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解讀泰勒絲經濟學(上):創造46億美元效益的演唱會魔力

2023/11/17 廖啟宏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33歲世界巨星泰勒絲(Taylor Swift),出道至今已...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33歲世界巨星泰勒絲(Taylor Swift),出道至今已經打破了許多音樂產業的紀錄。圖為Eras Tour時代巡迴演唱會。 圖/美聯社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33歲世界巨星泰勒絲(Taylor Swift),出道至今已經打破了許多音樂產業的紀錄。她目前正在進行的2023-2024年Eras Tour時代巡迴演唱會,將在五大洲舉辦140多場。這位歌手所及之處,萬人空巷,巡迴美國站的每場演唱會平均有近5萬4,000名歌迷參加。 粉絲在售票平台Ticketmaster上支付的平均票價為254美元,而轉售價格則飆升至數千至數萬美元。泰勒絲每場演出的總收入約1,300萬美元,光是頭22場Eras Tour演唱會,就讓泰勒絲賺進超過3億美元。

除了演唱會當天的活動之外,演唱會的工作人員動員、紀念商品、附近餐廳、酒吧、旅館消費、還有歌迷往返演唱會地點的航空旅遊等,有意義地帶動了各地的經濟,使得美國在後疫情之後的經濟,被打了一劑強心針。

泰勒絲的風潮,不但受到媒體關注,甚至在美國聯準會7月12日的褐皮書當中,費城聯準會分行特別提到泰勒絲的經濟效應:

「儘管該地區旅遊業整體復甦放緩,但5月是費城飯店收入自疫情爆發以來最強勁的一個月,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前來觀看泰勒絲演唱會的客人湧入。」

時代巡迴演唱會總共可為美國經濟帶來高達46億美元的消費者支出。 圖/美聯社 
時代巡迴演唱會總共可為美國經濟帶來高達46億美元的消費者支出。 圖/美聯社 

除此之外,時代巡迴演唱會也被拍成了電影《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而該電影票房不出意外地打破了多項美國電影首日預售記錄,電影上映日是2023年10月13日,而預售票房在10月5日就達到1億美元,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演唱會電影。

泰勒絲所夾帶的經濟效應,被稱為「Swiftonomics」或「Taylornomics」,華文世界普遍稱之為「泰勒絲經濟學」。

《富比世》(Forbes)的估計,時代巡迴演唱會總共可為美國經濟帶來高達46億美元的消費者支出。放眼全球各國的經濟規模,這筆巨大經濟效應超越世界上35個國家的一年總產值,約等同於利比亞、約旦、或是蘇丹一年的GDP。

據另一篇《富比世》調查,在美國有53%的成人認為自己是「泰粉」,有16%的人認為自己是「鋼鐵泰粉」。泰勒絲從鄉村音樂到流行音樂,再到另類唱片的輕鬆跨界,在任何音樂領域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至今發行了十張專輯,每張專輯都更加鞏固了這位女歌手在歌壇不可撼動的地位。雖然她是一個有才華的創作型音樂家,但是在人才濟濟的音樂圈,她到底有甚麼秘訣呢?

▌「不安全感」的商品化

有人評論她的歌會讓人落淚,而且會深深感到:她懂我。

藝術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就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產生了共情,因為我們感到被了解、被接住、被擁抱。泰勒絲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就在於她毫不掩飾的「不安全感」,而這種種不安全感是很多人共同的生命經驗。

第一種不安全感來自感情,泰勒絲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分手歌曲,甚至讓很多人開玩笑說分手是泰勒絲的創作靈感來源。她在每次分手後都會寫出很好的歌,而每一首都讓人淚崩,像是〈Red〉〈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The Moment I Knew〉、〈Better Man〉、〈I Bet You Think About Me〉、〈The Very First Night〉、〈Holy Ground〉〈All Too Well〉等等,每首都讓人聽後心碎。但也有些人批評她靠分手賺錢,對此她也大方地歡迎前男友們來寫歌描述他們的分手。

第二種不安全感出自對自我形象的不安,去年泰勒絲的第十張專輯《Midnights》將她內心的不安全感表達淋漓盡致。她在專輯裡面的〈Anti-Hero〉這首歌中,講到她的憂鬱症、孤獨感,還有從以前就有的自卑,因為她長得太大隻(180公分),所以一直沒有自信。她寫下:

