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十六世紀的都更:便民、美觀集於一身的羅馬城

2016/05/20 說書

整頓羅馬城的西斯圖斯五世不僅承襲前人,更為後來的都市計畫奠定 另一個重要先例,直...
整頓羅馬城的西斯圖斯五世不僅承襲前人,更為後來的都市計畫奠定 另一個重要先例,直到今日仍處處可見,不斷提醒世人這段羅馬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時刻。圖為現代羅馬市區。 photo credit:Matthew Riley(CC BY 2.0)

文/王健安

16世紀羅馬城絕對是歐洲的重要大城。人口規模在16世紀大抵呈現不斷往上攀升的趨勢;以1560年代為基數,直到世紀末時,人口成長將近一倍達到十萬人,絲毫不下於其他大城。這個數字只統計城內居民而已,還不包括每年到羅馬參加慶典、參訪古蹟,或是做生意的流動人口。最可怕的是,羅馬城的人口分布極不平均,因為水源問題,大多數的居住人口集中在以台伯河沿岸為主的西半部。

教宗身為羅馬的統治者,也意識到解決城市發展困境的必要性。自15世紀中葉起,他們用盡一切手段重振教宗暨教會的聲望地位,改造羅馬即為其中之一。從現實面來看,教宗既然自詡為教會領袖,照顧眾人的信仰與生活便是不可忽略的責任,改善羅馬的公共設施同時也是評價教宗的重要指標。這股趨勢在16 世紀初就已相當顯著,以道路為中心,搭配各式大型建設,在台伯河沿岸創造南北向的城市軸線。新道路系統不僅改善交通,更美化城市景觀,是兼具實用性與美感 的大型公共建設,對城市發展有莫大貢獻。

攤開16世紀的羅馬城地圖可清楚看到,與人口擁擠的西半部相比,缺乏水源的東半部顯得荒涼許多。因為急迫性較低,都市計畫較晚才開始。當地道路系統 多半承襲古典時代的成果,沿東西向的山脈或山谷延伸,缺乏南北向道路協助行人跨越各山丘,以參拜散落於各處的教堂。為了拓展生活圈、提升交通的便利性,東 半部羅馬城的開發大約在16世紀中葉逐步開始,並在教宗西斯圖斯五世時期達到高峰。

16世紀的羅馬,其西半部人口擁擠,缺乏水源的東半部顯得荒涼許多。因為急迫性較低,...
16世紀的羅馬,其西半部人口擁擠,缺乏水源的東半部顯得荒涼許多。因為急迫性較低,都市計畫較晚才開始。 圖/維基共享

 圖/維基共享
圖/維基共享

▎都更者:教宗西斯圖斯五世

西斯圖斯五世俗名為菲利切‧佩瑞提(Felice Peretti),生於1521 年, 九歲時進入修道院學習,31 歲以神父的身份到羅馬講道,結識不少教會高層。他在 49 歲時由庇護五世拔擢為樞機主教,進入教會最核心的決策圈。但在1572 年,樞機主教彭科帕尼(Ugo Boncompagni)被選為教宗葛雷高里十三世(Gregory XIII),刻意冷落素來與他關係惡劣的佩瑞提。接下來十幾年間,佩瑞提遠離各項教會事務,並在此時結識石匠出身,日後相當倚重的建築師豐塔納 (Domenico Fontana)。

1585年西斯圖斯五世當選為教宗隨即推動東半部羅馬的都市計畫。備受教宗重用的豐塔那主導相關工程,成為全羅馬,甚至是全歐洲最著名的建築師,並在羅馬留下不可抹滅的偉大成就。

