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local 週報/解讀中國山東艦太平洋軍演:戰略錯誤的「下餃子」航母佈署?
本文為「The Glocal 全球政經週報」,以點、線、面三個維度精選分析每週國際大事。The Glocal 提供會員專屬訂閱內容:〈讀者訂閱〉。
本週的The Glocal全球政經週報,議題鎖定在中國航母山東艦4月5日進入太平洋軍演,這是山東艦首次進入太平洋地區,軍演箭指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晤,意在震懾美國並展現中國遠航作戰能力,但是如今全球已踏入現代戰爭時期,大量的新型武器如導彈、無人機等正蠶食著航母的戰略地位和價值,雖然以軍事恫嚇的目的而言,航母仍然管用,但2023年已未必仍是航母的時代,如果中國仍「痴情」於航母,採取俗稱「下餃子」的大力製造發展策略,此戰略方向的錯誤可能會讓中國在現代戰爭處於劣勢、與美國距離更遠。
【點】——山東艦首次進入太平洋:
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山東艦」與其他多艘中國海軍艦艇,於4月5日一起穿過台灣以南的巴士海峽,前往西太平洋進行軍事演習。這是山東艦首次在太平洋海域出現,中國該次軍演行動受到台灣與日本的實時追蹤和關注。
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4月6日指出,本次軍演山東艦在距離台灣東海岸200海里(370公里)航行,台灣國軍派出軍艦在5至6海里的距離內監視山東艦。邱國正引述國防部情報表示,山東艦甲板搭載數架戰鬥機和直升機,至4月6日尚未看到飛機從甲板上起飛,未知中國是否會將戰機訓練納入此次遠航演習。
日本防衛省也證實,包括山東艦在內的三艘中國海軍艦艇,在沖繩以南(波照間島以南約30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航行。國際社會普遍推測,此次山東艦在太平洋演習,是因中國不滿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Owen McCarthy)在加州會晤,所作出的反制措施。
事實上,中國解放軍在印太地區「亮劍」早已不是新聞,即使出動航母投入軍演「秀肌肉」也並不新奇——只不過,解放軍讓山東艦在幾乎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巡弋,似乎也顯示了中國海軍軍備和戰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後。
【線】——中國的航空母艦發展計畫:
中國的航母發展計畫可追溯至1985年,當時中國收購澳洲皇家海軍退役的墨爾本號航空母艦。澳洲正府本意是將墨爾本號拖至中國並拆解報廢,但中國認為墨爾本號可為日後中國的海上力量提供建造航母的模板,因此決定將墨爾本號移交中國海軍,供海軍工程師研究。
遼寧艦是中國海軍水面部隊服役的第一艘航母,最初被定位為訓練艦,充當海軍試驗、訓練和熟悉航母操作的平台;經過2018年底進行升級和額外訓練後,中國官方媒體宣布遼寧艦在2019年編入海軍戰鬥列隊。
遼寧艦的前身為蘇聯海軍建造的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瓦良格號(Варяг),1991年蘇聯解體後停止施工,當時瓦良格號在黑海造船廠中的完成度不足7成,1995年退出俄羅斯海軍編制並以償債名義歸烏克蘭持有,隨後宣布掛牌出售。
由於中國期望長遠發展海上力量,軍方一直想將瓦良格號「收入囊中」,因此曾於1995年派出高級代表團考察瓦良格,但中國中央政府礙於國際情勢,並未批准購入,因此瓦良格號在沒有賣家的情況下自然老化。
至1998年,香港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為購入瓦良格號,以個人名義註冊成立「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以2,000萬美元收購老化嚴重的瓦良格號,聲稱打算將瓦良格號改造為價值2億美元的水上酒店和賭場。但事實上,徐增平本人是前解放軍軍人、澳門創律公司是受中國海軍委託,代其購買瓦良格號,開設水上酒店和賭場之詞只是掩飾。
瓦良格號由澳門創律公司購入後,隨後被拖至中國研究與改造,成為如今的遼寧艦。經改裝後的遼寧艦於2011年8月10日首航出海進行試驗,可搭載最多36架戰機並可配置3座730型加特林機槍(CIWS)和3套紅旗-10短程艦對空導彈系統。
山東艦是繼遼寧艦服役後,中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也是中國海軍第二艘服役的航母,2017年4月在大船重工造船廠下水。相對於遼寧艦,山東艦升級戰機的降落甲板角度,使其更有利於殲-15戰鬥機的起降。此外,山東艦甲板允許駕駛台和飛行控制區分開,從而提高操作效率。
而中國的第二艘國產航母福建艦亦已在2022年6月17日下水,現處於調試階段。福建艦除了擁有山東艦的軍事配置,同時配備CATOBAR升降系統和電磁彈射器。根據中國退役海軍軍官和其他海軍專家的預測,到2030年代,中國可能擁有五到六艘航空母艦,說明中國仍有制造航母的想法。
【面】——2023年還是航母的時代嗎?
過去,中國參與的戰爭多為陸上戰(如韓戰、越戰等),導致中國過度關注地面部隊的發展而令中國海軍於弱勢,因此中國希望建造航母來提升海上力量和兩棲作戰能力。自山東艦2017年下水後,中國出現大量軍艦戰略研究論文,討論如何使用兩艘航空母艦執行護航任務、反潛戰和訓練演習,甚至討論了兩艘都具有戰鬥能力的航空母艦,在模擬對抗假想敵軍部隊的「紅藍演習」中相互對抗的可能性。
但儘管有大量理論生成,中國海軍卻沒有更多的軍事實踐,遼寧艦與山東艦多在黃海區域執行巡邏任務,最遠只航行至香港(2017年遼寧號航母出巡香港),從未離開過第一島鏈的範圍。
回到正題,此次山東艦出巡至西太平洋演習,具有「探路」的性質,可以讓中國海軍熟悉太平洋的戰場環境,並磨練艦員作戰能力和心理。相對於遼寧艦和福建艦,山東艦是解放軍該次演習的「最佳選項」,原因是演習目的是為反制蔡英文與麥卡錫會面而須即時進行,暫處於定期維護的遼寧艦難以立刻執行任務(完成維護工作約需半年以上),而福建艦仍處於調整試驗階段,尚未正式服役,加上中國考慮諸如戰艦細節的保密問題等因素,故而選擇山東艦進行本次軍演任務。
另一方面,這次軍演既然意在震懾美國,中國便嘗試用實際行動來重申中國立場和擁有遠航作戰能力。根據2021年五角大樓發布的中國軍事活動年度報告,內容分析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相對於美國海軍的新興能力,報告指出美國海軍相比中國海軍,在作戰能力和戰艦數量上仍擁有相當優勢。
長遠而言,中國的造船廠可能難以維持目前的生產率和保證如今的維護強度,因為中國海軍線有的艦隊正在老化,造船廠可能不得不放慢建設速度,以適應老化船艦的現代化和維護。
此外,航母屬於傳統海軍產物,可為軍隊在海上提供中轉和補給的平台,在20世紀是所向披靡的「海上巨獸」。但隨著全球踏入現代戰爭時期,大量的新型武器如導彈、無人機等投入使用,將壓榨航母的在海上的戰略價值。比如,當軍事科技先進到可用相對低成本的武器(如導彈)輕鬆摧毀高成本的航母時,航母就不應是國家軍事發展的重點。如果中國仍「痴情」於航母的傳統價值並大力發展航母,此戰略方向的錯誤可能會讓中國在現代戰爭處於劣勢,使中國難以如願與美國軍事實力「並駕齊驅」。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