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時代的見證:英國新聞頭版致敬的伊麗莎白二世

2022/09/09 轉角24小時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2022年9月8日辭世,享耆壽96歲。 圖/The Times、The Mirror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2022年9月8日辭世,享耆壽96歲。 圖/The Times、The Mirror

「Our beloved Queen is dead.」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9月8日辭世,享耆壽96歲。英國進入全國哀悼期,預計將在女王去世後10天舉行國葬,女王的靈柩也會先返回白金漢宮,停留至少4天好讓王室成員瞻仰告別。國葬的地點則會在西敏寺舉行,並且將開放一段時間給民眾弔唁。在女王逝世後,繼承順位第一的王儲查爾斯即刻登基,英國國歌也從「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改為「天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新任英王的名號為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

英國各家媒體的頭版都放上了女王辭世悼念,《BBC》等電視台也都換上深暗色的西服、沉穩平靜的語氣播報新聞,其他電視媒體也抽換掉了本來可能要放送的節目,避免在舉國哀痛的之時播出不合時宜的歡快娛樂秀,而改以相對嚴肅莊重的內容取代。各家新聞媒體的網站,也可以看到主視覺換上了黑或灰色。

▌前情提要:〈帝國王冠的謝幕: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1926-2022)〉

蘇格蘭刊物《蘇格蘭人》(The Scotsman)則選用了一張伊麗莎白二世年輕時的黑白照片,僅僅寫上「陛下,女王,1926-2022。」
蘇格蘭刊物《蘇格蘭人》(The Scotsman)則選用了一張伊麗莎白二世年輕時的黑白照片,僅僅寫上「陛下,女王,1926-2022。」

《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頭版則刊出女王年輕時的照片,在女王含笑的面容下,寫道:「我們的心都碎了。」悼文直指,英國人的哀傷以數百種無以名狀的情緒組成,沒有詞彙足夠形容,而當《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在電視和廣播奏起,整個國家為之心碎。
《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頭版則刊出女王年輕時的照片,在女王含笑的面容下,寫道:「我們的心都碎了。」悼文直指,英國人的哀傷以數百種無以名狀的情緒組成,沒有詞彙足夠形容,而當《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在電視和廣播奏起,整個國家為之心碎。

《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同樣放上伊麗莎白二世的照片,在全黑白的頭版寫下:「我們摯愛的女王辭世。」報導內容則描述英國人湧入大街小巷,哀傷將人群集合,悲泣之人紛紛走到白金漢宮外高唱國歌。
《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同樣放上伊麗莎白二世的照片,在全黑白的頭版寫下:「我們摯愛的女王辭世。」報導內容則描述英國人湧入大街小巷,哀傷將人群集合,悲泣之人紛紛走到白金漢宮外高唱國歌。

《大都會報》(Metro)和《i》同樣以整版彩色照片,放上頭戴王冠的青年女王,向伊麗莎白二世做最後的致敬。
《大都會報》(Metro)和《i》同樣以整版彩色照片,放上頭戴王冠的青年女王,向伊麗莎白二世做最後的致敬。

《衛報》頭版選用了和《i》同樣的女王加冕照,經過處理而呈現出油畫質感,訃聞表示伊麗莎白二世徹底融入了每個英國人的生活,在漫長的統治時期,經歷了時代中最偉大的變化,但亦因現代的君主立憲制度,伊麗莎白二世不再如過去的維多利亞女王那般,親身決定著整個時代。
《衛報》頭版選用了和《i》同樣的女王加冕照,經過處理而呈現出油畫質感,訃聞表示伊麗莎白二世徹底融入了每個英國人的生活,在漫長的統治時期,經歷了時代中最偉大的變化,但亦因現代的君主立憲制度,伊麗莎白二世不再如過去的維多利亞女王那般,親身決定著整個時代。

《鏡報》(The Mirror)在頭條刊登伊麗莎白二世的側面照片——如同鑄刻在一英鎊硬幣上的一樣——並簡單寫下:「謝謝您!」
《鏡報》(The Mirror)在頭條刊登伊麗莎白二世的側面照片——如同鑄刻在一英鎊硬幣上的一樣——並簡單寫下:「謝謝您!」

