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氣政客回鍋救場?英國前首相卡麥隆入閣擔任外相,保守黨的利弊得失
過氣政客回鍋救場?英國前首相卡麥隆入閣擔任外相,保守黨的利弊得失
「昔日的脫歐罪臣,現在回鍋還能做什麼?」英國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回歸政府內閣,擔任外交大臣——11月13日,現任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宣布內閣改組,其中卡麥隆的入閣旋即引發英國輿論驚愕。英媒普遍分析,蘇納克讓卡麥隆回到內閣,為的是2024大選考量,但在現今西方陣營與中國對抗的局勢愈加明朗,卡麥隆任內卻堪稱「英中黃金時期」,他上任外相的決定,備受對中鷹派質疑。另外改組中受到矚目的,還有內政大臣布雷弗曼(Suella Braverman)去職。布雷弗曼是強硬右派代表,保守黨右翼對此相當不滿,加上中間派卡麥隆歸來,更加劇對蘇納克的怒火,而左派工黨則坐擁領先20%的民意支持度,觀望蘇納克這「最後一搏」。
卡麥隆自2016年脫歐公投通過之後下台,已闊別政壇7年,如今重新回到政治舞台出任內閣,這在英國政壇是相當不尋常的情況,但他的回歸之所以引發英國輿論的錯愕與批評,更大的原因在於,蘇納克在不久之前的10月,才公開自詡是「變革」者,嚴厲譴責過去30年英國政治失敗,他這番言論在當時已遭受抨擊,因所謂「過去30年」當中,有大約三分之二是保守黨執政,現在主政「過去」的卡麥隆回歸,不啻像是蘇納克的自打臉。
而原本已經不再參與選舉,並早在2016年就離開國會的卡麥隆,為何突然可以出任外相?這是來自11月13日的一項王室命令——英王查爾斯三世確認卡麥隆是終身貴族,授予勳爵(Lord)爵位,因此他能夠以上議院議員的身分入閣。不過成為上議員,也代表卡麥隆幾乎沒有任何回鍋首相的機會。
▌回鍋的「罪臣」?前首相大衛.卡麥隆
現年57歲的卡麥隆,是在2010年至2016年擔任英國首相。過去以年輕政治領袖之姿躍入公眾眼前,39歲時當上保守黨黨魁,成為首相時也年僅43歲;雖然在當權之時,卡麥隆以溫和、自由主義的「進步保守派」形像著稱,但卡麥隆人生一路順遂的名門背景、欠缺社會實務經驗,卻同時也被英國大眾看成專務門面的貴族公子哥。
讓卡麥隆的政治走入終局的,正是英國天翻地覆的脫歐之戰——2016年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舉行,結果卻是令留歐派卡麥隆錯愕的「52%贊成脫歐」,讓卡麥隆引咎辭職,丟掉了保守黨黨魁及首相大位,英國政壇也陷入了崩潰混亂之中。自此以後,脫歐的政治責任就落在卡麥隆的頭上,甚至同時被脫歐和留歐兩大陣營視為「罪臣」,卡麥隆在2019年出版了回憶錄《For the Record》,書中以「行屍走肉」來形容自己從政壇敗退的生活,「我終身都必須活在歷史的悔恨裡...但我希望的回憶,能告訴世人:做為領導者,我為何會下此決定?又會何會因此萬劫不復,墜入失敗的深淵。」(關於卡麥隆的自傳回憶,詳情參閱:〈《罪臣存查》:脫歐都怪我?英國前首相卡麥隆的囉嗦無間道〉)
未料沉寂多時、本以為徹底退出政治舞台的過氣正客卡麥隆,卻在2023年因為內閣改組的契機,昔日「罪臣」得以回鍋政壇。
▌卡麥隆回歸的利與弊
卡麥隆的回歸僅是此次英國內閣洗牌改組的一部分,蘇納克同步宣布多項人事變動,另一項成為英國媒體關注焦點的,是開除內政大臣布雷弗曼;布雷弗曼早有多項爭議言行,包括計畫將前往英國尋求庇護的難民驅逐到盧安達,以及在國會提議限制無家者在街上搭帳篷、並公開將無家可歸描述成「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11月初布雷弗曼在《泰晤士報》撰文譴責將在倫敦舉行的親巴勒斯坦遊行,形容其為「仇恨遊行」,還指責警方處理時帶有政治偏見、雙重標準,引發譁然,當時英國輿論就猜測她與唐寧街10號關係轉惡,因此她的去職並不令人意外。
