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母親:新興宗教與末日毀滅感,一段日本90年代的家庭崩壞告白
本文節選自:菅野久美子《拋棄母親》(2025,寶瓶文化出版)
「如果人生重來」
我們一家人很奇怪,例如颱風天會外出兜風。父親常在休假日帶我們出去旅行。旁人都很羨慕,但實際上那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和樂融融的家庭旅行,因為我們旅行的目的地往往是各種災區。
一九九一年,長崎的雲仙岳火山爆發,造成四十三人死亡或失蹤。我們一家從遙遠的宮崎開車去長崎一日遊。
土石流在大地上殘忍地流淌著,留下無數痕跡。人們的日常生活被擁有壓倒性力量的大自然破壞殆盡,房屋被四處滾落的瓦礫掩埋。強大的暴力毀滅了一切。但對身為小學生的我來說,一切都很難理解。我還以為那是瓦礫堆成的山。
我們到達災區時,母親雖然表情嚴肅,但掩飾不住興奮的心情。現在想來,真是超現實的景象。
「這裡的房子一瞬間就被沖走了,真可憐。」
母親用誇張但事不關己的語氣小聲叨念著,和颱風天舉行「儀式」時的情緒一模一樣。對母親來說,看著這些災難都是隔岸觀火。
我不可思議地看著母親。但對小孩來說,路邊賣的冰淇淋比災後的慘狀更值得關心。我難得向母親提出請求,她那時心情很好,就買了一盒冰淇淋給我。
回家途中,我們去泡了溫泉。一路上四周一片漆黑,漫長的旅途令我疲憊不堪,我就在車上睡著了。
母親為這趟旅行準備很多零食。不僅如此,去上廁所也會順便去便利商店為我們買喜歡的零食。我們一邊在車上卡滋卡滋地吃著各種零食,一邊透過車窗看著外頭悲慘的景象,母親的臉上始終掛著微笑。那時我不明白,為什麼父母要花幾小時特地跑到災區去。
長大後,我猜想,也許是因為那樣的景象能帶給父母一種強烈的現實感──我們還活著。
在長時間的旅途中,車上播放的一首首歌曲讓我印象深刻。有井上陽水、吉田拓郎、南高節等人的歌,他們都是父母青春時代的代表性歌手。母親特別喜歡井上陽水,尤其愛聽〈如果人生重來〉(人生が二度あれば)。這首歌一遍又一遍地陪我們穿過城市和群山。我至今依然記得母親眼神迷離地哼唱著「如果人生重來」的模樣。
母親常常拉著我和她一起唱。我唱歌的時候,她總是高興地笑著。為了看到她的笑臉,我總是故意在車裡放聲歌唱。
〈如果人生重來〉這首歌在唱的,就像是忙於工作和育兒的父母的人生,裡面的經典歌詞或許就是母親心境的寫照吧。
我相信,母親一定希望人生能夠重來。作為公務員的妻子,她有安穩的地位,但這種沒有盡頭的安穩,某方面來說也象徵著頹廢。
母親恐怕比任何人都迫切地希望這個世界可以毀滅。她究竟想破壞什麼呢?也許就是她的人生。
有裂痕的玻璃是無法復原的。母親一定非常厭惡、憎恨自己的人生,甚至會詛咒自己的命運。這場婚姻是錯誤的。如果人生能重來就好了。但瘋狂轉動的齒輪早已無法停下。
為了逃避婚姻生活,母親迷上很多事物。她比誰都喜歡靈異故事,還沉迷於新興宗教。一九九○年代末,諾查丹瑪斯大預言很流行,那時她對此非常感興趣。
彼時綜合電視節目常播放關於諾查丹瑪斯大預言的特輯。母親幾乎看遍所有相關節目。只要電視上出現相關內容,她就會將眼睛睜得大大的,聚精會神地盯著螢幕。
「久美子,要是諾查丹瑪斯大預言是真的,這個家說不定會消失,我們也會死掉。」
我無數次聽到母親說著關於諾查丹瑪斯大預言的事。當時我信以為真,悲觀地以為世界就要完蛋了,有時甚至會哭出聲。
但與滿腔悲壯的我相反,母親說起大預言時兩眼光亮,十分喜悅。她非常希望大預言是真的。巡視颱風天被水淹沒的房屋,巡視經歷了大型天災的災區,相信諾查丹瑪斯大預言,愛看諾查丹瑪斯大預言的特別節目,是因為她比誰都期待那個改變世界的大爆發出現。
就像在電影院裡看到的怪獸哥吉拉,瞬間就能把東京街道夷為平地。母親恐怕就是在等待這樣的一幕出現。
但是,當時我並沒有察覺到我們一家的異常。可能是因為一九九○年代的人生活艱困,或多或少都有些渴望毀滅的心理。
遺憾的是,母親渴望的終結並沒有到來。諾查丹瑪斯大預言提及的一九九九年七月,什麼都沒有發生,世界並沒有毀滅。一九九○年代的奧姆真理教事件和阪神大地震都離住在九州的我們太遠了。
我們的日常生活平靜得有些詭異。是的,正如鶴見濟所說的,我們瘋狂的日常生活就像沒有高潮的午間連續劇一樣無趣,並且持續上演著。
我們家新建的獨棟住宅好像一個巨大的容器。生活在這裡,母親變得更加破碎,我們也疲憊不堪。但誰都沒有發現這種內部崩潰,逐漸變得愈來愈嚴重。
沉迷於新興宗教的母親
二○二二年七月,前首相安倍晉三被山上徹也襲擊,舊統一教會成了當時的熱門話題。人們這才開始熟知「第二代信徒」(宗教狂熱者的第二代)這個概念。