美國《TIME》雜誌也放上了英國女王封面,但並不是深色哀悼的視覺,而是換上一張女王登基後的歷史彩照,背景改為清淡的水藍色,過去《TIME》慣用的紅色字體,則改成了白色,以飄然但沉穩的視覺,紀念伊麗莎白二世。
美國《TIME》雜誌也放上了英國女王封面,但並不是深色哀悼的視覺,而是換上一張女王登基後的歷史彩照,背景改為清淡的水藍色,過去《TIME》慣用的紅色字體,則改成了白色,以飄然但沉穩的視覺,紀念伊麗莎白二世。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則在頭版放上1971年,女王年輕時,戴著王冠、笑容燦爛的模樣,照片上並未再加上任何文字描述,僅印上「伊麗莎白二世,1926-2022。」訃聞稱許女王70年以來非凡卓越的公共服務,並表示女王身上反映著一種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強烈責任感。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則在頭版放上1971年,女王年輕時,戴著王冠、笑容燦爛的模樣,照片上並未再加上任何文字描述,僅印上「伊麗莎白二世,1926-2022。」訃聞稱許女王70年以來非凡卓越的公共服務,並表示女王身上反映著一種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強烈責任感。

《泰晤士報》(The Times)亦在頭版放上整版訃聞,標題為「女王之死」,配以伊麗莎白二世老年時的黑白照片,女王臉上掛著溫和的微笑,文章中宣告女王跨越了「一個社會、物質與科技變革的時代」,並指出女王拯救了英國的君主制,並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女王在整個國家的地位——下議院的喧囂,在一張提醒議員留意國君健康狀況的紙條送達之後,忽然沈寂,忽然之間「其他一切好像都不重要了。」
《泰晤士報》(The Times)亦在頭版放上整版訃聞,標題為「女王之死」,配以伊麗莎白二世老年時的黑白照片,女王臉上掛著溫和的微笑,文章中宣告女王跨越了「一個社會、物質與科技變革的時代」,並指出女王拯救了英國的君主制,並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女王在整個國家的地位——下議院的喧囂,在一張提醒議員留意國君健康狀況的紙條送達之後,忽然沈寂,忽然之間「其他一切好像都不重要了。」

《太陽報》(The Sun)將其標誌性的紅色字塊改成了象徵尊貴的紫色,封面配以伊麗莎白二世的黑白相片,斗大的頭條寫著: 「我們愛您,女士。」(We loved you Ma’am),底下小字則寫下:「我們以您曾是我們的女王為傲。」封底也同樣放上女王青年時期的照片,加上繼位的查爾斯三世國王致母親的悼詞。
《太陽報》(The Sun)將其標誌性的紅色字塊改成了象徵尊貴的紫色,封面配以伊麗莎白二世的黑白相片,斗大的頭條寫著: 「我們愛您,女士。」(We loved you Ma’am),底下小字則寫下:「我們以您曾是我們的女王為傲。」封底也同樣放上女王青年時期的照片,加上繼位的查爾斯三世國王致母親的悼詞。

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電訊報》(Belfast Telegraph)選用年輕的女王坐在桌邊、翻閱書本的黑白照片,桌子上放著女王家人們的照片;在封面,簡單寫下:「謝謝您,女士。」內文以長達50頁來講述伊麗莎白二世的生命歷程和統治時代,並感念伊麗莎白二世為北愛爾蘭和平以身作則的貢獻。封底則引述了查爾斯三世悼詞中的一句:「我們為鍾愛的君主及摯愛母親的離去深切哀悼。」
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電訊報》(Belfast Telegraph)選用年輕的女王坐在桌邊、翻閱書本的黑白照片,桌子上放著女王家人們的照片;在封面,簡單寫下:「謝謝您,女士。」內文以長達50頁來講述伊麗莎白二世的生命歷程和統治時代,並感念伊麗莎白二世為北愛爾蘭和平以身作則的貢獻。封底則引述了查爾斯三世悼詞中的一句:「我們為鍾愛的君主及摯愛母親的離去深切哀悼。」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頭版引述伊麗莎白二世在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後,致信美國時所寫下的:「悲傷是我們為愛付出的代價。」(Grief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love),白色的字體印在女王的黑白全版照片一角,並在訃聞中描述女王的冷靜自持、堅毅與謙遜,並認為無人會期待查爾斯三世能夠展現與母親相同的統治風格。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頭版引述伊麗莎白二世在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後,致信美國時所寫下的:「悲傷是我們為愛付出的代價。」(Grief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love),白色的字體印在女王的黑白全版照片一角,並在訃聞中描述女王的冷靜自持、堅毅與謙遜,並認為無人會期待查爾斯三世能夠展現與母親相同的統治風格。