▎都更檔案一號:星芒的道路網絡

根據豐塔那的著作《梵蒂岡方尖碑搬移工程》(Della transportatione dell’obelisco Vaticano e delle fabriche di Sisto V, 以下簡稱《梵蒂岡方尖碑搬移工程》)記載,教宗決定在多山丘的東半部地區,鋪設寬敞筆直的新道路系統,打造出無論步行、騎馬,或乘坐馬車都能輕鬆通行的朝聖路徑。新道路以聖馬利亞大教堂(Basilica Sanctae Mariae Maioris)為中心向外四散,整體看來宛如不規則星狀,不僅有效串聯當地各重要教堂及城門,還與既有道路連結,改善羅馬城的整體交通效能。

教宗也知道開發東半部不能只靠道路系統,還必須解決最根本的用水問題,當選的第一天就開始興建菲利切水道(Acqua Felice),1587年完成,供水範圍遍即東半部,使當地享受充足水資源,曾是一片荒野的山丘如今種滿各種植物,教宗也得以在山丘上建設美麗的花園別 墅。一旦基本的公共建設完成,原先人口稀少、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東半部,馬上吸引大批居民、商人甚至是社會上層人士前來置產定居,使羅馬的發展邁入新階段。

如星芒般的道路系統不僅有實用性,西斯圖斯五世還將宗教意涵鑲嵌其中,使羅馬更顯神聖崇高。他曾這麼形容其所創設的道路系統:

以多條筆直道路通往聖殿,西斯圖斯五世開創通往星體的道路。

這句話援引自拉丁文詩句「歷經艱苦道路終達繁星」,以基督宗教的精神來看,所謂的「星體」意味人類經過努力與試 煉後,最終得到的救贖。教宗便以道路形狀,將此意涵在一個明確的空間內加以具像化。

位於星芒狀道路網正中央的聖瑪利亞大教堂,即為獻給聖母瑪利亞的教堂,她扮演著人類與上帝之間的中介角色,幫助人類取得救贖;教宗還在教堂東側增建西斯汀禮拜堂(Capella Sistine di Santa Maria Maggiore),放置耶穌出生地的遺跡,使道路的形狀也具備伯利恆之星(Star of Bethlehem)的意涵,強調耶穌作為救世主降臨人世;最後,聖瑪利亞大教堂位在山丘上,比喻成人類必須要跨過的艱難,再次呼應「歷經艱苦道路終達繁 星」的精神。簡言之,西斯圖斯五世創設的道路系統,可說是他為全人類所建通往救贖之地的道路,藉此更加突顯羅馬無論是實質上或象徵上,都是全歐洲最重要的 朝聖地。

圈起來的地方由左至右分別代表波波洛廣場的方向、聖瑪利亞大教堂、聖喬凡尼大教堂、聖...
圈起來的地方由左至右分別代表波波洛廣場的方向、聖瑪利亞大教堂、聖喬凡尼大教堂、聖十字大教堂。 圖/作者提供,編輯製圖。

▎都更檔案二號:遷移方尖碑的浩大工程

1585年,人們聚集在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Sancti Petri)附近,甚至不惜花錢購買視野良好的窗邊位置,只為了觀看一場千年首見的工程行動:搬遷方尖碑。

方尖碑的歷史相當久遠,最早由古埃及文明大量創造,基於宗教與政治上的目的,古羅馬人花費不少力氣從埃及搬遷多座方尖碑安置在羅馬。中世紀時,唯一成功抵抗時間與人為摧殘而屹立不搖的,僅剩聖彼得大教堂旁的梵帝岡方尖碑(Obelisco Vaticano)。

因為15、16世紀歐洲興起一股研究柏拉圖哲學與古埃及文明的熱潮,原本著名的梵帝岡方尖碑更加受世人矚目。不少教宗開始計畫將梵蒂岡方尖碑遷移至聖彼得廣場,直接面對教堂正門,配合教堂打造宏偉景象。但方尖碑碩大的尺寸與重量成為最難以克服的問題,像是教宗保羅三世(Paul III)曾多次要求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執行遷移計畫,後者對此表現卻相當消極,因為他擔心方尖碑會因此而斷裂。直到西斯圖斯五世時期,這項曾擊敗多位建築師與教宗的工程才得以順利實現。

