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日本再度偉大?東京的「江戶城天守閣重建計畫」

復原天守閣的討論持續,不少民眾無法接受政府花大筆預算蓋一座早已消失數百年的建築,不過支持者並不氣餒,在2004年成立了「江戶城天守閣重建會(江戸城天守を再建する会)」,積極推動天守閣重建。 圖/江戸城天守再建NPO Edo Castle Tower Reconstruction group

日本各大都市因歷史發展緣由,當地大多擁有日式的城堡,尤其是巨大的天守閣,更成為地方的象徵,最有名的像是世界文化遺產姬路市的姬路城天守閣、大阪市的大阪城天守閣、名古屋市的名古屋城天守閣等,每年都吸引大批的觀光客。

然而東京身為日本的首都以及最大的都會區,雖然都心擁有日本規模最龐大的江戶城,卻沒能向其他都市一樣,擁有雄偉的天守閣,總讓人覺得有些遺憾,也因此一直都有希望復原江戶城天守閣的聲音,不過卻也有不少反對的意見,加上法律以及地處皇居用地,都讓這座消失將近四百年的天守閣,無緣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現存的江戶城是江戶時代開始之後,由德川幕府開始大力建設擴張,不過原本的江戶城周邊,其實是荒川流入東京灣的入江口,屬於地勢低窪的沼澤地。室町時代盤據關東一代的大名扇谷上杉家,其家臣太田道灌在1457年開始興築江戶城,也讓江戶開始躍上歷史的舞台。

1590年關白豐臣秀吉討伐統領當地的北條氏,取得勝利之後將作戰功臣德川家康改封至江戶,也正式開啟了德川家統治江戶以及關東地區的歷史。作為德川家的居城,江戶城的規模在進入江戶時代後,開始大規模的進行擴建。而作為天下第一德川家的象徵,天守閣的規模歷經多次的修改,最終在1638年建成,構造為五重五階,高達58.63公尺,相當於現代的20層大樓。

如此宏偉雄大的天守閣,卻僅存在世上19年,就在1657年的明曆大火之中,慘遭祝融之災燒失殆盡,只留下巨大的石垣基座直到現在。雖然原本德川幕府在明曆大火之後有意重建,不過由於當時明曆大火將整個江戶燒掉大半,不僅數百座大名與旗本宅邸被燒光,大火還造成超過10萬平民罹難,災民不計其數。

江戶城描繪圖。 圖/維基共享  

由於重建的費用過於龐大,最終德川幕府將天守閣的重建經費,改用在江戶復興之用,巨大的天守也就再也沒有回來,改由江戶城內的「富士見櫓」作為代用天守,直到1867年大政奉還,最後一任的將軍德川慶喜退任,並搬離江戶城為止。

明治維新之後江戶城易主,佔地廣大的江戶城在新政府的主導下,僅保留西之丸與吹上御苑的範圍,作為天皇一家居住辦公的「皇居」,其餘大多成為公共建築(如武道館、科學技術館、國立近代美術館等)、公園(北之丸公園、皇居東御苑、皇居外苑等),以及軍事(近衛師團)之用,對於武家象徵極強的天守閣,也就沒太大興趣重建了。

直到戰後日本進入高度成長期,1964年東京舉辦夏季奧運,大批海外觀光客來日,因此開始出現了重建江戶城天守閣的意見,雖然因當時的日本政府為了興建比賽場館,以及各項交通、民生等工程,需耗費大批預算而沒能成真,但卻間接促成不少城市開始以觀光為目的,復原許多在二戰被盟軍炸毀的天守閣。

1985年昭和天皇登基60週年,時任內閣總理大臣的中曾根康弘,就曾提案復原江戶城天守閣,並獲得不少自民黨的議員支持,加上日本正值泡沫經濟頂峰,一度有望成功。但後來卻因泡沫經濟崩潰,最後不了了之,然而天守閣的復原議題,40年來一直都沒中斷過。

之所以受到討論,主要還是有不少聲音認為,日本各大都市都擁有自己的天守閣,不管是自古保存至今的珍貴天守,或是戰後重建的「復興天守」,都成了當地的代表性建築。而身為日本首都的東京,卻缺少了這個象徵,重建江戶城的天守閣得以補足這個缺憾,不但能藉此吸引更多觀光客,對於都心景觀也能有座代表性的建築。

本丸・二之丸御殿模型(江戶東京博物館藏,模型省略了一部分建物)、幕末時期的御殿復原模型,同時再現了已不存在的天守閣。 圖/維基共享 

左為過去的江戶城、今日的皇居一帶,攝影於2019年。 圖/維基共享、江戸城天守再建NPO Edo Castle Tower Reconstruction group 

然而反對的聲浪也不斷,無非是認為浪費錢,尤其是90年代之後,日本進入了失落的30年,不少民眾都無法接受政府要花大筆預算,去蓋一座早已消失數百年的建築,應該要把這些預算用在更多需要幫助的層面才對。不過支持復原天守閣的意見並不氣餒,還在2004年成立了「江戶城天守閣重建會(江戸城天守を再建する会)」,積極推動天守閣重建。