蘇格蘭的《先驅報》(The Herald)刊登女王一身黑袍、站在蘇格蘭高地上的照片,並以32頁的篇幅寫下對伊麗莎白二世的哀悼,內文引述首席大臣施特金(Nicola Sturgeon)所述,女王的離世標誌著一整個時代的結束。
蘇格蘭的《先驅報》(The Herald)刊登女王一身黑袍、站在蘇格蘭高地上的照片,並以32頁的篇幅寫下對伊麗莎白二世的哀悼,內文引述首席大臣施特金(Nicola Sturgeon)所述,女王的離世標誌著一整個時代的結束。

推薦閱讀

帝國王冠的謝幕: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1926-2022)

女王駕崩怎麼辦?英國「倫敦橋行動」的應變演練

女王與狗:英國女王的「最後一隻柯基」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倫敦希斯洛機場(Heathrow Airport)2025年3月21日因變電站發...

倫敦希斯洛機場斷電:變電站失火導致緊急關閉一日,英國空中交通大亂

2025/03/21
2025年1月1日,拉斯維加斯,一輛特斯拉Cyber​​truck在拉斯維加斯川...

火燒特斯拉:反馬斯克抗議浪潮席捲,特斯拉攻擊事件不斷

2025/03/20
立陶宛藝術家博納努(Mindaugas Bonanu)的壁畫作品,描繪川普和普丁...

川普與普丁通話結束:協議烏俄停止攻擊能源設施30天,和平前景仍遠

2025/03/19
抗議者在手上塗滿紅漆,象徵塞爾維亞當局「滿手鮮血」。 圖/美聯社

一帶一路工程奪15人命之怒:塞爾維亞逾10萬人抗爭,強人武契奇最大挑戰

2025/03/18
川普下令空襲胡塞軍,圖為一艘船於一未公開地點發射導彈。 圖/歐新社

川普下令空襲胡塞:已知53人死,紅海將恢復航行或是動盪升級?

2025/03/17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刀不停砍下。 圖/路透社

川普的歐洲酒200%關稅:針對盟友的貿易戰未歇,美國經濟衰退疑慮再起

2025/03/14

最新文章

倫敦希斯洛機場(Heathrow Airport)2025年3月21日因變電站發...

倫敦希斯洛機場斷電:變電站失火導致緊急關閉一日,英國空中交通大亂

2025/03/21
2025年1月1日,拉斯維加斯,一輛特斯拉Cyber​​truck在拉斯維加斯川...

火燒特斯拉:反馬斯克抗議浪潮席捲,特斯拉攻擊事件不斷

2025/03/20
立陶宛藝術家博納努(Mindaugas Bonanu)的壁畫作品,描繪川普和普丁...

川普與普丁通話結束:協議烏俄停止攻擊能源設施30天,和平前景仍遠

2025/03/19
抗議者在手上塗滿紅漆,象徵塞爾維亞當局「滿手鮮血」。 圖/美聯社

一帶一路工程奪15人命之怒:塞爾維亞逾10萬人抗爭,強人武契奇最大挑戰

2025/03/18
川普下令空襲胡塞軍,圖為一艘船於一未公開地點發射導彈。 圖/歐新社

川普下令空襲胡塞:已知53人死,紅海將恢復航行或是動盪升級?

2025/03/17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刀不停砍下。 圖/路透社

川普的歐洲酒200%關稅:針對盟友的貿易戰未歇,美國經濟衰退疑慮再起

2025/03/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