然而,布雷弗曼相當受到保守黨內右翼的喜愛,在被踢出內閣之後,黨內旋即出現支持布雷弗曼爭取競選下任黨魁的呼聲;右翼對蘇納克大為不滿,而中間派卡麥隆的回歸更加深右翼怒火,例如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的著名支持者詹金斯女爵(Dame Andrea Jenkyns)就向保守黨的1922委員會發出對蘇納克的不信任信——這是罷免黨魁的正式程序,並指責蘇納克「把中右翼從內閣中清除」。
右傾的《每日電訊報》更以多篇社論剖析卡麥隆的回歸和布雷弗曼去職,該報引述保守黨內的消息指出,在布雷弗曼引爆爭議的社論刊出之前,蘇納克就已和卡麥隆談定由他出任外相;而為何蘇納克要找卡麥隆回來,而且為什麼是執掌外交?《每日電訊報》給出多個考量因素:
首先,在烏俄戰爭膠著、以巴又爆發戰火的這個困難時刻,身為前首相的卡麥隆出任外相,無疑是把複雜難解的外交重擔從蘇納克肩上接過。
其次,卡麥隆的回歸,將能夠吸引媒體與公眾的絕大部分注意力,從而減少對解雇布雷弗曼的檢視。
第三,蘇納克可能希望透過卡麥隆回到政府,喚回許多對保守黨失望,正在考慮改投自由民主黨的保守選民;顯然布雷弗曼擔任政府要員時的保守黨政府對這些選民來說,立場太過激進強硬,蘇納克希望卡麥隆的溫和形象能夠召回選民,扭轉保守黨如今不討好的形象。
第四,雖然在脫歐公投時蘇納克與卡麥隆各站不同立場,但如今英國已經完成脫歐,留歐派的卡麥隆對蘇納克來說,不再是政見相左的對手,而是與歐洲關係良好、能夠為英國爭取更佳對歐關係的同僚。
而在最現實的選舉考量上,有帶領保守黨在大選勝選經驗的卡麥隆進入內閣,對蘇納克來說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項,只是無論是右派的《每日電訊報》和左派的《衛報》,都以「最後一搏」、「豪賭」來形容此次的內閣改組,也皆直指蘇納克迎回卡麥隆,只是重新開始他自己口中「失敗過去」的輪迴;《每日電訊報》不滿於蘇納克趕走布雷弗曼,《衛報》則指出,政府的改組可能讓保守黨在傳統支持者所在的英國南部,獲得一些選票結構上的改變,但註定要大舉失去北部選票。
根據YouGov民調,目前工黨支持度是47%,保守黨支持度是23%,工黨遙遙領先超過20%支持率,很顯然蘇納克政府眼前的選戰壓力無比沉重,這巨大的差距從2022年強生下台之前就已被拉開、難以追趕,現在的蘇納克還面對來自黨內議員要求減稅的壓力,但因為財相亨特(Jeremy Hunt)留任,因此減稅的可能性不高。
而卡麥隆真的能夠在選情上幫到保守黨政府嗎?恐怕未必,他的留歐派身分勢必導致脫歐派的質疑,而對他出任外相更大的質疑聲音,要來自對中鷹派——卡麥隆任內積極與中國合作,堪稱「英中關係黃金時期」,甚至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時,還與習近平共飲啤酒;卸任首相後的卡麥隆,仍參與許多有關中資的商業活動,例如2023年9月下旬,卡麥隆出席「一帶一路」的可倫坡港投資計畫活動,還發表談話。雖然事後卡麥隆的發言人表示,卡麥隆沒有與中國政府或中國公司有接觸,但也拒絕透露卡麥隆從活動中賺取的收入。
因對新疆議題發聲,而受到中國制裁的前保守黨魁鄧肯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亦毫不諱言對卡麥隆的警惕,他表示:
此前,英國國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ISC)也在7月時,對卡麥隆2022年擔任中英投資基金副主席的角色提出質疑,認為卡麥隆參與其中是中國想藉此加強北京在英國的政治影響力,ISC還警告英國政府,表示若要認真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就要「確保安全顧慮不會總是被經濟利益壓倒」。
卡麥隆自己在2021年時也捲入金融醜聞,當時被爆出他在2020年疫情嚴重的時期,向包括蘇納克在內的多名政府要員和高級公務員遊說,希望政府為他曾任職、並擁有股票選擇權的金融公司Greensill Capital進行融資紓困。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