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日本猛暑襲來:史上最高溫41.8℃,破紀錄炎熱氣候成為全國性氣象災害

2025/08/05 轉角24小時

日本今年度的天氣酷熱,各地氣溫不斷刷新紀錄,在今天8月5日下午,群馬縣伊勢崎市的氣溫飆升至驚人的41.8℃,改寫日本觀測史上最高溫紀錄。圖為2025年8月5日的東京。 圖/路透社
日本今年度的天氣酷熱,各地氣溫不斷刷新紀錄,在今天8月5日下午,群馬縣伊勢崎市的氣溫飆升至驚人的41.8℃,改寫日本觀測史上最高溫紀錄。圖為2025年8月5日的東京。 圖/路透社

日本今年度的天氣酷熱,各地氣溫不斷刷新紀錄,在今天8月5日下午,群馬縣伊勢崎市的氣溫飆升至驚人的41.8℃,改寫日本觀測史上最高溫紀錄。日本氣象廳與環境省在今天聯合發布「熱中症警報」,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有44個區域是警戒範圍,也是史上發出警報區域最多的一次。日本政府和專家警告,現今的酷熱猛暑,已經升級為「全國性的氣象災害」。

日本時間8月5日下午14點30分,群馬縣伊勢崎市測得41.8℃高溫,突破日本觀測史上最高紀錄,伊勢崎市位於關東平原西北部、群馬縣南部,是當地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北關東地區的工業重鎮。同時群馬縣的桐生市41.2℃、埼玉縣鳩山町達41.1℃,而前橋市、高崎市以及東京都的青梅市等地,氣溫也都超過40℃大關,而且已經是今年度日本全國第6次觀測到氣溫超過40℃。

日本各地的高溫現象,全國有超過320個觀測點氣溫達到35℃以上,連被認為氣候涼爽的北海道也不例外。7月時北海道的釧路市,觀測到史上第一次連續三天氣溫都達到30℃以上的「真夏日」現象。史無前例的連續高溫,直接導致釧路市當地家電行的電風扇、冷氣機商品銷售一空、供不應求的局面。

在去年2024年度,日本統計一年下來因為高溫酷熱的「熱中症」(ねっちゅうしょう,中暑等高溫相關症狀總稱)而死亡的人數超過2,000人以上,與高溫數據同樣打破最高記錄;日本政府已將其認定為需要重視的「全國性災害」。

日本氣象廳與環境省聯合發布的「熱中症警報」(熱中症警戒アラート)是根據氣溫、濕度等指標計算出的「暑熱指數」(WBGT)來發布,提醒民眾熱中症危害極高的情況。因應熱中症導致的死亡案件增加,日本政府在2025年6月也已正式將職場的「熱中症對策」納入法律,並規定了相關罰則,以強制企業落實相關措施。

就在史上最高溫的8月5日,日本環境大臣淺尾慶一郎在記者會上表示對破紀錄高溫的強烈危機感,呼籲民眾無論是否有發布「熱中症警報」,都應適度使用空調降溫、選擇涼爽的環境避暑,並且多補充水分和鹽分。同時淺尾也提醒,要多留意身邊的高齡者與孩童,預防熱中症的相關問題。

在老人預防中暑方面,埼玉慈惠醫院副院長藤永剛指出,許多高齡者在家中中暑身亡,儘管家中備有空調,卻有超過3分之2的人未使用。藤永剛認為可能是這些民眾抱持著「以前沒開冷氣也能過活」或「冷氣對身體不好」觀念所導致,或是認為開冷氣會導致電費暴增,因此選擇不開。

藤永剛對此指出,在目前夜間室溫仍可能超過30℃的狀況下,應將冷氣視為「救命工具」,無論晝夜都應持續開啟。對於不習慣吹冷氣的人,建議可將風向調整為不直接吹向身體,或披上一件薄外套來適應。《NHK》也發布了詳細的熱中症預防指南,建議在室內放置溫度計以監測室溫與濕度,並以「室溫28℃、濕度70%」作為開冷氣的參考指標。此外,《NHK》指南也提到,冷氣在啟動時耗電量較大,因此「保持開啟」在許多情況下反而比頻繁開關更節能省電,對身體健康也更有益。針對沒有空調的環境,則可利用遮光窗簾、灑水、開窗通風或使用冰袋降溫等方法。

日本政府和專家警告,現今的酷熱猛暑,已經升級為「全國性的氣象災害」。圖為2025年8月5日的東京淺草。 圖/路透社
日本政府和專家警告,現今的酷熱猛暑,已經升級為「全國性的氣象災害」。圖為2025年8月5日的東京淺草。 圖/路透社

▌高溫對孕婦、孩童的影響

熱中症的發生機制主要與「脫水」和「發炎」有關。當身體脫水時,細胞功能會受損;而高溫環境則會增加氧化壓力,引發炎症反應。這種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不限於中暑本身,它還會顯著提升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對孕婦、高齡者和孩童等脆弱群體產生尤其巨大的影響。