1585-1856年間的盛大工程:搬遷方尖碑。 圖/維基共享
1585-1856年間的盛大工程:搬遷方尖碑。 圖/維基共享

毫無疑問的,西斯圖斯五世相當積極地遷移梵蒂岡方尖碑,在當選的四個月後便下令召開會議來決定遷移方尖碑的最佳人選。這場會議吸引歐洲各地的建築 師、工程師及數學家,他們以模型或口頭報告的方式說明計畫。整個會議耗時約一個多月結束,決定指派豐塔納,教宗在不久後也給予他眾多特權,全力協助相關工程的進行。

為了搬運方尖碑,豐塔納利用巨大木條、滑輪、掛勾等工具,組建名為「城堡」的巨大三角形鷹架。以繩索穿過「城堡」與額外安裝在方尖碑上的滑輪後,再動用數百人力或馬匹便能移動方尖碑。準備動工的早晨,教宗為這次工程舉行了祈福彌撒,豐塔納接著下達執行命令。當負責傳遞訊號的吹奏手發出聲響,所有人員 同步開始行動。雖然「城堡」因承受巨大重量而發出聲響,但透過繩索與滑輪的牽引,總算將方尖碑抬起,水平放置在已鋪好圓木的地面上,米開朗基羅的顧慮並未成真。接著拆除「城堡」,移至新地點重組,等待方尖碑從舊址拖運過來。

帶有方尖碑的城市景觀,皆由西斯圖斯五世豎立。 圖片/作者原文提供,版畫(1600...
帶有方尖碑的城市景觀,皆由西斯圖斯五世豎立。 圖片/作者原文提供,版畫(1600):Le Cose Maravigliose dell’Alma Città di Roma, con Movimento delle Guglie& gli Aquedotti. La ample, &Commode Strade, Fatte à Benefice Publice dal Santissimo SISTO V. P. O. P., p. 10, 11, 20, 33.

下一步的相關準備工作又耗時一年,1586年9月,眾人再次聚集在聖彼得大教堂前方,屏息以待方尖碑重新豎立起來的那一刻。確認工程順利結束的那一刻,在場民眾莫不歡聲雷動,就連教宗也急忙前去觀賞羅馬城內的新地標。

成功經驗鼓勵了教宗與豐塔納豎立更多方尖碑。他們挖出其他倒塌的方尖碑,並在接下來的三年間,依序安置於聖瑪利亞大教堂北側、聖喬凡尼大教堂 (Archibasilica Sanctissimi Salvatoris et Sanctorum Iohannes Baptistae et Evangelistae in Laterano)北側,以及波波洛城門(Porta del Popolo)南側。這些地點都是羅馬城內最重要、顯眼的位置,方尖碑的高大外觀充分融合精心設計的廣場、道路及建築,成為城內最顯眼的地標,形塑美麗壯 觀的城市空間。

不可否認的是,西斯圖斯五世可能帶著考古般的好奇心看待這些方尖碑,但作為教宗,也希望資源能用在有益於信仰與教會的工作上。當梵帝岡方尖碑的工程結束不久後,教宗隨即舉辦宗教儀式以淨化「異教成分」,並在頂端放置十字架與山丘雕像,再次呼應「歷經艱苦道路終達繁星」的概念,其它三座方尖碑也比照處 理。如此一來,西斯圖斯五世將原本用來彰顯帝國威望的古蹟,轉化為基督宗教戰勝古代異端的戰利品與朝聖地點,搭配星狀道路系統,更加突顯羅馬城的宗教性質。

中世紀時,唯一成功抵抗時間與人為摧殘而屹立不搖的,僅剩聖彼得大教堂旁的梵帝岡方尖...
中世紀時,唯一成功抵抗時間與人為摧殘而屹立不搖的,僅剩聖彼得大教堂旁的梵帝岡方尖碑。圖為現在方尖碑景象。 photo credit:Carlo Mirante (CC BY 2.0)

