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南韓GM關廠風暴(下):美國資本「吃飽就跑」?

2018/02/23 楊虔豪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韓國通用汽車(GM)在農曆年前,宣布將於5月底前,關閉位於全羅北道群山市的工廠,屆時可能將造成1.2萬人失業,讓中央與地方政府感到憂慮。但宣布關廠的背後,通用汽車的內部不透明經營爭議,也一一浮上檯面。

宣布關廠後,群山的汽車製造從業員,陷入愁雲慘霧,富平、昌原分廠的勞工,也擔心GM會不會全面撤出南韓——若是如此,包括4家GM工廠與下游廠商,連帶將可能影響10萬人的生計——但南韓政府與分析師目前研判,由於還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全面撤離南韓的可能性相當低。

假若GM全面撤離南韓,包括4家GM工廠與下游廠商,將連帶影響10萬人的生計。 圖/路透社
假若GM全面撤離南韓,包括4家GM工廠與下游廠商,將連帶影響10萬人的生計。 圖/路透社

起初,外界將關廠的原因歸咎於輸出不振。南韓GM的汽車輸出量,從2013年的63萬輛下跌至39萬輛,導致南韓GM的營業額與收益連年下滑,造成公司虧損,接連讓僱用也跟著出問題。

保守派的南韓報紙,在關廠消息一出後,除擔憂對地方經濟造成打擊,也同時批評工會在公司陷入赤字後,仍不斷以罷工抗爭的方式,要求加薪等。

最大在野黨——自由韓國黨——黨魁洪準杓,則透過臉書發表評論:

GM的事件,根本原因要歸咎在勞動生產性問題上…外國資本在南韓,被視為罪人,還要被欺凌,勞動生產性也明顯下滑,如此一來外企根本沒理由繼續在南韓做生意…和剛烈工會攜手的左派政權若無自覺,往後將會招致製造業空洞化。

洪準杓的一席話,引發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反擊,批評洪準杓又把關廠的問題歸咎在勞工與工會身上。但目前公開出來的諸多相關數據,都顯露出GM的經營存在問題。

洪準杓的一席話,引發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反擊,批評洪準杓又把關廠的問題歸咎在勞工與工會身上。 圖/截自洪準杓Facbook
洪準杓的一席話,引發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反擊,批評洪準杓又把關廠的問題歸咎在勞工與工會身上。 圖/截自洪準杓Facbook

首先是GM美國母公司的態度與政策,令人質疑。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GM對韓方注入的資金,只有兩筆金額:包括2002年收購大宇汽車時,投下4,340億韓元(新台幣124億元)的資金,加上2009年遇上金融海嘯時,給予韓方9,259億韓元(新台幣224.5億元)。

此外,美國母公司又向韓方借貸2.4兆韓元(新台幣685.7億元),卻開出每年5%的利率,光是2013至2016共4年間,韓方花在償還母公司利息,就達到4,620億韓元(新台幣132億元)。

而依照規定,韓方還必須每年得繳交營業額5%的「品牌特許使用費」(簡稱忠誠費)與固定研發費用給美國母公司。根據現有資料,被美國母公司收購後的9年間,韓方就交給母公司多達2兆韓元(新台幣571.4億元),而自2014年以後,韓方也給了母公司共1.8兆韓元(新台幣514億元)的研發費。

在GM總部在幾乎沒有任何對韓定期投資的情況下,單就這些數據,就讓美國母公司在10多年間,從韓方身上淨賺2.9兆韓元(新台幣828.6億元)。

圖為GM執行長Maria Barra。在幾乎不投資韓國分布的狀況下,南韓GM儼然是美國總部宰殺壓榨的「金雞母」。 圖/路透社
圖為GM執行長Maria Barra。在幾乎不投資韓國分布的狀況下,南韓GM儼然是美國總部宰殺壓榨的「金雞母」。 圖/路透社

據南韓金融監督院的資料,南韓GM於2016年花在研發的費用,達到6,410億韓元(新台幣175.4億元),但同年營收數字為虧損5,220億韓元(新台幣149.1億元)。由於兩造並無太大差異,只要從研發費上節約,南韓GM損失就能大幅減少。為何無法避免?經營層在當中的決策過程可能出現問題。

而目前GM在南韓的3個地方、共4座工廠,多為產製半成品,在公司虧損日漸龐大的同時,還得負擔研發費用,合理性也受到質疑。

隨著南韓GM財政缺口越來越大,作為第2大股東的韓國產業銀行(KDP),早在去年3月,就向公司要求公開共116項經營資料,以釐清問題所在,但公司最後僅批准了6項資料供閱覽。

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且「GM撤守南韓」的風聲甚囂塵上時,產業銀行更在去年12月向GM要求提出改善經營的對策、中長期經營計畫、降低美國母公司對南韓方施予的貸款利率、擴大生產量、同意產業銀行的監督等意見與報告書,南韓GM卻毫無理睬,但卻在兩個月後的現在,宣布關閉群山廠。