東京科學大學的藤原武男教授研究指出,對孕婦來說,高溫會提高「胎盤早期剝離」的風險,這種病症可能在胎兒出生前導致胎盤從子宮壁分離,危及母嬰生命。

研究顯示,在暑熱指數較高的日子,次日胎盤早期剝離的風險會暫時性上升,甚至可能讓原本數日後才可能發生的病症提早發作。脫水會減少子宮的血流供應,可能誘發分娩;同時,胎盤作為連接母嬰的生命線,在脫水情況下血液和營養供應不足,容易形成微小血栓,導致胎盤剝離,進而使胎兒缺氧,甚至造成死產。此外,高溫還會增加早產的風險,當日平均氣溫達到30.2℃時,早產風險會比16℃時增加8%。

對於患有慢性疾病的高齡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高溫更是致命的威脅。猛暑會大幅增加他們因糖尿病酮酸中毒或高滲性高血糖症候群等嚴重併發症而緊急住院的風險,日平均氣溫約30℃時,風險可高達1.65倍。脫水導致的血糖飆升,甚至可能引發意識障礙。

孩童則因體表面積與體重比例較大,對熱的感受更為敏感。在極端高溫下,5歲以下兒童罹患需要急診的「腸套疊」的住院風險會增加約4成。嬰幼兒常見的「川崎病」(一種全身血管發炎的疾病),在極端高溫下住院風險也增加了33%。此外,對食物或昆蟲叮咬引起的「過敏性休克」住院風險也會隨氣溫升高而增加約1.5倍,這可能與戶外活動增加及飲食模式改變有關。甚至連「氣喘」的症狀也可能在高溫下惡化,尤其對於14歲以下的兒童,住院風險可能增加1.33倍。

藤原武男教授預估,若未來氣溫持續大幅升高,到2090年代,因暑熱引發的氣喘住院人數可能比2010年代增加4.19倍。隨著氣候暖化持續,日本社會面臨的健康衝擊將會越來越大,連帶導致醫療體系的負荷日益沉重。

▌熱,非常熱,一年比一年熱

2018/日本40度熱浪?小學生熱死,近萬人送醫的猛暑來襲

2019/40.5°C德國熱地獄:西歐大熱浪,德荷比同日突破「史上最熱紀錄」

2020/54.4°C的美國夏天:死亡谷破90年紀錄,加州熱浪大缺電

2021/48.8°C的義大利?地中海熱浪大火與「歐洲史上第一高溫」

2022/中國破紀錄爆熱炎夏:缺水限電的全國高溫警報

2023/當炎熱地獄成為日常?全球熱浪持續...高溫避暑的生存指南

2024/智利史上最烈野火:延燒3日至少112死,聖嬰現象下的熱浪悲劇?

推薦閱讀

【速報】群馬 伊勢崎で41.8度 過去最高更新 危険な暑さ 警戒を

猛暑の健康被害、熱中症だけじゃない 妊婦・高齢者・子どもの注意点:朝日新聞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圖/歐新社

把不會崩壞的和平還來:原爆80年的廣島和平紀念

2025/08/06
日本今年度的天氣酷熱,各地氣溫不斷刷新紀錄,在今天8月5日下午,群馬縣伊勢崎市的...

日本猛暑襲來:史上最高溫41.8℃,破紀錄炎熱氣候成為全國性氣象災害

2025/08/05
英國前首相強生在「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發表專題演講。 圖/歐新社...

英國前首相強生訪台:讚揚科技領銜地位,感謝台灣站在對抗威權最前線

2025/08/05
中國北方遭遇連日強降雨和洪災,光是在北京地區,從上周以來已知至少44人死亡。圖為...

北京「暴雨紅色預警」:連日洪災淹沒郊區老人中心31人死亡

2025/08/04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於社群媒體上打口水戰,導致美國部署核潛艦,核危...

川普與俄羅斯的「核武嗆聲」:應該擔心社群口水戰升級核戰嗎?

2025/08/04
白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晚間公佈新貿易政策的關鍵細節,以及新的關稅計劃。美國東部...

川普關稅推遲到8月7日:台灣「暫時性關稅」20%、高關稅也將衝擊美國消費者

2025/08/01

最新文章

圖/歐新社

把不會崩壞的和平還來:原爆80年的廣島和平紀念

2025/08/06
日本今年度的天氣酷熱,各地氣溫不斷刷新紀錄,在今天8月5日下午,群馬縣伊勢崎市的...

日本猛暑襲來:史上最高溫41.8℃,破紀錄炎熱氣候成為全國性氣象災害

2025/08/05
英國前首相強生在「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發表專題演講。 圖/歐新社...

英國前首相強生訪台:讚揚科技領銜地位,感謝台灣站在對抗威權最前線

2025/08/05
中國北方遭遇連日強降雨和洪災,光是在北京地區,從上周以來已知至少44人死亡。圖為...

北京「暴雨紅色預警」:連日洪災淹沒郊區老人中心31人死亡

2025/08/04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於社群媒體上打口水戰,導致美國部署核潛艦,核危...

川普與俄羅斯的「核武嗆聲」:應該擔心社群口水戰升級核戰嗎?

2025/08/04
白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晚間公佈新貿易政策的關鍵細節,以及新的關稅計劃。美國東部...

川普關稅推遲到8月7日:台灣「暫時性關稅」20%、高關稅也將衝擊美國消費者

2025/08/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