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歷史對白(1):南韓第一人...金正恩破格禮遇「總統閣下」

睽違4個月,今年第3次南北韓峰會拉開序幕。南韓總統文在寅與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4月27日舉行第1次會晤,當時金委員長在板門店,跨越軍事分界線,首次踏上南韓領土;而在美朝峰會陷僵局時,文、金兩人又閃電於板門店中、北韓所屬的統一閣見面,成功讓美國總統川普與金正恩的會面,死灰復燃。
而這次,距離川金在新加坡的會晤,已過3個月,且正逢韓民族最大節慶——秋夕(中秋節)——前一週,兩韓領袖能在本次峰會談出什麼成果,當作送給半島民眾的大禮,或讓再陷僵局的美朝談判,尋找新出口,在在牽動著近來支持率開始下探的文在寅總統,能否翻身與鞏固執政基盤的機會。
9月19日上午10點7分,標有「大韓民國」字樣的總統專機,抵達平壤國際機場(前順安機場),金正恩委員長與夫人李雪主,現身機場跑道前等候,這時樂隊奏起象徵迎接國家最高領袖的「歡迎歌」。這是史上頭一遭,北韓領袖金正恩前往機場迎接訪朝嘉賓。
待艙門打開後,文總統與夫人金正淑步下階梯,朝金委員長走去,這時「歡迎歌」又重新奏起。南北韓領袖與第一夫人,隨後握手相擁,而走道一旁,則有大批群眾,舉著「熱烈歡迎文在寅總統到來」的字版,手持北韓國旗與半島旗,高聲歡呼。
之後,文總統與到場一字排開的北韓政要握手,包括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長金永南(北韓名義上最高領袖)、外務相李勇虎、勞動黨副委員長兼組織指導部長崔龍海等10人;接著輪到金委員長與來訪的南韓政要握手,包括國家情報院長徐薰、外交部長康京和、統一部長趙明均、國防部長宋永武共9人。
另外,還有位官員在會前會後,不斷奔走於主場——她是金正恩的胞妹、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4月底於板門店舉行的第1次峰會,金與正穿梭於會場內的模樣,已透過現場直播不斷被捕捉,這次她也幾乎扮演現場督導與指揮的角色,不斷在前方為文總統夫婦引導,協助會談流程順暢。
而北韓人民軍儀隊長步行至文總統前面,舉起指揮刀高喊:
隨後並發起21響禮炮,並奏起朝鮮人民軍軍歌。從2000年金大中與金正日首次見面後,至今5回元首會晤,發射禮炮也屬首次。
過去在金、盧造訪北韓時,北韓軍儀隊舉刀迎接時,都是先提起金正日的職稱,然後才表明迎接「總統」到來,但這次,軍儀隊卻連在場的第三代領袖金正恩都沒有提及,並直呼實際上仍作為敵方的南韓領袖為「閣下」,亦屬破格之舉。
受到動員到場接機的北韓民眾歡迎,文總統先是與前排民眾一一握手,最後又面向他們鞠躬;在極權獨裁國家,特別是在北韓最高領袖金正恩身旁,文總統這樣小小的動作,極可能帶給北韓居民對南韓極為不同的觀感,因為北韓與南韓領袖表露出來的作風是否親民,當下就能被人判斷出來。
出了機場,文總統夫婦則搭乘座車,前往北韓當局專門接待外賓的百花園;過去,包括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與胡錦濤訪朝時,百花園都是北韓事先安排好讓貴賓造訪之處,但過去金、盧兩任南韓前總統來到北韓時,皆未到訪此地。
在前往百花園的路程中,文總統和金委員長也乘坐無加蓋防彈敞篷車,並在21台警用重型機車的護衛下,展開「座車巡遊」。平壤市中心街道上,有10萬群眾來到街頭,綿延5公里之長,高舉粉紅花樹,喊著「祖國統一」,並隨文總統與金委員長的坐車經過而歡呼,而文總統則不斷揮手致意。
事實上,青瓦台方面事前並未得知會有「座車巡遊」的橋段,這次北韓當局特別的準備,讓文總統本人與南韓政府都倍感驚訝。座車經過平壤市內的三大革命會館、永生塔、金日成綜合大學、錦繡山紀念公園等主要景點,最後抵達百花園,文、金兩人在此個別享用午餐後,前往北韓勞動黨廳舍,舉行會談。
與第一次在板門店所舉行的文金會不同的是,從下飛機到百花園的路上,文總統與金委員長並無太多公開對話或公開收音;但短短一個多小時,北韓當局對文總統的接待,創下多個「首例」,被評價為對南韓領袖史上最高規格的接待。
另外,南韓在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所設置的峰會新聞中心,讓海內外記者都能隨時在場內接收峰會相關的各項情報,這次共有447名外國記者註冊,較首次於板門店舉行的文金會,於韓國國際展覽中心(KINTEX)設置的新聞中心相比,人數少了一半。
這次,海內外記者見到文、金兩人相會與擁抱的場景,比起第一次時的激烈拍手與歡呼反應,已明顯冷卻許多。因為這次的重頭戲,已不再只是相會,大家更關切的議題,是討論非核化處理的進程,能否有所突破(...接下篇)。
——▌接續下篇/平壤歷史對白(2):感恩讚嘆文總統...金正恩的自貶玄機
推薦閱讀

←上一篇
自民黨總裁選:「安倍天下」的關鍵三連霸
下一篇→
平壤歷史對白(2):感恩讚嘆文總統...金正恩的自貶玄機
作者文章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總統李在明...無法迴避的台海問題

駐韓記者手記: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總統如何看台灣?

史上最高票的南韓總統李在明:得票率仍未過半、性別對立存隱憂

南韓總統大選(上):國民力量黨與金文洙,「切割尹錫悅」的兩難

南韓總統大選(下):李在明挾司法爭議領先,李俊錫「露骨提問」引變數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最新文章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被攻擊的「調停者」卡達:美國的戰略盟友,為何也是哈瑪斯海外基地?

後石破茂時代的黨內競爭:自民黨總裁選10月登場,內外交迫的政治陰影

緬甸「恢復正常」?中緬聯手營造假象,台灣政府勿成迫害人權幫兇

泰國總理選舉:從「三國鼎立」到「小藍變大藍」,阿努廷或成9%總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