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的恐懼大師:普丁是否「陰了」馬克宏?
【2022. 2. 9 烏克蘭/俄國/法國】
烏克蘭危機的恐懼大師:普丁是否「陰了」馬克宏?
「克林姆林宮一方面對法國總統好話說盡,另一面卻調派戰艦入黑海,並否認法方暗示的『撤軍承諾』?」為了替戰雲密布的烏克蘭危機降溫,以法國總統馬克宏為首的歐陸穿梭外交正全速前進。繼2月7日前往莫斯科與俄國總統普丁密談5小時18分鐘後,馬克宏8日也銜著「克林姆林宮的的口信」抵達基輔,會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接著同日稍晚,馬克宏也再轉赴柏林,與波蘭總統杜達、以及甫從白宮訪問返國的德國總理蕭茲,一同召開危機會議。
過程中,馬克宏信心滿滿地強調自己有把握與俄國繼續對話,並聲稱普丁向自己親口承諾「無意煽火開戰」——但同一時間,持續擴大軍演的俄軍8日卻宣布6艘戰艦正穿越黑海、朝克里米亞半島前進,莫斯科亦嚴辭否認一切的收兵風聲,強調與馬克宏的會晤「完全沒有任何承諾」。
但在這場國際大博奕中,明顯遭到被動化、邊緣化的「事主」烏克蘭,又是如何面對來訪的馬克宏與他的穿梭外交呢?除了歡迎莫斯科的冷靜降溫,並提出基輔政府無法接受的「三個紅線原則」外,烏克蘭也期待能透過諾曼第機制的烏俄德法四國協商平台,促成與普丁總統的同台會面,藉此成就澤倫斯基近期不斷盤算、但因此屢與美國暗生嫌隙的等邊三角形戰略?
馬克宏過去72小時的穿梭外交,行程密集的緊湊程度相當罕見。6日出發前,他先是致電烏克蘭前線各國、英國首相強生與美國總統拜登...等「北約盟邦」。7日莫斯科著陸後,他旋即與俄國總統普丁,於克林姆林宮內展開長達5小時又18分鐘的馬拉松式「一對一密談」,據稱雙方互動氣氛良好,普丁也對馬克宏所提出的多種「特別想法」公開感到興趣與進一步討論的期待,但雙方皆拒絕透露對話細節,僅強調:
「時機尚未成熟...還只在有交流但沒突破的『對話階段』。」
法國外交部暗示,俄法會談之所以沒有公開「會後成績單」,主要是馬克宏希望把會上談出來的「可能條件」,先由自己親口轉達給翌日會面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或至少不要在烏克蘭知情、接受之前,把俄法溝通的可能和解框架過早曝光給國際社會,進而避免烏克蘭國內政治的反彈、或給法國帶來「列強瓜分」的不利觀感。
於是在與普丁馬拉松後,馬克宏隨即於2月8日一早出發降落基輔,並在與澤倫斯基總統的會面後,緊急東轉抵達柏林,與德國總理蕭茲、波蘭總統杜達一同舉行「歐盟三巨頭會議」。
在英國脫歐之後,歐盟的政治權力重心也集中在了德國與法國身上,不過在應對俄羅斯與烏克蘭危機問題上,波蘭做為歐盟與北約的東線一大國(與烏克蘭西境相連,亦是俄國要求「北約西撤」的主要傷害目標),也具有相當的戰略聲量與政治影響力。
但德國政府去年12月才完成政黨輪替,缺乏外交經驗、協調時間與個人魅力的總理蕭茲,目前在烏克蘭問題上仍抱持著相對保守、低調、甚至與西方盟國落隊的「戰略模糊」姿態。因此,在8日晚間的柏林三頭會上,蕭茲也就默默地成為了「馬克宏外交」的配角,讓做為歐盟現任輪值主席國的法國,扛起了團結歐洲共赴危機大旗的「全歐領袖」。
在與澤倫斯基的會面中,馬克宏與烏克蘭總統共同強調了「持續冷靜對話」的必要,並針對即將在近日於柏林再開的諾曼第機制四國會談進一步協商。過程中,馬克宏也代普丁間接傳話,並公開向烏克蘭政府表示:「就眼前的局勢來看,履行《明斯克和平協議》是邁向和平解決的最佳方案。」
在與澤倫斯基會面之後,人在烏克蘭的馬克宏也正向地表示:他認為當前的對話雖然還沒有達成關鍵突破,但從普丁給他的反應來看,他相信俄國也無意擴大戰爭風險,因此透過積極對話尋求解方的路線絕對應該繼續,涉事各國應該都要冷靜以對以免擦槍走火。
然而明斯克和平協議中,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分裂仍接近無法癒合。烏克蘭指控俄國仍持續提供烏東分離主義者軍火支援,違背協議;俄羅斯則痛斥烏克蘭根本無意給予烏東俄系政府「憲法保障的和平自治權」,亦是無意遵行協議。雙方死局難解已經數年。
鑑此,澤倫斯基雖然對馬克宏的努力調停表達感謝與期待,但基輔方面卻也同步劃下三項不可能讓步「談判紅線」:
(2)烏克蘭絕不會與叛亂的烏東分離主義與俄國佔領政權「直接對話」;
(3)除了烏克蘭人民之外,沒有任何外力能限制與干預烏克蘭的外交政策(不願承諾放棄入盟北約)。
