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歐盟助理費判有罪:勒龐被禁止選法國總統,子弟兵巴德拉能夠提早接班嗎?
【2025. 4. 2 法國】
挪用歐盟助理費判有罪:勒龐被禁止選法國總統,子弟兵巴德拉能夠提早接班嗎?
法國極右派「國民聯盟」(RN)領導人勒龐(Marine Le Pen)在被巴黎法院判處挪用歐盟資金有罪、5年內禁止競選公職之後,多年來逐漸逼近法國總統大位的政治聲勢和前景幻滅,但崛起的法國極右派尚未就此止步——公眾將目光,放到了勒龐一手帶出的巴德拉(Jordan Bardella)身上。巴德拉是現任RN主席、歐洲議會議員,原本在RN和其支持者的設想裡,希望勒龐當總統、巴德拉任總理,未來由巴德拉接班勒龐,現如今巴德拉或許將比預期的更早來到政治舞台的中央,但公眾質疑:才29歲的他是否準備好擔任領導者、是否適合這個角色?
曾經3度角逐法國總統的勒龐,在最近一次的2022年選舉,最終對戰現任總統馬克宏的第二輪投票裡,斬獲41.5%的選票,縱使馬克宏勝選但勒龐前所未有的高得票,反映了她反外國人、反體制的政治思維,已經深深打入許多法國人內心。而勒龐父親所成立的國民聯盟,也在勒龐的帶領下,從邊緣小黨,成為如今在國民議會有126個席次、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下一次的法國總統大選是2027年,馬克宏已經不能再競選連任,而直到2025年3月31日巴黎法院的判決出爐,勒龐一路的聲勢高漲、民調保持領先。
▌挪用歐洲議會助理費,判決有罪
法庭發現,曾任歐洲議會議員長達十多年的勒龐和其他同黨議員,在歐洲議會任職期間挪用290萬歐元的公共資金,原本這筆錢應該用來支付歐盟助理的薪水,勒龐卻將助理費用來支付國民聯盟黨內工作人員的薪資。檢察官將勒龐的行為形容為蓄意、有組織的犯罪,法庭同意檢察官的看法。
案件調查起於2017年2月,當時法國警方突襲搜索國民聯盟(當時還叫做民族陣線,縮寫FN)總部,以協助歐盟反詐欺辦公室(The European anti-fraud office)調查當時身為黨魁及歐洲議會議員的勒龐涉嫌挪用公款一事。至2025年,巴黎法院裁決罪名成立。
勒龐被判的刑罰為:4年監禁,其中2年緩刑,須配戴電子腳鐐,10萬歐元罰款,以及禁止競選公職5年。
除勒龐之外,同案被告還有其他24名國民聯盟黨公職、前歐洲議會議員和助理,最終判決挪用歐盟資金定罪的有9人(勒龐和其他8名在2004年至2016年間擔任歐洲議會議員的同黨黨員),另有12名助理因隱瞞犯罪情事遭定罪,法院估算該案總涉案金額為290萬歐元。該案的被告並未被指控私吞歐盟資金,而是利用歐盟資金為政黨牟利。
勒龐在判決宣判當天出席了法庭,但在宣讀判決前就先行離場,離開法院時她的評論是:「難以置信。」
全案仍可上訴,監禁判決在上訴期間不會執行,但勒龐及罪成的其他被告「不得競選公職」的這項裁決在宣判後立即生效,這代表勒龐再次競選法國總統政治計畫已經落空,沒有任何緩衝空間——這個結果,顯然超出國民聯盟的預期,甚至連勒龐的政敵,從極左翼的梅蘭雄(Jean-Luc Melenchon)、中間派的總理貝魯(François Bayrou)、到右派的司法部長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事前都以為法院不可能禁止勒龐選總統。
勒龐是現任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她的議會席位仍會保留至任期結束。但她不能參選2027年法國總統,無疑為法國政界投下震撼彈。在宣判前,勒龐收到來自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匈牙利和義大利等歐洲盟友支持;判決後,她公開指責法官採取「只有獨裁政權才會採取的措施」,指責檢方試圖終結她的政治生涯,並稱這是一場阻止國民聯盟掌權的陰謀。而原本以為她的政治路不會被這項調查將近10年的案件阻斷的部分政敵們,也對判決表示了異議,更遑論其他歐洲極右派領袖的不滿。
▌勒龐子弟兵巴德拉是否提早接班?
