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鏡頭背後/武漢肺炎的天命考驗:中國迎來的「車諾比時刻」?

2020/02/11 轉角24小時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或許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圖為昆明進行的防疫消毒。 圖/路透社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或許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圖為昆明進行的防疫消毒。 圖/路透社

【2020. 2. 11 中國

武漢肺炎的天命考驗:中國迎來的「車諾比時刻」?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或許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國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11日正式突破「千死」的險峻門檻——截至11日下午3點為止,全中國的確診病例已超過4萬2,700起,死亡人數至少已有1,017人,是疫情自2019年12月爆發以來,單日死亡數第一次突破三位數(+108)的最慘紀錄。

在11日的疫情數字中,中國的官方數據出現兩個微妙的趨勢:一是死亡數字創下單日最高紀錄。二是全中國的單日確診通報,已從10日的3,000多例,一舉下降了「20%」達到2,483例——對此,中國官媒無不鼓舞地認為:「這是封城政策奏效,疫情即將出現『拐點』轉折的徵兆!」但其他國際媒體對此則多持保留態度。

在11日的疫情數字中,中國的官方數據出現兩個微妙的趨勢:一是死亡數字創下單日最高紀錄。二是全中國的單日確診通報,已從10日的3,000多例,一舉下降了「20%」達到2,483例。圖為瀋陽的防疫超市。 圖/法新社
在11日的疫情數字中,中國的官方數據出現兩個微妙的趨勢:一是死亡數字創下單日最高紀錄。二是全中國的單日確診通報,已從10日的3,000多例,一舉下降了「20%」達到2,483例。圖為瀋陽的防疫超市。 圖/法新社

像是英國《金融時報》就質疑,在過去幾天內,中國中央強令武漢「應收盡收」的地毯式搜索隔離政策,照理來講會使確診病例出現明顯增加,但通報數據卻與此相悖。樂觀來看固然是「疫情受控」,「但普遍的質疑與前線消息,卻是中央政府已通令各省衛健委『修改通報標準』...例如將無症狀但檢驗陽性的患者排除於確診通報名單。」

《金融時報》對於中國防疫對策的質疑,在11日的紙本社論中也刊出了力道極強的批判——在這篇名為〈習近平迎來中國的『車諾比時刻』〉的評論文章中,曾擔任《金融時報》北京分局長、現任總部亞洲區主編的吉密歐(漢化名,Jamil Anderlini)就以中國古代的王朝更迭,質疑習近平「或許正在失去統治者的『天命』」。

《金融時報》:「習近平或許正在失去統治者的『天命』」。圖為武漢方艙醫院廣場舞。 圖/法新社
《金融時報》:「習近平或許正在失去統治者的『天命』」。圖為武漢方艙醫院廣場舞。 圖/法新社

吉密歐認為,武漢肺炎的瘟疫災難,已嚴重挑戰了中國言論管制與輿論緊縮的極限。但隨著疫情的不斷升溫,中國與習政權的未來會從何發展?卻也已微妙地與「疫情拐點的早晚」結合連動——假若疫情能在進幾個星期內得到控制,那麼習近平與中央政府即能順著「劇本」走下去,「疫情會失控,都是湖北官員的無能...中國能走出疫情末日,全都得倚賴習政權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與監控體制!」

「但如果疫情持續失控,遲遲見不到『拐點』...那我們會將見證中國的『車諾比時刻』,政府的謊言與專制體系的荒謬,將毫無遮掩地被曝光於世人眼前。」

吉密歐的發言,對於中國政府來說想必極其刺耳,甚至危言聳聽。因為在社論的最後,這位曾常駐北京的「中國通」竟將病死的吹哨醫生李文亮,相較於「引燃『阿拉伯之春』的突尼西亞自焚菜販布阿濟濟」,並暗示著中國或許將因武漢肺炎而爆發顏色革命——但這樣的推論卻也有流於一廂情願之嫌?畢竟中國輿論遇過類似的憤怒邊緣,在SARS、在汶川、在溫州動車慘案時,不也曾反覆出現?

