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甲山的微光》:維吾爾人的生活故事,看新疆「恐怖資本主義」
什麼叫恐怖資本主義?
男人跟我們相隔三張桌子而坐。身穿黑色西裝外套與條紋馬球衫的他,看起來只是個普普通通的維吾爾中年人。他拿著手機,而且好像有重要的事情在講。配著用小玻璃杯喝的土耳其茶,陪我拿著一本叫《後街》(The Backstreets)的維吾爾小說邊讀邊討論的是一個朋友,他叫阿比利金。我們天天早上都這樣,已經好幾個禮拜了。問題是與我們相隔三張桌子而坐的男人,跟昨天是同一個。這種事情連著兩天,有點多了。
我壓低聲音,對背對著男人的阿比利金開口,「我在想那個人是不是在跟蹤我們。」我意有所指地頭一斜,讓他知道我說的是誰。「他昨天也在同一個位子。也可能是我太疑神疑鬼,但我覺得他好像假裝打電話其實是在拍照。」阿比利金的臉變得慘白。他踉蹌站了起來。
我們離開,並分別朝不同的方向走去,想藉此測試有沒有人跟來。當時是二○一四年,設有人臉辨識監視器的檢查哨還沒有遍布全城,所以在空間中找人仍得靠人類的智慧。我們刪除手機裡的微信,就怕萬一我們被拘留,會被迫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簡稱國安部)的幹員看到我們的聯絡人與聊天紀錄,但手機上的簡訊紀錄我們就刪不太掉了。我們知道騰訊與中國移動隨時可以跟國安部分享我們的情報。
▌本文為《黑甲山的微光:中國恐怖資本主義統治下的新疆,從科技監控、流放青年與釘子戶一窺維吾爾族的苦難與其反抗》(臉譜,2023)書摘
幾個月後,我發了簡訊給阿比利金,看他有沒有察覺什麼異狀。一切正常。靜候了一天後,我們重新開始見面,鬆了口氣的我們想說之前肯定只是個巧合。我們抽著我們的窮人牌紅河菸,嘲笑自己的杞人憂天,然後重操起茶跟小說的舊業。阿比利金說:
二○一四年,由拘留營構成的再教育系統才剛起步,而其主要鎖定的是鄉村地區的維吾爾年輕男性。當時的阿比利金從來沒想到僅僅三年後,他與另外一百五十萬人會被認為不可信而被送進營區。
我們通常是茶館九點一開門的第一組客人。有時候遲到幾分鐘,我會隔著街看到阿比利金低聲咕噥,咒罵我浪費他時間。但即便如此,等到了桌前,我還是會看到他已經幫我買好了人民幣兩元的茶跟他知道我喜歡的中東芝麻醬卷。
做為一名沒有充分就業的年輕人,他能做的事情其實不多,頂多就是應徵工作,不然就是見他最好的朋友巴圖爾或我,然後聊文學及政治。我們就這樣熟了起來。我要是一兩天沒跟他碰頭,他就會打來問我人去了哪裡。他很保護我們的友誼。不樂見我花太多時間在其他不在他朋友網絡中的維吾爾男性身上。
正午時分,巴圖爾跟另外一個朋友會來加入我們,然後我們會一起去吃手拉麵或當地一種叫做polu的手抓飯(中亞其他地方叫pilaf)。到了晚間,我們常精心計畫要去哪裡吃點什麼。爭論究竟要去公園嗑葵瓜子,還是去打撞球。我們會在外頭待到很晚,就為了聊哲學、聊浪漫的愛、聊到有人尋短,聊音樂。我們聊到鄉下有人失蹤,聊到抗議跟尋仇殺人,聊到警察無差別對群眾開槍,聊到監控系統,聊到政治教育營,還有國家政策如何讓漢族發財,但卻攔著維吾爾族不讓他們做生意當老闆、找工作,或甚至不給他們穩固的權利成為城市的一分子。
我們聊到約聘的協警如何開始在臨檢中掃瞄維吾爾年輕人的手機跟通行證,聊到維吾爾族的公寓受到的常態性檢查,包括他們會掃瞄被貼在門口的二維碼,然後用可以勾選的數位檢查表去一一核對住戶成員。在黑夜中,在公園裡,有包塑膠袋裝的喀什口味白葵瓜子在手,加上有麻吉的朋友相伴,那感覺就像我們脫離了人民反恐戰爭,上述話題都可以暢所欲言似的。
二○一五年二月,事情開始生變。在他南疆老家的村子裡,阿比利金的兄弟遭到羈押,事由是他的智慧型手機被掃瞄出宗教經文。阿比利金開始夜不成眠。他會哭著聽母親敘述弟弟是怎麼被抓。為了他為何不想回鄉下支撐家計的事情跟父親起口角。他說現在只要有不認識的號碼打來,他的心就會開始砰砰跳。有好幾個禮拜,他沒有跟我見面,只在他陽春到不能再陽春的鋼筋混凝土公寓裡踱步,想東想西,擔心著未來。
