尖酸的英式幽默結合各種汽車測試的Top Gear,在70年代初始曾一度是無聊、死板的傳統汽車節目,但在2002年之後,《Top Gear》正式帶入轉型鐵三角,由三名別具風格,卻又家喻戶曉的主持人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哈蒙德(Richard Hammond)與梅(James May)入主,將這一傳統的汽車雜誌節目,改版成結合喜劇、冒險與速度激情的狂放實境秀。

這個節目就是『三個中年男子在車輛中追尋熱情的故事』。

主持人之一綽號的「倉鼠」哈蒙德如此形容道。《Top Gear》的節目由幾個單元所組成,團隊會發起冒險大賽車(穿越車諾比輻射禁區)、邀請明星上節目試車跑圈、舉行極限挑戰賽(世界上最強悍的卡車能連續撞破幾道牆)等瘋狂活動。各種誇張的主題配合主持人毫不掩飾的尖酸幽默,亦讓《Top Gear》成為動力節目中最受觀眾爭議與歡迎的終極典範。

《十大旅行車經典毀滅鏡頭》

《救護車大挑戰》

《車諾比輻射禁區大賽車》

歷年來,BBC率續將《Top Gear》的轉播權賣到世界各地兩百多家電視台,每年營收超過五千萬英鎊(新台幣約23.5億);而各種節目的轉製授權亦被賣至世界各地,創造了《Top Gear USA》、《Top Gear France》、《Top Gear Korea》、甚至是中國版的《巔峰拍檔》。各地的節目曝光與收視影響力如日中天、難以取代。

然而,《Top Gear》的盛況終於在2015年畫下了轉折分號。節目中的頭號主持——同時也以瘋狂大老粗形象聞名的克拉克森——在2015年3月因酒後鬧事而毆打節目製作人,這樣的失態舉動也讓BBC決心與其解約,而其他兩位主持人哈蒙德與梅亦選擇「同進退」,隨克拉克森的離開一併求去。經過一番叫價,這三位前《Top Gear》的三位當家,竟令人跌破眼鏡地與網路巨擘Amazon簽約,準備複製《Top Gear》的成功經驗來帶領Amazon的網路視訊平台「Amazon Video」,來衝擊現有影視市場。

克拉克森三人幫在Amazon的新節目,名稱至今未定,但已預計將在今年秋天於網路推出。「帶槍投靠」的三人,目前得到了Amzaon方面三季節目2億1,100萬英鎊的預算承諾(將近台幣100億)——平均每集的單元預算更達450萬英鎊(新台幣2億1,000萬),超出BBC將近9倍投資的「全力支持」。而重金加持下,也不難想像Amazon亟欲在動力節目與全球影響力之上,與老牌的BBC集團正面對決的搏命氣勢。

克拉克森乘著一輛兩棲改裝的日產小卡,成為史上第一位「開車」橫越英吉利海峽的「車手...
克拉克森乘著一輛兩棲改裝的日產小卡,成為史上第一位「開車」橫越英吉利海峽的「車手」。 圖/美聯社

當然,迎接挑戰的BBC也不是省油的燈。在後克拉克森時代,《Top Gear》也於今年改版換面。新的《Top Gear》更放眼於全球700多個電視台買家,進而推出了華麗的主持陣容。雖然主要的主持人仍是英國知名喜劇明星克里斯.伊凡斯(Chris Evans),但其他的主持人,還包括:知名汽車雜誌主持人哈里斯(Chris Harris)、以主演《六人行》而全球知名的美國演員勒布朗(Matt LeBlanc),前F1一級方程式賽車車隊老闆埃迪.喬丹(Eddie Jordon)、Youtube頻道上推出汽車科技節目,擁有百萬觀眾的王牌主持人雷德(Rory Reid),以及非常傑出的德國女賽車手舒米茲(Sabine Schmitz),以及原班底——沉默蒙面賽車俠——「試替哥」(Stig)等七位主持人。

這種跨國又跨平台領域的主持人組合,已經完全不同於製作單位到國外錄製節目、單純地把節目授權外國頻道播出、又或是將節目型態轉賣給外國電視台製作——BBC的野心,是企圖將電視、網路、國內外等通路全部囊括進來,不再局限於在電視播放的單向式電視節目,而是要讓全新的《Top Gear》變成一個立體、多面向的新媒體產品。

改版後的《Top Gear》官網頁,也更強調社群媒體的連結與互動,並開發了Youtube頻道,以及即時《Top Gear》報導。這種新的節目型態,強調互動、隨選、以及直播,但同時新節目內容卻也更加地商業化,導致死忠觀眾質疑其「是否已喪失原本《Top Gear》的那份狂野不羈」。

全新《Top Gear》七人幫!從左至右:里德、舒米茲、勒布朗、伊凡斯、哈理斯、...
全新《Top Gear》七人幫!從左至右:里德、舒米茲、勒布朗、伊凡斯、哈理斯、喬丹、與《Top Gear》車神「試替哥」。 圖/《Top Gear》官網