「但如果疫情持續失控,遲遲見不到『拐點』...那我們會將見證中國的『車諾比時刻』,政府的謊言與專制體系的荒謬齷齪,將毫無遮掩地被曝光於世人眼前。」圖為上海的防疫習近平肖像。 圖/路透社
「但如果疫情持續失控,遲遲見不到『拐點』...那我們會將見證中國的『車諾比時刻』,政府的謊言與專制體系的荒謬齷齪,將毫無遮掩地被曝光於世人眼前。」圖為上海的防疫習近平肖像。 圖/路透社

圖為11日終於「現身」的習近平。 圖/新華社
圖為11日終於「現身」的習近平。 圖/新華社

然而在《金融時報》大談「習危機」的同時,中國的疫情數據卻也將迎來新一波的核實與檢驗。因為目前WHO的首批應變防疫專家團,已進入北京與中國官方展開疫情合作——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長梁卓偉的說法,WHO專家團將細部分析「武漢封城」的防疫效力,「如果核實正面,這套封城機制或許會成為世界各國接續應變的參考藍本。」

在《衛報》的專訪中,梁卓偉擔心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失控後的終極狀態,恐怕會感染「全球60%的人口」——也就是46億8,000萬人——「就算死亡率只有1%,後果也是不堪設想。」

「疫情現況還有很多未知數,雖然模型推估傳染總數將高達46億人,但會有46億人同時發病嗎?這可不一定。有可能病毒會變成波段性、季節性傳染,也有可能會降低毒性,成為常態流感之一。」梁卓偉說:「但WHO專家團隊眼下最需要的是真相、真實的數據,我們必須知道疫情的真正實況,才能確認他的傳染性與致命性。我們必須知道武漢的封城真相,才能模擬出這種極端策略,究竟能不能有效防堵疫情。」

梁卓偉表示,在這種高度風險且極端不確定的瘟疫時刻,社會必須有更強大的互信、團結與善意...,將之總結加成再一起,政府與人民才有機會能齊心協力、有效防疫。但他話鋒一轉卻難過地說:「但香港政府與人民的互信資本,早已在8個月的『反送中抗爭』中消磨殆盡...所以說武漢肺炎的到來,對香港來說真的是選了一個最糟糕的時刻。」

「但香港政府與人民的互信資本,早已在8個月的『反送中抗爭』中消磨殆盡...所以說武漢肺炎的到來,對香港來說真的是選了一個最糟糕的時刻。」 圖/歐新社
「但香港政府與人民的互信資本,早已在8個月的『反送中抗爭』中消磨殆盡...所以說武漢肺炎的到來,對香港來說真的是選了一個最糟糕的時刻。」 圖/歐新社


推薦閱讀

Coronavirus 'could infect 60% of global population if unchecked'

Xi Jinping faces China’s Chernobyl moment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喬丹.巴德拉是瑪琳.勒龐的傑作,他是她一手打造,極其忠誠。」 圖/美聯社

挪用歐盟助理費判有罪:勒龐被禁止選法國總統,子弟兵巴德拉能夠提早接班嗎?

2025/04/02
好萊塢明星方基墨(Val Kilmer)在2025年4月1日因肺炎病逝,享壽65...

捍衛戰士與永遠的蝙蝠俠:方基墨肺炎病逝,享壽65歲

2025/04/02
緬甸強震震垮大量房屋,圖為一家人只能帶著嬰兒露宿街頭。 圖/法新社

緬甸大震災:想捐款卻害怕被軍政府利用?國際捐助有哪些途徑

2025/04/01
緬甸強震導致泰國曼谷興建中的審計署大樓倒塌。 圖/美聯社

曼谷唯一被震垮的大樓:中國「中鐵十局」聯合承建,消失的敏感關鍵詞與文件

2025/03/31
曼德勒一處寺廟倒塌,僧人從旁走過。 圖/美聯社

緬甸大地震已超過1,700死:軍政府一面向國際求援、一面繼續空襲轟炸

2025/03/31
緬甸中部實皆斷層發生7.7強震,圖為南部第一大城仰光也發生馬路陷落裂開的狀況,但...

緬甸7.7強震:大橋崩斷、馬路陷落,泰國曼谷大樓也有倒塌

2025/03/28
Top