再教育維吾爾族的運動,啃噬進他社會生活的基本質地中。為了讓阿比利金的兄弟能閃避掉罪名是「宗教極端主義」的五年徒刑,阿比利金的家人繳納了一萬元人民幣給警方。他兄弟因此被改送到再教育營。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監控系統就從幻影般的警察線人進化成鎖定身邊家人的智慧型手機掃瞄技術,再進化成再教育營與人臉辨識監視器。
即便有這種種監控,巴圖爾等友人還是硬要阿比利金離開公寓,出來走走。我們逼著他重新加入晚餐的聚會。雖然有監控系統、有親友開始消失,反殖民的友誼仍讓他們雖屢敗屢戰還是愈挫愈勇地繼續過著年輕男性孤身在城市裡獨立自主的日子。這本書要講的就是人如何無畏於圈禁、貶低與最終的剝奪系統,持續他們的生活。
這種緊縮的社會控制系統固然看似是中國西北所獨有,但其實匯集在阿比利金身上的種種力量,某個程度上,是由全球近期在資本主義邊疆創造上的發展所形塑。如當代資本主義理論家(Berardi 2015; R. Benjamin 2019; Wark 2019; Zuboff 2019)所告訴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已經在二○一○到二○二○年間成為一種追蹤裝置,而這種追蹤裝置可以將生活經驗與行為蒐集成「剩餘數據」,然後將數據轉變成能塑造社會生活的預測產品。
《黑甲山的微光》讓這批理論──也就是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 2019)所稱的「監控資本主義」,檢視了女性主義與去殖民思想近期對當代資本主義與殖民主義的共構──進行對話(Coulthard 2014; Bear et al. 2015; Byrd et al. 2018; Rofel and Yanagisako 2018)。
這個過程讓《黑甲山的微光》探索了一個由國家出資、民間出力打造的監控系統如何在中國西北抓著含阿比利金在內的數百萬穆斯林,將他們變成恐怖資本主義的客體。以二○一一到二○一八年在中國西北的維吾爾自治區,逾二十四個月的民族誌研究為素材,我檢視了當時從中國科技工作者處取得的政府文件與報告,還有中國警方的內部報告。根據這批證據,《黑甲山的微光》一書揭示了穆斯林的社會生活,尤其是維吾爾年輕男性的社會生活,已經在由中國科技工作者跟協警負責設計與實施的各種系統中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
整體而言,本書思考了中國國家主導之民間科技發展的崛起,並據此就「朝著資本累積的科技──政治系統而去的一場全球性轉向」做出了大格局的主張。至於在較為特定的討論上,本書思索了數位媒體監控在政治控制與經濟成長上所扮演的角色。這個監控系統呼應了政治體制變遷的過程,這點亦可見於其他反恐運動,但此例中比較特別的是這系統嘗試用監控與不自由的勞動來生成一種知識論上(即認知上)的轉變。知識的產出與其所支撐的社會生活,是當代資本主義與殖民計畫的終極目標。
這些討論的核心是我對科技政治系統──此處被視為國家出資的科技編程被對位到維吾爾的社會再製上──用來創造資本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的一次檢視,而我檢視的方式是去問三個互有關聯的問題:當有利可圖的國家合約被授予墾殖者企業,由企業來建立並部署科技,並藉此去監控管理維吾爾男性跟其他族群時,維吾爾族的生命價值會出現什麼變化?這種系統的實施是否能夠被視為一種放大版的剝奪過程?最後,恐怖資本主義如何使用物質與數位的圈禁系統去把他們的目標群體控制在一地,進而生成新形態的自律與勞動力供民間製造業利用?