原本節目鐵三角,哈蒙德(右)、克拉克森(中)與梅(右),即將轉戰Amazon,以...
原本節目鐵三角,哈蒙德(右)、克拉克森(中)與梅(右),即將轉戰Amazon,以線上節目的身份挑戰老東家《Top Gear》。 圖/《Top Gear》官網

但,這華麗七人組所製作出來的節目,是否能產生新世代的火花與默契?還是原本幽默胡鬧的中年三人組,會在Amazon重金加持下「復仇」成功?新舊兩代的《Top Gear》大對決,誰能在新的傳播時代勝出,今年播出後才將要真的見真章!

回顧台灣的狀況,除了Netflix之外,愛奇藝今年也落地台灣,最近除了買下韓國當紅的熱播劇《太陽的後裔》在台的播映權,也將首播由台灣知名演員群主演、結合本土唱片公司製作的《滾石愛情故事》。這些受矚目的戲劇,都將由境外的網路平台同步首播,而不像過去一樣,由國內的電視頻道取得授權。

轉變將至,假若明顯至此,相關單位還提不出積極的媒體政策與規範,也不見任何長遠規劃與研究,看不見未來發展趨勢的台灣媒體產業,衰落、邊緣化,大概也只是剛好而已。

  

紙牌屋 X 新世紀福爾摩斯:BBC網路影視的爭霸戰 | 文化視角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BBC該怎麼辦?「網路電視將取代線性電視,Apps 將取代頻道,遙控器會逐漸消失,螢幕也會逐漸擴增,當網路電視成長到數百萬,甚至數億訂戶時,Netflix 將會成為世界的領頭羊...」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李筱雯/紙牌屋 X 新世紀福爾摩斯:BBC網路影視的爭霸戰

康庭瑜/BBC也會抄網路?老牌媒體的網路報導大冒險

張鎮宏/為自己寫訃聞,英國《獨立報》的紙本之死

李筱雯

政大新聞所碩士, 英國西敏寺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博士, 倫敦城市大學法律專業文憑。研究興趣:媒體與文化政策,媒體產製研究,新聞與人權。譯作:《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

作者文章

大量外資掌控了倫敦的摩天大樓,近年來又以中國最為積極搶攻倫敦房地產市場。42大廈...

在一帶一路盡頭:碰壁「倫敦之巔」的中國炒房大隊

2018/08/29
租屋的問題,還真的很令倫敦人困擾。 圖/路透社

倫敦租屋地獄:史上最惡房東的「黑屋帝國」

2018/08/14
最初希望防空洞在戰後可以快速改建成為地下鐵,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變成了都市中的小...

深入倫敦地心:二戰防空洞的華麗再生

2018/01/11
短短數日,我的感受是英國國會議員候選人的拜票日常,果真也是一步一腳印。 圖/路透...

英國大選:親身體驗,國會議員的拜票日常

2017/06/02
三位策展人曾熙凱、吳雅筑、張雅筑,以「食托邦」的創意回應倫敦設計雙年展的主題「烏...

設計倫敦,策展英國:文化外交的展演舞台

2016/10/13
被外界喻為鐵娘子二號的英國新任首相梅伊,是不是叮咚,巫婆回來了? photo c...

叮咚,巫婆來了!細數英國首相梅伊的出包往事

2016/07/27

最新文章

張保仔的傳奇深深鑲嵌在香港文化之中。左為《壹捌零壹》圖畫,右為清朝袁永綸所著《靖...

從香港航向偉大航道:傳奇海盜張保仔,《壹捌零壹》的海洋文化靈魂

2024/10/09
將近30年前的卡拉加斯埃爾多拉多大屠殺,至今仍然是巴西未能癒合的創傷,也是巴西種...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希臘悲劇結合巴西屠殺事件,遏止雨林濫伐暴力的呼求

2024/10/07
《標籤的重量》關注的即是其中一位被俄國釋放的政治犯——為人權抗爭的藝術家莎夏・斯...

《標籤的重量》:將超市標籤換成反戰文字,俄國藝術家莎夏的反抗

2024/10/03
巴勒斯坦女性在街頭製作炸豆泥餅與皮塔餅等小吃。 圖/法新社

料理即抵抗:巴勒斯坦餐盤裡的掙扎與力量

2024/10/03
2024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選映烏克蘭導演斯維蘭娜・利欽斯卡(Svitlana L...

烏克蘭《烽火下的愛與隔閡》:烏東導演致陌生國與家的一封信

2024/10/02
韓國女團NewJeans的5名團員9月11日無預警直播,在公司經營權之爭當中力挺...

少女偶像之逆襲:NewJeans直播事件,KPOP藝人反抗的時代意義

2024/09/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