「有時候我覺得每個人都是性感寶貝,

我是山上的怪物,太大了,無法閒逛,

慢慢走向你最喜歡的城市」

(Sometimes I feel like everybody is a sexy baby

And I'm a monster on the hill

Too big to hang out, slowly lurching toward your favorite city)

另外她在同一首歌的歌詞中也提到,她因為擁有很多財富而萌生不安全感,她幽默地唱出:

「我夢見我媳婦為了錢殺了我,她以為我把她們寫進遺囑裡。」

(I have this dream my daughter in-law kills me for the money

She thinks I left them in the will)

另外泰勒絲像所有女孩一樣,深深受到外在形象的綑綁。在之前的歌曲和訪談中,她也表示出對食物的愛恨情結,甚至曾有過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她說每當看到記者照到她的照片,看到自己的樣子會讓她很不開心,她認為自己的肚子太大了,甚至有人批評說她看起來像懷孕了,這些言論讓她心情低落,甚至停止吃東西。

正是這些沒有偶像包袱的抒發和歌曲、以及真實展現自己的不安全感,擄獲了全世界人的心。不管是女性或是男性,對於很多人而言,泰勒絲經歷的掙扎或許正是他們當下的心情寫照。這樣的偶像,雖然是遙不可及,可是卻像在你耳邊安慰你,或是經歷和你同樣的傷痛,這樣的共情能力,讓泰勒絲從一個歌手,變成了傾聽歌迷心中煩惱的對象。

除了泰勒絲本身的歌曲充滿魔力之外,泰勒絲也在音樂創作的世界中,推動和顛覆一些企業經營和商業運作的改革,為音樂產業帶來新的面貌。

這樣的偶像,雖然是遙不可及,可是卻像在你耳邊安慰你,或是經歷和你同樣的傷痛。圖為...
這樣的偶像,雖然是遙不可及,可是卻像在你耳邊安慰你,或是經歷和你同樣的傷痛。圖為阿根廷的泰勒絲歌迷,將泰勒絲照片做成耶穌形象的祈禱卡片。 圖/美聯社 

▌重新定義音樂產業鏈

過去十年以來,串流媒體平台(Spotify、Apple Music等)逐漸取代了實體的CD或專輯唱片,對於消費者而言,帶來了許多便利——只要手機在手,就可以收聽無限的歌曲和音樂種類;而對於音樂創作者而言,這些平台似乎創造了出道的康莊大道,音樂人即使沒有公關公司、沒有製作人,都可以把自己的音樂創作上傳到這些平台上,等待其他人來發掘,感覺就此掙脫了傳統音樂產業鏈的束縛。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美好嗎?

對於許多懷有音樂夢的創作者而言,串流平台的普及雖然給了成名的機會,但卻是低利潤時代的開始。隨著使用者遍及全球,這些平台成為遊戲規則制定者,把依照收聽次數的分潤壓縮到極低——Spotify上面的歌曲,平均每收聽一次,只會給音樂創作人0.006到0.0084美元,也就是說一首歌要被收聽一千次,Spotify才會撥出6到8塊美金的款項,而且這些創作收入可能還要和其他音樂公司和公關公司分享,可以說是薄利多銷。

對於許多音樂創作人而言,這些串流平台已然建立了不可撼動的地位;由於掌握詳細的收聽資訊,這些平台公司可以精準地壓縮創作者的所得和利潤,許多音樂人抱怨這樣的模式比起過去的專輯模式,串流平台事實上更加沒有自由,也更難生存。

泰勒絲成為了對抗串流平台不公平規則的勇者。 圖/路透社 
泰勒絲成為了對抗串流平台不公平規則的勇者。 圖/路透社 

而泰勒絲,就成為了對抗串流平台不公平規則的勇者——在2014年,泰勒絲因為串流平台的不公平報酬,所以公開和Spotify叫板,並將自己所有專輯從Spotify下架,這對Spotify而言無異是一大打擊。

同時她也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另一個串流巨頭——Apple Music,指責該公司為了吸引訂戶而推出前三個月免費試用,但在這段試用期內的播放次數,Apple Music皆不會給予音樂人任何分潤,也就是說Apple Music把這個推廣訂閱的成本轉嫁到音樂人身上。許多音樂人是初進入音樂產業,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自己的夢想,Apple Music這項政策讓音樂人更形弱勢,因此泰勒絲說她當年度的最新專輯《1989》將不在Apple Music上架。以此希望Apple Music重新考慮其營運方式。