理論上勒龐仍有些微翻盤的機會,她已經提出上訴,上訴程序可能加快,爭取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進行,讓上訴判決能在2026年就宣判,給國民聯盟較多的反應時間——假使上訴停改變判決結果,縮短甚至撤銷她禁止競選公職的時間,那麼她仍可角逐大位,但現階段看來改判的機率很低,且審判時間也未必能在2026年底定,若是如此,即使改判,勒龐也可能來不及投身2027年的大選。
所以,3月31日判決結果出爐後,國民聯盟高層馬上召開緊急會議,陷入兩難的評估——勒龐是否還有機會參選2027大選?或是,應該直接啟動為更久之後的未來準備的「B計畫」,改由現任國民聯盟主席巴德拉接班勒龐,出馬競選2027年總統大選?
巴德拉是勒龐的子弟兵,今年才29歲,他在17歲時就加入國民聯盟,當時RN還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對大多數想要從政的人來說,這是死路一條,但巴德拉卻在此發跡。
23歲時,巴德拉就成為了歐洲議會議員、26歲時勒龐任命巴德拉擔任國民聯盟黨主席,他成為國民聯盟創黨半個世紀以來第一位非出身勒龐家族的領袖。勒龐此舉,被視為她將國民聯盟進行現代化改造,以脫離長期種族主義負面形象的措施之一(除了年輕之外,巴德拉還是擁有義大利和阿爾及利亞血統的混血兒),在國民聯盟支持者的期望中,未來是勒龐擔任總統、巴德拉當總理,之後接班勒龐。
如今,情勢是否迫使巴德拉提早接班?
勒龐在國民聯盟黨內的領導毫無疑問,但巴德拉目前並沒有這般服眾的程度,國民聯盟若快速轉向全力支持巴德拉,或許並非合適的選擇。而在3月31日當晚,勒龐也公開表態自己不打算退出政壇,她的戰鬥氣勢、還有不明朗的前景,仍可能引起一波聲援國民聯盟的浪潮,「佐證」國民聯盟自稱右翼受體制迫害的形象,而且勒龐和其他同黨議員並沒有把助理費收入自己的口袋,而是用來資助政黨,因此國民聯盟的支持者不會真的反感此舉,且《BBC》指出,選民都知道幾乎所有法國政黨過去都有過類似手段。
被「嚴厲判刑」,也可能讓支持者更相信勒龐受到當權者的政治迫害,從而更加支持、喜愛勒龐(勒龐為自己打造出身經百戰、情感豐富、幹練、強硬、愛貓的受歡迎形象),假若勒龐屆時確定無法參選2027,巴德拉接替勒龐參選,他恐怕難以直接繼承勒龐的聲量和支持,一方面是勒龐的個人形象不易被另一人取代,如果不是勒龐本人參選,國民聯盟的戰力很可能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許多人懷疑年輕的巴德拉還沒有準備好接下領導重任。《美聯社》指出,對其他非國民聯盟的右翼候選人,會認為自己能夠從巴德拉參選中得利。
在勒龐手下,巴德拉的優點:上鏡、形象清新沒有包袱、超強的社群媒體影響力、用年輕選民眼中有新鮮感的方式傳達一貫的極右主張,讓他很快就成為國民聯盟的代言人,史丹佛大學教授阿爾杜伊(Cécile Alduy)形容:「喬丹.巴德拉是瑪琳.勒龐的傑作,他是她一手打造,極其忠誠。」勒龐掌握極右派的支持和權力,巴德拉則負責當極右派在全法國巡迴演講的年輕人大使,很多人都將他視為勒龐的傀儡。
巴德拉的弱點也很明顯,他從未擔任行政公職,從來沒有管理過任何政府部門,他的地位份量也還太輕——2025年3月巴德拉訪問以色列的時候,除了猶太組織抵制他參加的活動之外,以色列總理赫爾佐格(Isaac Herzog)沒有與他同場,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也只與他簡短握手。法國媒體如此形容巴德拉的出訪:他可能穿上了這套正裝,但還沒有長大到足夠合身。
先前極右翼在2024年的歐洲選舉大有斬獲,馬克宏灰頭土臉時,巴德拉要求馬克宏解散國會重選,當馬克宏真的這麼做,巴德拉的地位也馬上大幅提高,但他原本在勒龐手下專注提升個人形象的做法,換到如今可能要提前領導整個國民聯盟,就顯得不足。他是否能夠在未來法國政壇有更大的一席之地,甚至成為法國政壇的未來,並不取決於勒龐,而是取決於他能否超越勒龐——否則,就算最終巴德拉代勒龐出征,他也只會是一個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