基輔當著馬克宏的面所提出的「三項紅線」,就在地輿論上來看,大多被視為是澤倫斯基的「慣性宣示」。與此前軍事對峙的懦夫博奕一般,在俄國態度不明、且烏克蘭本國急需團結動員的狀態下,澤倫斯基政府根本不可能公開讓步。就算這三項紅線的提出,基本等於明斯克協議的無法前進,但無法自失立場的澤倫斯基,也只能如此表態——至少烏克蘭目前的主攻方向,並不是如美國力促一樣的全國備戰,而是由德法撐腰,能讓烏克蘭與俄國對等談判的「諾曼第機制平台」。
事實上,在馬克宏飛往莫斯科的總統專機上,法國總統就曾與隨行記者團提到「烏克蘭『芬蘭化』」的可能性——在某個程度上,歐洲各國將持續以經濟貿易來補償烏克蘭,但烏克蘭的外交政策與國防政策,或將以尊重莫斯科的意志為第一優先,鑑此保障烏克蘭的主權獨立與國家完整的「中立地位」——此舉,雖將讓烏克蘭瀕臨「俄羅斯衛星國」的危機邊緣,但馬克宏對此卻表示:
微妙的是,烏克蘭「芬蘭化」的選項說法,在烏克蘭本地社會幾乎不被強烈反俄的主流民意所接受。但馬克宏的機上談話,並沒有特別引發澤倫斯基政府的澄清。再加上澤倫斯基近期不斷在對俄危機上採煞車,只要美國一公布俄國增兵,烏軍就同步喊話說「我們的情報顯示俄軍不太可能攻擊」。反覆出現的狀況也讓白宮不斷向《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媒體放話抱怨,認為澤倫斯基個人美俄騎牆式的「等邊三角型戰略」,已開始讓美方明顯信任感存疑。
法國外交部對外透露,普丁在俄法峰會上,親口向馬克宏表示俄國對於降緩戰爭風險等級也相當支持,並「允諾」直到白俄-俄羅斯的同盟決心聯合軍演於2月20日結束前,「俄軍都不打算繼續升級軍事調度」,目前配置在白俄與俄國西境的大批實兵裝備,也可望在2月下旬「開始撤收東返」——換句話說,普丁已向馬克宏表態「有意收兵」。
誰知馬克宏前腳剛走,克林姆林宮就跳出來否認法方對外透露的「俄軍收兵意向」。普丁發言人表示,關於俄國對馬克宏提出承諾?擔保不升級承諾?暗示可能退兵?種種說法都是「假的」,俄國目前的基本立場完全沒有變化,普丁只是與馬克宏交換看法,「離承諾還差的很遠呢!」
莫斯科表示:普丁雖然很歡迎馬克宏的主動交涉與斡旋,但法國只是北約與歐盟的成員之一,「但法國又不是代表北約與歐盟的『領導人』...我們只能說這是法國的態度,在這種不對等的狀態下,怎麼能談『承諾』呢?」
克林姆林宮在否認「打算撤軍」的同時,俄國國防部8日也對外宣布:6艘俄國海軍的兩棲登陸艦隊,正穿越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已進黑海——這批登陸艦隊中,似有多艘戰艦曾參與過2008喬治亞戰爭的登陸作戰。其目標,很可能是大軍集結的克里米亞半島。因此相關消息,也讓一直指控俄軍有意開戰的美國軍方高度戒備。
另一方面,此前不斷強調「俄國大軍數量仍不足以全面開戰」的烏克蘭國防部,8日也上修了囤兵在俄國西境與白俄羅斯的大軍規模。根據烏軍的前線情報,俄軍目前已傾巢而出進入「同盟決心」的實兵軍演位置,邊境的陸海空三軍總兵力已達到14萬人,調集而來的營級戰術群(BTG)則超過72個,其中11個BTG都在白俄邊境。
一方面講好話,一方面持續調兵集結,普丁的戰略真意究竟是什麼呢?對此,來自俄國官方智庫的戰略專家們,在接受西方媒體的訪問時,也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解讀與風向說法——像是《路透社》所採訪的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RIAC,由俄國政府出資成立)的戰略專家科圖諾夫(Andrey Kortunov),就認為俄國目前已表達出了「有意降溫衝突等級的立場」,並可能進入戰略安全談判、包括歐洲軍事管控的一系列交涉。
事實上,在美國與北約此前回覆給普丁的「戰略回信」中,雖然明白拒絕了北約西撤、或永久否決烏克蘭入盟的俄方要求。但美國與北約卻私下表示「可以撤回佈署在東歐的飛彈」,並與俄國對等交換戰略資訊(北約願意提供駐羅馬尼亞與波蘭的陸基神盾戰鬥系統資訊,但俄國也必須同步釋出兩座戰略飛彈基地的開放消息),藉此以開放透明的方式達成美俄新冷戰中的軍事互信。
但在《紐約時報》的採訪中,莫斯科國際問題研究所(MGIMO,俄國外交部設立)的國關學院院長蘇申佐夫(Andrey Sushentsov),卻判斷普丁很可能會選擇超乎歐美想像的「延長戰」方式,直到2022年底、或直到他滿意為止,都會在烏克蘭邊境維持「準開戰姿態」。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