▎參訪羅馬的新路線

新道路系統的實用性,反映在當時出版的羅馬城導覽手冊中,借由他們的描述,得以觀察人們如何看待羅馬的轉變。由 16 世紀著名人文學者弗維歐(Andrea Fulvio, 1470-1527)撰寫,並在 1588 年由羅馬居民增補出版的《羅馬古蹟》(L’Antichita’ di Roma),大篇幅介紹西斯圖斯五世時期的新道路,包括連接地點、沿路經過的教堂、古蹟等。《羅馬古蹟》絲毫不吝讚美新道路的實用性,以最長的菲利切路為例,該書這麼形容:

教宗西斯圖斯五世在 1586 年開闢一條新道路,其直接從聖瑪利亞大教堂直達聖十字教堂,可讓人便利舒適參訪上述教堂。

後續段落也強調,菲利切路對於想前往教堂的沿路居民之重要性:那條道路相當便利,為提升大眾利益與公共便利性乃是必要設施。

16世紀的菲利切路已變成現在的西斯蒂納路(Via Sistina)跟羅馬四噴泉之...
16世紀的菲利切路已變成現在的西斯蒂納路(Via Sistina)跟羅馬四噴泉之路(Via delle Quattro Fontane)。 圖/維基共享

16 世紀末的導覽手冊以更有系統的方式,指示讀者如何運用新道路往來各重要教堂,即時透露更多元的交通路線。著名建築師帕拉迪歐(Andrea Palladio, 1508-1580)在1544 年出版的《羅馬城內教堂、休息處、特赦儀式與聖人遺骸之描述》(Descritione de le Chiese, Statione, Indulgenze & Reliquie de Corpi Santi, che sono in la Città de Roma ,以下簡稱《羅馬城內教堂》),開宗明義表示要提供最便捷的參訪路線。當提及參訪聖瑪利亞大教堂、聖喬凡尼大教堂、聖十字大教堂及其週遭教堂的路線時,並未建議讀者從羅馬北端直接前往,反而是要先沿台伯河岸到達卡比托林廣場後,再從廣場一帶尋路前往其所在位置。

1600 年出版的《高貴羅馬城之驚奇光輝事物、方尖碑的移動和水道。神聖教宗西斯圖斯五世為公共利益而做,寬大方便的道路》(Le Cose Maravigliose dell’Alma Città di Roma, con movimento delle Guglie & gli Aquedotti. La ample, & Commode Strade, Fatte à Benefice Publice dal Santissimo SISTO V. P. O. P., 1600,以下簡稱《高貴羅馬城》),提及的參訪景點與《羅馬城內教堂》沒有太大差異,但建議路線卻相當不同。

《高貴羅馬城》建議讀者從羅馬北端的波波洛廣場往南直達聖三一教堂(Chiesa della Trinità dei Monti)後,繼續往南並沿路參觀重要景點,遇到庇亞路(Via Pia)時暫時脫離原先路線,沿庇亞路往東參觀其他景點;從庇亞路折返後,建議讀者沿著先前道路,也就是通往聖瑪利亞大教堂的道路繼續行程。在《高貴羅馬 城》另外一天的行程中,建議讀者從聖喬凡尼大教堂開始,沿東南邊的城牆到達聖十字大教堂(Basilica Sanctae Crucis in Hierusalem)後,直接往通往聖瑪利亞大教堂的道路前進。

《高貴羅馬城》的文句未直指菲利切路,但從當代地圖來看,唯一能符合建議路線的僅有菲利切路。簡言之,這兩本導覽手冊的規畫路線,立基在截然不同的道路條件上;其中差異再次反應出,當代人相當認同新道路系統的便利性,視之為往來重要教堂的另一選項。

聖瑪利亞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聖瑪利亞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photo credit:Pascal WEBER(CC BY 2.0)