從南韓公司得到巨大利益,如今分公司出了問題,不先將公司經營問題與詳細數據給予釐清,也不接受股東提案擬定補救計畫,而是直接開口向南韓政府要求給予援助,因而讓GM招來「吃飽就跑」的批評聲浪。

「GM吃飽就跑」是從併購大宇開始就存在的疑慮。圖為2001年,大宇汽車的工會員工,在首爾街頭抗爭、反對美國GM對大宇汽車的併購。 圖/路透社
「GM吃飽就跑」是從併購大宇開始就存在的疑慮。圖為2001年,大宇汽車的工會員工,在首爾街頭抗爭、反對美國GM對大宇汽車的併購。 圖/路透社

面對爭議擴大,美國GM海外部門事業社長英格爾(Barry Engel)於2月21日親自造訪南韓,在國會與朝野議員會面,共商如何解決問題。

我們談好說會繼續留在南韓,為此我們也得提出讓經營可以復甦的計劃,這計劃包括大型投資和製造新產品,還有調整經營結構。

英格爾在會後對記者公開說道。他並表示,下一步還會繼續和其他利害關係人協商。但面對公司虧損,南韓GM向工會提案削減部分人力花費、共體時艱,卻被工會拒絕。

與國會議員見面後,英格爾又接連拜會了南韓計劃財政部與產業通商部,當面提出援助要求。

南韓經濟副總理金東兗則舉行記者會表示,經過與GM高層的討論,政府向GM要求必須提出可以長期經營正常化方案、讓股東能盡到有責任的角色,並遵守債權人與工會「共體時艱」的原則;GM方面也承諾將提出細部的整頓方案。

為避免過往外資獲利後就撤離、留下爛攤子的爭議重演,當局最快在下周就會對GM的經營實態予以詳細調查,再決定是否給予支援,預計將會花上兩個月時間。

但能否在5月前挽回關廠及避免大量失業,如今重擔也落在文在寅政府身上。

能否在5月前挽回關廠及避免大量失業,如今重擔也落在文在寅政府身上。圖為群山廠外,抗爭的工廠員工。 圖/美聯社
能否在5月前挽回關廠及避免大量失業,如今重擔也落在文在寅政府身上。圖為群山廠外,抗爭的工廠員工。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南韓GM關廠風暴(上):用萬人生計勒索文在寅?

楊虔豪

定居首爾過著採訪與寫稿生活的駐韓獨立記者。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總是被誤認為是韓國學生,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目前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並將南北韓報導與評論供應給BBC中文網、公視、端傳媒等華文媒體。2023年以南韓梨泰院慘案新聞報導,獲得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FB:韓半島新聞平台

作者文章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楊虔豪過去曾當面訪問過李在明,針對台海問題詢...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總統李在明...無法迴避的台海問題

2025/06/19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隨著時間的演進,南韓政治看待台灣的態度也有所...

駐韓記者手記: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總統如何看台灣?

2025/06/19
6月3日南韓總統大選由共同民主黨李在明(比心者)勝出,由於此次為總統補選,4日立...

史上最高票的南韓總統李在明:得票率仍未過半、性別對立存隱憂

2025/06/04
南韓總統大選,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 圖/美聯社

南韓總統大選(上):國民力量黨與金文洙,「切割尹錫悅」的兩難

2025/06/02
南韓總統大選,領先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左),與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 圖...

南韓總統大選(下):李在明挾司法爭議領先,李俊錫「露骨提問」引變數

2025/06/02
2025年4月4日南韓憲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過,宣判「確定罷免」 尹錫悅。尹錫悅...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2025/04/04

最新文章

新制世俱盃賽事規模擴大,引發球員負荷太重的擔憂。圖為現效力拜仁慕尼黑的英格蘭國家...

FIFA發大財,代價是足球員勞損?俱樂部世界盃為何引發反彈

2025/06/30
若為增進我國與教廷的外交關係,需要從「政教關係」與教務的角度思考:臺灣政府能多做...

當代梵蒂岡的「政教關係」:臺灣政府如何與教廷展開務實外交?

2025/06/24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楊虔豪過去曾當面訪問過李在明,針對台海問題詢...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總統李在明...無法迴避的台海問題

2025/06/19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隨著時間的演進,南韓政治看待台灣的態度也有所...

駐韓記者手記: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總統如何看台灣?

2025/06/19
在全球極右派風潮復甦的當下,語言成為武器,透過扭曲的話術來吸收支持者,卻帶來破壞...

「沒有言論自由了」?法國極右派扭曲的語言,如何削弱民主、助長極權?

2025/06/19
馬來西亞已成為國際毒品轉運和加工出口重鎮,芬太尼、冰毒等各式毒品在國內氾濫、入侵...

芬太尼入侵:馬來西亞成國際毒品轉運站,含毒電子煙氾濫校園

2025/06/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