我和山上徹也一樣,也是個「第二代信徒」。大概從我剛懂事起,母親就迷上一個規模很小的新興宗教。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跟父親不和。宗教填補了母親內心的空虛。
童年時期,我每天都會按照母親的吩咐,虔誠地向家裡的小神龕祈禱。簡單來說,那個宗教的教義就是相信世上存在一個創造宇宙、掌管一切的神,人們必須全心全意地向它祈禱。
孩提時期,母親的話是絕對正確、不容置疑的。母親強迫我每天都要到神龕前祈禱。我們沒有告訴父親這件事。
「不要跟爸爸說。絕對不能說。要是說了,他會不高興。」
母親不厭其煩地叮囑我,在父親面前絕對不能提到宗教,也不能在父親面前祈禱。父親去上班後,母親才會指揮我們行動:「你爸終於走了。久美子,來祈禱吧。」我和弟弟便一起跪在神龕前低頭合掌。這一幕在別人看來恐怕有些詭異。
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每天都要祈禱。即便是週末,我們也會趁父親外出時認真祈禱。小時候,我天真地把這樣的活動當作好玩的遊戲。這是只有我和母親、弟弟知道的祕密扮演遊戲。我無比高興地向神許了很多願。
請保佑我投稿的文章被報紙選用吧。請保佑我參賽的作品得獎吧。請保佑我不要被拋棄。請保佑我能滿足母親的期待。請保佑父母不要再吵架。小時候,我深信神會滿足我的願望。
有時母親還會帶我去教團參加驅邪儀式。不幸中的大幸是,母親信仰的宗教不像近年來引起軒然大波的舊統一教會那樣,把我家的財產全部捲走。它是神道教系的新興宗教,雖然沒有邪教的惡行,但母親的過度沉迷也讓我飽受折磨。因為她認為我能成功都是神明顯靈的關係。
「久美子的文章能在報紙上刊登,都是因為你每天祈禱,神保佑了你呢。」
但事實上,那是我花費無數心血努力寫作的成果。母親絕不會承認這點。不,應該說,就算她多少認可我的努力,也還是會覺得一切都是神的恩賜。
年紀愈大,我心中那種深不可測的無力感愈令我痛苦。我渴望母親的愛,但母親從未給過我一絲一毫。
後來,我開始懷疑母親狂熱的宗教信仰。
每當她遇到困難,她就會花一大筆錢布施,每個月還會堅持捐贈一些錢給教團。這種無用的花費到底要持續多久呢?讀了很多書後,我不由得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但母親從未有過放棄宗教的想法。我只要稍稍提到對宗教的懷疑,她就會勃然大怒。她總會告訴我某些不再信仰宗教的人生活變得一塌糊塗的事。愈懷疑,她就愈沉迷。
如果說母親沉迷的是新興宗教,那麼父親其實也沉迷一種「宗教」。
父親沉迷的,並不是我們知道的那種宗教──他異常崇拜作家村上春樹。父親對村上春樹的感情和母親一樣,稱得上是一種宗教信仰。信仰「春樹教」的父親崇拜村上春樹,甘願用自己的人生踐行春樹的理念,沉醉其間無法自拔。
我可以斷言,正是因為各有各的信仰,我的父母才能在這段冷漠的婚姻關係中維持著恐怖平衡。不,也許是因為神的存在吧。
作者:菅野久美子
譯者:劉雨桐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5/06/04
內容簡介:「四歲的我無數次被母親殺死,在父親的書房裡徘徊於生死邊緣。」作者菅野久美子經歷母親無數駭人、致命的虐待,包含肢體與精神上的凌虐、語言暴力、高壓學習的「教育虐待」。在這過程中,父親始終像個局外人。種種忽視與暴力,對她造成巨大的傷害。她在校被霸凌,開始拒學、繭居,成年後出現扭曲性癖,數次嘗試自殺。直到接觸「代理家人」,即從長照到臨終送葬、遺物整理皆一手包辦的服務,她決定,為了不再被黑洞一樣的家拖垮一生,她要「拋棄母親」。
推薦閱讀
←上一篇
《烤箱裡的美國史》:真男人才不會吃鹹派?
作者文章
拋棄母親:新興宗教與末日毀滅感,一段日本90年代的家庭崩壞告白
《烤箱裡的美國史》:真男人才不會吃鹹派?
日本為何難以擺脫核電?《「台日友好」異論》解析核能政策的美國因素
「同志」的發明造就亞洲第一:鈴木賢筆下的《台灣同婚法的誕生與演進》
檢舉不適任教師?政治介入教育現場,日本社會「揣摩上意」讓老師也要自我審查
從江戶到戰後,歷史透視法鳥瞰「敗者的東京」
最新文章
拋棄母親:新興宗教與末日毀滅感,一段日本90年代的家庭崩壞告白
《烤箱裡的美國史》:真男人才不會吃鹹派?
日本為何難以擺脫核電?《「台日友好」異論》解析核能政策的美國因素
大聯盟未竟的中國夢(下)中國人為何不愛打棒球?
大聯盟未竟的中國夢(上)為何NBA可以、MLB卻難以打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