▎16世紀末的羅馬:近現代歐洲都市計畫的重要先例

西斯圖斯五世的羅馬都市計畫是屬於教宗的文化傳統。眾多文字或圖像資料顯示,他的都市計畫相當程度奠基於前人累積的經驗與成果上:早從16世紀初, 已有利用筆直道路解決交通問題,並進一步美化城市景觀以提升教宗形象的先例。都市計畫除了道路系統,還包括位在道路兩端的重要建設,如教堂、宮殿、廣場 等,以宏偉外觀或特殊象徵意義,既強化道路系統的實用功能、美觀效果,也能宣傳教宗形象或宗教精神。

西斯圖斯五世對城市空間的重視不下於前幾任教宗,依自身所需重新詮釋前人經驗、成果,建構以宗教建築為中心的東半部羅馬道路網;如同負責規畫的設計師豐塔那所言,先讓觀者感受強烈視覺效果,進而讓世人更容易注意教宗的想法。

西斯圖斯五世的道路系統不僅規模更大,也更善用開闊空間及刻意創造的秩序感,積極整合道路、廣場、教堂、方尖碑等城市元素。最特別之處莫過於利用巨 大方尖碑,在廣場正中央建立萬眾矚目的顯眼地標。在此之前,羅馬都市計畫從未如此將眾多元素融為一體。西斯圖斯五世不僅承襲前人,更為後來的都市計畫奠定 另一個重要先例,直到今日仍處處可見,不斷提醒世人這段羅馬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時刻。

16世紀西斯圖斯五世對羅馬程的規劃,成為近現代歐洲都市計畫的重要先例。 phot...
16世紀西斯圖斯五世對羅馬程的規劃,成為近現代歐洲都市計畫的重要先例。 photo credit:Carlo Mirante(CC BY 2.0)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說書

書本是承載知識的媒介,而書評是一張入場券,我們和你一同審視閱讀與知識 「說書」的信箱:sobooks@storystudio.tw

作者文章

整頓羅馬城的西斯圖斯五世不僅承襲前人,更為後來的都市計畫奠定 另一個重要先例,直...

十六世紀的都更:便民、美觀集於一身的羅馬城

2016/05/20
記住自己真實的模樣,是政治人物必須修煉的功課。圖為2011年葉禮廷與自由黨的大選...

加拿大的烈火與灰燼:一個哲學家的政治試煉

2016/04/22
鄂圖曼史上最著名的蘇丹蘇萊曼一世,歐洲人稱他為「大帝」,鄂圖曼內部則稱呼他為「立...

鄂圖曼之夢(下):「黃金年代」到「歐洲病夫」

2016/04/02
鄂圖曼之夢——從一場夢中誕生的帝國。 圖/歐新社

鄂圖曼之夢(上):從一場夢中誕生的帝國

2016/04/02

最新文章

德雷德.史考特(Dred Scott)於1857年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認定「黑...

加害者後裔如何面對先祖之罪?美國「史考特案」雙方家族的創傷與療癒追尋

2024/04/15
圖為海山樓一景。海山樓為香港著名景點,這幢彷彿由積木砌成的大廈呈現香港緊密而狹窄...

香港新移民在《但願人長久》的追尋:哪裡得到理解,哪裡就是家

2024/04/12
以南韓濟州島人口計算,平均每6人就有1人屬4.3事件受難方。
 圖/歐新社  

不能遺忘的面容(下):南韓政府的濟州轉型正義,足夠了嗎?

2024/04/11
濟州4.3和平基金會利用AI技術和口述記憶,嘗試還原濟州4.3事件犧牲者金秉柱(...

不能遺忘的面容(上):濟州四三事件,AI修復重現的歷史受難者

2024/04/10
傳統又自負的同儕拒絕給予友善的支持,將是邱吉爾生命的寫照。左為1881年。7歲的...

憤怒的雄獅,孤單的童年:邱吉爾的頑皮少年成長記

2024/04/10
對於沒去過澳洲的人,印象可能是一個打工賺錢或度假旅行的勝地。圖為雪梨地標——雪梨...

澳洲是天堂、戰爭打不過去?本地人的生活挑戰與戰爭風險

2024/04/0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