泰勒絲的大動作,無異在音樂串流平台投了一顆震撼彈。許多音樂人雖然對這個遊戲規則不滿,但是小蝦米難以對抗大鯨魚,只能接受。泰勒絲則不同,以她的音樂流量,她其實並不會被這些遊戲規則影響太多,但是她看到這個不公的現象,挺身而出、不平則鳴,瞬時成為了音樂人的英雄。Apple Music和Spotify也從善如流,改善了分潤的架構,讓音樂人受到更公平的對待,並有更多的資金做自己所愛的音樂。

除了和串流平台的抗爭之外,在2018年,泰勒絲與前公司的合約到期時,她選擇加入環球音樂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的決定在業界也是個風向球,因為環球音樂允許泰勒絲保留她著作的所有權,並且尊重她在所有線上串流平台的主控權和收入。泰勒絲在簽約時,還要求同樣的條款套用在環球音樂旗下的所有音樂人。這些將音樂的主控權交還給音樂人的行為,受到業界的盛讚,許多媒體也指出她一連串的做法開啟了音樂產業的里程碑。

▌下篇接續:〈解讀泰勒絲經濟學(下):映照千禧世代價值觀的佛心老闆〉

泰勒絲決定自己2014年度的最新專輯《1989》將不在Apple Music上架...
泰勒絲決定自己2014年度的最新專輯《1989》將不在Apple Music上架,以此希望Apple Music重新考慮其對創作者相當不利的營運方式。 圖/美聯社 

責任編輯/賴昀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解讀泰勒絲經濟學(下):映照千禧世代價值觀的佛心老闆

Now And Then:披頭四「新歌」問世,AI協作的音樂革命與爭議

泡泡裡的烈焰紅唇:The Flaming Lips 「防疫泡泡演唱會」未來日常?

廖啟宏

加州州政府研究首席、加州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主持〈一口經濟學〉PODCAST。長年旅居北加州,一家三口再加上一隻台灣領養的浪浪 Bagel,此心安處是吾鄉。

作者文章

左為台灣出版的《經濟武器:金融制裁與貿易戰的誕生》華文譯本,右為作者尼可拉斯.穆...

專訪《經濟武器》作者尼可拉斯.穆德:「經濟制裁」是阻止戰爭,還是惡化局勢?

2024/03/25
烏俄戰爭爆發後,台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也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如果台海開戰,對中經濟制裁有效嗎?《經濟武器》作者看烏俄戰爭及兩岸關係

2024/03/25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33歲世界巨星泰勒絲(Taylor Swift),出道至今已...

解讀泰勒絲經濟學(上):創造46億美元效益的演唱會魔力

2023/11/17
圖為泰勒絲2012年在MTV Video Music Awards頒獎禮上表演。...

解讀泰勒絲經濟學(下):映照千禧世代價值觀的佛心老闆

2023/11/17
中國官媒報紙刊登李克強訃聞。 圖/路透社 

還未開始就已告終的改革:李克強經濟學為何無法施展手腳?

2023/11/03
TikTok社群上流行#girlmath標籤,這是一些年輕女孩用幽默的方式,描述...

亂花錢的「女孩數學」?美國社群迷因背後的消費主義與刻板印象

2023/10/05

最新文章

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和以色列一直處於公開的敵對狀態。圖為伊朗德黑...

在末日爆炸之前?以色列與伊朗「核武對峙」的危機預測

2024/04/29
美國國務院將祭出史上第一次制裁,禁止對以色列國防軍的一支「猶大勝利營」提供援助。...

「猶大勝利營」是誰?史上首次被美國點名制裁的「哈雷迪」專屬部隊

2024/04/23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XREX 透過區塊鏈金融犯罪調查師陳梅慧的追蹤,試圖揭露「創...

追蹤「創意私房」不法資金:導讀XREX區塊鏈金融犯罪調查Q&A

2024/04/15
這回南韓國會選舉,李在明所領軍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簡稱民主黨),囊括了300席的...

南韓選後觀察:跛腳的尹錫悅 vs. 大勝卻官司纏身的進步派領袖們

2024/04/12
製圖/楊虔豪

南韓國會選舉:執政黨為何慘敗?尹錫悅惹怒民怨的多重風暴

2024/04/11
英國歷史上,國會議會曾經允許將藐視國會者關在國會鐘塔裡,但上次發生已是1880年...

「做事」與「作秀」至少擇一:英美國會調查權的制度與省思

2024/04/0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