在探討這些問題時,我主張恐怖資本主義的體現是透過數位圈禁、族裔──種族化的貶低,也透過物質性的剝奪。我展示了城市的科技生活如何把維吾爾族拉進市場經濟,也拉進一場讓人在都會社會中易於辨識的任務中;另一方面,同一種科技生活也把維吾爾族拉向了新形態的伊斯蘭「正行」 (orthopraxis;正確的作法)與身分認同中。這些剝奪與重新定位的力量,催生出各種形式不同且相互競逐的自我塑造,以及各種能讓自己被察覺的手段,而這些不同的形式與手段,又把他們拉往了相互競爭的方向。
我還主張有件事很重要,那就是我們要超越經濟主義的各種框架去理解資本主義,將資本主義視為一種從不停止擴張、體制化的全球社會系統。透過將我的分析拓展到與女性主義跟去殖民分析脫鉤的規範性經濟討論以外,我展示了維吾爾的社會再製本身──以各種形式支撐著市場活動的無償勞動與精神付出──即為這個系統的主要涵蓋範疇。維吾爾的家庭與同性友愛關係,原生的指導模式、宗教與文化活動,還有基於土地的人際關係,都是數位圈禁與價值貶低的目標,導致的結果是讓系統的受益者斬獲新形態的科技財產與資本累積。
透過用生命政治的角度去解讀當代安防系統,我證明了在這空間裡所被建造起的東西,並不光是拘留營那麼簡單──即便拘留營確實是大部分學術與媒體關注的焦點。事實上,該地區全體的穆斯林族群,包括不少哈薩克族與回族穆斯林,還有比哈薩克族跟回族大上許多的維吾爾族,都免不了受到諸多改造社會之科技的廣泛影響。讓再教育營區得以出現的系統究竟給人什麼樣的實際生活體驗,是我關注的重點,我藉此展示維吾爾的社會生活如何在通往穆斯林群體遭關押的那些年中,廣為受制於各種形式的剝奪。
這篇引言,首先把這本書定位在對種族化資本主義跟墾殖者殖民主義的整體性探討。本書首先主張的是恐怖主義一詞啟動了族裔──種族化的嶄新序列,並說明這一點如何推動了殖民剝奪的過程。透過把中國的國家形成置放在殖民論述中,本書先勾勒出了毛澤東式的多元文化主義如何讓位給科技──資本主義式的邊疆創造,然後又把這個系統中的「科技──政治」複合體,放進晚近以監控資本主義跟去殖民女性主義角度去分析經濟的學術研究裡。
最後,引言會介紹本書的倡議,那就是從維吾爾年輕男性的立場與作法去檢視這些系統,可以讓我們進一步看清在新形態的種族化與反殖民求生過程中,性別所扮演的角色。
本書認為積極的「跨種族見證」做為一種手段,可以催生出一支小型的「拒絕政治」。
《黑甲山的微光:中國恐怖資本主義統治下的新疆,從科技監控、流放青年與釘子戶一窺維吾爾族的苦難與其反抗》
作者: 戴倫.拜勒(Darren Byler)
譯者: 鄭煥昇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3/07/29
內容簡介:「黑甲山,烏魯木齊又一處因「貧窮」與「落後」被剷平的穆斯林社區,曾經唯有在這裡,他們才是自由的。」《新疆再教育營》作者、人類學家戴倫.拜勒歷時8年以上,記錄21世紀中國恐怖統治下的維吾爾族男性在一座城市裡的流亡、夢想及抵抗。「訴說他們的故事,讓人知道他們是如何自知會被捕、被『消失』,讓我們能一面看著他們的社會生活崩解,一面仍勉力將之抓住。」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