2013年日本再度爭取到2020年的東京奧運,重建天守閣的議題自然再度被提出,時任首相的安倍晉三主推觀光立國,也讓重建計劃獲得更多人的矚目。雖然後來遇到Covid-19疫情,不過並沒有澆熄支持者的熱情,就連前首相菅義偉也認為,當日本大力發展觀光,重建江戶城的天守閣是很好的構想,並認為江戶城天守閣的史料保存相當完整,包括外觀圖以及建築圖面等資料相當多,沒有好好利用真的很可惜。

根據2023年底一份民調顯示,贊不贊成重建江戶城天守閣的問題當中,17.8%的民眾表示贊成,另有高達49.6%的民眾表示「如果一定要選的話」,會選擇贊成,合計67.4%遠超過反對的28.7%,足見民意已經翻轉。

江戶城天守閣重現模型與海報 圖/維基共享、江戸城天守再建NPO Edo Castle Tower Reconstruction group

不過即便看好者居多,但重建江戶城的天守閣面臨到不少阻礙,首先是重建的土地位於皇居東御苑,屬於宮內廳所管理的地段,得要獲得宮內廳的同意才行。再者根據廣島大學的三浦正幸教授進行試算,重建的經費高達500億(2024年),過去因為重建費用遭到反對,因此推廣江戶城天守閣重建的「江戶城天守閣重建會」表示,將會以募款以及企業贊助等方式,來籌措重建的經費。

至於興建的工法,如果是以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化建築復原,興建成本較低,但耐用年數大約只有80到100年;如以木造的方式重建,光是主建築就至少需要花費250億元以上,且如果加上免震設施等費用更高,且需要大批國產檜木,不過耐用年數則高達400-500年。

「江戶城天守閣重建會」表示,江戶城天守閣重建後,將會成為都心地區的建築象徵,從皇居周邊欣賞都是相當醒目,也連帶的刺激更多外國觀光客入場,因此包括販售門票、周邊商品以及帶動的觀光熱潮,初步估計至少將會帶來1000億日圓以上的經濟效益。

有去過皇居東御苑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那座巨大的石垣構造,長期一直矗立在此,雖然宏偉卻也突兀,如果上面的建築能夠恢復原貌,高達將近60公尺的和式建築,一定會震撼世人。

推薦閱讀

  • 日本當代神社建築新探:「弱建築」思考與西式風格的神道聖殿

  • 失控的怪獸都市或不死鳥之城?東京「城市進化論」

  • 坂本龍一的護樹遺願:反對東京「神宮外苑再開發」的環境抗爭

  • 關鍵字
    # 深度專欄

    上一篇

    勇敢發聲之後(上):從伊藤詩織到五之井里奈,性暴力受害者在日本面臨的司法挑戰

    下一篇

    大家說英語?美國指定「唯一官方語言 English」將衝擊語言可及性

    作者文章

    後石破茂時代的黨內競爭:自民黨總裁選10月登場,內外交迫的政治陰影

    後石破茂時代的黨內競爭:自民黨總裁選10月登場,內外交迫的政治陰影

    日本2027廢止外籍技能實習制度:衍生的外國人犯罪問題

    日本2027廢止外籍技能實習制度:衍生的外國人犯罪問題

    為何反抗中國?平野雨龍:受香港與台灣啟發的日本政治素人

    為何反抗中國?平野雨龍:受香港與台灣啟發的日本政治素人

    日本防衛白書:警戒中國海警船的灰色地帶威脅

    日本防衛白書:警戒中國海警船的灰色地帶威脅

    2025日本參院選:自民黨政權保衛戰,爭議的「外國人管理」難題

    2025日本參院選:自民黨政權保衛戰,爭議的「外國人管理」難題

    日本「米騷動」漲價風波趨緩?自民黨的政治難關還在後頭

    日本「米騷動」漲價風波趨緩?自民黨的政治難關還在後頭

    最新文章

    轉角國際 X 青春愛讀書:祝大家文藝復興!天才如何撐起五百年藝術天花板

    轉角國際 X 青春愛讀書:祝大家文藝復興!天才如何撐起五百年藝術天花板

    《你不再是我父親》:法國迷姦案主嫌之女自述,一個平凡家庭的迷航

    《你不再是我父親》:法國迷姦案主嫌之女自述,一個平凡家庭的迷航

    家族是推動人類歷史的情感單位:專訪《權力的血脈》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家族是推動人類歷史的情感單位:專訪《權力的血脈》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從冷戰舞台到絲路對話:馬友友的20世紀世界音樂文化之旅

    從冷戰舞台到絲路對話:馬友友的20世紀世界音樂文化之旅

    馬友友的人生《組曲》:從音樂家到人道主義者的蛻變

    馬友友的人生《組曲》:從音樂家到人道主義者的蛻變

    被「政治滅絕」的內蒙古:長城外的造反派,紅衛兵之眼目睹蒙古民族屠殺

    被「政治滅絕」的內蒙古:長城外的造反派,紅衛兵之眼目睹蒙古民族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